《大宋终结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终结者-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间既有宋国老,冯延巳,这等朝廷高官的家眷,也是普通六部郎官妻妾,其中不少人手上都有了李煜赠送的旋管装产品。

    只是,李煜这等穿越者熟知女性心思,女人是从来不会嫌弃化妆品太多的。

    口红润唇膏这种东西,从来就没有用完的,都是不喜欢了就买新的,觉得喜欢那就更要买支新的。

    尤其是外包装好看点的话,那就等于是牵着她们鼻子走了。

    何况还有买一送一这等大杀招!

    至于粉华,也有专门的宣传套话,大体差不多,乃是古方所致,原料是各色米粱,安定王又在里面参杂了珍珠粉等天然材料,抹上去不但显得皮肤细腻白皙,用久了还能改善皱纹、眼袋、肤色暗沉……

    为了增加这些话的可信度,那些太监宫娥往往还当场拿出《齐民要术》来,翻到粉华那一页,递给那些识字的太太小姐看……

    “贤侄,你这又是何意?粉华一物,也能卖出不少钱去,你这样送,却是为何?”

    李煜挠挠头“我也知道赚钱啊,但是你要晓得,眼下市面所售的胡粉华皆为铅粉所致,铅之一物,其实最毒!”

    “嗯?不至于吧,我看道士们不都把铅汞当宝贝么。”李景逷依然是这个时期人的典型思路。

    对此李煜也早有对策,后世那套毒理学的东西肯定是没法拿出来卖的。

    不过他也有办法,既然古人缺乏相关的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那么强行灌输现代科学的成果,只会弄巧成拙,只能顺着他们思路来,只要结果正确,至于方法和过程么……

    呃……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他变戏法儿似的,掏出一小块灰扑扑的铅锭和一把小锉刀来,在潘诚厚的账台上借了点地方,从铅锭上锉了点粉末下来。

    铅粉显露出了铅原本银闪闪的金属色来。

    “你看,这铅原本是是这般颜色的,为何会变灰变黑呢?”

    心中嘀咕一句“氧化嘛……”

    但这话却没法往外说。

    “我将这些现在还亮闪闪的铅粉,放到兑有少量盐和醋的瓶子里,发黑的速度会更快……”

    “而我们流的汗便是又咸又酸的,所以这胡粉华抹在脸上,你觉得如何?”

    李景逷闻言,脸色白了一白,“看来,看来确实不是什么好物啊。”

    随即又道:“可为何此物能行销中外,而《齐民要术》上所载的制粉华之术,流传足有几百年,却濒临灭绝?”

    “那是自然,你想这胡粉华,只要从山中开采含铅矿石,清洗后,碾末即可,多方用,而我这素粉华,光是米就要泡一个月,之后还要反复淘洗,研磨,吸干,最后放在日头下暴晒,手续繁杂且不说,还不能有大风,否则立时前功尽弃。”

    “这是制作上的麻烦之处,其次《齐名要术》乃北魏年间所成,历经隋唐流传至今,南北朝乱世,到隋而统一,隋末又乱到唐而统,唐末兵祸之乱,则更胜前朝,如此乱世之中谁会去关心一本农书?逃命都来不及。”

    “如此,这书便逐渐散失,到了天下太平之时,朝廷再收集整理。只是,那时看这书的,多是士大夫,他们怎么会把心思花在给女子制粉华之上?”

    “也就莲花六郎有此巧思了……”

    “住嘴!”

    “嘿嘿嘿嘿……”

    “其实,我估计也是有些破落读书人看过《齐民要术》知道这素粉华的做法,但你想此物做出之后,对那些专营胡粉华的大商人而言便是敌手,大商人们手眼通天,要挤兑死几个小小的破落户自然是小事一桩。如此一来,此物明明载于史册,却于市无售,说是怪哉,其实一点都不怪……”

    “这些商人真是该死……”李景逷愤愤骂道。

    “你这话却也有失偏颇,大商人并不知道这胡粉华有毒,见有了对手之物,那自然是想尽一切办法也要保住自己的买卖的。”李煜轻轻的敲着桌子道

    “只是啊,倘若他们知道此物有毒,但只要利润足够,只怕也是会为了钱而不顾一切啊……”

    “……”李景逷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李煜这话听起来有点凄凉,也有点让人觉得不舒服,但他和商人接触的多,自然是实情只怕还真是如此。

    “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样……真知道有毒,怎么还能做这生意?”

    “有何不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只要不是抹上去即死,商人们便可安心的继续经营下去。”

    “难倒便没有克制之法了么?”

    “有啊,成立FDA啊”当然这话只能在心里嘀咕,面上摇摇头道“无计可施。”

    “不能动用官府之力么?”

    “当然可以,但先例一开后患无穷,今日我可以动用官府之力禁绝胡粉华,哪一日,你我死后,是不是有人也可以动用官府之力禁绝这素粉华呢?倘若有一天,朝中两大臣各有产业,一家卖胡粉华,一家卖素粉华,皆为朝中巨头,你说到底禁哪样不禁哪样?”

    “可,可胡粉华有毒啊……”李景逷试图抵抗。

    “话是如此,但毕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此物会伤人性命,毁人肌肤,反过来我这素粉华也是米粱发酵后所制,倘若有人籍此生事,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所以”李煜苦笑道:“货殖之事,便用货殖之道去解决吧,你我贵为大王,吃的是百姓供奉,日常也该为百姓为大唐想想”

    李煜又道:“这素粉华说是小事其实也是大事,能让天下人停用有毒的胡粉华,起码也是一桩不小的功德,虽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但你我行事只要凭自己良心就好。”

    “所以,你让这些寺人宫娥把《齐民要术》翻给她们看,而毫不担心秘方泄露,或者说你就是要借这个机会把这方子传播出去?”李景逷反应极快,瞬间明白了这买一送一背后的良苦用心。

第118章 心照不宣() 
“你还是真聪明,确实,倘若我光说这铅粉有毒,那么既然有人拼死吃河豚,自然也会有人拼死用这胡粉华,眼下我这里有替代之物,而且卖得比这胡粉华贵得多,那么那些贵妇小姐们,自然会以为这素粉华才是高档货。”

    “你又把这方子公诸于世,让商人们加以仿造,之后他们卖的肯定比我们便宜,所以,就能逐渐把这胡粉华给挤出去?”

    “正是,这三个月内,我只是买一赠一,给那些手上还有胡粉华的商人一点喘息时间,他们还有机会将手中存货抛出,三个月之后,我便会将这铅粉泡盐醋的实验公开做,让天下人都晓得此乃害人之物!”

    “大王果然菩萨心肠”

    他二人说话并没有避人,何况这账台本就是潘诚厚的地盘,下午生意虽然好,但这种零售生意对他这种内给事而言就是小菜一碟,是以一边记账算筹,一边竖起耳朵听着二人的谈话。

    他来这儿可不仅仅是个掌柜。

    记得那日李璟亲自召见他,云山雾罩说了一大堆,表面上是舔犊情深,怕自己儿子应付不来这买卖,故而从宫里调人协助于他。

    但之后的要求潘诚厚每旬一报,将铺子的经营状况,以及听到的安定王的言谈,观察到的举止,都写入密折送交清宁宫。

    遇到紧急情况则随时上报,但什么才是紧急情况,李璟却又没有明说。

    潘诚厚能从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太监爬到从五品下的内侍省内给事,自然也不是傻子,四十年的宫廷生涯,让他瞬间就明白了圣人的意思。

    确实是没法明说。

    圣人关心的无非是自己屁股底下那张位子而已。

    保大元年烈祖驾崩时的那些事情,他不但有所耳闻,也所目睹。

    此刻,听到李煜和李景遂的这番对话,心中也有点感慨,“此子只怕是真的天性纯良,做事情知道进退韬略。”

    “知道胡粉华有毒,倘若贸然说出来,只怕立刻成为天下粉华商人的眼中钉。

    这些商人的关系四通八达,真联合起来鼓噪的话,即便是抬出安定王的牌头来,说出的话也会被别人打上三分疑虑。”

    “现在他有意无意的将秘方公开,等于从根子上给那些胡粉华商人指了另一条发财之路,断一路又生一路,为的只是让天下女子莫用这有毒之物,只是于他自己却是少赚不少啊。”

    眼看着两位大王,摇摇晃晃的往楼上走去,潘诚厚将台子上竹筹逐根收起。

    这些竹筹是在他进宫不久后被分到内学堂专攻算学时,教课的老太监送他的,从此后就和自己结下不解之缘,走到哪儿都要带着。

    有时候心神不定了,掏出几根来攥在手心里,也会觉得好受些,甚至年少时想家时,这些竹筹上还沾了不少眼泪。

    几十年下来,每根筹子都已经不再是青黄的竹子本色,色作暗红,表面上隐隐约约有了一层玉光,摸上去光洁无比。

    潘诚厚一边将筹子一根一根收进鹿皮口袋里,心中波涛起伏“这小子仁义是不假,可心机深厚也不假,这些话靠在账台上讲,分明是说给我听的。都是明白人,知道一个从五品太监可不会随随便便来个铺子当掌柜,这是借我的口传话呢。”

    “嘿嘿,知道这个差事不好当,可没想到开门第一天就是如此,幸亏刚才说的都是好话,而且还替咱找回了侄子,潘家总算是有后了。不管他是不是有意收买,这份情总该要记下的。”

    “尽人事,知天命,凭良心,那就如实上报吧,只是密奏上得多加一句‘据走下探听得,安定王私语保宁王曰……’”

    潘诚厚将鹿皮口袋的袋口扎紧后系在腰间,又将账本合起放好,开始在店中巡查起来。

    二楼专门辟出一间静室来作为两位大王的休息之所,李煜是想挂个办公室的牌子,但怕太突兀也只好作罢。

    “贤侄,刚才那番话说的不错,潘太监听了,应该会原原本本禀告我那大哥吧?”

    “嗯,有了替他找回侄子的情分在,老潘起码不会对我们有恶意,我也就要他个秉公心思。如此他也不难做,横竖都是真话,就指望他说的时候嘴下留情了。”

    “贤侄啊,我觉得你现在越来越聪慧了”

    “过奖过奖,和王叔还是不能比啊”

    两人习惯性的随口胡扯几句,李煜突然道:“那个潘荣你打算如何处理?”

    “这个么,要么留在我身边做个长随,要么找个不错的铺子,让他去做几天,之后给点本钱让他自己开个买卖好了,反正他们潘家经商出身,潘荣看起来倒也忠厚,跟着老潘再学些日子倒也是不错的掌柜。”

    “我在想,与其如此,不如把他彻底拉到我们这条船上来,看老潘这个样子,我估计他认潘荣当干儿子也就早晚的事情,现在加把劲结交一把,以后没准用的着。”

    “那你打算如何用他?要不先把他放到这专营铺子的后院里处理些杂事,每日搀着老潘上下工,等过段日子,在江都开铺子的时候,索性派他去选址筹划,反正他是江都土生土长,做起来当不会有错,之后就让他当哪儿的掌柜好了。”

    “你倒是与我不谋而合,但这样做会不会太明显了,反而让圣人起疑心?”李煜有点吃不准。

    “这个啊,被你一说,只怕还真会这样,要是让我那大哥觉得我们在拉拢潘诚厚,并且可能成功的话,会不会他再弄个大掌柜过来?”

    “这就麻烦了”李煜又开始挠头。

    “有了!”李景逷一拍大腿

    “你能不能拍自己的?”

    “你要不要听?”

    “请五叔赐教”

    “你且附耳过来……”

    李煜眯着眼睛听完李景逷的策略,想了想道:“妙,这种小手段上你真是天才……”

    随即拍手,让门外伺候的小太监去把潘诚厚叫来……

第119章 再探潘诚厚() 
“走下见过二位大王,不知有何吩咐?”

    “潘掌柜,我们这铺子还打算在东都和南都各开一家分号,短时期内不会再开第四家,所以想问问你对此有何想法?”

    潘诚厚不疑有他,便将当年的童子功都翻了出来,详细的讲解了一番生意经。

    亏得农业社会时光流转极慢,四十年前的经验放到今日依然管用,若是李煜前世,四十年便是两代人,足以称得上换了人间。

    若是不幸学了bp机修理专业,只怕十年后就得被时代的巨轮教做人。

    待潘诚厚讲完,李煜看了眼李景逷,后者也略略点头。

    便说道:“潘掌柜,如果三家店都开后,那总掌柜一职也要麻烦你兼任了。”

    “这是自然,走下明白的,三家店看着多,但所经营之物单一,倒是花不了多少心思的。”

    “那么江都开店前的选址等准备工作,你可有合适人选推荐?”李景逷笑眯眯的问道。

    潘诚厚心中“咯噔”一下,抬头只见保宁王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面容上还带着几分稚气。

    潘诚厚不敢小看他,宫中呆了四十年,又是高品级太监,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在他肚子里都是一本账。

    他甚至能隐约能猜到,为何圣人、齐王、鄂王都和这位保宁王要保持距离,但也仅仅是猜测而已,没有实证。

    这也足以让他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来应对。

    “这个,这个,走下倒是没有什么想法,最好是我陪着两位大王亲自过一趟,再带上几个熟手,后续琐事交给他们即可。”

    李煜和李景逷对视一眼,果然不出所料,潘诚厚回答的滴水不漏,这也是在意料之中,否则怎么能爬到衣朱的五品太监呢?

    李煜道:“潘掌柜,刚才我和保宁王商量过,江北我们不熟,加之我只会钻钻故纸堆,找找古方,我这位王叔么收干股是一把好手,做买卖却差了点……”

    “啊哼”李景逷不满的咳嗽道

    李煜不理他继续道:“我在想,潘荣是土生土长的江都人,对那儿熟悉的很,又整日跟在你身边,于货殖一道也有心得,加上也当了那么多年伙计,有足够的经验,这三点具备也只有他了,所以不妨就全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