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凉州辞-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探明这一消息后,李延昭自写了一封书信,又誊抄了一份,遣两名骑卒分别送往金城郡与广武郡中韩司马以及辛太守过目。他尚且觉得目前狄道空虚,乃是攻取狄道的最佳时机。

    至于那位韩司马,会不会做出抉择,令手下部属前来进攻狄道,李延昭却是觉得殊无把握。凭他只纳自己半策的这种决策风格来看。韩璞此人便是那种典型的一板一眼,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的将领。

    虽然观此人行止法度,也合乎军律,然而从战略层面上来说,这一次良机,他却不能为凉州争取陇西地区的广袤土地人口,若日后面对刘赵的军事进攻,失去这片土地作为战略缓冲区的凉州,便失去节节抵抗,消耗敌军有生力量,从而获取在凉州本土之外战役以及战略层面胜利的资本。

    而他自己,也只能困守金城一隅。金城若有失,刘赵大军大可从大河的任意一点渡河,然兵少将寡的凉州,却没有足够的兵力处处设防,阻止刘赵大军的渡河行动。而后刘赵大可从容攻取令居、广武。广武若失,州治姑臧便已门户洞开。

    李延昭想到这里,不由得忧心忡忡。派出信使回程汇报之后,他依然决定带领剩下的骑卒,前出哨骑,以期将如今纷繁复杂的陇西局势尽量打探清楚。从而可以让背后的那些大人物们,做出尽可能正确的决策,来挽救目前这种岌岌可危的局势。

    众骑卒前行了二十余里,已过了狄道、桑城地界。李延昭拿着地图反复权衡了一番之后,终是下定决心骑卒们转道在山中穿行,以期避过可能在大道上会遇到的敌军大队人马。

    如今对于李延昭的命令,邵雷自是无条件遵从。虽然在山谷险途中行军是个苦差事,然而邵雷还是下令全军转向,向着李延昭指定的方向行去。

    山谷险途,由于甚少人行,因此怪石嶙峋,加之谷地可供行路的地方又窄,因此骑卒们的行进速度,便为之大大降低。

    如今也难以绘制等的精确军用地图,李延昭只能以现有的简图看一下大概路线,而后令个别脚力较为出色的警戒骑卒弃马攀山。在山上观察附近地形等。再以旗语以及哨声等,将信息传达给谷中行进的大队人马。

    由于有了这些居于高处的警戒哨,因此众骑卒行进的路途,虽然并非一片坦途,然而也并未遭逢多大的麻烦。及至下午申时时分,这支哨骑队伍,在陇西狭窄的山林谷地中穿行,已又是行进了七八十里远。

    正当李延昭准备下令全军找宿营地,准备结束一天的行军之时,山顶处的警戒哨忽然吹响一声凄厉的竹哨,而后举起手中的令旗,迅速向下挥动三下,并后续伴随着一阵急促的竹哨传来。

    “有敌情?”李延昭望着警戒哨手中的动作,眉头不由得深深皱了起来。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速之客() 
一秒★小△说§网。。】,无弹窗!

    李延昭挑选这种人迹罕至的山谷中行军,正是躲避可能出现的敌情。按理来说,在这种地方遇到敌人,一般只不过是最多一什左右的哨骑探子等等。然而见山顶的警戒哨兵接连向下挥动三下令旗,显然他处在山顶处所看到的敌情,必然是如今己方余下人马难以独自应付的。

    “邵雷,找两个人,前出谷口哨探!派一人上山,接替示警士卒下山报告!余者放慢速度,小心前进!”

    邵雷听闻李延昭下达命令,利落地隔着十来步远便抱拳应命,而后唤过两名看上去比较机灵的骑卒,脱队向前哨探而去。令唤过身旁一名骑卒,令其弃马去往山上接替那名示警士卒下来。邵雷自替他紧拽着马缰,与大队一起,放慢了速度徐徐前进。

    弃马的士卒手脚并用寻路向着山顶爬去。而山谷中大队骑卒已是颇为默契地外圈抽刀在手,内圈已拿起弓箭,引弓而待,略显紧张地望向四周,以及站在山顶上的那些己方警戒士卒们。如今,这支骑卒已经不需要事事皆由什长队率等长官来告诉他们怎么做,面对突发情况,士卒们自己便能形成一种默契。

    被替换下山的那名警戒骑卒一路跌跌撞撞下得山来,而后直奔李延昭所在之处,抱拳叩地,还未等李延昭开口发问,已是向他汇报道:“禀百人将,前方五里之外,有两队人马正在厮杀。”

    李延昭闻言,微愣了愣神,随即便张口追问道:“既有两队人马在厮杀,他们各自有多少兵力,你可曾看得真切?”

    听闻李延昭如此相问,那名汇报士卒却是有些惭愧地垂头道:“属下不曾看得真切,只见一方势弱,似乎正是被另一方大队人马追杀。势弱一方连连有人落马,眼见已是不支。而追杀他们那队人马,据属下观察,势强一方至少百人以上规模。”

    “如你所言,势弱一方却是往何处去?”李延昭略微思忖了一下,便又出言问道。

    “据属下观察,那势弱一方人马,似乎在且战且退,似是往北而去。”

    “往北?”李延昭眉头一皱,随即便命令道:“邵雷,传我将令,全体人马迅速向谷口前进!分出一什人马先行,抢占谷口右侧小山!”

    邵雷听闻百人将改变了命令,也是迅速做出部署,遣一名什长带队加速前进,前去三里外的谷口处,一俟到达,便弃马爬山,先行抢占谷口右侧的制高点。其余人稍微加速,但仍然保持略高的匀速前进,以便保存战马的宝贵体力,到时候见势而行。

    本来在阵后驱赶着替换马匹的几位军卒,此时亦都是将那些用以轮替的马匹赶到大队之后,以便一有情况,需要突击之时,便使用这些已恢复不少体力的轮替马匹,来替换骑卒们已略显疲态的军马。

    得益于官方贸易以及集中化、规范化、流水化的郡府手工业的强势崛起,如今广武郡府,比较之前,已是富裕不少。何况今年开始已开播两季农业作物,粮食紧张的问题,也即将得以缓解。如今的广武郡,已可称是财大气粗。

    去年年底,广武军扩军不久,辛太守便责专员前去西平、晋兴二郡,使用郡府很大一部分收入,自二郡附近零散的鲜卑人游牧部落中,为郡府采购了千余匹牛马。牛主要用于耕田为主的用途,而马匹,便当仁不让地补充进了广武军中。

    如此一来,广武军骑卒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兵少马少。挂着一个都尉所属编制,却仅仅只有百余人的拿不上台面的骑兵部队了。如今的广武骑卒,虽然人数仅三个百人队,约三百六十余人,然而如今一人双马,训练有素,与之前那支广武骑卒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不论是骑兵最为宝贵的机动力,还是训练水平,都已是有不少精进。并非先前马都尉治军、操练不严。乃是如今广武骑卒中充斥着诸多流民众。这些流民背井离乡,如今好容易安定下来,因此守土御敌的信念,已较之凉州本地士卒,不止强上一线。

    更遑论这些人曾经也是一无,还反复为盗匪乱兵之流洗劫,因此已将流民中好勇斗狠之风,带入到骑卒营中而来。李延昭对此也保持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他并未说明私斗将如何处置,只是下达一条严厉禁令:持械私斗者,皆杖五十。持械私斗致人死亡者,斩。

    因此,如今这帮兵卒之间若有什么摩擦,也多半是相约至僻静无人处战个痛快。即使有些二杆子怒火攻心,敢于无视百人将禁令抄家伙与袍泽私斗的,也多半会被旁人将其武器夺下。

    因此营中扩编至今,虽发生数起斗殴事件,然而顶多双方打个头破血流,却从未出现持械私斗的恶性事件。

    如今,当初与李延昭私斗,并且差点拔刀将李延昭砍死的那名二世祖宋小虎,也已擢升为步卒营的队率了。之前李延昭给予他的教训似乎不轻。即便如今贵为队率,他仍是规规矩矩,即使偶有喝骂属下,却再也绝无欺压袍泽之事。

    见得后队骑卒们将轮替马匹赶来,邵雷也是适逢其会地下令骑卒们加快行进。不过半刻钟的功夫,邵雷见己方先前前出的那一什骑卒,已尽皆将马拴在山下,二十来个灰扑扑的身影,都是手脚并用地向着谷口右侧的制高点小山顶爬去。

    那边制高点山顶上,已有己方先前派出警戒的士卒,此时正挥舞着令旗,在空中来回转了两圈,而后顿在地上。接着响起两长三短的绵长竹哨声。

    邵雷见状,却是回头望向李延昭,他的下一步指令。如今,李延昭这位百人将,几乎已成为广武骑卒的绝对灵魂人物。

    李延昭望着谷口右侧的山头,抢占制高点的那些士卒们已基本就位,方才回头对邵雷言道:“你且率部在谷口休息片刻,我自带几人前去查探一番。”

    邵雷闻言,面色微变,连忙抱拳躬身道:“百人将如今身系重大,怎可亲身犯险?不如末将领几人前出,将军情打探清楚,随即再回来向百人将汇报一番?”

    李延昭面色淡定地摇摇手,连道:“不必如此。你且留守谷口,令军卒们休息片刻,我去去就来!”言罢双腿用力一夹,方才换乘的那马匹已是长嘶一声向谷口外冲去。先前指定好的几名士卒,此时亦是拨马向前,随百人将去往前方查探。

    李延昭纵马飞驰片刻,其余几名骑卒俱是保持同速,自始至终护持在他左右,不曾有一人掉队。如今借助马镫这种新奇玩意儿,广武骑卒的骑术可说简直是突飞猛进,即使与常年在马背上度过的匈奴人相比,也不落下风。

    李延昭带着这几名骑卒奔出谷口,前行约莫一里左右,战团之处的形势已是尽收眼底。

    这个地方处在几条山谷谷口的交汇处,却是一片方圆两里多的小小平地。李延昭端坐在飞驰的马上,细细观察着小平原北侧山谷的那一入口。那条山谷之外,正徘徊着约莫一百余名匈奴骑卒。

    显然先前被追杀的弱势一方已经退入谷口,并寻得了些许依托。徘徊在谷口外的匈奴骑卒们,曾纠集了数次十余骑的突击,却总是无功而返。相应的,每次都有数人在这种徒劳无功的试探性进攻中丧命。

    李延昭正欲再向前一探究竟时,身旁一名骑卒已是靠近,并一手扯住了他的马缰,连声道:“百人将,万万不可再向前!”

    李延昭几人此时已接近到与徘徊在谷口外的匈奴大队骑卒不足半里远的地方。听闻手下骑卒阻止,李延昭只得点点头,道:“且请稍待,我将形势看个清楚,随后再做决定。”

    他心中完全不知在此间与匈奴骑卒缠斗的这弱势一方,究竟是何方神圣。因此处在救与不救之间举棋不定,深感为难。

    不过根据这些残卒退守的方向来看,估摸着不是陈安的人。陈安所据上邽,不仅地处此处南面,而且据此地也有百余里之遥。若是陈安败亡,这些人断不可能一路败逃至此。

    因此,对于这些身份成迷的残卒身份,李延昭心中也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须知他此次亲率部属渡河前出,正是尽可能地探查清楚陇西,乃至关中的各种形势以及情况。这些人与匈奴人交手,并且看着匈奴人摆出来的这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显然对这些逃命的残卒甚是在意。

    经过心中短暂的权衡之后,李延昭已是下定决心,招呼着身边的骑卒们道:“全体都有,拨转马头,返回谷口!”

    李延昭带领骑卒们拨转马头那一刻,处在谷口之外徘徊的匈奴人,也发现了他们这些来历不明的不速之客。

    显然,匈奴人看着李延昭等鲜亮的衣甲,以及手上明晃晃的刀剑,也知道这些人不会是平白无故过来搞联欢的。短暂的安静过后,一支十多人的匈奴骑卒,直直向着转身而去的李延昭部追了过来……

第一百二十四章 谷口险地() 
一秒★小△说§网。。】,无弹窗!

    回身之后,尚未跑出去多远,李延昭便发现了吊在身后的这个“尾巴”。这些匈奴骑卒由远及近,个个神情亢奋地盯着李延昭这一小撮人。

    想必这些匈奴人方才在谷口受了不小的挫折。自己恰巧出现,无疑给他们了一个得以宣泄的出口。这些匈奴骑卒一边神情亢奋地从后面追上来,一边互相之间肆无忌惮地大声讲着胡语。

    李延昭见后方这些匈奴骑卒向着他们追了过来,便回头对左右护持自己的骑卒们说:“这些狗贼,恰好拿来解闷。诸君且与我一同遛狗!”言罢回身又看了一眼即将追进三十步距离的匈奴骑卒们,随后双腿一夹马腹,同时左手一扯缰绳,马儿便嘶鸣着向左驰去。

    李延昭这几人所乘战马均是自谷口出发前换乘的体力充沛的战马。相较于奔驰了大半日的匈奴骑卒们,马力上的差距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几人先是纵马向谷口奔驰,将自己与匈奴追兵们的差距拉大到将近五十步。而后纷纷拨转马头,略微放缓马速,有意让匈奴追兵们又追近至三十步开外。正当追兵们纷纷在马上弯弓引箭,准备用一波箭雨来对他们几个来一次洗礼之时,在李延昭的命令下,众人又驭使战马提速,转眼间便将匈奴人又甩在了弓箭射程之外。

    那队匈奴骑卒的队官眼见此景,气急败坏地向着他们远离的背影徒劳地射出了手中的箭矢。那箭矢飞快地飞行了四十步远,最后还是力竭,落在纵马远去的李延昭等身后的尘土中。转眼便湮没在马蹄扬起的飞尘中,不知所踪。

    眼见前方诸人已在弓箭射程外,匈奴骑卒的那带队队官又是气急败坏地用胡语大吼了几句,而后带着手下十余骑,又是骑马向着李延昭等的方向追来。

    李延昭眼见那些匈奴骑卒纠缠不休,便索性带着他们绕了一个大圈。而后向谷口方向驰去。那些紧追不舍,却始终距李延昭等保持着三五十步距离的匈奴骑卒,见其奔入谷口。领头的队官便一声胡语呼喝,他们便也都是拨转马头,放弃追击,向着己方阵线中返回而去。

    见溜了一圈之后,却未能将对方这十来骑诱至己方伏击阵线,李延昭虽是略感失望,然而对方的表现,却也是在意料之中。他返回之后,遂对已在山谷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