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况如何?”拓跋文宏急忙问道。
“天佑我大凉,末将不负陛下所托,在大北河一战全歼敌军辎重部队,抢回少部分辎重,并烧毁敌军大部分粮车,并击杀西域诸国护卫粮草的军卒不计其数,大胜而回。”文鸯慷慨激昂的说道。
拓跋文宏还没有表示高兴,拓跋垂也是迈着老步小跑进入大堂,大笑道:“我大凉时机,大凉时机啊,探子回报,西域诸国中,莎车国对刘隆偏袒乌孙及楼兰颇为不满,莎车将领甚至在一次会议上直接表达了不满。”
“除了莎车国,还有其他国家吗?”拓跋文宏问道。
“有”拓跋垂神秘的说道:“大宛将领还帮着莎车说话,想必也是非常不满刘隆的安排。”
“大宛国实力在他们当中居其三,莎车仅在其后,也就是说,西域实力最强的四个国家各自都对其不满,看来真是我们的好机会”拓跋文宏点了点头道:“如今文鸯火烧联军的辎重部队,朕猜测,他们不日便会退兵。”
“不然”拓跋垂也是知晓了文鸯打了胜仗:“老夫以为,他们定会全力进攻,最多不出三天。他们没了粮食,据探子消息,刘隆手中的粮草不足以撑够一个月,他们的运粮车正在从关中运粮。”
“那就依上官尹风的话,从他们内部入手,就从莎车国入手,然后大宛国。”拓跋文宏气势汹汹的说道。
“据可靠消息,刘隆派去的使者已经说动了安息国,安息女王答应出兵十万,前来助战,想必已经出发了”拓跋垂接着说道。
“叔父,那就得更快的速战了,若是等到安息重骑赶来,朕还真的没有信心可以打赢这场仗。”拓跋文宏将自己内心的实话说了出来,这种话比较伤士气,还好,整个大堂内也就他们三个人。
拓跋垂扶着胡须,沉声道:“不怕,西域诸国实力除了那七个国家之外,剩下的都是打肿脸充胖子,这次基本上都是倾国之力来帮忙,但他们忘了其实他们还有更大的敌人。”
“叔父的意思是匈奴?”拓跋文宏问道。
拓跋垂点了点头:“正是,老夫已经派人前去匈奴,游说匈奴人出战,并请陛下同意将张掖北部割让给匈奴,这样,不仅解了我军粮草的危机,还可以趁机让匈奴人攻占诸国的老巢,缓解我军的压力。”
“真是好计谋”文鸯赞许道。
“就依叔父,他们提供粮食,张掖北部割让给他们又如何,到时候缓过气,朕在慢慢的收回来。”拓跋文宏并没有怪拓跋垂擅自做主,而是表现除了更大的野心。
“西域诸国太小,有的全国兵力不过三百人,灭国就是几个时辰的问题。”文鸯皱眉说道:“如今乌孙楼兰就在城外,臣请命,率麾下五万骑兵出击,一举击溃他们。”
“朕许了”
“杀啊”
“全军冲阵”
“杀”
“传令,先行撤退”穆力大喊道。
楼兰将领的衣甲格外鲜明,文鸯听不懂楼兰话,并不知道穆力要想撤退,而是率军直接朝着穆力的中军冲杀而去。
元昆靡瞪大了眼睛,此刻距离他得到辎重被烧毁的消息不过两个时辰,凉军就开始了冲阵,而且是足足五万骑兵,虽然自己麾下全是骑兵,但眼前看着文鸯冲杀而来,心中为了保存乌孙实力而表现出了胆怯的状态:“撤”
“报”一名亲军跑进郡守府大堂:“文鸯将军大获全胜,乌孙、楼兰两国退走了。”
“嗯”拓跋文宏处变不惊的点了点头,然后看着坐在对面的拓跋垂道:“叔父,看来是他们得到了粮草被烧的消息了吧”
“不仅如此,那还得是文鸯将军勇猛,否则以元昆靡的作风,必不会退去。”拓跋垂点了点头道。
刘隆亲自挥剑,当着西域诸国将领的面斩杀了监军的军侯,即便受了伤,那也得死:“混账东西,居然不派斥候查探,当真是骄纵到如此地步。”说着刘隆瞪眼看着单膝跪在帐中的七国将领道:“你们都听好,本都看在你们护卫粮草多时,作战勇敢的面子上不处置你们,但今日之过也得记下,倒是本都会清楚禀告陛下得知,怎么处置你们,那是陛下的事情,须知天恩浩荡,我大汉威严不是那么容易折掉的。”
幸存的回来的将领在监军军侯被斩杀的惊恐中表示了谢意,眼前的汉室是非常的强大的,不是他们所能撼动的,毕竟王燕这个凉王麾下还有十五万大军。
“传令下去,全军开拔肃州城下,五日只能必须攻下肃州,否则,诸位好自为之。”刘隆冷哼一声,便离开了大帐。
帐中诸国将领都唏嘘不已,然后慢慢的散去。
第三百四十三章 凉州攻防战V()
第343章:(凉州攻防战v)
米尔提在自己的大帐中享受着从莎车带来的青葡萄酒,吃着刚刚烤好的羊腿,听着麾下将领正在给自己报告现在联军的现状。
正值此时,亲军来报:“将军,营外有一军士说有紧急军情传达,是汉军的人。”
“哼”米尔提冷哼一声:“让他进来。”等到那汉军士卒走进大帐后,米尔提则面带微笑的看着来人道:“不知道都护有何军情指教?”
“小的参见将军”来人恭敬的给米尔提行了礼:“小的乃大凉皇帝陛下特派使者”
此话一出,米尔提可不是傻子,于是赶紧挥手示意副将走出大帐监视,然后看着面前这个人,问道:“你熟悉我莎车话,可是拓跋人安插进我莎车的探子?”
“请将军不要见怪,小的并不是探子,而是特使”
拓跋文宏在得知肃州城中的粮食只够十天后,便做出了准备决战的意图,然后告诉了智谋人士拓跋垂。
“陛下,可靠消息,匈奴人出兵了”文鸯快步走进大堂:“按照陛下的意思,张掖肩水金关北部以北,整个居延都割让给了匈奴人,我军驻扎在居延的守军已经退了回来,并告知匈奴十万铁骑就在他们身后,不日即到”
说着一个身穿狐裘毛毡的高壮汉子走进大堂,朝着拓跋文宏行了一个靠胸礼。
“匈奴人”拓跋垂问道。
“是,此人乃匈奴左贤王麾下,此次专程带来了左贤王的文书以及匈奴人的大礼”文鸯兴奋的说道。
“粮食来了?”拓跋文宏惊喜的问道。
“我尊敬的大凉皇帝,我王命我给皇帝陛下带来了足够的粮食,不日就将跟着大军赶来,还望陛下能够坚持到我伟大的匈奴勇士到来。”匈奴使者操着一口不纯正的中原话骄傲的说道。
望着离去的匈奴使者:“十万人来者不善啊”拓跋文宏皱眉说着。
“此战之后,朕担心他们要求整个张掖郡,到时候大战刚刚结束,朕怕力所不及。”拓跋文宏无不担心的说着。
“容不得我们不答应啊”拓跋垂无奈的说着。
大凉,拓跋氏的大凉现在可谓风雨飘摇,北部匈奴虎视眈眈,南部汉军几十万人攻势迅猛,西部汉军所召集的西域诸国联军二十万东进,最关键的是,大凉内部占据平襄的隗氏兄弟更是发展迅速,使得拓跋文熙更是力不从心,如此大战,原本并不是特别富庶的大凉,已经拿不出多少粮食,据守中州的拓跋文熙甚至已经下令军士先合着动物皮筋一起食用,只为坚守中州,等待拓跋文宏回援。
二十万人,在中原地区想要全部摆开还真的找一个地方宽大的城池,但在关外则不同了,肃州城四周全是平原,身后则是祁连山脉,不说二十万,即便是八十万人,也绝对能站得下。
旌旗蔽日,刀甲鲜明,诸国士卒在本国将领的统率下站立在一杆杆‘汉’字大旗后,每个战争都有为数不少的汉军充在里面,以为指挥。
大都护、骠骑大将军刘隆,此刻正着鲜明的红衣红甲,骑在一匹产自大宛国的汗血宝马之上,左手扶着长剑,右手拿着马鞭,意气风发的看着肃州城。
一匹快马来到刘隆跟前,骑士道:“禀都护,凉王来使,询问是否派兵助战?”
“回去告知凉王殿下,本都这里暂时不需要支援,请凉王殿下守好北边就好”刘隆目不转睛的回答道。
“诺”骑士应声离去。
王燕投降汉室之后,改封凉王,治所从柱州暂时迁至了敦煌,因为其麾下有十五万大军,当中五万给了刘隆,剩下十万人驻守在敦煌,专门用来防备匈奴人,一则敦煌距离西域都护府很近,二则一旦肃州战场失利,他从敦煌支援,骑兵最多三天就可到达。
“都护大人”元昆靡策马来到刘隆跟前,抱拳道:“此战先锋是否还是我乌孙与楼兰携手?”
“不”刘隆摇了摇手道:“以大月氏为先锋先行试探对手,大宛随后接应,本都亲自领中军策卫,你等先行休整,待本都号令。”
“诺”
大月氏国士卒善齐射,当中有诸多阿拉伯人种以及欧亚人种,他们作战勇猛,与羌人的作战风格非常相似,此时的大月氏还是大月氏,公元55年后的大月氏则是出名的贵霜王朝,与大汉,安息,罗马等并列外欧亚四大强国。
阿米尔拔出自己的弯刀,锃亮的弯刀在太阳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弯刀前指,一万骑兵策马朝着肃州西城发起了进攻。
驻守在西城外的拓跋杰,麾下有骑兵足足两万余,拓跋杰眼望着敌军发起了冲锋,旋即问归来的斥候道:“敌军多少人?”
“万余骑”
自己的军力是对手的一倍,按照战场惯例,这是对自己的一个试探,必须要全力以赴,让对手知道厉害:“传令全军,白刃战准备冲阵”
早已整装待发额的凉军骑兵挥舞着手中的马刀长剑以及铁枪,朝着对面大月氏骑兵冲杀而去。
‘噗噗噗噗’
一连串刀枪入肉的声音响起,两军接触开始,因为人数优势,凉军暂时将大月氏骑兵压制着不能还手,但打了一阵之后,大月氏骑兵突然分出四千人朝着拓跋杰的两翼冲杀而去,凉军大乱,阵型彻底被冲垮,大月氏骑兵在凉军骑兵阵型中左冲右突,致使凉军彻底大败,在战死三千人左右之后,才撤出了战斗,退回到了肃州城下。
阿米尔高傲的收回弯刀,然后转头让麾下去给刘隆报信,自己则是策马前出,走到肃州城不远处,用大月氏话大喊道:“凉军听好了,本将大月氏大将阿米尔,谁敢出城于我军交战?若是不敢,趁早退出城池,不要缩在里面当缩头乌龟”
城楼上的拓跋文宏观看着整个战局的变化,听闻叫喊,便转头问通译阿米尔说的什么意思,哪知道这个通译对于大月氏话是个半吊子,只听懂了缩头乌龟这句话,脸憋的通红道:“陛下,那人在骂拓跋杰将军缩头乌龟。”
拓跋垂皱眉道:“人言大月氏实力强大,今日一见果真不凡,我军多处一万人,居然被人冲杀的阵型大乱,还死伤了三四千人,实在是可恨啊”
“朕看那大月氏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三百四十四章 凉州攻防战VI()
第344章:(凉州攻防战vi)
拓跋文宏所说不错,大月氏虽然大胜,但自身死伤也在三千人上下,但毕竟是以少打多,实力可见一斑。
阿米尔叫骂了一会儿便退了回去,这是刘隆亲自来到阵前,观看了一会儿便下令准备全军攻城,但却让大月氏退到了大阵之中。
刘隆道:“传令下去,汉军本部为主攻,准备搭云梯攻城,温宿、姑墨、龟玆、疏勒四国协同进攻,大月氏、楼兰、乌孙、大宛四国骑兵一同进攻肃州城外凉军骑兵,务必一战全歼其敌,告诉他们,切不可擅自追击凉军骑兵。”
“诺”
温宿、姑墨、龟玆、疏勒四国全是步兵,骑兵很少,一个国家也就百余人或者数百人,四国总兵力加在一起约五千人左右,外加上负责主攻的五万汉军,足够西城的凉军对付的。
肃州城西城有拓跋杰两万骑兵,北城驻扎了拓跋化三万骑兵,城中有文鸯麾下骑兵三万,共计八万骑兵,七万步卒,十五万总兵力,守住肃州,在拓跋文宏看来,绰绰有余。
刘隆的战术很老道,先是以骑兵纠缠住凉军的骑兵,然后以步卒主攻,肃州城的城墙不是很高,也就七米高左右,基本上都是夯土层,只有瓮城楼正中是以大青石所修建。
“本都调集了大月氏、楼兰、乌孙、大宛四国共计十六万骑兵,本都倒是想看看,他拓跋文宏五万骑兵,如何挡得住这些凶神恶煞的西域铁骑。传令,全军进攻”
‘呜’牛皮号角开始发出沉闷的声响,一百余门战鼓在两百名肌肉士卒的挥动下震天下,凉州大战,开始了
“皇上有令,坚守肃州,击退敌军后,全军将士重赏”督战的各个部曲的军侯司马在城头来回奔走,不停宣读拓跋文宏的诏令。
“放箭”
“热油檑木滚石,准备”
“杀呀”
拓跋杰看着朝着自己冲杀而来的西域骑兵,手心中已经满是汗水,紧紧的握住了手中的马槊,大喊道:“大凉骑兵将士,准备冲阵”
城北的拓跋化看着朝着自己冲杀而来的乌孙、楼兰骑兵,朝着城楼位置拜了拜,然后上马接过长枪,怒喝道:“众将士,让西域番邦尝尝咱们大凉骑兵的厉害,冲阵杀”
对手已经全军压上,此刻想要居中指挥已经不是拓跋化以及拓跋杰的事情了,城内的拓跋文宏才是指挥将领,而他们,则成为了拓跋文宏手中的尖刀,负责冲杀
“此战敌军倾尽全力,我军也必须倾尽全力,文鸯,率领你本部三万骑兵从东城而出,绕道城南,冲击汉军的本阵”拓跋文宏看着地图,结合着小校报来的消息说着。
文鸯站起身,抱拳后便领命而去。
乌孙、楼兰合军八万,经过数场战斗,此刻仍有七万左右的军力,是拓跋化的两倍有余,对于拓跋化来讲,确实是不容小觑,然后乌孙骑兵战斗力不比大月氏差,楼兰兼并了诸国,能有这个能力,证明楼兰士卒也不可轻看。
穆力在中军位置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