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舅哥啊,论关系,咱们是实打实的姻亲,菲儿给本王诞下了一个小县主,大舅哥都不想亲自看一看?”
一上来就以亲情来打动成庆之,这也是成庆之的命门所在,成庆之是庶出,而成公吾唯一的女儿则是嫡长女,虽然年纪比成庆之小,但成玉菲却和这个大哥的关系最好,经常与成庆之一起游玩,成庆之把这个妹妹看作是亲妹妹来看待,这一点上官尹风在成玉菲那里多少听过。
成庆之因为庶出的关系,并且生母死得早,成氏一族当中对其并不看好,就连成公吾早年也是不喜欢这个大儿子,然而却是因为成玉菲的关系,成公吾最终将麾下的兵权分给了他一些,因为无法继承王位,所以在称帝的时候封了成庆之东平王这个爵位,也算是对成庆之的一种安慰。
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下,成庆之很小的时候便养成了独立的个性,他小时候唯一的陪伴便是生母留给他的一本兵书,自此爱上了研究兵法,成玉菲在五岁顽童的时候又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本吴起兵书,当时这本书就在成玉菲手中把玩,四处扔,而成庆之刚好看到这本书,于是拿过去仔细钻研,再配合自己的理解,终于成就了其在军事指挥上的造诣。
所以,成玉菲却是成庆之的弱点之一,拿成玉菲出来混事,至少成庆之不会暴躁云云‘不投降’‘要杀就杀’等词语。
见着成庆之脸色的变动,上官尹风又说道:“岳父大人已经故去,造反也是他一手造成,而今叛乱已经堪平,未免多生事端,还请大舅哥看在山东百姓的面子上,助小弟一臂之力。”
说着就要单膝下跪,在一片‘王爷’的惊呼声中,成庆之终于伸出手扶住了上官尹风的跪势:“大王何故如此。”
上官尹风见计已成,随即更加奋力要跪下去,带着哭腔说道:“山东百姓的生活全在大舅哥一念之上,还望大舅哥能理解天下苍生的痛苦,莫要使得百姓失去了依靠,丈夫失去了妻子,孩儿失去了母亲啊。。。”
句句诛心啊,上官尹风说的连自己都差一点信了自己的鬼话,不过这也是很重要的课程,能不能说动成庆之全看自己的表演,他自己心里甚至恨透了自己当年在原时空没有去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跑去考了军事学院,要不然现在的表演估计还要精彩。
或许真的是自己的表演卖力,成庆之终于掉下了眼泪,这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流眼泪:“想来上一次哭出来还是母亲去世的时候。。。”
“未能见到婶娘却是平生之大憾啊。。。改日定要去大婶娘的墓地去祭拜一番。”
上官尹风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差点吐了出来,好在黄维也上前拉了他一把,才慢慢的缓过神。
成庆之长叹了一声,随即朝着上官尹风屈膝跪了下去,语气沉重的说道:“罪臣成庆之,请大王降罪。。。”
“成了。。。”上官尹风心里爆出这句话,那种不能溢于言表的笑容是他兴奋起来,但也没有冲昏他的头脑,很是理智的说道:“本王说过,山东之乱,于成公吾死后堪平,只惩首恶,从者不究,念在你当年受到过高皇帝的爵赏,本王命你招降成平重、成泰等诸将,将余下的原‘齐国’的军、将全数劝归,即可功过相抵。”
威严还是要的,否则不足以服众,不能让成庆之是‘自己人’的现象太明显,随即又补充了一句话:“本来你等要被安排去吉林戍边,但因为山东北部的军马还得靠你成庆之去招降,所以着你将功赎罪,你可愿意。。。”
第二百八十一章 序幕()
第281章:(序幕)
“罪臣愿戴罪立功,以期救赎之前的罪孽。”
成庆之投降的当晚,上官尹风搂着阴丽华是着实睡了一场安稳觉,而成庆之也在第二天起程前往庆云县招降成平重及德州诸地的齐军,上官尹风给他的安排很简单,待成昌、成泰、成平重等尽数归降之后,让成庆之带一部分军队前往青州招降成文哲,而后南下收复被张步等赤眉军占领的原齐国领土。
安排外一切,上官尹风带着大军渡黄河回到济南城,现下有两件事情要处理,第一,则是成公吾的小儿子成武庆,这位齐国太子爷因为时运不济,落到了上官尹风这个穿越者的手里,搞得丢失了以后属于他的齐国,而上官尹风为难的问题就在于成武庆该如何处置的问题;二来则是汉军盖延所部已经抵挡聊城外,暂守聊城的颜笑部随即派信使前来济南求援。
济南原齐国皇宫,改名为‘长沙王行辕’,上官尹风带着周柔、阴丽华与梁嫣、梁馨住进了这个成公吾为之骄傲的场所,大殿之内,诸多奏事解决之后,上官尹风终于等到了消息。
一名锦衣卫校尉走进大殿,朝着上官尹风禀告道:“启禀王爷,东平侯已经率领降兵朝济南而来,这是柴将军的信件。”
上官尹风在接过黄维递过来的信件后仔细的阅读了起来,信是柴尚写的,当中详细说明了沧州周边各县及河间等地驻扎的齐军全数退出了当地,朝德州退去,而他也收复了沧州等地。
看完后上官尹风不禁感叹沈丽华的哥哥沈浪死得早,不然河间他也是能重新驻守回去。
当晚,上官尹风也再次收到了消息,黄维在接近子时的时候焦急的叫醒了上官尹风,青州传来成文哲兵败张步的战况。
“双方战于青州城外斜山山谷,原本双方旗鼓相当,结果汉军突然从另一侧加入战局,使得成文哲的军阵顿时崩溃,死伤惨重,光是践踏致死的就不计其数。”
(成汉帝国史*成文哲传:“战于青州城斜山谷,汉军突入,军大乱,交相践踏,遂败走”)
上官尹风皱眉听完之后想到的便是成文哲此一败必定再无战斗之心,或许能够招降其人也说不一定:“黄维,传令下去,让人去青州招降成文哲,把待遇什么的全部给成文哲重复一遍,还有,他是我大舅哥这件事情也得表述出来。”
“诺。。。”
第二天一早,上官尹风便宣布了出兵十万平定张步的决定,以便尽早解决这股属于原本历史的赤眉军之乱。
史载刘秀韬略之深,就好像穿越而来的人一般,洞察一切战机,且乾坤独断,这一点上官尹风非常认同,除了刘秀,早死的王莽却也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前文说过,世家大族乃是两汉时代一个重要的组成,王莽的败亡主要还是因为碰了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而那些造反的大多数都是当地的豪强望族,不然那么起义军哪来的这么钱粮支持战争。
而世家大族这个毒瘤现在还不是上官尹风敢去触碰的,否则也不会考虑河北民众的感受把袁景初也搞黑搞臭,正是因为这一点,山东平叛也是畏首颇多,最明显的便是成武庆,这个齐国太子爷,上官尹风也是下令暂居于原齐国皇宫的太子宫中,济南上下心向成氏一族的人不少,除了考虑成公吾是自己的岳父之外,还得想到成氏一族在这里经营多年的缘故,否则一旦杀光成氏一族,搞不好自己前脚南下平叛,后面济南反叛再生,这一点对于拥有钱粮的豪门来说,简直是小儿科。
“我军分两路前进,一路由本王亲自率领,带军五万由青州南下,经昌阳地界前往琅琊,另一路也是带军五万,由济南直接南下兖州,切断汉军与张步的联系,这一路最重要,既要阻挡汉军前进的脚步,还要面对来自张步的进攻,所以,本王决定派一能征善战的将领带军。”
上官尹风说着看了看殿中的众将,发现他们都有些兴奋的看着自己,这也不能怪这些人,这可是立功的好机会,殿中最有资格领兵的有三个,一个是李延庆,一个是黄维,最后一个钱梦龙,而上官尹风嘴角上扬,慢慢悠悠的说道:“着封成庆之为山东招讨使,李成栋为副使,二人各领军两万,何青领军一万为支援,待成庆之与李成栋赶到之时,便即刻动身前往兖州。”
这个决定算是让人有些大跌眼镜,成庆之是降将,成为此次南线的主将,多少让人有些难以接受,而李成栋这个小毛孩在上一次德州战场突袭战之中变现良好,但后期却一直龟缩在武邑县,在加上何青这个没有背景的将领,确实让大多数人不看好此次南线的搭配,黄维欲言又止后却表现的很淡定,他可不想去触上官尹风的霉头,他自己跟了上官尹风这么些年,可是很清楚自己这个主公的性子的。
“今年年底,山东之乱必须全数铲平,否则,尔等负责将领,全数问罪。”
“诺。。。”
十五天之后,成庆之带着成泰、成昌、成平重及梁超等将领赶到济南,之所以用了这么多时间,也是因为十几万大军渡黄河的速度确实太慢,再加上数以万万计的粮草辎重,使得行军速度大大的延迟,而李成栋则是在五天前就到达了济南,拜会上官尹风之后便一直在等待成庆之的到来。
奉天二年五月二十四,上官尹风自济南发兵十万,分两路进攻张步与盖延所部,自此拉开山东平叛的最后序幕。
而就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南阳那边也发生了许多大事。
奉天二年五月初,李长荣、李长杰大军行至襄阳城外,叩关被阻,梁欣直言南阳战场战事激烈,为保南阳南部安危,襄阳闭城六个月。
得到消息的公孙贺随即下令李氏兄弟进攻襄阳,不得放过襄阳城内的所有军队。
第二百八十二章 早作准备()
第282章:(早作准备)
奉天二年四月底,公孙贺收到李氏兄弟的消息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派出使者出使百越及岭南两地,就连夜郎等地,也是派出不少使者;其唯一目的,便是许以重金及中原封地为藉口,让其派兵帮助公孙宁作战。
公孙贺深感上官尹风势力的庞大,淮南王公孙皓是直接婉拒了其勤王的诏令,除了要对付楚军外,还要在背后与日渐兴起的绿林军相持,作为淮南主将的高崇也是力不从心,更何况公孙贺要对付的人是上官尹风,高崇是更加不愿意参与其中。
而公孙皓则是要坐山观虎斗的姿态,小皇帝公孙宁的叔叔,他倒是以为成朝皇帝的宝座原本自己也是有机会坐上去的,然后这个皇帝如果让其来坐,成朝只会是更加的繁荣。
成太祖皇极元年,上官逸云大军攻入百越,灭百越国,迁徙百越遗民至益州西充,立西充国,有壮兵三万余,这三万百越士兵只臣服于上官尹风,而这股士卒,且还在cd驻扎。
皇极元年末,上官逸云大军退出百越之时,复立先秦之桂林郡、象郡及南海三郡;广西全境皆属于桂林郡治下,治所桂林县,立郡守一名,文武管制于一体。
洪光元年三月,原百越遗民李绍文于桂林郊外举事,以复百越国为号,趁夜袭杀桂林郡守以下军队将领一十九人,复叛,当时桂林郡治下军队有军四万,何靖对于此颇为不屑,也是因为当时李绍文麾下军兵不过两千余人,根本不成气候。
然而就是此等大意,两年时间,叛军攻势迅猛,迅速发展成拥兵五万余人庞大部队,桂林四万留守部队分散在桂林全郡之下,且桂林也被包围在叛军的包围圈之中,中原当时正是大战的时候,就连上官尹风也是在征伐河北的路上,这件事情自何靖时期开始便没有再管。
援尽的情况之下,桂林代郡守何柏引颈自杀,自此广西全境落入李绍文手中,李绍文随即复百越国,自号光越皇帝,并在同年底遣使入洛阳称臣,负责这件事情的人恰恰就是当时太常寺卿公孙贺。
也是因为如此,公孙贺与李绍文的关系也算是有些渊源。
奉天二年四月底,百越国皇帝李绍文遣麾下大将南珲带军三万,携带辎重入长沙国拜叩小皇帝公孙宁,并与不久前入长沙国的岭南国王麾下大将惠阊所带岭南士卒一万五千余人,合兵一处,同时朝襄阳进发。
而夜郎国也在要求了不少好处的情况之下,派出了一支五千人的盘瑶士兵,而所谓的盘瑶即瑶族士兵,这些盘瑶士兵都背着长长的弯刀,作战之时皆赤膊,穿着暗绿色的特有长裤,腰间别着数把小匕首,脸上用盘瑶族传下的特制的花彩涂抹成五颜六色,且还带着不少花里胡哨叮当响的饰品。
襄阳城下,李长荣麾下士卒已经是第三次被打退,一直等待援军赶来的李氏兄弟倍感襄阳城墙的高大,对于此次作战的信心已经减少了许多。
梁欣作为此时襄阳的最高统帅,与李氏兄弟一样,内心也是倍感压力巨大,要不是昨日赶来的一万援兵,此刻他手下士卒已经不到五千,内心却是很佩服这些个九江士卒,居然如此能打。
襄阳周边县城的锦衣卫探子已经有不少被杀,且人头也被扔到了襄阳城下,上官尹风曾经说过,锦衣卫乃亲军卫,戍天子近侧,杀锦衣卫异同谋反,按律要满门抄斩,现在却是公孙贺拿锦衣卫做文章的大好借口。
“襄阳丢不得啊。。。”望着逐渐退去的李氏兄弟,梁欣长叹着说道。
南阳城
自冯异于长沙王宫内逼着皇甫南站队之后,南阳城中已经没有了要上官尹风让位的风言风语,那些个蠢蠢欲动的不轨之人则彻底蛰伏了起来,杀人立威之后,冯异俨然已经是南阳城的最高统帅,然而冯异却不是匹夫,政事依然是皇甫南代管,军事则安排了荥阳王贺英为主帅,慕容光这个南阳守备却成了副手,而他自己,则是带兵驻扎在宛城,以备不时之需。
“若不是汉军在山西与拓跋氏打得如火如荼,恐怕我们没有这么安逸的时间来筹备其它事情。”冯异兀自端起一杯茶,大口的喝下去。
“将军,贼军攻势甚猛,襄阳城内军力不过两万,如何抵挡得了?”新任宛城县令皱眉看着冯异:“若是梁将军守不住襄阳,樊城内的守军只有半个营,如何守得住?”
冯异放下茶杯,摇了摇头道:“不怕,襄阳还有本将的六千羌兵,论野战,不是本将看不起那群九江兵,他们还真不是对手。”
“将军,下官听说公孙贺在长沙境内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