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学霸来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学霸来也-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的天呐,他该不会就是从长安访友归来的贾诩贾文和吧?因为我说他不是好人,所以才不告诉我他的名字,还说什么“容他想想”,谁会记不住自己的名字,还要想想再说,分明是故意不想说!

    “文和先生留步!”

    小神童想通了前因后果,大喊一声,迈步就要去追,眼前突然一阵金星乱闪,整个人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

    几个家仆吓坏了,匆匆忙忙赶上前来,背起小主人,往县城内飞奔而去。

    张忘穿越之后,靠着自己超强的记忆力,背诵了一段史记,获得了华阴杨氏的认可,在杨宅租借了一处院子暂住。

    说是租借,其实一文钱都没有付过,这条命有一半还是杨家给救回来的。

    和杨宅的管家说清楚事情来龙去脉之后,张忘诚恳地表达了想要安排豆子和自己一起住的愿望。

    管家去请示了杨离之后,欣然安排家仆给张忘又送来了一些生活必需物品。

    张忘送走了管家,慷他人之慨,郑重其事地对豆子说道:“以后就住在这里了,也不必出去要饭。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会叫你吃苦。”

    豆子显然不曾进入过高门大院的宅子,眼睛不够用,到处乱瞧。过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张忘说什么,急忙道:“我能不能回我住的地方一趟,把我的东西拿回来。”

    张忘奇怪的问:“回哪里?回去干什么?这里什么都有,你那些东西,丢掉就好了。”

    豆子着急道:“不能丢,我攒的还有钱呢。”

    张忘更加奇怪:“你一天天的都吃不饱饭,还攒钱干什么?”

    豆子低下头去,眼圈泛红,半晌才道:“我在和爹娘去洛阳的路上,走丢了。人贩子把我拐卖到凉州,我趁人贩子不注意,自己偷跑了出来。我偷偷攒钱,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去洛阳,找回我的爹娘。”

    张忘听了豆子的诉说,心中忍不住又泛起一阵酸楚。他不曾想到过,豆子身上,会有这么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他微微叹了口气,低下头安慰道:“你攒下的那些钱,寄托了你的梦想和心血,所以我们去把它拿回来。从今天开始,我和你一起攒钱,等攒够了钱,我陪你去洛阳,找回你的父母。”

    豆子深深点了点头,撒腿便往外跑,瘦瘦的小腿倒腾地飞快,转眼便消失不见了。

    “喂,你等等我,我和你一起去。”张忘撒腿去追,却哪里追得上。

    豆子听到他的叫声,跑得更快了,心想,才不要叫你看到我住的地方有多么肮脏

    张忘穿过一道长廊,正要拐弯,冷不丁转角处跑出来一个家仆。

    那家仆背着晒晕过去的杨修,和张忘直接来了个野蛮冲撞,一个屁股蹲坐在地上,把背上的小主人也摔出去了。

    “哎呀!好痛!”

    这一摔不要紧,倒把陷入昏迷的杨修给摔醒了。

    杨修醒来,还未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便看到了同样摔得七荤八素的张忘,猛然想起了贾诩之事。

    “先生,我路上遇到一人,可能就是你要等的贾诩贾文和。”

    张忘陡然听到贾诩的消息,一时间忘记了疼痛,不过这杨修的话,让他有点气不打一处来:“是便是,不是便不是,什么叫可能是?你这华阴县闻名遐迩的神童,怎么这么点小事都整不明白?”

    杨修虽然不喜欢张忘,但是叔父杨离对张忘这个客人很尊重,所以也不敢在张忘面前放肆。

    他委屈地揉着屁股,将自己遭遇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张忘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看杨修的眼神便有些同情。

    杨修被他看的发毛,嘴硬道:“你干嘛这么看着我?”

    “贾文和乃是天下少有的智士,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以灭国。你居然敢骂他,你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旁边的家仆本就对张忘抱有深深的怨气,见此情景,虽不敢呵斥,眼睛却瞪得像铜铃一般。

    张忘收到了家仆恶狠狠的眼神,意识到自己有些过分了,心中小小自责了一下,对杨修道:“若是不想为家族招来灾祸,你最好你修书一封,托人捎去姑臧,向文和先生致以诚恳的歉意。”

    杨修有些不情愿:“有这么严重吗?”

    张忘严厉道:“有些事,等到事到临头再后悔,就晚了。你根本不知道他这一生的成就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怎么就敢说出这样不负责任的话来?”

    杨修怏怏地答应了一声,起身便走,心中还是有些不服气。

    我不知道他这一生会达到怎样的高度,难道你就知道?多读了几本书,还真以为自己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你以为你是神仙?

    张忘待在原地发了一会儿呆,举步往杨离的书房走去。

    杨修的祖父杨赐在洛阳当太尉,杨修的父亲杨彪在洛阳当侍中,此时华阴杨氏说话最算数的,就是杨修的叔叔杨离。而自己的性命,一半也是这杨离救的。

    原本想要留在华阴,教导神童杨修,慢慢报答这份救命恩情。如今看来,却是计划不如变化。不论是去凉州寻贾诩贾文和,还是去洛阳帮豆子寻找父母,这华阴县,都呆不长久了。

    既然如此,那欠人家的恩情,也是时候先小小的报答一番了。

    若是好人无好报,世上谁还做好人?

    张忘张怀溪,有恩必报!

第五章 胸藏万卷书() 
书房内,华阴杨氏的家主,神童杨修的叔父杨离宽袍大袖,跪坐在长案前,正在和一个满身豪杰气的中年人对弈。

    煮茶的家仆站在一边伺候着,不时地对客人偷眼打量。

    这位被老爷唤作王越的中年人,据说就是名满天下的燕山大侠。他十八岁匹马入贺兰山,只身取羌族首领首级而归,无人敢当其锋;三十岁周游各州,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

    听他刚才和家主聊天,似乎是在洛阳开了个武馆。这样的英雄豪杰,不去征战沙场,求一个拜将封侯,真是可惜了。

    “这华阴县内近日有一七言诗,流传颇广,不知贤兄可有耳闻?”王越落下一子,随口问道。

    “这七言诗就是从我家里传出去的,我岂能不知?”杨离微微一笑,“我那侄子杨修,前日里还跑来与我说,那借住在我家的蜀郡士子张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人。”

    王越眼中精光一闪,问道:“那贤兄又是如何回他的呢?”

    “我那侄子天生聪慧,但是自恃为神童,这一点我甚是不喜。”

    杨离端起茶水,缓缓而饮:“天下之大,豪杰辈出,若是自以为聪慧,便不将他人看在眼中,迟早有一日会吃大亏。”

    王越拱了拱手:“贤兄胸中有丘壑,弟深感佩服。”

    “正所谓‘诗为心声’,张忘做诗自我吹嘘,自然有他的道理和底气。别的不说,这张忘仅凭他的过目不忘之能,便足以傲视天下读书人。”

    王越奇道:“世上真有过目不忘之人?”

    “这张忘曾经当我面背诵史记,一字不错。要知道那史记足足二十万字。”说到这里,杨离意味深长地瞧了王越一眼:“贤弟不相信有人能过目不忘,这很正常。因为我在见到贤弟之前,也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贤弟这般精擅剑术的大宗师。”

    王越心中欢喜,口中谦虚道:“小弟愧不敢当,空有几分武勇罢了。”

    杨离呵呵一笑,未再答话,捻子落于棋盘之上。

    王越精擅剑术,名闻京师,千里迢迢从洛阳跑到华阴,并非是一时心血来潮。

    他有一腔报国之志,热心出仕。然而出身低微,洛阳达官贵族根本瞧不上他。偶尔唤他去府邸中赴宴,也不过是要他在宴席中耍剑,好让众宾客娱乐一番罢了。

    王越无奈之下,在洛阳开武馆谋生,频繁出入于王官贵族家中,想要谋一个出仕的机会,可惜一直没有得偿所愿。

    杨离的父亲杨赐,此时任朝中太尉。太尉,是三公之一,主掌全**事,相当于后世的********。王越若想去军中施展一番拳脚,走通杨赐的门路,无疑是一条终南捷径。

    只可惜求见多次,杨赐并不见他。一介草莽武夫而已,堂堂太尉怎会看在眼里?

    王越退而求其次,去见杨赐之子杨彪,同样未得见面。

    不肯死心的王越,单枪独马直奔弘农华阴县,拜访杨离。若是杨离能帮他在自己父亲面前说句话,那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不能,王越也可以替杨离捎带家书回洛阳,并以此为机会,见上杨赐一面。

    为了出仕,这个人可谓是绞尽脑汁,机关算计。

    杨离猜到了王越的心意,他一向与人为善,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帮他一把。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不是什么坏事。

    一个家仆无声无息走入书房,低声禀道:“主人,张忘来了,正在门外求见。”

    杨离看了王越一眼,神情有些犹豫。

    王越眼前一亮,说道:“贤兄,可否让小弟一睹这少年俊彦的风采?”

    杨离暗暗叹了口气,心说我来了客人,你不回避也就算了,还要见上一面?果然是出身草莽,不懂礼数。难怪满洛阳的达官贵人皆不把你当回事。

    杨离见王越没有主动回避的意思,便无奈地对家仆点了点头。

    家仆走出书房,将张忘领了进来。

    张忘对着杨离一揖到底:“张忘见过恩公。”

    恩公?难道是来与我谈及报恩之事?

    杨离微微皱了皱眉头,上前将张忘搀扶起来:“救你不过举手之劳,为何总是念念不忘?恩公一词,莫再提起。”

    张忘笑了笑,正要说话,见到书房内还有别的客人,顿时就是一愣。

    杨离见状,要给张忘引荐,却听王越插话道:“这位少年郎姿容俊美,器宇不凡,果然是难得一见的俊彦。”

    张忘摸不清他的来历,呵呵笑道:“先生过誉了,张忘愧不敢当。”

    杨离瞥了一眼王越,对他的不知礼数颇为恼怒。可是当着客人面,给另一个客人难堪,也不符合他受到的礼仪教育。

    他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对张忘抱了抱拳,以示替王越赔礼。

    张忘穿越而来,也是个不懂礼数的,根本没看懂,直接说出来意:“张忘此来,是向叔父辞行的。”

    “贤侄何出此言,可是家中仆人照顾不周?”

    杨离刚刚允了让一个小乞儿住在张忘院中,转眼就听到了张忘要走的话,心中颇为惊讶。一个落难之人,无家可归,身无余财,能到何处去?

    张忘说道:“不瞒叔父,张忘原本就是要去凉州游学,所以才千里迢迢,从蜀郡而来。谁料遇到盗匪,落难华阴。”

    去凉州游学?杨离听了,更加莫名其妙。

    天下游学昌盛之地,当数颍川和青州。颍川拥有陈寔、荀淑和司马徽,在讲学上首屈一指。青州是孔子的故乡,那里有孔子的后人孔融,管子的后人管宁,还有名士郑玄、王烈等人,讲学之风也很盛行。

    唯独这凉州,自从大儒马融死了之后,就没落了,再没有出过什么可圈可点的饱学之士。唯一能排得上名号的,不过就是阎忠,韩允之流。不过他们在凉州苦寒之地排得上名号,出了凉州,也不算什么了。

    杨离沉吟了一下,问道:“贤侄前去凉州,可是寻那凉州名士阎忠、韩允求学?”

    阎忠号称凉州名士,但是一辈子最大的官是信都县令。韩允本为凉州从事,叛乱后改名韩遂,也不过是个二流谋士。

    这两个人,也值得我去求学?

    张忘摇了摇头道:“凉州有一饱学之士,乃是前汉贾太傅之后,家住武威郡姑臧县,名叫贾诩贾文和,我此去凉州,是要拜他为师,学习文韬武略。”

    “原来是他。”杨离微微点了点头。

    他之所以知道贾诩,是因为贾诩是西汉贾谊的后人。此人前些年举为孝廉,在朝中为郎,不过没几年就因病辞官回乡了,从此默默无闻。

    张忘远在蜀郡,居然听说了此人的才学,真是奇也怪哉。

    张忘说完了来意,冲着杨离行了一个大礼:“若无叔父施以援手,张忘早已死在街头,大恩大德,不知该如何报答。”

    杨离见他又来这一套,佯作恼怒的扶他起来:“我华阴杨氏数百年大族,名声在外,救人于危难这种小事,也要人回报的话,岂不是遭天下人背后耻笑?”

    张忘一本正经道:“施恩不图报,那是你的事,有恩不思报,那就是我的事。张忘别无所长,就是读的书多,恩公若是不弃金银俗物,张忘有数种日进斗金之法,可助恩公家族一世衣食无忧。”

    杨离丝毫不以为意,挥挥手道:“我杨氏数百年大族,良田千顷,店铺无数,岂会缺了钱财?贤侄再提什么报恩之类的废话,我可真要生气了。”

    杨离和张忘你一言,我一语,没人搭理王越。

    王越却不以为意,听到张忘有日进斗金之法,顿时间双眼放光。

    他自己若是有生财之道,也不必开武馆在洛阳谋生了。手底下那一帮杀才徒弟和以武会友的吃客朋友,简直快要了他的亲命。

    张忘见杨离态度坚决,毫无虚伪之色,便退了一步道:“杨氏名门世家,代代都出卓越子弟,此乃万卷藏书之功。我有一部论语注疏,可帮助族中弟子研习论语。我愿意誊写出来,为杨氏万卷藏书再添一部,请恩公莫再推辞。”

    “哦,贤侄这论语注疏,是谁人所著?”

    杨离一听这话,果然来了兴趣。古代的读书人都这毛病,把书看得比金银财宝重要。

    张忘脸不红心不跳得撒谎道:“是我在蜀山一处山洞中寻到的,不知道著者是谁。”

    论语注疏,又称论语正义,北魏何晏注,北宋邢昺疏,凡二十卷。

    此书是几个时代注家们的共同成果,在朱熹的四书集注问世之前,此书是天下士子学习论语的标准注疏,非同凡响。

    这种实话当然没办法和东汉人杨离交代。

    “这样啊”杨离略有失望,都不知道是谁写的,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