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要救潘金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依稀记得,曾经在哪本书上偶然读到过,这“形意拳”,是清代深州窦王庄村人李老能在心意拳的基础上创立,位列中国四大名拳。而这心意拳,据说又为宋代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所创。

    武松现在穿越所至的这个时代,还早于岳飞崭露头角的年代。因此,此时的“心意拳”应该也还没有诞生。但是,“心意拳”和“意拳”只有一字之差,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

    “武松哥,我们去看看吧!”这时候,潘金莲一扫之前的失落,美丽的双眼重新变得熠熠生辉,看着武松。

    她知道,武艺超群的武松,对于武术自然会有特殊的兴趣,因此主动提出来去看看。

    武松心知这是潘金莲善解人意,却担心潘金莲不喜欢看比武,道:“我还是继续陪你到街上随便逛逛吧,女孩子不喜欢看比武的!”

    潘金莲道:“不是的。我看到武松哥的武功那么厉害,很佩服很羡慕的。其实,要是可以,我也想学点武术呢,这样就能和武松哥。。。。。。”

    她本来想说,如果自己学武术,就可以能和武松多在一起切磋,有更多的时间相处,更多的共同语言。不过,后面的话当然不好都说出来。

    武松却被潘金莲的这句话小小地震动了一下。潘金莲学武术?虽说穿越过来后许多事情都变了,但历史不至于开这样的玩笑吧?

    不过,认真想一想,如果潘金莲能够学点武术,作为女子防身术,那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毕竟,她太漂亮了,觊觎她的人太多。她要是会点武术,多少有点用处。

    于是,武松带着潘金莲,跟着人群,来到了小街东边的一片空地上。

    空地上已经围了很多看热闹的人,大家围成一圈,中间留出一个场地,场地里点着几支火把,两个汉子正在那里互怼。在他们的旁边,地上放着一本书。那书看上去有点年月了,封面上写着“意拳”两字。

    看热闹的人中,还有不少人嫌现场光线暗,自己带着火把来的,真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多。

    武松一表人才,身材高大,有些看热闹的人见到他自动地避让,因此,他带着潘金莲,很轻松就进入了中间场地边,把现场看得真真切切。

    两个互怼的汉子之中,左边那个年纪大些,个子也粗壮些,右边那个年纪更轻,显得精瘦许多,人也显得机灵精明许多。

    左边那个道:“师弟,师傅尸骨未寒,你我兄弟,真的就要恩断义绝么?”

    右边那个“师弟”道:“师兄,你若真是顾念兄弟情分,不想恩断义绝,那就把拳谱给我。这拳谱是师傅留下的,有能者得之,只有我才能光大意拳门楣!”

    “师兄”道:“非是师兄不愿意把拳谱给你,实在是师傅临终前遗言,这拳谱只能我来保管,不能落入你手!”

    “师弟”道:“放屁!师傅死的时候,只有你一个人在现场,他说了什么谁知道?这话究竟是你编造的还是师傅说的?”

    “师兄”大怒,气愤地道:“你。。。。。”却又强行忍耐下来,努力把语气放恳切,道:“师弟,我们还是算了吧,这事咱兄弟俩再好好商量。你看这大庭广众之下,你我兄弟同室操戈,没的让人笑话!”

    “师弟”嗤之以鼻,冷笑道:“嘿嘿!师傅的拳谱落在你的手里,意拳不能发扬光大,那才叫让人笑话。别罗嗦了,当着这么多乡亲的面,你我兄弟就拳脚上见个高小,公平竞争,谁赢谁拿拳谱吧!”

    “是啊,老是磨叽干什么,要打就快点打啊!”围观的人中,好事者已经忍不住起哄了。

    那“师兄”眼看今天这一战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只好一言不发,拉开架势。“师弟”却懒得摆这些架势,大吼一声:“我来了!”腾地上前,宛如恶狗扑食,就像“师兄”扑过去。

    师兄弟俩便你来我往,比斗起来。看得出,两人虽然是师兄弟,但一交上手,谁也没有保留,全都使出了自己最大的本事。拳脚飞舞,引得围观人群中的好事之徒连连叫好。叫好声又引得更多的人围观,现场愈发热闹。

    武松一边护着潘金莲,不让那些登徒子趁机占她的便宜,一边冷眼旁观场中师兄弟争斗。只见这师兄弟拳脚招式相似,果然是同一个师傅所授。那些招式看上去都很美观,类似于穿越前一些武打**里的架势,让人眼花缭乱,引人入胜。

    但此时的武松,虽然不是什么武术大家,却和马奎、赵尔这样的高手都交手过,更修炼了《达摩心经》,眼力自然非同一般。见这些招式,也有很精妙很实用的,但在场中两兄弟手上,还是以花架子居多。相比之下,那“师兄”的花架子更多些,显见的他在对这些拳术的领悟上,确实比不上自己的师弟。

    “师弟”很快就把“师兄”给压制住了,围观者中,为他叫好的人很多。他便有意卖弄,愈发把招式使得凌厉,逼迫得“师兄”连连后退,接连被他踢翻在地几次。显然,“师兄”的武功,和他相比确实差了一个档次。

第一百六十五章 何物意拳() 
很快,“师兄”便无还手之力。眼见今日必输无疑,大势已去,那本拳谱是无论如何也保留不了,“师兄”便有意认输,边招架边道:“师弟。。。。。。”

    “师弟”却像是没听到,不知道他有话说,趁他说话分神之机,贴身而上,连出狠拳,碰碰击中他的胸膛,迫使他把剩下的话都吞了回去。

    “师兄”胸口连中两拳,口鼻顿时见血。“师弟”却不收手,又一拳捣中他的后腰,使得他全身乏力。“师弟”然后一步跟上,将“师兄”撞倒在地,又一把拖住“师兄”的右手,往后猛然一带。

    “咔嚓!”围观的人,都听到了骨头断裂的声音。

    “师兄”一声惨叫,“师弟”却仍无收手之意,一把抓住他的左手,又要如法炮制。现在人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师弟”不只是要当众打败“师兄”,赢得那本师傅传下的拳谱,显然还想借此机会,一举废了“师兄”。

    “住手!”武松终于忍不住一声断喝。

    武松此时正带着哥哥和潘金莲跑路逃难,原本是不想管闲事。虽然看不惯那“师弟”的嘴脸,但如果这只是师兄弟间一场寻常比斗,那武松也懒得去管。但现在看来,这“师弟”明显是个心狠手辣、心术不正之人,难怪他的师傅临死前也不肯把拳谱传给本事更高的他。

    他对自己的“师兄”如此赶尽杀绝,自然激发了武松的义愤,而武松也立即意识到,那拳谱绝不能落入此人之手。

    若这拳谱真的厉害,落入此人手中,只会助纣为虐,让此人今后手段更加毒辣,欺压良善。

    “师弟”却不理武松的断喝,仍然要把“师兄”废除到底。武松见状,脚下一踢,便把地上一枚小小的乱石踢得飞射出去。

    那块石头虽小,去势却很急。“师弟”闻得风声,只好放过“师兄”,低头躲过飞石。

    这一来,此人勃然大怒,腾地跳起来,便向武松飞扑过来,一拳猛捣。

    其实,当他在和“师兄”打斗之时,周围叫好者连连,他却注意到,唯有武松脸上神色平静,颇有不屑之色,因此,那时他便有了对武松不满之心。

    而眼睛余光之下,又看到武松旁边的一个女子,虽然黑纱遮面,但身段袅娜无比,眼睛美丽慑人,显然是绝色**。这,更让他心中一动。方才刻意卖弄,还有很大的成分,其实是为了潘金莲!

    可以说,就算武松不去惹他,他在收拾了“师兄”夺得拳谱之后,也会来找武松的麻烦。现在武松居然敢主动冒犯,他岂有不趁机将武松打倒之理?

    武松虽然一表人才,气宇不凡,但这“师弟”确实得了意拳的几分真意,在这深州城里,也确实算得上是厉害角色,因此,并不畏惧武松。

    他直奔武松而来,招式凌厉,围观者固然为之心惊,就连潘金莲也觉得他好凶狠。

    不过,潘金莲却相信武松,定然能够获胜。

    应该说,此时的武松,《达摩心经》才突破第一层,比起马奎、赵尔等人的真实功夫来,还有很远差距,真要放到江湖上去,自然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武松还算不上是一流高手。

    《达摩心经》,共有九重。练就八重,天下无敌。但那也要练到第八重才行,武松现在才起步。

    不过,武松毕竟是武松,从小就为了保护哥哥,与人厮打惯了的,天生神武。就算不练《达摩心经》,也是个能打的角色,何况现在已经突破《达摩心经》第一重,又和马奎、赵尔这样的高手有过实战经验,甚至还击毙了受伤疲倦的高手马奎!

    在好事者眼里厉害无比的“师弟”,在此时的武松眼里,也就不过如此了。

    见对方飞扑过来,武松不慌不忙,先把潘金莲微微一拉,藏在自己身后。同时腾起一脚,便踢向“师弟”。

    此时,“师弟”飞扑过来,招式已经用老。武松后发而先至,他还没有击中武松,就会被武松找准破绽,踢中腰部。

    这意拳,真正的功夫在拳上,讲究的是进退自如,动转反侧,随心所欲,意到拳到。“师弟”虽然还并没有完全领悟这套拳法的精髓,但多少得到了一些传承,立即随心变招,躲过武松一脚,又似一只饿狗,再向武松扑来。

    武松刚才观看多时,已经知道,这意拳讲求劈、钻、崩、炮、横等手法,而这“师弟”用得最好的,还是横。“师弟”虽然狠毒,但招式已经被武松看穿,哪里还能得逞,只剩不经打一途。

    此时的武松,除了修炼《达摩心经》,却并没有系统地练过什么武功,因此也不懂什么招式。但这也正合了无招胜有招的妙谛。武松有的是敏锐的眼力、敏捷的身手,以及修炼《达摩心经》后更加强大的内生功力,因此完全可以不理“师弟”的花招,凭借速度和力气,直接碾压。

    “师弟”一拳捣来,他干脆就不再躲,迎面呼地一拳,也直捣过去。

    “碰!”两人的拳头就硬碰硬地碰上了。

    “咔嚓!”围观者又听到了一声骨头断裂的声音,紧接着便是“师弟”的一声惨叫。这回,断了手骨的临到他了。

    武松这也算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了。

    “师弟”果然是心计深沉的角色,也和街上的泼皮并无二致。一只手被废,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功夫和武松差得太远,今天是碰到比自己更厉害的角色了。便立即停止了进攻,忍住巨疼,跪倒在地,大叫:“好汉住手!好汉饶命!”

    他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担心武松像他对待他“师兄”一样,赶尽杀绝,不留余地。

    武松出手惩治了他,便懒得再理睬他。自己还在旅途中,带着哥哥和潘金莲,不欲旁生是非。一时义愤出了手,让小人获得教训,那也就够了。见围观者众,便想带着潘金莲赶快离开。

    “好汉,且慢!”这时,那“师兄”从地上挣扎起来,冲武松喊道。

    武松只道他是要说感谢之类的话,懒得搭理,头也不回,就想带着潘金莲继续离开。却听到“师兄”又道:“好汉,我师傅留下的这本意拳拳谱,看来我和我师弟都没有资格继承,不如就献给你吧!请你收下如何?”

第一百六十六章 金莲心甜() 
武松心中一动。

    此时,天下没有人知道,全天下最厉害的三大奇书,有两本就在他的身上。诸如意拳拳谱这种名不见经传的东西,他自然根本不放在眼里。

    可是,他却想到了两点。

    一点就是根据前世依稀的记忆,他知道后世中华武术中有一门很有名很厉害的拳术,就是形意拳。而这形意拳,据说是脱胎于心意拳。而心意拳,又据说是岳飞亲自所创。那么,这意拳和心意拳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

    作为武道之人,武松自然难免有些好奇。

    再一点,就是刚才来的路上,潘金莲说过,她其实也想学一点武功。虽然,潘金莲学武功,这听起来很突兀,但因为武松是习武之人,潘金莲想和他多一点共同语言,或者想多一点自保能力不要老让武松操心,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原由。

    从刚才师兄弟两人的打斗来看,这意拳似乎也算不上是特别精深的功夫,但是,看那灵活轻便的动作,有些招式倒是适合潘金莲学来,作为女子防身术的。

    不过,这些念头也只是转了一下而已,武松自然不会因此就接受拳谱。不过,对于“师兄”的知恩图报,他还是有几分好感,便回头对“师兄”道:“不必了。这拳谱是你师傅留给你的,你当好好保管认真学习才是,怎么可以随便送人?”

    “师兄”已经用完好的一只手,把拳谱捡起来,郑重地对武松道:“好汉有所不知,我师傅去世前把这拳谱留给我,其实也确实是出于无奈,因我资质愚钝,师傅断言我无法把意拳发扬光大,拳谱在我手里就是糟蹋了。只是,师傅也绝不愿拳谱落入师弟之手,担心的就是师弟得到拳谱之后,会变本加厉,误入歧途,那也会坏了意拳的名声,同样是糟蹋了意拳!”

    武松道:“这毕竟是你们师门自己的事情!”

    “师兄”道:“好汉且听我说。正因为师傅他老人家知道我和师弟都有不足,拳谱放在谁手里都是糟蹋,因此临死都不放心,最后叹口气说,意拳拳谱,既要德者居之,又要能者居之,我师兄弟德能皆有不足,因此师傅说,若是今后遇到德能兼备的人,可以把这拳谱传给他,只要对方不糟蹋了意拳就行!”

    听到这里,武松不禁对这个已经去世的“师傅”有了几分敬意。此人虽然收了两个不怎么成器的徒弟,算是失败,却也不自私,心胸倒也开阔。

    “师兄”又道:“好汉武功远远胜于我们师兄弟,刚才又见义而为,临得不取,看得出就是师傅所说得德能兼备的大侠。所以,我就斗胆,把师傅的这本拳谱,送给好汉了!”

    他这举动,看似有些突兀,但围观众人也都能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