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要救潘金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松带着刘全等一干人回到清河县衙门,立即再次提审那四个嫌犯。

    这一次,由于武松已经知道方金芝的身份,也知道她与四个嫌犯之间的关系,审讯起来就主动多了。

    武松没有亲自去审讯。因为,他知道,这一套刘全他们确实比自己精通多了。老捕快刘全连哄带吓,终于突破了四个嫌犯的口,把一切情况都搞清楚了。

    当他来向武松报告四个嫌犯的真实身份时,武松又吃了一惊。

    四个嫌犯的真实姓名现在都弄明白了,那个为首的真名并非曲哲,而是叫成贵,其余三个人分别叫翟源、乔正、谢福。

    武松搜索穿越前的记忆,终于依稀记起,在《水浒传》中,方腊的手下有四个水军总管,号称浙江四龙,分别是玉爪龙都总管成贵、锦鳞龙副总管翟源、冲波龙左副管乔正、戏珠龙右副管谢福。

    原来,这四个嫌犯,居然就是后来方腊造反后手下的四大水军总管。

    他们是受方腊之命,陪同方金芝前来清河县办事的。说来好笑,由于不了解清河县的实际地形,方金芝单从“清河”这个名字上,猜测这里一定有很多水,因此才向父亲要求派这特别精通水性的浙江四龙来协助自己。

    浙江四龙在水里那都是高手,在陆地上也称得上身手不弱,方腊也就答应了。

    这四个人和方金芝一起来清河县办大事,为了不引人瞩目,全部乔装打扮,分头行动。四个人才刚到清河县,就恰逢衙门里发生胡勤潜入知县府中后又被杀灭口一事,县丞姜后带人追捕凶嫌,意外地就把四个人给逮住了。

    以这四个人的身手,姜后带着那些土兵捕快原本也不可能真正地抓得住他们。只是,他们怕暴露身份连累方金芝,误了大事,又自想来到清河县后并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与胡勤一事毫无关联,就算进了衙门,把问题说清楚也就能很快出来,因此并没有反抗。

    不料,衙门八字开,好进难出来。

    那么,方金芝带着浙江四龙,还有一个侍从李宽、丫环小芹,秘密地来到清河县,究竟是要办什么事情呢?

    她告诉武松的是,他们只是来寻找一张藏宝图。而浙江四龙以为方金芝已经把全部内幕都告诉了武松,所以进一步供述明白:这张藏宝图所指向的“宝藏”,其实就是一座古墓。

    古墓的主人,是崔浩。

    “崔浩?这是什么人?”武松疑惑地问。他确实不知道这个名叫崔浩的古人是谁。

    刘全的脸色便变得有些古怪,似乎是对武松连崔浩是谁都不知道感到不以为然,道:“副都头,这个崔浩大人,就是当年北魏的崔浩崔司徒呀,他可是我们清河县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智者、贤者!”

    武松还是有些茫然。毕竟,他是个穿越者,虽然继承了原来的武松的绝大部分记忆,但脑海中还是找不到有关这个崔浩的更多信息。

    刘全只好又简要向他解释:崔浩,字伯渊,小名桃简,乃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谋略家,人们认为他可以与汉代的张良相比,曾经辅佐北魏太武帝成功消灭胡夏、北凉和打败柔然,促进北魏统一北方。他善于观察星相,博闻强识,料事如神,多谋善断,连诸葛亮都不放在眼里。

    崔浩辅佐北魏王室有大功,深得北魏皇帝信任。后来负责修纂北魏史书,秉笔直书,又听信人言把史书刊刻在石碑上公开,本意是想宣传北魏皇室,不料却暴露了皇室的许多阴暗面,引来皇室贵族愤怒,被北魏太武帝赐死。但赐死他的太武帝很快就感到后悔,北魏也因为失去这样一位杰出谋略家而蒙受巨大损失。

    崔浩死后,有忠于他的人找到他的遗骸,悄悄运回清河县,给他修建了一座墓。不过,由于年代久远,这个墓究竟在什么地方,清河县本地人也都早已经不知道。而那张藏宝图,就是指引崔浩墓所在地的地图。

    “他的墓中,究竟埋有什么宝藏?”弄清了崔浩的身份,武松追问。

    刘全道:“据这四个人交待,崔浩当初是被北魏皇帝诛杀,抄家灭族,因此他的墓葬中不太可能有什么金银珠宝。四个人曾经听方金芝提起过,真正的宝藏,是埋藏在墓中作为陪葬的一本奇书!”

    “什么奇书?”武松闻眼心中一动。

    他立即想起,自己穿越过来之后,怀里莫名其妙地就多了一本《达摩心经》,乃是非常珍惜的武功秘诀。那么,方金芝和那几个蒙面人要争夺的奇书,会不会就是这本已经到了自己手中的《达摩心经》?也许《达摩心经》原本就埋藏在崔浩墓中,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而落到了自己手里?

    不过,刘全的话,很快让他打消了这个疑虑。只听刘全道:“据这四个嫌犯所说,这本奇书叫《司徒遗书》,乃是崔浩生前亲自所撰,记载了崔浩的政治军事谋略秘术。人们如果得到了这本奇书,就有可能学会崔浩的谋略,战无不胜!”

    听到这里,武松顿时就明白了,方腊为什么会派自己的女儿方金芝亲自前来,寻找和夺取这本奇书。

    此时的刘全当然不会知道,方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事实上,此时此刻,在所有人眼里,方腊都只不过是江浙地区的一个漆园主而已。因此,对于他为什么会如此重视这本书,自然也难以理解。

    但是,武松是穿越过来的人,穿越前曾经读过《水浒传》,当然知道,方腊后来造反称帝,野心比梁山上的宋江还大。

    《司徒遗书》是一本记载政治军事谋略秘术的书。那么,现在的方腊急于得到这本书,意图是在明白不过了:他已经有心造反,推翻宋朝自己当皇帝,因此,这样一本书对他自然大有用处!

    难怪,方金芝只对武松说她是来清河县寻找宝藏,却不明说这个宝藏究竟是什么。

    方腊想要得到这本书,是为了学会其中的谋略秘术,以便以后造反打仗,那么,蔡京的密使、童贯埋伏在清河县的密探,他们要抢夺这本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武松只是略微想了想,便觉得这也不难理解:蔡京和童贯,都是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大奸臣,他们在朝廷上掌握国家大权,当然也需要学习这种政治军事谋略秘术。所以,《司徒遗书》在他们眼里自然也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第七十二章 以下犯上() 
还有未解的地方:与方金芝和蔡京密使、童贯密探争夺藏宝图的,还有第三个、第四个蒙面人,他们又是谁?

    特别是那第四个蒙面人,武功之高,按方金芝所说堪称江湖顶尖高手,他已经夺得了藏宝图,为何又扔在地上不要?

    难道那张藏宝图是假的?

    是假的,为何另外三个蒙面人又依旧要拼死抢夺?

    不过,浙江四龙能够交代的,也就这么多了。要把这些问题都弄清楚,还是得继续调查,特别是要先抓住那个潜伏在清河县衙门之中、暗杀胡勤的凶手。

    这个凶手,当然就是武松今天接连遇到的几个蒙面人中的第二个蒙面人。现在武松也已经知道,他,竟然还是大奸臣童贯埋伏在清河县的密探!

    童贯为什么要在小小的清河县埋伏下这么一个密探?

    这个密探的任务是不是就是要找《司徒遗书》?

    他潜伏在清河县衙门,暗杀副都头胡勤,目的究竟又是什么?

    尽管还有很多的问题悬而未解,但整体来说,武松的调查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关于蔡京密使、童贯密探和方金芝等多方人马齐聚清河县,暗中抢夺藏宝图的事情,对于知县徐恩来说,也应该是个重大的有价值的消息。

    所以,武松赶快往知县府中而来,向徐恩报告。

    走在路上,他的心中,又冒出了一个想法。

    那就是:他,能不能趁机把那本《司徒遗书》弄到自己手里?

    《司徒遗书》是一本有关政治军事谋略的奇书,记载了崔浩一生的心得。这本书,如果落到大奸臣蔡京或者童贯任何一个人的手里,都有可能起到助纣为虐、为虎添翼的坏作用。虽然,知县徐恩坚称蔡京其实不是奸臣,而是当今皇帝非常倚重的改革家、王安石的继承者,但穿越过来、读过《水浒传》的武松,可不敢轻易相信这个。如果让蔡京得到《司徒遗书》,那绝对是祸国殃民。

    这本书要是被方金芝得到,那也不见得是好事。因为,方腊现在就已经处心积虑要造反。穿越前读《水浒传》,方腊就是梁山好汉们的对手,武松对他自然没有什么好印象。而现在,他更觉得方腊根本就是个野心家。这样的人若是得到《司徒遗书》,学会其中的谋略,也只会搞得天下大乱,老百姓更加遭殃。

    在已知的抢夺藏宝图的人中,还有两个蒙面人的身份,武松依然不知道。所以,也不能让《司徒遗书》被他们夺去。万一他们也都是心术不正之人,那么,《司徒遗书》落在他们手里,也只会贻害无穷。

    说来说去,这本奇书,还是落在武松自己手里最为恰当。

    穿越前,他只是个小职员;穿越过来,他成为了响当当的英雄武松。既然来到这个世上,他要让哥哥过上好日子,要拯救善良美丽的潘金莲,还要行侠仗义帮助更多的人,还要让自己也过上好日子、干一番事业,等等。

    他已经有了奇书《达摩心经》,可以修炼绝世武功;如果再得到《司徒遗书》,那么就可以学习绝世谋略。如果他有了绝世谋略,那么,他就不会再只是前世《水浒传》中所写的那个只有神勇的武松,而会更加文武双全,完全可能取代宋江在梁山的地位,干一番更宏伟的事业!

    所以,《司徒遗书》,武松已经志在必得!

    “武副都头,连走路也在想事情么?”这时,一个声音打断了武松的思路。抬头一看,只见知县徐恩和县丞姜后,正迎面而来。说话的,是县丞姜后。

    原来,武松边走路边寻思,这时已经走到衙门后院,居然没有及时察觉到徐恩和姜后的到来。

    武松忙向徐恩和姜后见礼。徐恩十分赏识武松,但此时看到武松,神色却显得颇为严肃,道:“武松,刚才黄主簿到我处来,告你无端殴打他。衙门有尊卑,作为下属,欺凌上司乃是伦常不容,你可知错?”

    恶人想告状。以黄历这厮的为人,这在武松意料之中。他看徐恩的表情虽然严肃,却并不怎么恼怒,就知道徐恩心里是怎么想,便从容地解释道:“知县大人见教的是,武松虽然愚蠢,但也知道尊卑有序的道理,并不敢有意冒犯上司。不敢有瞒知县大人,武松向黄主簿出手的事情是有的,但事出有因,一来是因为黄主簿出言不逊,侮辱武松,二来也是为了试探!”

    徐恩道:“黄主簿平时说话是张扬了点,但他是你的上司,就算话说得过分些,你也应该忍耐一二。你说是试探,又是什么意思?”

    武松看了一眼徐恩身后的县丞姜后,道:“大人,胡勤被杀一案,武松现在已经查出眉目。杀人的凶嫌,原来就是清河县衙门中的人!”

    徐恩一惊,道:“此话当真?你有什么证据?”

    武松道:“证据自然是有的,武松会仔细向大人禀告。现在武松已知这凶嫌就藏在清河县衙门当中,但究竟是谁,还需要调查。由于这名凶嫌武功高强,因此,武松突然向黄主簿出手,也是为了出其不意,试探他的身手,看看他有没有嫌疑!”

    徐恩道:“结果呢?”

    武松道:“依武松看,黄主簿与胡勤那厮交情很深,原本极有嫌疑,但经武松试探,他看起来确实丝毫不会武功,如果不是伪装得特别深,那就应该不是那个暗杀胡勤的凶嫌!”

    暗杀胡勤的凶嫌居然就隐藏在清河县衙门之中,这确实让徐恩感到意外,同时也倍加重视,追问道:“如果黄主簿不是凶嫌,那么清河县衙门之中,还有谁最有嫌疑?”

    武松又看了一眼姜后。姜后一直神色镇静,这时便主动地向徐恩说:“知县大人,查案的事,就请武松向您详细禀报。您方才交代的大事事不宜迟,下官这就去抓紧办理,如何?”

    徐恩闻言,略一沉吟,点头道:“也好,你先去吧!”

    姜后步履从容,先行离去。武松目送着他的背影,却听徐恩问道:“难道,你怀疑是姜县丞?”

第七十三章 蔡童之争() 
对于徐恩此问,武松并没有回答。现阶段,那个隐藏在清河县衙门里的凶嫌、也即是大奸臣童贯埋伏在清河县的密探,究竟是不是平时看起来莫测高深的县丞姜后,他也还说不准。

    徐恩平时很有官仪,显得稳重,此时忍不住催促武松:“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快快从头给我说说。”

    武松此来,正是要向他禀报查办胡勤被杀一案的情况。当下便把有关情况从头向徐恩禀报。

    待听到武松说,参与抢夺藏宝图的蒙面人中,居然有蔡京的密使,徐恩大吃一惊,道:“这是真的么?原来公相派密使来清河县,不只是为了督促我加紧推动改革?”

    武松接着又说出了另外一个蒙面人是童贯安插在清河县的密探,并且他就是暗杀胡勤的凶嫌,就埋伏在清河县衙门之中,徐恩更是震惊,道:“武松,你究竟是否听真切了?真是如此么?”

    武松道:“我亲耳所闻!”

    徐恩沉吟道:“这就奇怪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当今皇上登基之后,公相大人曾经一度不被圣天子青睐,罢官在杭州闲居,还是多亏童贯童大人在皇帝面前说好话替他转圜,公相大人才得以重获启用,担当大任。说起来,童贯大人也于公相大人有恩,他们关系是极好的,怎么可能都秘密派人来清河县抢夺藏宝图?”

    徐恩说的情况,乃是历史事实。蔡京当年被罢官闲居杭州,却是是依靠刻意贿赂来杭州公办的童贯,请宦官即太监童贯在宋徽宗面前为他说好话,并把自己的书法作品送给宋徽宗,这才使得他再次得到本身痴迷书法绘画的宋徽宗的赏识,复出为官。

    不过,对于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