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要救潘金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岳飞听了,却罕见地略微皱了一下眉头,道:“兄弟这话未免太过不实。我不过是大宋一小小军吏,哪里就称得上是大英雄了?”

    说罢,他冲扈三娘也微微点头致意,便转身一跃上马,脸上又恢复了微笑,对武松道:“我看兄弟一表人才,不是那种阿谀奉承之人,对岳飞的评价虽然不实,但好意我心领了。行路不易,愿你们一路平安!”

    武松知道,刚才岳飞皱眉,是认为他说的是阿谀奉承之言。也难怪,此时的岳飞还只是大宋军队中的一个普通下级军官,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其盖世大英雄的光彩显然还没有为世人所知。武松根据后世的评价来说他是大英雄,这自然会让岳飞觉得他是当面奉承。

    不过,岳飞后面这句话,还是体现了对武松的理解和善意。武松身上如果真的有那个老者所说的奇书,则路上确实难免遇到其他风险。

    岳飞不知道的是,其实迄今为止,这世上知道武松身上有《司徒遗书》的,不过是潘金莲和刚才那个老者等几人而已。而且,刚才那个老者也只是推测,并不确定。

    岳飞策马就要去追老者。武松突然下了决断,大声道:“岳飞兄,且慢就走!”

    岳飞把马停下,又转回来,仍然跳下马来,以示和人谈话的尊重,问武松道:“兄弟还有什么赐教?”

    武松伸手入怀,从包裹中取出一册古色古香的书来,正是《司徒遗书》。三大奇书在他身上,被保管得很好,虽然他之前曾经数次在水中挣扎求生,这些书也并无大的损坏。

    武松把《司徒遗书》抛向岳飞,道:“这就是你师傅说的那本《司徒遗书》,奇书唯有德者得之,这本书应该送给你!”

    岳飞借书在手,很是惊讶,没有去看那书,却对武松道:“兄弟这是何意?《司徒遗书》乃是天下三大奇书之一,何等珍贵,兄弟为何平白无故便赠予岳某?”

    一旁的扈三娘,也觉得意外。她和武松同困天坑这么久,居然还不知道武松身上藏有书籍。这倒不是武松不信任她,实际上武松已经很清楚扈三娘的人品,对她是很欣赏的。但是,为免节外生枝,自己身上藏有奇书的事情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并没有让扈三娘知道。

    但扈三娘和武松在天坑中相处日久,早已经知道武松为人。对于武松身有奇书而居然没有让她知道,虽然开始有点略微失望,但随即坦然。对武松把书送给岳飞,虽然感到很是意外,又觉得武松此举,似乎在情理之中。

    武松笑着对岳飞道:“是不是平白无故,我自己心里清楚。不瞒兄台,其实我没有别的本事,但识相看人有时候还是很准的。我相信你将来必定是大宋的栋梁之才,正如你师傅所说,这本书,对你会很有用!”

    岳飞却还是没有看书,正色道:“但你我兄弟萍水相逢,素不相识,兄弟便要赠此大礼,对岳某未必也抬举得太高了!”

    说着,他坦率地把那书收入怀中,冲武松郑重地一抱拳,道:“敢问兄弟尊姓大名?”

    武松想不到鼎鼎大名的岳飞岳元帅,原来是这样一个很注重礼节的人,也还礼道:“在下武松,清河县人士!”

    岳飞一听,又露惊讶之色,道:“武松?来自清河县?莫非,你就是那个大宋新禁军统帅武松?”

    武松点头道:“正是!”

    岳飞顿时露出敬佩之色,郑重行下军礼,道:“原来是武将军,小将岳飞参见!”

    岳飞虽然是盖世英雄,但此时只是宋军中的一个下级军官,品级职务确实比武松低很多,因此以军礼参见。

    武松却万万没有想到,堂堂的未来岳飞岳元帅,穿越前的后世让他只能仰望的历史大人物,现在居然会对自己行军礼参见。连忙还礼,道:“岳将军千万不必多礼!”

    岳飞行礼毕,又打量了一下武松和扈三娘身上的衣着,道:“只是,我此前听说,武将军统帅新禁军去剿灭梁山土匪,途中却因和扈家庄的女将争战,一起失踪,何以今天能有幸在这里碰到?”

    武松坦然一指扈三娘,道:“这位就是扈家庄的女将扈三娘。我们当时一起跌下河中,被冲到一个天坑,受困至今,方才出来!”

    岳飞道:“原来如此!小将久闻武将军领受钦命,统帅新禁军,新禁军乃是我大宋最新的劲旅,令人好生敬佩。将军阵前失踪,正令人扼腕。如今新禁军已经被陆谦陆将军统帅,武将军这是还要回军中么?”

    武松大惊,道:“什么?新禁军已经被陆谦那厮统帅?”

第三百六十五章 岳飞改命() 
新禁军在武松的统领下,异军突起,在大宋军队中已经倍受关注。岳飞本来是宋军军官,对新禁军的情况自然有所了解。

    他告诉武松,武松失踪数月后,朝廷就派人接管了失去统帅的新禁军。自然,大军不能无主。朝廷的这一做法,原本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让陆谦来接管新禁军,这个结果还是让很多人感到诧异的。

    陆谦本来只是高俅府邸的一个虞侯,品级并不高。但是,高俅现在已经贵为太尉,掌管禁军。严格说来,新禁军也是高俅最初负责组建起来的。

    武松带领出来的新禁军,精锐超越目前大宋所有军队,早就成为各方争相抢夺的势力。蔡京、童贯都想染指,尤其是童贯很想趁武松失踪,把这支队伍抢在手中。

    但是,宋徽宗赵佶最终还是把这支军队的指挥权,给了高俅。眼下,相比起蔡京、童贯,高俅的势力还是相对弱小,更加要仰仗宋徽宗。宋徽宗从平衡的角度考虑,把新禁军交给高俅,实际上还是要自己牢牢掌握。

    高俅喜出望外,便派心腹陆谦暂时前来领军。陆谦是暂代新禁军总指挥使一职,只待他带领军队剿匪立功,高俅就可以把他扶正。那样,新禁军今后就名义上是宋徽宗亲自组建的新式禁军,实际上却有可能成为高家的私军。

    陆谦接管新禁军后,立即改变了武松过去的许多做法。

    现在,新禁军中的女兵营,已经在梁红玉和张真娘的率领下,整营出走,投奔了在芒砀山的鲁智深。陆谦原本就要帮助高衙内得到林冲娘子张真娘,张真娘如果不立即出走,下场必定悲惨。

    周邦彦等一班文人,也已经纷纷离开新禁军,有的回到了汴京或去了别处,周邦彦等人则也去投奔了鲁智深。

    而鲁智深所在的芒砀山,如今正成为陆谦所统领的新禁军围剿的对象!

    当初武松率领新禁军出京,本来的目标是围剿梁山土匪。如果不是在扈家庄遇阻,新禁军应该已经开始进剿梁山了。但是,陆谦掌权后,却放弃攻打梁山,反过来还是去围剿芒砀山。

    其实,鲁智深在芒砀山的军队,原本就是武松特意留下的新禁军分部,是为新禁军储备兵源的后方根据地。陆谦强行要求鲁智深放弃芒砀山,率军归队,鲁智深如何愿意,双方便开了战。

    新禁军自相残杀,现在可以说是乌烟瘴气。说到这里,岳飞也连叹可惜!

    岳飞是深深知道,大宋军队现在积弊深重,很需要有一支新禁军这样的新式军队,来给人希望。因此,尽管他不是新禁军中的人,却一直很希望新禁军能够越来越好。谁知道,武松会突然失踪,新禁军又沦为与其他大宋军队并无二致的旧式禁军。

    武松的心中,真的产生了强烈的恨意:陆谦这厮,实在是早该杀掉啊。

    新禁军,是武松的心血,也是武松在这个时代建功立业的资本,更是他改造大宋、改变历史、避免金兵南下生灵涂炭的希望!

    无论如何,都绝不能让陆谦这狗贼糟蹋殆尽!

    武松内心激荡,但还是十分镇定。听完岳飞的介绍,便想听听岳飞的意见。毕竟,岳飞可是高人哪。

    岳飞道:“本来军队将帅调配,职权在于朝廷,岳飞不过是一个小小军吏,安能妄加非议?不过,新禁军堪称是我大宋军队之希望,实在太过重要。陆谦虽然也是将才,但比起武将军来,只怕还有不如。为我大宋军队强盛计,武将军既然归来,便应尽快向朝廷禀告,重掌新禁军!”

    说到这里,岳飞略微一皱眉,道:“只是,现在的朝廷,许多事情,岳飞也看不明白。新禁军既然已经为陆谦所掌,武将军就算回到朝廷申诉,要重新担任新禁军统帅,只怕也不容易。哎,可以岳飞职位卑微,爱莫能助!”

    武松从岳飞的话里听出,岳飞并不是一个迂腐不通事务的人。他对当今大宋朝廷的昏暗,其实是很清楚的。但以岳飞的为人,忠君乃是不可动摇的原则,因此,一切必须遵守朝廷军令。

    武松的心中,却已经另有打算。

    新禁军,就是他现在拥有的一切。不要说高俅、陆谦这些家伙本来心术不正,新禁军绝不能葬送在他们手中。就算现在真有一个能够掌握新禁军的杰出人才,武松也绝不会拱手相让。新禁军,他是势必要夺回来的,而且要尽快夺回来。

    这,就自然不能把宝都压在朝廷,压在那个宋徽宗和高俅、蔡京、童贯这些人身上。

    武松必须当机立断,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把新禁军的指挥权给夺回来,以免新禁军继续在芒砀山中自相残杀,蒙受更大损失。

    当然,岳飞说得并没有错,最终他还是需要朝廷的任命支持。新禁军一旦已经脱离他手,不要说高俅,就是蔡京、童贯也未必乐意再让他重新掌管新禁军。想要朝廷重新任命武松掌管新禁军,武松就必须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

    这样的手段,现在的他,当然有。

    想到这里,武松变得更为淡定。而他的淡定,看在岳飞眼里,使得岳飞不由得暗暗点头,心道:难怪武松能够建立起新禁军这样一支军队。如此镇定自若,果然是将帅之才!

    岳飞和武松,这是惺惺相惜了!

    其实,就在此时,武松心中霎那间还产生了一个念头:

    岳飞是千年难得一出的杰出将才,能否邀请他一起,帮助自己去夺回新禁军?今后,让岳飞也加入新禁军?

    这个想法,使得武松自己都激动了一下:如果能够让岳飞成为自己的下属,那真是威风得没边了。

    不过,他很快就迅速否决了自己的这个想法。以岳飞这样杰出的才干,自然也不是那种久居人下之人。若岳飞加入新禁军,那么,新禁军今后只怕会有武松和岳飞两个太阳,反为不美。

    新禁军,必须是,也只能是武松的!

    武松打消了邀请岳飞加入新禁军的念头。这时,岳飞看出他急于去了解新禁军的动向,自己也要赶快去追那个老者,便向武松告辞。

    两人虽然是初次相见,却都已经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

    岳飞确实是大英雄大豪杰的作风,并没有再提那本《司徒遗书》的事情,带着那本《司徒遗书》走了,连谢谢的话都没有再多说。

    这就意味着,他是真正的铭记住了武松给他的这份情义。

    其实,由刚才岳飞的话里,武松也进一步可以看出,岳飞尽管今后将是大宋最杰出的将军元帅,千古伟人,但之前那个老者的话说得不错,岳飞在政经谋略、朝廷政治斗争等方面,确实还需要补强。

    所以,武松把《司徒遗书》赠送给他,是一件好事。

    对于武松自己而言,《司徒遗书》虽然博大精深,他还并没有完全吃透,但读了这么久,翻来覆去几乎能背,有没有这本书在身边差别已经不大。

    但这本书,却对岳飞将很有帮助。如果岳飞真能吃透这本书中的政经谋略、政治斗争智慧,那么,他的命运也可能会由此改写。岳飞的命运改写,大宋的命运也势必进一步改写!

    。。妙书屋。

第三百六十六章 他是周同() 
岳飞去追那个老者了。武松忘了问,那个老者究竟是谁。

    不过,他凭借前世残存的记忆,他觉得,不用问,自己也基本上能干猜测出这个老者究竟是历史上哪位人物了。

    应该,就是周同。

    周同是正史上的名字,民间话本中往往写作周侗。周同字光祖,华州潼关人,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北宋末年之武术大师,以善于箭术闻名,明清评书人称其为姜维的后代。

    在评书中,周同因为主张抗辽抗金,在政治上不得意,因此专心武学,确立了官派正规武术的若干套路,如五步十三枪戳脚,发展出自少林的翻子拳,以及棍法等。

    据说,他悉心传授武功,在御拳馆期间正式收徒二人,一个是玉麒麟卢俊义,一个就是豹子头林冲。

    此前,由于林冲对武松有误会,两人交流并不愉快,因此,武松也并没有去探问过林冲的师承。但林冲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确实不凡。说他是周同的徒弟,这并不奇怪。

    至于卢俊义,那自然也是后世梁山中十分有名的人物,其声望甚至不在宋江之下,上梁山后宋江都要考虑是否该把头把交椅给他坐。而他的武功,更堪称梁山第一。梁山好汉排名,他后来居上,排第二位,仅在宋江之下。

    这个人,如果有机会,看情况,武松原本也是可以考虑作为人才招揽进新禁军之中的。

    两个徒弟卢俊义和林冲都这么厉害,可以想见周同的不凡。

    传说中,周同还曾经把梁山好汉中的病尉迟孙立,引荐给大宋名将宗泽,使其担任了登州兵马都监。孙立还有一个师弟,就是祝家庄的武术教师栾廷玉,后来宋江率领梁山军队三打祝家庄时,孙立就是利用了这层关系打入祝家庄内部。

    换言之,孙立和栾廷玉,也可能是周同的徒弟,至少是受过周同帮助指点的人。

    而传说中,周同最后收的闭门徒弟,就是岳飞。

    岳飞箭术精湛,据说就是得自周同的真传。

    岳飞的师傅并不只是有周同一人,但他对周同的感情特别深。根据资料记载,周同去世后,岳飞一度意志消沉,隔一段时间便来扫墓并每月十五用酒与肉做祭品,再用师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