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要救潘金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像古代的花木兰那样,巾帼不让须眉,为国为民,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这样,她就进一步摆脱了对林冲的感情纠葛。

    武松觉得,这个时候的张真娘,才算是真正的彻底被“拯救”了:武松不仅让她免于遭受高衙内玷污被迫自尽,拯救了她的生命,更让她加入新禁军,使她变得自立自强自信,摆脱各种封建思想束缚,在精神上也彻底获得了新生!

    获得了“新生”的,不只是张真娘。

    芒砀山的三个寨主,这几天在新禁军之中,也亲眼目睹了这支军队的风采。这支军队士气高昂,官兵亲如兄弟,军纪严明,战斗力超强,完全不同于他们此前见到过的任何一支大宋军队。在这支军队里,他们看到的是一种战无不胜的精神力量。

    这样,当天空终于下雨、证实樊瑞具有预测天气的才能之后,武松便正式提出,欢迎三人加入新禁军。

    说实在话,能够当正儿八经的官,谁还愿意去做土匪。加入新禁军之后,他们就变成正式的军官了,加上新禁军的气象确实令人鼓舞,因此,李衮、项充首先心动,只不过,他们讲义气同进退,如果樊瑞不愿意加入新禁军,他们也就不会同意。

    樊瑞知道这两位兄弟的心思,更不愿意逆了他们的意,耽误他们的前程,加之武松要招揽他的心意十分诚恳,也就不再扭扭捏捏,爽快地答应加入新禁军。武松大喜,当即下令,原来芒砀山的土匪投诚过来的人,还交由他们三人暂时统带,成为了新禁军下面的又一个独立营。

    从这种安排中,樊瑞等三人也进一步感受到了武松对他们的推诚置腹,完全不加猜忌。也因此,更加加快了他们对新禁军的认同。

    新禁军便向梁山进发了。

    经历了这段时间在芒砀山的山林水泽间的高强度训练,特别是攻打芒砀山寨的实战,新禁军的战斗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官兵们也更加健壮提拔,精神抖擞。

    武松在军中的威信,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这不仅是因为,有九天玄女娘娘传说的加持,更重要的是,在武松的指挥若定下,新禁军很顺利地攻下了芒砀山寨,征服了长期盘踞在此的土匪,确实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指挥能力。

    要知道,历史上,以荡平六国、统一天下的秦军之强,也对藏身在芒砀山区的刘邦造反队伍无可奈何。樊瑞等三人在芒砀山里经营多年,手下也算是兵强马壮,此前也多次杀得前来进剿的官兵屁滚尿流。

    可以说,如果不是新禁军,此时派大宋境内的任何一支军队来,要想这么快彻底拔除芒砀山土匪,还让樊瑞等三个寨主心悦诚服的归顺,几乎都不可能。

    周邦彦等一班文人,还专门把武松这次征服芒砀山,编成了词曲,在军中传唱:

    霜天清晓。望山寨故垒,寒云衰草。汗马嘶风,边鸿翻月,将士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转瞬间,尽荡平山中,战事了了。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常送平安报。圣主无忧,武将军在,残匪等闲即讨。新军士气如虹,忠义报国天晓。太平也,且欢娱,不惜金尊频倒。

    新禁军将士们一路向着梁山行军,一边唱着周邦彦等人新编的词曲,更加显得士气如虹。歌声嘹亮,传出很远,引得路人纷纷赞叹:不料大宋竟然有如此雄壮的军队!

    这一天,前锋却遇到了一些小情况:官兵们正在边唱歌边行军,突然听到路边有人喊:“军爷们,可否等等,等等!”

    却原来是个老者,背后跟着一个蒙面的女子,在路边向新禁军官兵们招呼。那老者倒普通,蒙面的女子却虽然蒙面,但身段袅娜,一看就是个大美女。

    这也是因为新禁军军纪严明,这些官兵们不敢有非分之想。要是别的大宋军队,见倒这么美丽的姑娘,只怕早就有人风言风语,甚至有人上去动手动脚,霸王硬上弓的现象也很常见。

    可是,新禁军的官兵们见到路人,却一律都是热情相待,亲如一家。此时见到这两人,虽然其中有个大美女,官兵们的态度也没有两样。有士兵就亲热和气地问那老者:“老丈,你有什么事?”

    老者笑道:“我父女两人,从东京来,在东京时,小女也是唱曲为生。适才路过此地,恰逢大军歌唱,曲调甚是雄壮,词儿也是前所未闻。所以,斗胆一问,这词儿竟是谁人所作?”

    新禁军士兵立即含笑相告:“这词,应该是我们军中的大词人周邦彦先生所作!”

    老者和那蒙面女子一听到“周邦彦”三字,竟然为之一震。那蒙面女子附身在老者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老者点点头,却是满脸惊讶,道:“真是周邦彦先生么?在东京时,便听的说美成先生居然加入了新禁军,原来竟是真的?只是,美成先生的词,一贯是温婉见长,很少写过这么雄壮的词呀!”

    新禁军士兵道:“这些我们就不知道了。如果不是周邦彦先生写的,那也是跟着他的那帮笔杆子写的。我们只知道写得好,其他就不敢乱说了!老丈,你问这些怎得?”

    老者笑道:“适才说了,我父女二人,也是卖唱为生。听得大军唱这词曲俱佳,忍不住就想学习一二。竟然是周邦彦先生所填得词,那更加不敢错过了。敢问军爷,可得容许通报一声,让我父女二人前去军中拜见,一瞻美成先生风采么?”

    

第三百三十六 因为金莲() 
那一老一女两人在向新禁军官兵请求拜见周邦彦时,武松正和周邦彦等一般人在讨论他们新填的这首词。

    这首词里,明确提到了“武将军在”一句,典型的是在歌颂武松。

    作为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人,武松在前世就听惯了“东方红,太阳升”、“的军队战无不胜”之类的歌,因此,对于周邦彦等人在歌词中旗帜鲜明地歌颂自己,并不反感,反而在内心里觉得自己招揽周邦彦等人,果然没有错这些人,懂事啊。

    武松要在这个时代打造一支能够改变历史、挽救大宋百万百姓的铁军,就必须树立自己在军中的绝对权威。因此,周邦彦等人填词歌颂他,让新禁军的官兵们传唱,这是符合武松的心意的。

    不过,武松还有不满意的地方。

    他对周邦彦,以及在座的张耒、贺铸、朱弁(biàn)、陈与义、晁元礼、方惟深、李重元、汪藻等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新禁军出来剿匪,固然是当今皇帝和朝廷的命令,这不错。不过,也不完全是为了报答军恩嘛。我们更是为了报答百姓,让大宋的普通老百姓都能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对不对?”

    周邦彦等人只能点头称是。武松道“所以呢,这首词中说的什么‘尽道君恩难报’、‘圣主无忧’啊之类,我也不能说你们错,但总是觉得,还不够好。我看以后还是要突出我们新禁军,不只是皇帝钦命组建的军队,更是一支心向百姓的军队,属于大宋百姓的军队,是百姓的子弟兵,这一来可以体现皇帝爱民如子,二来更可以拉近我们新禁军与百姓的距离,让广大老百姓更加支持拥护我们新禁军。你们觉得如何?”

    周邦彦等人还在沉吟,思考武松说这番话的用意,一旁的闻焕章已经明白了武松话里的意思。武松这分明是要淡化新禁军对朝廷和皇帝愚忠的色彩,更重要的是要让新禁军忠于武松,关爱百姓。所以,他立即附和“极是!极是!我虽然愚钝,不懂填词,但深觉武将军说得在理。毕竟,民为邦本,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新禁军首先还是要关爱百姓,这与皇帝爱民如子也是一致的嘛!”

    武松的本意,是要效仿后世现代人民军队的宗旨,把新禁军打造成一支真正热爱百姓、而不仅仅是对宋徽宗忠诚的军队。闻焕章的话,可以说正合他意。

    这时,贺铸也点头道“闻参谋说得不错,我们确实应该如此。今后填词谱曲,不能只是说要忠诚于朝廷皇帝,也要突出对天下百姓的关爱。这样我们新禁军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这样才能战无不胜!”

    武松意味深长的看了贺铸一眼。凭借对前世读书残存的记忆,他知道,历史上的贺铸,少年时就怀有戍边卫国、建立军功以“金印锦衣耀闾里”(《子规行》)的雄心壮志,但因为宋朝奸佞当道,他始终沉沦下僚而无所建树,壮志难酬,更对国家民族命运充满忧虑,因此最后是辞官归故里,对宋朝充满失望的。

    也就是说,贺铸这个人,聪明得很,并不是那种读死书、一味对皇帝愚忠的人,而是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百姓的忧乐看得更重。所以,他才能够理解武松和闻焕章的话。武松觉得,这个人,今后也可以更多的重用。

    武松招揽的这些文人,可以说个个都是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之士,不过,其中,尤以周邦彦、陈与义和贺铸最为突出。贺铸在他们之中,也很有声望。因此,他此言一出,其他人立即纷纷表示认同。周邦彦最后也点头,表示今后填词谱曲,乃至整个新禁军的宣传,都应该按照武松所说,突出新禁军和武松关爱百姓,而不仅仅是效忠朝廷。

    这看似一件小事,其实却关系到整个新禁军今后的建军理念和发展方向。

    也是因为,此时的新禁军,朝廷还并没有照着大宋一般军队的惯例,派来监军。一来是宋徽宗确实想创新军队管理方法,二来也是由于蔡京、童贯、高俅等人在朝堂上博弈,对派谁来新禁军中担当监军意见始终没有统一。所以,没有监军的新禁军,才一切更加由武松说了算。

    要是朝廷派来了监军,对于这种监军理念和发展方向,肯定是不会同意的,甚至还会报告朝廷,说武松有不臣之心。

    武松和周邦彦、贺铸、陈与义等人正讨论到这个时候,有士兵前来报告,说那个老者和蒙面女子因为听了歌曲,想要拜会周邦彦。

    武松一听,心里便禁不住猜测,这一老一少,自称是卖唱的,又是东京口音,会是谁呢?

    他仔细搜索记忆中残存的前世水浒故事中的记忆,突然想起一人,便对周邦彦道“美成先生,既然别人慕名而来,你还是去见见吧。看看来的这父女俩,是不是姓白,那女的叫白秀英。如果是的话,不妨让我也见见!”

    周邦彦道“白秀英?莫非,这是将军的故人?”

    武松笑道“故人也谈不上。不过是听说过她的名字,有点好奇,想要见见真人罢了!”

    武松确实是有点好奇。

    他记起来,前世的水浒故事中,从东京来到梁山一带而又是卖唱的父女,应该就是白秀英父女。

    白秀英原来在汴京卖唱。因为与山东郓城县的县令有旧,所以才从汴京前来郓城投靠县令。却不料,在郓城卖唱时,遇到插翅虎雷横。雷横听歌时忘了带钱,与白秀英父女俩发生口角斗殴,县令把雷横枷锁了,雷横的母亲前来探望,又辱骂白秀英,与白秀英发生对骂,结果雷横一怒之下,就把白秀英给活活劈死了。

    也就是说,白秀英的故事,在水浒故事中很短,却也是水浒中美丽而不幸的女子之一。

    武松不太完全相信前世水浒故事中所说,雷横劈死白秀英的过程。所以,既然自己现在穿越过来,到了这里,确实有点好奇,想看看这个白秀英,究竟是不是前世书中所写的那种女人。

    因为潘金莲的缘故,他现在对前世水浒故事中所写的那些美丽而结局悲惨的女子,都充满了同情。毕竟,潘金莲就是个典型。在前世水浒故事中,被写成水性杨花、穷凶极恶的荡妇。但穿越过来的武松却知道,潘金莲是如此美丽善良纯洁,简直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一个少女。

    。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为打赏加更:不是秀英() 
(感谢大卫先生和书友20180805223614924打赏,谢谢。有你们的支持,我努力写好)

    周邦彦得知有人专门求见自己,也很高兴。这就好比后世的作家和影星,得知有所谓粉丝这么追捧自己,自然是高兴的。

    他出去会见了那老者和蒙面女子两人。

    然而,等他回来时,却报告武松“那父女二人,却不是姓白,那女子并不是白秀英!”

    武松一听,微微感到有些意外。随口问道“不是白秀英,那她是谁?”

    周邦彦道“那老者自称姓梁!少女的闺名,我却不好问得。既然老者姓梁,她自然也姓梁,却肯定不是将军所说的那个白秀英了!”

    武松一听那女子姓梁,好像前世水浒故事中并无一个姓梁的女子,因此便不在意。

    然而,他毕竟是个穿越过来的人,对历史毕竟还有记忆。随即脑海中灵光一闪,暗道姓梁?在宋朝,在这个时代,可不是有一个著名的姓梁的女子么?

    真会是她吗?

    武松随即在心中否定不应该是她。按理说,她的父亲此时还在禁军中任职,她的家道还没有中落,因此不可能沦为歌女。再说了,她后来即使沦落为歌女,那也是军中歌妓,不会随着自己的父亲到处流浪奔波。那时,她的父亲应该已经被朝廷斩首了。

    但是,抱着一点好奇心,武松还是问了句“这父女俩都走了么?”

    周邦彦道“走了。他们急着去郓城县,说要到郓城县去会见朋友。”

    武松忍不住又沉吟起来从汴京来,去郓城县,又是卖唱的。怎么说,这对父女都很像前世水浒故事中的白秀英啊,怎么偏偏又不是,而是姓梁呢?

    反正此时是在行军途中,一路平安无事。武松来了兴致,便对周邦彦道“其实呢,我过去也听说过一个姓梁的女子,是个非常杰出的奇女子。不知道,这个蒙面姑娘,会不会是呢!”

    周邦彦一听,忙道“既然如此,我想那父女俩还没有走远,就让人再把他们叫来,见一见将军就是!”

    武松点头同意了。

    就武松而言,他此举纯属作为穿越者的一点好奇心理。但是,在座的周邦彦和闻焕章、陈与义、贺铸等人,却不免个个心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