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要救潘金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诉我金莲妹妹的下落!”

    方金芝面若冰霜,但见武松那焦急的样子,双眼发红,就像一头遭遇巨创的雄狮,还是抿了抿她那秀美的红唇,道:“金莲妹子现在和我师娘在一起。你放心,在我师娘身边,天下没有人能够伤害她!”

    武松听得“天下没有人能够伤害她”这句话,知道潘金莲暂时平安,心头的巨石先放下一大块。忙问道:“金芝姑娘的师娘究竟是谁?为何会收金莲作为徒弟?她又是怎么找到金莲的?”

    方金芝怒道:“你这是在质问我么?”

    武松道:“不是质问,只是我确实很担心金莲,还请方姑娘告知!”

    方金芝听得他说很担心潘金莲,又把自己的称呼由金芝姑娘变成了方姑娘,显得更疏远了,心中更是不快,却又不愿意武松真的太着急担忧,还是对武松道:“我若是告诉你,金莲妹妹是因为我的缘故,才被我师娘发现带走,你想把我怎么样?”

    武松面色一变,还是忍住性子,道:“我不想把你怎么样,我现在只是想知道金莲究竟遇到了什么?方姑娘,你是知道的,我和金莲一道从清河县来道汴京,相依为命,绝不能让她遇到危险!”

    武松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方金芝便不再与他赌气,道:“只因我最近一段时间,老是。。。。。。老是来这汴梁,不肯回家,我师娘就跟过来了。。。。。。结果就凑巧看到了金莲妹子,就把她收为徒弟了!”

    她这些话,说得甚是简略,但武松倒也明白了。

    从之前方金芝总是突然在武松面前出现来看,方金芝最近不愿意回她父亲方腊处,老是冒险留在汴京,很可能就是为了武松。方腊担忧她,派她师娘来汴梁保护她并带她回去。结果,昨天晚上方金芝悄悄来到武松住处,她师娘跟来,自然就看到了潘金莲。

    武松问道:“你师娘为何要收金莲为徒弟?”

    方金芝道:“还不是因为有的口上对金莲妹妹好,其实最薄情寡信,居然想要去青楼那种地方!金莲妹子一个人在家,孤苦伶仃,师娘看到她时,她正一个人在无聊练武。我师娘最是爱才,觉得金莲妹子根骨奇佳,其实是个练武的奇才,这才说什么也要把她收为徒弟!”

    武松明白了,定然是自己为了对付西门庆等人,昨晚去明月小筑门口守候时,被方金芝发现了。潘金莲独自在家,便一个人练武。

    不过,潘金莲练武,并不全是因为无聊,而是想早点学会一些自保之术,以免让武松太担心。

    当初武松和潘金莲刚从清河县逃出来,路过深州时,得到了“意拳”拳谱,就给了潘金莲学习。实际上,潘金莲一直都没有放弃。

    不过,潘金莲极其娇美,身段婀娜如柳,练习意拳时,也不见得特别厉害,武松实在没有看出来,原来她居然也是个根骨奇佳的练武奇才!

    只要潘金莲确实没事,暂时没有危险,武松的心中就松了一大口气,忙又问方金芝:“还请告诉我,你师娘究竟是谁?她要把金莲带到哪里去?”

    方金芝道:“我师娘是谁,关你什么事?她老人家的名号,又岂是可以到处随便宣扬的?哼,师娘收金莲妹子为徒,固然是因为金莲妹子本身根骨奇佳,是练武的奇才,另外也是因为金莲妹子自愿跟我师娘去学武,以我师娘的武艺,将来定然会把金莲妹子培养成高手,可比跟着某些人强多了!”

    武松心道:方金芝武功不弱,她师娘的武艺定然确实是很高的。潘金莲跟随她学武,将来只怕确实也会成为一个武林高手!

第二百七十二章 理解金莲() 
在穿越前的记忆里,潘金莲虽然美丽疯骚,心灵手巧,擅长做收工针线,但却并无其他才干。

    因为,封建社会,提倡的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更何况像潘金莲这种出身贫贱低微的女子,更不可能受到任何正规的教育,而只是被男权牢牢地控制束缚。

    就算是武大郎这种在社会上被普遍认为是弱势、残疾的男子,因为是潘金莲的丈夫,也有权要求潘金莲整天闭门不出,只能乖乖在家里做家务,平时还得把门窗关紧。

    如果不是潘金莲偶尔撑开窗户,一竿子打中了西门庆,那么,终其一身,她都不可能体味到什么被一个像样点的男性喜爱关怀是什么味道,更不可能体味到真正的男女之爱,尽管,西门庆那厮对她的喜爱关怀,同样是一种基于男权的压制和玩弄。

    所以,前世书中所写的潘金莲,固然有可恨的一面,但也是可恨之人而有可怜之处。

    而现在的潘金莲,因为武松的帮助,命运已经彻底改变。朝夕相处,使得武松深深了解到,潘金莲不仅本性善良,而且十分聪明灵慧。如果真让她去拜师学武,得到名师指点,那么,她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名武林高手,展现出非凡的才干。

    从这个角度来说,潘金莲如果真是跟随方金芝的师娘去学武了,那么,对于潘金莲自身来说,或许也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某种意义上也是好事。

    想到这里,武松之前对潘金莲的担忧焦急,又去了大半。

    却听方金芝又道:“虽然最开始是我师娘强行要收金莲妹子为徒,不过,后来却也是金莲妹子了解到我师娘的武艺之高,特别是看清了某些人不可靠,所以是主动拜师,要跟我师娘走了。哼,金莲妹子这次要我来,就是为了给某个人传话,叫某个人不用担心她,安心去剿匪,去升官发财。反正某人眼里也只有升官发财~!”

    方金芝的话中不无嘲讽,其实,嘲讽中显然还掩盖着浓浓的醋意,甚至是失落。

    武松没有计较她的嘲讽,反而从她的话中,进一步听出了潘金莲的心声。

    潘金莲美丽纯洁善良,但其实个性也很坚强刚烈。如果她不愿意跟随方金芝的师娘学艺,那么,无论方金芝的师娘用什么手段,她都不会答应。

    她最终会主动答应跟方金芝的师娘走,其实不过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她知道武松即将率军出征剿匪,而按照军规不能带她走,这段时间武松正在为如何安顿她、保证她的安全而设法。那么,现在她跟随方金芝的师娘拜师学艺,其实就是免除了武松的这种后顾之忧。

    另外一个,可能是潘金莲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那就是,她骨子里也是个崇尚自由、很独立好强的女人,特别是和武松在一起,更使得她一心想提高自己,这从她主动要求学习意拳便可看出。能够拜师学武,增长自己的才干,将使得她脱胎换骨,做一个真正独立的、可以不依赖武松、少给武松添麻烦的人。

    说到底,这一切,还是源于她对武松的感情。

    如今的武松,和潘金莲虽然还没有正式表白心意,捅破那最后一层纸,但彼此共经患难,朝夕相处,早已经情根深种,自然很容易就明白了潘金莲的这份心意。

    武松心中感动,恳切地对方金芝道:“既然如此,我就放心了。金莲妹子心地善良,今后还请金芝姑娘多多关照。待我应付完眼前的事务,就会去找她!”

    说着,他郑重其事地对方金芝一抱拳,以示拜托。

    方金芝冷哼一声,算是答应。

    这时,胖大太监与那些御林军早已经得到不耐烦。见武松和方金芝已经把事情说清楚,那胖大和尚便道:“武松,现在就乖乖束手就擒吧!”

    武松道:“多谢公公让我和方姑娘说这么久的话,请再稍等片刻!”

    既然胖大太监让他和方金芝说了这么多话,让他问清楚了潘金莲的下落,可以说是给足了他面子,那么,武松对胖大太监的语气,也就客气了许多。

    不过,是不是束手就擒,老实说他还得略微思考一下。

    之前,他之所以拒绝接旨,甚至态度粗暴地对待传旨太监,当然是因为心里挂牵潘金莲。没有得到潘金莲的下落,他是哪里都不会去的。

    现在,既然潘金莲的安全暂时不用担心,他的心里也就宽松多了。

    不过,由于他已经几次抗旨,可以说是犯下了这个时代朝廷最不能容忍的大罪,因此,如果真的束手就擒,乖乖跟太监走的话,那么,等待他的后果,可能会是朝廷的严惩。也许他会和林冲一样,被逮捕下狱,甚至获罪比林冲更重。

    皇帝盛怒之下,砍他的头都有可能。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当然不愿意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做了皇帝的刀下之鬼。更何况,他还放不下至今没有音讯的哥哥,以及,潘金莲。

    胖大太监见武松没有立即束手就擒,脸色一变,道:“怎么,你刚才说的话不算数,想要反悔?”

    武松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

    不过,他并不是那种很死板的角色。微微一笑,对胖大太监道:“我武松岂是食言之人。刚才是答应过,愿意跟你们去见皇帝。不过,我并没有说现在马上就去见。不如这样,你们先回去把我的情况禀报给皇帝,看皇帝打算怎么处理我,我再决定是否去见皇帝,如何?”

    胖大太监大怒,道:“岂有此理!你敢耍我!”

    说着,就要喝令御林军们再上,务必把武松拿下。

    武松和潘金莲也立即又摆好姿态,准备再战。

    就在这时,外边又传来一声吆喝:“圣旨到!”

    武松和胖大太监顿时都吃了一惊。

    胖大太监本身就是奉皇帝旨意而来,怎么会又有人来传旨?而且,算起来,这已经是今天武松接到的第四道圣旨了。堂堂大宋皇帝,这么短的时间内给武松下四道圣旨,也算是空前了。

    要知道,后来的宋高宗要秦桧把岳飞爷爷从前线叫回,也只不过是下了十二道金旨而已。

第二百七十三章 皇恩浩荡() 
武松等人正在惊疑,不知道这么短的时间内,宋徽宗怎么又会有圣旨传来,门外来人又在喊:“武松还不快快接旨!”

    由于潘金莲已经有了下落,武松现在心中已定,对接旨这种事情也就没有那么抗拒。况且,也想知道,这最新的旨意究竟是什么。

    他便迎出来,一见前来传旨的人,不禁又吃了一惊。原来,这回来传旨的,居然是童贯!

    要知道,此时的童贯,虽然是个太监,但统帅军队,南征北战,权倾朝野,已经妥妥的是当朝权臣。代皇上传旨这样的事情,是无论如何轮不到他来干的了。

    可是,他居然亲自带来皇帝的旨意。由于他位高权重,陪同他来的人也不少,是一支装备精良的小军队。

    莫非,因为武松连番抗旨,宋徽宗这是派童贯亲自出马,前来擒拿武松了?

    武松心生警惕。但一看童贯,脸上却并没有太大的怒气。不过,这种老奸巨猾的大奸臣大太监,本来也已经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对于他的来意,是不能光从他的表情上来推断的。

    武松暗暗寻思对策。这时,那个庞大太监也跟着他迎出来了,一见童贯,连忙摆出十分谦卑的神态。童贯见了那庞大太监,神色却甚是冷淡,道:“李彦,皇帝有新旨意,你那道旨意,就收回罢!”

    武松一听“李彦”两字,心里戈登了一下。想不到,这个胖大太监,居然就是李彦。

    作为穿越者,武松后世看书,依稀记得,李彦也是宋徽宗时期的大太监,同时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之一,和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等并称为北宋的“六贼”。

    不过,也有种说法是,“六贼”中的另一人实际上是李邦彦,而不是李彦。但这李彦也是个大奸贼,却毫无疑问。

    亏得武松开始还在猜测他会不会是那位撰写《葵花宝典》的太监呢。不过,《葵花宝典》阴毒无比,害人匪浅,如果说是出自一位心术不正的太监之手,也说得过去。只是,这个李彦虽然会武功,但比起传说中的《葵花宝典》上所载的武功来,那就差得太远了。

    此时,李彦在太监中的地位,也显然远远不如童贯。因此,见到童贯,他的态度很是谦卑。童贯这样一说,他便唯唯诺诺立即答应,看了武松一眼,便退到一旁。

    童贯的脸上,却随即挤出几分似笑非笑的神情,对武松道:“武松,你小子真是有能耐啊,某真是小看了你!”

    不要说前世知道童贯是个大奸臣,对他本来就不顺眼,这一世,武松已经杀掉了童贯派在清河县的密使马奎,夺过了童贯很想要的三大奇书之一的《司徒遗书》,比武时又杀掉了童贯的爱将,双方的矛盾,早已经是不可调和的。

    听得童贯语气不善,武松也就没必要忍耐,冷淡道:“有什么旨意,就快说吧!”

    童贯似乎对武松的态度早有预料,并没有发作,反而嘿嘿干笑一声,道:“武松接旨!”

    此时,不仅李彦带来的御林军还在旁边,童贯又带来这么多军队,如果不想连累新禁军中的这些部下的话,即使有方金芝相助,武松也是很难顺利逃出去的。

    且听听童贯带来的旨意,看看昏君宋徽宗连下四旨,究竟想说什么。因此,武松还是暂时摆出了接旨的架势。

    只听童贯尖利的嗓音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武松接连拒旨,擅自调动新军,本当严惩。唯朕听闻,武松比者于清河县勇救民女潘氏金莲,慕太祖送京娘之义。此番接旨延宕,擅调军人,乃是因潘氏失踪,情有可原。且武松训新禁军功绩卓著,人才难得。朕格外开恩,着开封府全力搜救潘氏,武松毋庸再念,速整军剿匪,戴罪立功!钦此!”

    考虑到武松是个武将,这道圣旨已经写得很通俗易懂了。意思就是:武松这次连番拒旨,甚至擅自调动新禁军到皇城之中找人,本来是重罪。但是,武松这些举动,都是为了寻找潘金莲,而武松在清河县救出潘金莲的举动,实际上是学习当年的宋太祖千里送京娘,因此事有情有义的举动。加上武松训练新禁军有功,是个人才,所以皇帝宋徽宗格外开恩,命令开封府帮助武松寻找潘金莲,暂时不追究武松的罪过,要武松赶快带兵去水泊梁山剿匪,戴罪立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