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要救潘金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居然是在指挥现场的大宋禁军,应该怎么办!

    他的汉语并不流利,但说得斩钉截铁,命令堵在遇仙楼下的禁军立即进楼,因为楼上的刺客已经被他们擒获;命令护住帝姬们的大宋禁军立即向遇仙楼靠拢,可以以遇仙楼的大门作为防御屏障,确保帝姬们安全;命令另一队禁军不要只顾着去殴打乱跑的百姓,而要尽快去包抄藏着暗处的刺客。。。。。。

    他是金国人,怎么可以指挥大宋的禁军?

    这只是因为,现场的大宋禁军指挥官们,实在昏庸无能,缺乏紧急应变能力。所以,这个金国人,就代替大宋禁军的指挥官发号施令了。

    他的发号施令,本来自然不具权力。但是,此时混乱不堪的大宋禁军们,突然听到这样坚定清晰的指令,居然全部都听从了他的指挥,现场的情形,顿时为之一变。

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见金芝() 
由于有金国人指挥,大宋的禁军们回过神来,反应过来,现场的局面顿时为之一变。

    帝姬们退入到了遇仙楼内,安全得到了保障。其余的禁军开始放弃与百姓的纠缠,直扑那藏在暗处放箭的刺客。

    武松对面的那个刺客一见这情形,知道要完成今天的任务已经不可能,“嗖”地一声,朝武松射来一箭,转身就走。

    武松躲过此箭,抬头望时,对面那刺客已经纵身上了屋顶,飞檐走壁地要逃。

    武松赶忙追过去。

    然而,就在这时,那个刚刚被他所救的男子,原本一心牵挂在那些帝姬身上,现在见帝姬们都到了安全地带,松了口气,却试图拦住武松,问:“好汉,多谢。。。。。。”

    此时情况紧急,追刺客要紧,武松哪里愿意和他罗嗦,连忙绕过他。然而,那刺客已经失去踪影。

    武松放弃了追刺客,猛然一个纵步,向前边跃过去。

    因为,此时场中一匹拉车的马,不知为何受惊,正向这边冲来,而就在这时,街边蹿出了一个小孩。

    不知道为何,那小男孩此时脱离了大人的监管,独自懵懂地冲上了街道,正挡在那惊马的路上。惊马四蹄飞扬,就快把他踏在蹄下。

    武松一把推开那个还想来找自己表达谢意的男子,冲过去,就地一滚,把那个小男孩抱起走开,躲过了惊马。

    小男孩的母亲这才惊慌地从一间屋子里跑出来。见到小男孩被救,感激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武松把男孩交还给他母亲,转身再去观察场内情形,发现有金国人现场指挥之后,禁军再也不是一团混乱,已经迅速扭转了局势。那躲在暗中放箭的刺客,很快就在大宋禁军的绝对人数优势围攻之下,自杀身亡。

    与此同时,军令声响,对面街上,又有一队铠甲光鲜、刀枪鲜明的禁军,闻讯赶了过来。

    武松赶快掉头就走。

    他知道,接下来,这些禁军一定会封锁现场,对现场的老百姓一个个查问,以甄别是否还有刺客。别看这些禁军在刺客面前乱成一团,但在大宋的百姓面前,是一定会百般刁难的。

    武松自然懒得与他们罗嗦,因此,在他们封锁街道之前,赶快离开。

    路上,回想起刚才那一幕,不禁很是感慨。

    堂堂大宋最精锐的禁军,遇到几个刺客,居然反应如此混乱,竟然要靠一个金国人现场指挥,才能困住放箭的刺客。而事实上,如果不是武松侥幸发现了埋伏在这边的第三批刺客,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禁军的军纪和战斗力,可见一斑。难怪,当今的皇帝会要高俅来组建操练一支新禁军。只可惜,高俅又不是什么好鸟!

    宋朝的军队,实在是堪忧啊。

    宋朝的经济如此繁荣,军队战斗力却如此低下,这就等于是一只养肥了却毫无自卫能力的羊,不久之后会在金国的入侵下一败涂地,都城沦陷,皇帝被擒,也就是必然的了。

    武松仔细回忆了今天现场的情形,也猜出了一个大概:此时宋朝和金人还没有交恶,遇仙楼里出现的金国人,应该是来访的使者。

    为了招待好这些金国人,宋朝皇室派来了几位帝姬。当然,这些帝姬作为金枝玉叶,自然不会去陪那些金国使者。很有可能是这些金国使者带来了家眷,而且金国使者的地位本身也很尊贵,因此才会有皇室帝姬前来与会。

    这样一场两国高等级的外交活动,被这样一场刺杀搅乱了。更严重的是,从这场刺杀中,金国人必然能够感受到大宋的军事实力。面对军队如此孱弱而百姓如此富有的大宋,今后的金人不起觊觎之心,不生侵略之念,是不可能的。

    大宋,必乱!

    而武松,必须在大宋被金国入侵之前,找到哥哥武大郎,保证哥哥武大郎、潘金莲乃至林冲娘子等,都生活有保障,乃至,他要竭尽全力地为大宋多做点事,拯救保卫更多的大宋百姓。

    武松这样想着,快步回到了和潘金莲一进汴京就落足的住处。他要回到这里来嘱咐徐福父女一声,告诉他们自己和潘金莲住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此外,武松身上也受了轻伤,衣服破了,需要回来略作处理。

    回到住处后,对徐福父女嘱托几句,武松便回自己房间换衣服处理伤口。

    现在的他,修炼《达摩心经》突破三重,第四重也已经有快要突破的迹象,感觉之灵敏,已经远远超出常人。

    刚刚处理好伤口,脱下的衣服还来不及换上,他就感觉到屋顶上的异样。

    尽管屋顶上那人,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响声,但修炼神功后的直觉,还是让武松察觉到了情况不对。

    莫非,刚才在大街上逃走的那个刺客,恼恨武松破坏好事,居然跟踪到这里来了?

    来不及穿上衣服,武松一把抓过佩刀,纵身掠出窗户,一个翻身,就上了屋顶。

    “啊!”一声轻轻的惊呼,屋顶上果然有人。

    但,并不是武松想象中的那个逃走的刺客。

    身段矫健婀娜,容颜美丽如画,如一朵白莲一样盈盈站立屋顶的,居然是方金芝。

    一见到武松,方金芝先是为他现在居然能如此快地察觉自己而意外,随即迅速转过身去,怒道:“你。。。。。。你怎么能够不穿衣服?”

    原来,武松此时来不及换衣,纵身上来,上半身形同赤的裸。方金芝虽然是武林儿女,毕竟还是待字闺中的大姑娘,看到武松这样子,自然还是免不了害羞。

    一见是方金芝,武松顿时松了口气。甚至,有几分欣喜。

    他和方金芝,不打不相识,已经是“老朋友”了。而且,昨日遇到那个恶和尚邓元觉,多亏这个方金芝苦苦阻拦,邓元觉才放过武松和林冲娘子,严格说来,方金芝救了武松和林冲娘子一命。

    虽然她是方腊的女儿,而且武松现在知道,她还是明教的圣女,但,她无疑还是个善良的女孩。

    因此,武松真诚地向方金芝表达歉意,道:“方姑娘,多谢你昨日相救之恩。既然来了,何不下屋一见?”

    方金芝俊脸飞红,嗔道:“谁想要见你?你。。。。。。你太无耻了!”

    武松抱歉地道:“对不住,我刚才来不及换衣服,实在不是有意的。要不,等我下午换了衣服,我们再谈?”

    方金芝道:“我们没什么好谈的!我来是还你这个!”

    说着,头也不回,顺手一丢,便将一个小小的包裹向武松投掷过来。

第二百二十二章 谋杀高俅() 
武松心中疑惑,伸手接过那个包裹,打开一看,却正是那本才被邓元觉夺取的《司徒遗书》。

    包裹这本书的,是一方绣着腊梅的洁净丝巾,散发着淡淡的芬芳。

    武松大感意外,道:“金芝姑娘,你这是为何?”

    方金芝头也不回,冷冷地道:“怎么,难道你不想要回这本书吗?”

    武松笑道:“我当然想要回来。只是,没有想到,你会主动来还给我!”

    方金芝道:“这既然是你得到的东西,我不想要!”

    武松对她这样说,又感到有些意外,心想《司徒遗书》乃是当世三大奇书之一,你父亲方腊想要造反,正需要这样一本教人们如何开展政军谋略的奇书,为何因为是从我手中夺去的,你就不要了?这本书,我也是从马奎那厮手中夺来的呀。难道,你的真实想法,是不愿意你的父亲得到这本书?

    如果方金芝把书从恶和尚邓元觉那里拿来还给武松,是因为不愿意让她的父亲方腊得到这本书,那么,这可能说明,方金芝已经察觉到她父亲方腊要借明教聚集民众造反的谋划,而她是反对自己的父亲这样做的!

    如果是那样的话,武松对方金芝这个美丽的姑娘将进一步刮目相看。因为,其实,现在的武松也是反对方腊、宋江等造反的,那样的造反不仅成不了事,而且会导致许多无辜的百姓送命,更消耗大宋国力,使得宋朝皇帝和大臣们更加信奉“攘外必先安内”,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重点用于防堵内部百姓造反上,而对辽、金乃至未来的蒙古等虎狼之师缺乏坚决抵抗的意志。

    换言之,那会直接导致后来金兵南下、北宋灭亡、蒙古骑兵彻底摧毁南宋的严重后果。而这一严重后果的背后,不只是宋朝赵家皇朝的覆灭,那不关武松什么事。武松心痛的是无数百姓将为此陷入战火灾难,人民颠沛流离,中原文化也将面临极大摧残!

    毕竟是穿越者,眼界自然与这个时代的一般人不同。哪怕不是为了那么高大上的理由,仅仅是为了让哥哥和自己,以及潘金莲、林冲娘子等善良美丽的女子生活得安宁幸福,武松也反对战争,反对造反!

    只是,此前方金芝带着人远赴清河县,费尽心思要夺得《司徒遗书》,自然也是受她父亲方腊之命。那么,她是真的反对自己的父亲造反吗?

    此时方腊反形未露,武松也不好直接相问,暴露自己作为穿越者先知先觉的秘密。因此,只好向方金芝由衷地说:“多谢方姑娘把书还给我,更要再次多谢你昨日的救命之恩!”

    方金芝却冷冷道:“昨日邓叔叔要杀你,和那个女子,本来就不应该,我劝阻他也不是为了救你们,只是为了维护我明教的信誉而已,你不需要感谢!”

    说着,她突然纵身而起,飞檐走壁,向远方城外而去。

    方金芝的轻功,此时要远远高于武松。武松就是想追,也追不上。

    他只好目送方金芝的离去,带着对方金芝的感谢和一丝疑惑,跃下屋来,回到房间里,继续穿好衣服,正准备去与潘金莲会合,却突然听到有人在院外敲门。

    武松心道:是追捕刺客的禁军,还是高衙内那厮的来人?

    徐福却在门外报告,来的是新禁军里的人。

    武松心想:莫非高衙内那厮终于已经知道我的身份,向他那奸臣爹爹高俅告状,高俅这么快就派人来抓我了?

    然而,来的新禁军只有两名,却是武松自己所管的新禁军右营士兵。他们作为武松此时在新禁军的下属,知道武松的住处。他们前来,情况显然不是武松猜想的那样。

    武松让他们进来,问道:“你们来找我做什么?”

    一个士兵道:“禀指挥使,是高俅高大人令小人们来通知您,请您立即回营!”

    武松不动声色,抬头望了一下天色,道:“已经快天黑了,这么晚高大人还要我回营,是什么事情?”

    那个士兵道:“这个小人等却是不知!高大人的军令,小人等也不敢多问!”

    武松暗道:会不会是高俅为了给高衙内报仇,想要我回营房,更便于逮捕我呢?

    他在心里谋划:高俅只有高衙内这么一个儿子,按照穿越前小说中所写,他为了帮助高衙内夺取林冲娘子,居然不惜同意陆虞候等设计陷害武松,可见这厮真是个护犊子的奸臣。武松两次殴打高衙内,破坏了高衙内的“好事”,高俅要给儿子出气,完全可能。

    而且,武松为救林冲娘子,同时也是为了发泄穿越前就有的对高衙内的那股恶气,两次痛打高衙内,其实也是间接地打了高俅这个顶头上司的脸。站在高俅那厮的角度,他才破格提拔了武松,武松却去痛打他的儿子,简直是恩将仇报,只怕会对武松更加恼怒,更加不留情面。

    这么说,高俅派人骗武松回营,趁机逮捕严办武松,这种可能性现在是存在了。

    这,也是武松现在就要做好带潘金莲远走避祸的最坏的打算的原因。

    不过,武松还是决定,先回新禁军营。

    一来,此时城门已关,因为刺客的事情,满城戒备更加森严,他要带潘金莲现在出城避祸几乎不可能,况且林冲娘子还在险境之中,随时可能继续遭到高衙内的骚扰侵犯,他更不能现在就走。

    二来,武松对自己所带的新禁军有信心。因为,他凭借着穿越前的一些依稀记忆,采用现代方法操练自己的那营新禁军,平时十分重视做新禁军的思想工作,表面上看是要官兵们都忠君爱国,实际上是要官兵们都绝对服从上级,服从他的指挥。而且他待官兵们不错,在官兵们中确有威信。所以,回到军营,哪怕就是高俅想拿他,他也有几成把握获得自己那营官兵的支持。

    三来,武松有最后的打算,那就是:如果高俅真的想拿下他,他绝对不会像林冲那样束手就擒,迫不得已,干脆就趁机把高俅给杀了,然后再设法逃走,这样既为大宋除一奸臣,又将从根本上断绝高衙内的后台,使得林冲娘子获救。

    更何况,高俅此前看起来是真的赏识武松。武松打了高衙内,可以推说是不知道高衙内是高俅的儿子,这仍然有取得高俅宽恕的可能。自然,此时的武松,如果还能够继续得到高俅的包容,在新禁军中进一步发展,那是最好的结果。

    因此,武松又问了两个士兵军营里的一些情况。在确信高俅没有表露出对自己的不满和军营里并无其他异样之后,武松决定,先回新禁军营。

    只是,他除了带着腰间佩刀,还在军装下面,藏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