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上司,现在的德国陆军总司令——赛克特将军,则非常厌恶这些新式武器。
他曾在公开场合声称一辆汽车的造价足以采购上百辆自行车,与其装备那种要大量使用油料的破烂机器,还不如让士兵们人手拥有一辆自行车。
得到这个消息的英法人员无不乐开了怀,纷纷致电这个陆军总司令表达对他高瞻远瞩的“仰慕”。
在粗略地浏览完这第一部分后,卡恩紧接着翻开了第二部分:
“借鸡生蛋”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并不能拥有潜水艇以及空军力量。
澳大利亚方面,至少在广阔的西澳大地,足以为德国海空军找到属于他们的新天地。
海军方面,在西澳大利亚州的西北角有一个未经开发的海湾名叫艾克斯茅斯湾。
入海口宽48公里,南北长90公里,最深处达22米,预计地址港口建成后可以拥有18米水深,是非常优秀的深水港口,足以停泊大型水面舰艇。
(这个艾克斯茅斯曾经在1942年作为美国海军的潜艇补给基地,现在被对澳大利亚地理历史粗略了解的福克斯搬了出来作为筹码。)
看到这里,卡恩不禁有些触动,德国号称世界第二的公海舰队已经轰轰烈烈的自沉了很大一部分,剩下的也被英国所俘虏,即使想要回复当年的荣光,估计也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不过既然西澳大利亚方面可以提供出来这么一个好地方,德国方面至少也不会拒绝。虽然舰队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舰艇设计师还有工人却是不缺。
接着看了下去:
空军方面,昂斯洛地区的库达里则规划成为德国空军在西澳大利亚境内的空军学校。
昂斯洛是个沿海小镇子,现在1920年只有一百来人在此渔猎,想要做好保密工作还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开好条件让这些民众不要继续在这里继续渔猎,这附近就根本没人了。
而艾克斯茅斯就更简单了,那里本来就是不毛之地,只有一条马车走出来土路可以进出西北角,想要在那里搞些什么事情,别人想去探查,守卫人员绝对知道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的。
选址在这个艾克斯茅斯湾附近,福克斯也是深思熟虑后的成果。
在他自己规划的澳大利亚远期铁路线网络设计图中,最近的铁路线是距离300多公里的沙克湾卡那封城,那里有一条线路经林登,帕拉伯杜到达纽曼。
这是福克斯自己和众多铁路工程师商讨后得出的设计,建设完成后将成为澳大利亚第二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大动脉,将把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煤炭产地和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高品位铁矿产地紧紧地连在一起。
为了应付得了这些煤铁的大规模运输,这条线路的铁轨将会采用至少65kg一公里的标准,在铁轨线路数量将采用4线复合设计来保证这条大动脉的稳定运输。
为此这条大动脉的投入将会是一个非常之大的数字,搞不好这个投入足以建造两艘3万吨级的战列舰,两艘3万吨级的战列舰什么概念呢?两艘二战时期的日本长门级是什么价钱,这个也就差不多了。
(本章完)
第30章 初次德澳合作(二)()
恩 “看上去不错的样子。”卡恩点了点头,话锋一转:“不过,福克斯先生……”
“嗯?”福克斯隐约猜到了卡恩的迟疑的缘由,但他还是觉得应该让卡恩自己说出来。
“我现在可以说是代表了赛克特将军,也可以说是代表了现在的整个德意志,我的每一个举动现在都可以说是对德意志有着深刻的影响。”
“我不得不慎重地问一下福克斯先生,你能保证我们德意志在西澳大利亚的利益不受损害,直到我们考虑结束这次合作为止?”
“或者我换一个说法,福克斯先生你能在这个位子上坐多久呢?我想你在这个位子上的话,保证我们德意志的利益是完全没问题的。”
卡恩表达出了自己的担忧,这是一种另类的赌博,风险还是很大的,不过往往风险和收获会成正比,这让卡恩有意想试上一试。
德国人其实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古板、严谨、守时,如同紧精密的机械,按道理来说,这种人应该不会喜欢赌博这种玩意。
不过,当一个人走投无路的时候,往往都会什么方法都尝试一遍。
眼下,虽然也不能说是走投无路,但是也真的没什么可以走了,国内动荡不安,国外风起云涌,即使大战早已平息,可是暗地里的战斗却从未停止。
德国前不久发生了政变,很遗憾,策划政变者没有完善的计划,这场政变仅仅是一场笑话,很快就过去了,快到连普通市民们都没怎么感觉到政权变动的情况下就结束了。
这个时候,赛克特将军成为了国防军总司令,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的,一方面德国陆军希望保留崛起的力量,赛克特将军有这个打算。
一方面,政府希望削减军费,赛克特将军也在精打细算地用每一分钱,这可以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了。不过在精打细算方面,就有点儿……呵呵了。
说回正题,卡恩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而福克斯自然也不能让自己看好的盟友失望不是吗。
福克斯把这段时间澳大利亚第三师的师长承诺说了出来,表示如果自己受到威胁,这会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当然了,这个前提是这1000人需要德国方面的帮忙,现在的德国,不缺职业军人,也不缺军队教官,一抓一大把。
而且福克斯还特意安排了一个组织在德国等地活动,让一些当地的退役军人拥有一个全新的身份。这让就不会让英法美等国,还有澳大利亚本身产生疑问,毕竟这些人的身份,都很清白。
这份合作内容还提到在德国多出的军械还有配套的生产线问题,由于《凡尔赛和约》的流程,武器生产线将会在军械大部分处理完成才开始处理,因为在这之前还要统计一下数目,以防止德国方面混水摸鱼。
英法等国的联军委员会因为自己搞自己的一套,所以形成了很多可以让德国方面钻的空子,武器装备方面更是各怀鬼胎。
这边英国人员打算低价卖给其他国家赚点外快,而政府那边却是打算弄点回去搞搞研究。法国这边呢也打算全部销毁,顺便把生产线也毁了,英美等国则是觉得查封起来就差不多了。
当然了,法国等其他一些国家监督员也在做这种贩卖德国设备甚至武器之类的勾当,福克斯的首批精密机床就是从这些蛀虫手上买过来的。
眼下,福克斯更是打算玩一票大的,直接把还没有被检查程序牵涉到的最后一批重武器设置重武器的生产线直接搬过来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来。
按道理来说这个方案还是行得通的,首先,澳大利亚现在是英联合王国的自治领,按道理来说运这些东西是非常敏感的,毕竟也有一个不安分的印度在前面了,保不准澳大利亚也会搞事。
但是这次世界大战过后,澳大利亚拼得可谓是油尽灯枯,英联合王国方面自然也不可能冷了这么忠心的小弟的心,况且这次的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美国时任总统威尔逊的讲话,这个讲话本质上是对德国的劝降,但是里面有些东西狠狠地坑了英国人一把。
比如,威尔逊提到的提升殖民地政府的地位,应该给予所有国家平等的海上贸易,让世界各个名族可以选择自己的心中所属……
厉害了我的哥,坑队友坑得6到不行,是不是一瞬间想要对美国点赞?这就是美利坚合众国。
这个讲话让英联合王国下面的一大把殖民地有了一场危机,以英属印度为甚,相对于在战争期间拼得油尽灯枯的澳新两地,印度这个地方更值得英国花精力去好好整顿一下。
自然而然的,澳新两地的事情从那一刻开始就算是和英国方面分道扬镳了,恐怕用若即若离来形容比较好,总之就一句话,这两个地方没以前那么让英国方面给予更多的注意了。
现在直接挑明了要买武器和买生产线,十有八九英国方面都会同意,毕竟像澳新这两个毕竟听话的孩子,还是很少的,他们能自食其力当然是最好的,也省得像之前那样天天问政府要这要那的了。
要知道,经历过这次世界大战的英联合王国,已经不在是以前的英联合王国了。
正如美国总统威尔逊所言,要提高殖民地政府的地位了,这里英国勉强接受可以适当提高一下比较听话的殖民地政府地位,比如澳新两地。至于像印度这种不安分的嘛,还是亲自管着比较好。
“就那么的对你们的士兵没有信心吗?”福克斯笑着说道。
“哦?”卡恩挑了挑眉毛,脸上似乎有股冲动要表现出来。
毕竟这个机会太难得了,如果这一系列的计划都可以成功,那么,自己作为第一个联络人,虽说不能名垂青史,也可以让后世的历史资料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很快,卡恩代表赛克特将军和福克斯签订了初步合作协议,具体如下:
在尽可能的前提之下,低价出售并抢运一些武器装备、后勤物资以及配套生产线前往西澳大利亚。
(反正这些东西被联军军控委员会查到了也是要被查封或者销毁的。
武器装备主要包括在克虏伯工厂生产并且被克虏伯高层藏起来的近2000门的大炮,和相对应的几十万发炮弹。
还有就是已经被军控委员会下令停产但是还存在的mp18冲锋枪的生产线,及其3000多支的库存和400万发子弹。
由于德国和西澳大利亚现在目前的情况,是没有大规模的运输能力的。
像西澳大利亚现在是白手起家的,拥有的那些运输船都是和新加坡总督府和其他英国领地租借的,并全都来往于中国和黑德兰港之间。
德国的运输船和商船则被用于上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赔款,甚至还在船坞上远远没有完工的船只都被英法等国预订了作为他们的赔款。
这样一来,德国的本土造船工业就受到了重大打击,几乎没有什么能用的商船和运输船。
没有能用的船只,那么那些下订单的老板商人们该怎么能赚的到钱,赚不到钱,商人们老板们自然也不愿意支付船工们的工资,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个死循环。
商人老板们没有船只在手无法创造利润,不愿意支付船工的工资薪酬,船工无法获得报酬,消极怠工甚至完全不想干活甚至罢工游行。
英法等国则不断催促船工和商人老板赶快完工把船给他们,自然而然地,大家的仇恨目标都转移到英法等国身上了。)
还有就是按照已经被传回德国国内,受到赛克特将军肯定的这份资料所规划的那样,开始实施起来。
所有的这一切产生的运输费用由德国国防军和西澳大利亚方面分摊。
在资料所保证实施的同时,将立刻开始进行保障运输计划。
为了保障德澳合作的正常运行,保障合作的进度,双方必须拥有可观的运输能力,而这一点需要全力以赴去弥补,那么新增运输船或者商船就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增加船只,最快不过于购买成品,不过很可惜,德国现在穷得叮当响,西澳大利亚虽然不怎么穷,可是政府现在也不是福克斯的一言堂,也拿不出多少,不然也不至于要租借新加坡等地的船只。
那么也就只剩下大力发展造船工业,多多生产船只这一条路可以选择了。德国和西澳大利亚,当然是德国的造船工业比较厉害,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温超西澳大利亚很多。
那是当然的了,西澳大利亚的造船工业,在福克斯到来之前,可以说和一张白纸没什么区别。。。。。。
不过相对于德国造船厂的每一艘在建船只或者预备建造船只被英法等国虎视眈眈视为战争赔款,西澳大利亚方面的造船工业很明显就是个伊甸园,这里没有敌人的威逼催促,只有大力支持的实权派人物——福克斯。
(本章完)
第31章 初次德澳合作(三)()
奥 福克斯和卡恩商议后决定在奥尔巴尼,费里曼特尔,杰拉尔顿,丹皮尔,黑德兰港这五个地方新增加建设10座造船厂,造船厂的规模定在了可以生产5000…10000吨级的运输船身上。
想要项目不再夭折,团队不再失散,研究成果不再丢失,就需要拥有一个稳定的消费市场还有一个愿意支付这笔钱的大老板。
历史上,德国找上了苏联,苏联人也和德国人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详细合作。而现在,福克斯打算把原本属于苏联的一部分合作项目搬到西澳大利亚来,实行他想象中的“互惠互利”。
西澳大利亚得到全面的快速发展,德国获得了资金和资源,稳定了他们的项目、团队、研究成果、还可以有所突破。
在德国人眼中,还有比这个更好的选择吗?而在福克斯眼中,还有比现在的德国更好的选择吗?就如何快速地把西澳大利亚发展起来而言?
就西澳而言,环顾四周,都是这什么地方呢?看看,荷属东印度,好吧,一块荷兰的财产,那么,荷兰有没有能力让西澳快速崛起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可能呀。
在原先的时空之中,克虏伯等人虽然选择在荷兰那里偷偷藏匿大炮冲锋枪潜水艇等“违禁物品”,但是也不能说明荷兰有能力快速地想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输出工业化。
克虏伯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公司,他们在荷兰瑞典等地都很有关系人脉,当然了,也包括那位德国的皇帝陛下,还在荷兰的行宫里面过着还不错的生活呢。
福克斯虽然也不怎么了解荷兰,但是也知道这个国家有一个称号“海上马车夫”。
荷兰,不就造船还过得去吗?西澳要的是一整套工业体系,荷兰给不起,说不定,还不想给你呢,作为英联合王国的自治领,有什么问题应该问问英国对吧?
找自己这个没落的海上马车夫干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