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徐还看向司马靖,悠悠道:“微斯人,吾谁与归?”
第三六一章红烛()
从岳阳楼上下来的时候,徐还心情大好。
司马靖不仅明白自己的心思,也愿意倾力相助,无疑令人格外高兴。
而今身边不仅猛将如云,还多了一位谋主,入蜀抗敌,奠定基业,徐还无疑更加信心满满。
当晚徐还本欲设宴款待司马靖,却被武陵野老婉言谢绝。
来日方长,不急于一时。
司马靖这个理由,在徐还看来并不充分,明说要去陪伴佳人,自己岂会拦着?
看着司马靖和李师师两个中年人柔情蜜意,恩爱非常的情形后,徐还欣慰的同时不禁有些担忧。
司马先生快五十的人了,千万别闪了老腰啊!
刚好临安那边给自己送来一些滋补之物,看来很有必要匀给司马先生点,李师师不过三四十岁,年纪也不算很大。
没准,司马先生还能老来得子呢!
看着旁人柔情蜜意,徐还难免受虐,经不住心痒难赖。
柔福帝姬远在临安,满腔思念却无法相见。
此去蜀中,旷日持久,不知何时才能回到临安,或者说再也不回临安也并非没有可能。
相见遥遥无期,初生的儿子也从未见过一眼,徐还心里难免不是滋味。
柔福帝姬心里应该更不好受,女子心理本就更为脆弱,尤其是产后,徐还不免有些担心。
写信!
唯一能做的就是多些书信往来,问候传情。
看着柔福帝姬送来的那些衣物用品,滋补之物,徐还轻叹一声,提笔写下一封信。又命辛赞精选些许荆湖特产,立即派人送回临安,以慰相思之苦。
除了柔福帝姬,岳州这边还有一位佳人。
最近一段时间,忙于战事,以及各种军务,都没顾上看望黄若彤,徐还心中难免歉疚。
而今总算是闲下来了,趁着入蜀前的空闲,自然要多关切家人,相聚温存。
而且
算算时间,自己素未谋面的黄家老岳父去世已经超过了二十七个月了。
这意味着,黄若彤守孝之期已经到了,婚娶之事不再有限制。
那么
徐还轻轻一笑,吩咐辛赞找来一样东西,携在身后,欣然往后院而去。
冤家路窄!
很不巧还没进院,又遇到了苏红袖,徐还不禁大皱眉头,立即将手中之物藏在衣襟下。
今日可是兴致勃勃而来,不会又被这位表妹坏了大事吧?
这丫头也真是的,皇帝赐婚的诏书都下达了,而今可是她正经的姐夫,一点尊敬之意都没有。
这个小姨子,真是
徐还本有绕道而行之意,不想苏红袖还是拦在了身前,避无可避,只得正面遭遇。
“徐驸马”
出乎意料,今日苏红袖文静了许多,与往日刁蛮跋扈的大小姐作风完全不同。
“嗯,表妹去见若彤了?”
“表妹?”
苏红袖迟疑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低声道:“李娘子前来,表姐让我也前去作陪。”
“哦!”
徐还恍然,略微迟疑片刻,低声道:“叛军都已经授首,令兄大仇算是报了,还请表妹节哀。
另,大军不日就会入蜀,届时若彤也会同行,正好送你回家。”
“嗯!”
苏红袖点点头,良久之后低声道:“谢谢啊!”
“客气什么,现在我们算是一家人。”
“届时肯定会前去拜访令尊、令堂,少不得要你从中多多美言呢!”
徐还见苏红袖情绪不错,想要趁此机会拉近一下距离,试探一下能否获得认可。
出乎意料,苏红袖不仅没有往日的脾气,竟还低声细语道:“对不起啊,之前是我太自私了。”
“咦”
徐还很意外,刁蛮任性的苏娘子怎么突然转了性子?完全不适应啊!
“我想明白了,大哥不在了,表姐该有自己的幸福,看得出你对表姐是真心的,表姐这些天格外开心。”
苏红袖低声道:“我不该阻挠你们,上次是我不好”
“没事,不妨事的!”
徐还很意外,也很惊喜,小姨子竟然道歉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再有埋怨,那就是自己这个姐夫小气了。
“回去收拾一下,要不了两天,我们就该启程了。”
“好,徐驸马,我先走了”苏红袖轻声告辞,准备离去。
“慢”
徐还叫住苏红袖,叮嘱道:“往后别这么见外,叫姐夫。”
苏红袖离去,徐还心情越发大好,优哉游哉地便进了后院的房间。
黄若彤见丈夫进来,连忙迎上来,斟茶倒水,说道:“李娘子的住处,吃穿用度都已安排好了,你尽管放心。”
“嗯,若彤办事,我放心。”
黄若彤嫣然一笑,轻声道:“说来也真是有趣,没想到李娘子这位奇女子,最终竟是这般归宿。
更没想到,与爹爹熟识的司马先生竟如此长情。”
徐还笑道:“他们都是饱经风霜之人,而今能有情人终成眷属,自是最好不过。”
“嗯,也不知司马先生是如何打动李娘子的,这才短短十几日他们看起来却是那般恩爱,仿佛少年恋人一般”
黄若彤对此饶有兴致,徐还又何尝不是。
“我也好奇呢,什么时候有机会得向司马先生请教一下。”
“你请教这些”
“怎么着?吃醋了?”
徐还打趣一句,笑道:“我要是早懂这些,定能早些打动你的芳心。”
情话恰到好处,黄若彤顿时两颊飞霞。
“索性现在也不晚。”
见黄若彤脸色绯红,徐还越发心痒,趁势道:“你也瞧见了,司马先生和李娘子,年纪比我们大的多,尚且那般恩爱。
我们这等少年情侣不能落于人后,否则整日被他们虐,多难受?”
“虐?”
黄若彤并不懂“虐狗”之意,却发现徐还自进门开始,双手一直背在身后,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你身后拿着什么啊?”
“好东西。”
“嗯?”
徐还抬头看了一眼门外的天空,天边晚霞灿烂,夜幕初降,繁星隐现。
“我看过黄历,今天是黄道吉日,今夜良辰美景,所以”
不等说完,黄若彤但见徐还双手缓缓伸出,掌中赫然是一对红烛。
第三六二章入蜀()
赐婚的诏书已经下达多日,徐还与黄若彤也曾在众人面前公开亮相。
荆湖官员携内眷前来拜访之时,都是黄若彤出面招待,虽无盛大婚礼,徐门黄夫人的身份却早已坐实。
徐还曾有意在庆功宴当晚迎娶佳人,但被黄若彤拒绝了。
有了前次的风波,她不愿意太过高调,且因是侧室身份,蒙皇帝恩旨赐婚已然难能可贵,哪能大肆举办婚礼呢?
万一荆湖官员再度借机送厚礼,朝中再有言官闻风弹劾,于徐还并无好处,同时也是为顾全柔福帝姬的脸面和心情。
难得黄若彤这般贤淑温婉,体谅懂事,徐还心中甚慰。
公开的婚礼没有,但拜天地的仪式不能少。
黄若彤没想到徐还突然来这么一出,毫无准备其实也不需要准备什么,也许心中也期待,憧憬过很多次。
眨眼间,红烛已然亮起。
徐还伸手牵起黄若彤的手,轻声道:“没有婚礼,起码要敬告天地、高堂。”
“嗯”
黄若彤有些羞涩,但身体和心态都相当诚恳,就这样被徐还拉着,一起叩拜天地、叩拜尊亲灵位。
三拜之后,佳人俏脸上浮起一层红晕,继而耳根、粉颈全都一片绯红,望着越发娇俏,楚楚动人。
拜天地、入洞房,红烛高照,正是良辰美景。
徐还心中越发热火,上前直接将黄若彤横抱而起,走向床榻。
黄若彤低着头,将早已滚烫的脸埋进了丈夫的胸膛,含羞却又幸福。
红烛摇曳,芙蓉帐里,佳人衣带解开,青衫滑落,满室浓情
次日清晨,徐还醒来的时候,佳人正倚在胸前,睡得香甜。
昨夜新婚,尽管徐还是久旷之身,欲念旺盛,但知晓佳人初承恩泽,身子娇弱。故而颇为轻柔,怜香惜玉。
哪成想黄若彤平素里看起来秀气,床帏之间却并不娇弱,且格外体贴丈夫。
一夜春风几度,难免疲惫。
徐还就这么低头看着怀中娇气,白净的脸颊,修长的睫毛,沉睡中轻轻微动,煞是好看。从少女转变为妇人之后,眉宇间为数不多的稚嫩消失不见,多了几分娇柔妩媚,越发楚楚动人。
睡梦中的黄若彤似乎察觉到什么,睁开眼睛才发现丈夫柔和宠溺的目光,顿时嫣然一笑。
“醒了?”
“嗯!”黄若彤应了一声,脸上不由自主便多了一层红晕,大抵是想起昨晚的情形,有些难为情。
“怎么害羞了?”
“哪有都天光大亮了,也不叫醒我?”黄若彤低声埋怨一句。
“多睡会,着什么急”
黄若彤刚欲起身,便被徐还拉了回来,拉扯之间锦被滑落,春光乍泄,于是乎又惹起一场风雨。
也不知过了多久,方才云收雨住。
香汗淋漓的黄若彤伸出粉拳,不断敲打在徐还胸口:“你坏,大白天的”
“大白天怎么了?我们夫妻敦伦,天经地义。”
黄若彤低声道:“说了今早与表妹一起用早食的,现在好了”
“怕表妹笑话?放心,不会的,小丫头现在想明白了,也知道了我昨晚在这,往后只会羡慕你。”
“你见过表妹?”
“是啊,昨天来的路上,红袖竟然向我道歉了,很意外。”徐还经不住一声感叹。
“嗯,表妹这些天确实有所变化,也许以往是接受不住表兄之死,心里难受,所以任性一些。
现在大仇得报,心情舒缓,慢慢长大了,也就不再那么刁蛮任性,也开始学会理解体谅旁人了。”
“真难得!”
“兴许与李娘子也有关系,昨日见面,李娘子聊到了不少,饱经风霜之人心思通透豁达,表妹兴许有所收获。”
“原来如此。”
徐还笑道:“这么说的话,还得好好谢谢李娘子。”
“李娘子能与司马先生成就良缘,心里还念着你的好呢!”
“皆大欢喜啊,如此最好不过。”
徐还悠悠道:“表妹这关过了最好,否则等入蜀之后,她回家随便嘀咕几句,你姑父、姑母恐怕会不待见我的,会让你难做。”
“不至于,你我婚事乃是官家钦赐,他们无权置喙。而且不出所料,蜀中上下会上赶着巴结你,包括姑父姑母。”
黄若彤道:“徐郎不仅是当朝驸马,还是秦国公、川峡、陕西四路宣抚使,位高权重,谁人不想高攀?
我嫁给你,苏家上下必然乐见其成,甚是欢喜所以你不必有任何顾虑。”
徐还本来没有多想这些,而今略微思量还真是这么回事。
眼下这些头衔,提兵入蜀,那就是土皇帝一般,巴结的人自然不在少数。
但是,绝不能高高在上。
蜀中是未来基业之地,必须要妥善经营,收拢人心,取得广泛支持。
这些事,颇为复杂需得周详计划才是,看来很有必要麻烦一下司马先生。
新婚燕尔,恩爱缠绵。
徐还与黄若彤这边双宿双栖之时,麾下大军也在整理行装,准备入蜀事宜。
大船已经在岳州码头上等候,只待大军开拔出动。
最近两日,岳州将官也都络绎不绝登门,前来送别。有些人随便招呼一下即可,但一些重要人物,少不得一番叮嘱,或多或少的暗示。
荆湖这块地域,不管怎么说已经耕耘了数月之久,安插些许人手,保持密切联系是很必要的。
早在数月之前,辛赞就已经开始在荆湖铺设消息传送据点,如今已经颇有成效。
随着入蜀的诏书下达,先头的探子已经沿着三峡水道、夷陵古道西入蜀中的,打探消息,铺设据点。
保证徐还入蜀之时能有一定规模,可以传递重要消息。
牛皋则已经派出斥候与先锋军,探查夷陵古道。
入蜀乘船固然是好,但三峡水流湍急,暗礁密布,又是溯江而上,大军出动,显然并不方便。
故而徐还等人的打算是乘船先到秭归,然后登岸,沿着夷陵道陆路入蜀。
总而言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准备之中。
秋风扬起,恰是入蜀之时。
第三六三章错把冯京作马凉()
建炎三年十月底,徐家军自岳州开拔,开赴蜀中。
一连串的大船停在岳州城西的码头上,徐还等人由此登舟起航。
王躞率领荆湖官员,齐齐来码头送别徐驸马,并祝川陕之战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程昌寓则安排船只起航,一路护送,保证大军到秭归之前,一路平安顺利。
望着远处高耸的岳阳楼,身后茫茫洞庭胡,徐还轻轻一声叹息。
在此停留数月,征战日久,也发生了许多事情,遇到了一些人。
而今离开,难免有所怀念。
不过生活总是向前的,徐还转头看向西方,下一站蜀中,心中充满期待。
船只顺着洞庭湖湘江水道,出城陵矶,然后顺江溯流而上。
出了城陵矶不久,黄若彤和苏红袖便携了祭品,在船舷边设祭,祭奠在此遇难的苏鸿文。
好歹算是亲戚,徐还也前去为素未谋面的大舅哥敬上一杯水酒。
见苏红袖哭的略微伤心,便叮嘱黄若彤好生照料,安抚情绪。
徐还转身离开,打算去找司马靖聊天,谁知完全被无视了。
司马先生只顾牵着李师师的手,站在船尾指点两岸风光,有说有笑,旁若无人。
人家这才是新婚燕尔,如胶似漆啊!
瞧瞧李师师,比之初见之时越发容光焕发,好似年轻了不少,也越发美艳,可见爱情的力量何其之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