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之地多山多林莽,瘴气严重,且道路崎岖,不像荆湖可以借助长江、洞庭湖、湘江运送粮草。
前去那里平叛,费时费力,吃力不讨好,而且未必能占到便宜。
可一旦有平叛的诏书,皇命难违,无疑会骑虎难下,甚至被迫行事。
而今杨幺若能邀请曹成主动北上,将其消灭在荆湖,那简直求之不得。
两路大军,皆是精锐,又有水军运送粮草、军械之便利,拿下他们并非难事。
如此便可顺理成章地在岳州多停留一段时间,实力也就越发可以壮大,何乐而不为呢?
解决掉曹成,彻底稳定南方,往后才能安心北伐,对付金贼,再无后顾之忧。
因此,杨幺勾结曹成之事,徐还不仅不担心,反而隐隐期盼。
只需要小心防备着,谨慎应对便是。
杨钦不知道徐还这般深远的想法,只当驸马忧虑叛军合谋之事。
“徐驸马,要防备曹成其实也不难,只需提前抢占莫邪关,重兵把守,曹成所部北上之路就会被堵截。”
“好,知道了。”徐还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问道:“杨幺还有旁的手段吗?”
“旁的除非是司马先生出手。”
徐还眉头一动:“就是那位武陵野老司马靖?”
“是!”杨钦点头道:“此人乃是隐士高人,学问高深,兵法谋略无所不通,杨幺若得此人为助,必为祸患
罪将冒昧直言,倘若有司马先生在,驸马中秋请君入瓮的计策恐怕不会成功。
不过也不必担心,杨幺曾多次前去拜访邀请,司马先生始终不为所动,而今肯定也不会答允,除非”
“除非什么?生死相挟?”
“不会,司马先生在武陵负有盛名,与安化蛮首领,鼎州士绅耆老素有交情,即便杨幺恼羞成怒,也不敢伤害司马先生。”
“那,除非什么呢?”
“除非杨幺找到一个人。”
“何人?”
“李师师!”
第三四八章敲门砖()
自古以来,青史留笔的名妓不少。
绿珠、鱼玄机、苏小小、王朝云、苏三、杜十娘,乃是后世的秦淮八艳等等。
不过若说古代历史上,最知名的名妓,应属李师师和陈圆圆二位。
盖因这两位都与王朝兴衰大有关联。
为了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李闯兵败,清军入关。
而李师师,则备受宋徽宗迷恋,是其昏庸无道的证据之一,与靖康之耻紧密联系。
有人因此高呼“红颜祸水”言论,在徐还看来是没道理的。
明明都是男人犯的错,凭什么将罪责推到女人身上?
这很不公平。
赵佶本就昏庸,迷恋丹青、黄老道学,自称道君皇帝,宠信六贼,能怪谁?
至于他与李师师的风流韵事怎么说呢,皇帝登门宠幸,天下有几个女子能拒绝?何况李师师本就是身不由己的青楼女子。
却说东京城破,二帝被俘之后,李师师便销声匿迹,普遍的说法是被金贼掳走。
但徐还在北地从未听说过李师师,只当她死于兵祸,已然被人遗忘。
却不想竟在此时听到李师师的名字,而且还与司马靖有关系。
徐还不由一头雾水!
杨钦低声道:“驸马有所不知,司马先生昔年去东京赶考,曾与李娘子有过一面之缘,从此便念念不忘。
您也知道李娘子当时的身份,司马先生只能徒呼奈何,尔后便回到了的荆襄老家,不再出仕。”
李师师乃道君皇帝禁脔,此时乃众所周知的秘密,司马靖纵然有心,也无可奈何。
只听杨钦续道:“前几年东京城破,司马先生打听到李娘子南下,流落洞庭湖一带,故而迁居武陵源。
四处寻访,可惜找了很久,始终没有李娘子的消息。所以司马先生声称,一日不找到李娘子,他一日不出山。”
这
徐还全然没想到,这位武陵野老,卧龙一般的隐士高人,竟然是个情种,对一个仅有一面之缘的名妓念念不忘。
而且丝毫不介怀她的过往,矢志寻访,着实让人有些惊讶,看来非常之人行事果然不同寻常。
此举落在当今一些讲究孔孟之道,仁义礼法之人眼中,或许多不屑。
但徐还并不这样认为,反倒觉得这位武陵野老重情重义,相当专一。
对一个萍水相逢的风尘女子尚能够如此执着,担当辅臣肯定也会一心一意。
通过杨钦、黄若彤,以及其他一些渠道的了解,司马靖颇有才智,确实是个人才。
庆幸杨幺没能请动他,自己倒是可以想想办法。
如果敲门砖是李师师,倒也不算难办。
“杨幺可有寻常李师师?”
“寻访过,但没有下落”杨钦回忆道:“前些日子好似有消息,说李娘子而今做了女道士。
具体在何处却不知晓,那时候驸马和岳将军已经收复湘江沿岸各地,杨幺即便有心,也难以寻找。”
“原来如此!”
徐还轻轻点头,看样子李师师在自己地盘上的可能性较大,这就好办。
官军这边招降,杨幺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不过当此之时,单单靠他自己的力量,已经很难与官军对抗,联合外援是必然的。
贺州曹成!
诚如杨钦所料,杨幺首先便想到了曹成,这个当初被他拒绝过的伙伴。
人性永远是自私的,当初曹成其实有意北上与自己合作,可惜拒绝了。
毕竟那个时候,除了岳州,整个荆湖都在自己手中,眼看着大事可成,称雄西南。
怎么愿意有人进来分一杯羹呢?
而且当时情况,杨幺隐约是把曹成当作竞争对手来看,所以不免有提防之意,哪里肯答应合作。
但此一时,彼一时。
岳州大败之后,本就损失惨重,徐还趁机恩威并施,一下子撬动了大部分首领,部将倒戈。
现在几乎成了光杆司令,身边唯有一个夏诚不离不弃。
也有人建议,让他也投降,但是杨幺清楚地知道,官军可以原谅任何人,唯独不会原谅自己这个“首恶”、贼酋。
左右都是个死,还不如誓死顽抗,或许可以求得一线生机。
到了这种时候,面前、信义这些东西都已经顾不上,务实才是首要。
“夏诚,你去贺州走一遭吧!”
“天王,曹成这时候,他肯来吗?毕竟先前我们拒绝过他,或许可能仍旧怀恨在心。”夏诚对此颇有疑虑。
“怀恨在心是有可能,但在大局面前,谁都不能因私人感情,意气用事,曹成好歹是一方之主,他懂这个道理。”
杨幺沉声道:“以前他寻求联合,说白了是想要来荆湖分一杯羹,我们自然不能答应,但如今容不得他不答应。”
“这”
“告诉他四个字——唇亡齿寒。”
杨浩沉声道:“着重强调一下官军的动向,平定荆湖之后很可能南下贺州,平定岭南,给曹成一点压力。”
“管用吗?”
“试试吧,就看曹成怎么想了,偏安岭南一隅之地,不过是早死还是晚死的区别。”
杨幺沉声道:“你告诉它,北边的金国人快要南下了,这是个绝地反击的机会,搏一把兴许他可以成为第二个侬智高。”
“金国人?天王从何处得悉?”
“并未得悉,随口胡诌的,不过只要曹成相信,那就确有其事。”杨幺摆手苦笑,却全然不知一不小心还真的蒙对了。
夏诚沉吟片刻,点头道:“好吧,我去试试!”
“要尽快,晚了就来不及了,即便曹成来了,也是为我们收尸。”杨幺叹息一声,早已不复往日那般意气风发,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天王,要不要再去找下司马先生,他或许有妙计可以”
“没用,他若是愿意帮忙,早就出手了,何必等到今天?找不到李师师,一切都是白搭。”
杨幺苦笑着摇头,自己运气不好了,固然有三顾茅庐的诚意,奈何缺了敲门砖,请不动隐士高人,只能徒呼奈何。
否则也不至于在岳州败的那么惨,落到今日地步。
唉!
杨幺长叹一声,双目涣散地看着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三四九章杨再兴()
夏诚几乎是星夜疾驰,一路翻山越岭,终于在最短时间内赶到了贺州。
山水甚美,他顾不上多看一眼,便直奔曹成大营所在。
拜帖已经先一步送上,曹成会不会见自己,或者说会不会立即见自己,都是未知数。
下马威,或是报复,故意奚落冷遇都是可能的,当初杨幺就这么对待过曹成。
而今时移世易,完全反过来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老话说的一点不错。
还好,没有故意冷遇。
只是正常的通传,夏诚便获准进入中军大帐。
两边清一色的壮汉持刀而立,威势赫赫,很多人身上都有纹身,看样子像是岭南百越族人。
他们各自不高,但一个个身材敦实粗壮,自小在山野长大,勇武灵活,打起仗来都是一把好手。
这也是曹成一个汉人能够很快立足岭南的缘故,重用当地人,得到支持很重要。
“夏都督,别来无恙乎?”
正中主位之上,一个头带羽冠的中老年男子沉声询问。
夏诚在伪楚国的封号是水军大都督,曹成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也就是拒绝北上那次会面,显然对于曹成而言,并不是一段愉快的回忆。
夏诚轻叹一声,拱手道:“荆湖寒风起,哪里比不得上岭南温暖?我等处境,自然无法与曹公相比。”
“是吗?”
“一看便知,曹将军面色红润,意气风发,有勇士相随,称雄天南,着实令人羡慕。”夏诚恭维两句,正色道:“夏某待我家天王问曹公安。”
“杨天王还记我曹某?”曹成的回答酸味十足。
“当然,曹公称雄南疆,乃当世英雄。”
夏诚强颜欢笑,违心恭维,强压心中的恶心,笑道:“如今宋庭无道,横征暴敛,曹公与我家天王皆为之不忿。
宋贼军旅肆虐荆湖,进犯岭南,实乃曹公与我大楚共同之敌,我家天王诚邀曹公共伐之。”
曹成不屑道:“哼哼,当初曹某欲北上与贵部联合作战,杨天王似乎不太欢迎。”
意料之中的结果,夏诚也不急不恼,笑道:“此一时彼一时,时机不同嘛,当时宋贼主力正欲前来,气焰正盛,岂能让曹公背上,承其锋锐?
我大楚与宋军多番激战,死伤无数,却也使宋军损失惨重。
如今宋军已现疲态,且北方金军南下,若曹公此时北上,与我大楚南北夹击,宋军腹背受敌,恐难以应付。”
“金军南下,确有此事?”
“没错!”夏诚点头道:“此乃良机,曹公此时出击,或可成侬智高故事。”
“啧”曹成心头一动,虽说侬智高当年是叛乱,但在岭南之地是很多人称颂的英豪。而对于有野心的人而言,效仿侬智高称雄天南,也有着莫大的诱惑。
夏诚见状,趁热打铁,续道:“不过在下来的路上,发现宋军也在南下,朝莫邪关进发。秋风已起,荆湖已经天寒,看来岭南也要转凉了。”
一语双关,暗示意味十足。
“莫邪关?”
曹成刚与询问,便有亲兵匆匆而来,附耳禀报了两句话,脸色瞬间就变了。
夏诚见此情形,心中不由一动,难不成莫邪关已经被宋军拿下?
也忒巧了,妙哉!
这下看你曹成是否还能坐得住?哼哼!
杨幺联络曹成,徐还是乐见其成的,所以愿意出一把力,敲边鼓相助。
故而立即摆出一副出兵南下的姿态,然后派出张宪、郭进二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莫邪关。
果然,曹成为之震动。
考虑到唇亡齿寒,以及金兵南下,效仿侬智高的诱惑,终于为之所动,出兵北上。
张宪和郭进撤离之后,驻守莫邪关的是岳飞麾下的韩顺夫,号称是岳家军第五大将,勇猛过人。
徐还和岳飞给出的命令是故意松懈轻敌,引诱曹成所部北上,放敌军进入莫邪关。
韩顺夫执行的很坚决,但似乎有些假戏真做了。
竟在疏忽大意,在莫邪关与俘获的女子纵情行乐,以至于冷不防被偷袭。
被叛军击败说,还斩断了一条手臂,继而伤重不治身亡,震动荆湖岭南。
徐还接到消息的时候,有些震惊。
他和岳飞给韩顺夫的命令是如果曹成所部前来袭击,可稍作抵抗,然后佯败撤军。
佯败而已,却不想,韩顺夫真的败了,而且搭上了一条命。
这个结果让人始料未及,损失颇重。
岳飞震惊之余,颇为悲痛,因其已率部朝鼎州进发,不能亲自前往。故派出张宪与弟弟岳翻立即南下,欲复夺莫邪关,有意为韩顺夫复仇。
这个安排,并非一时冲动报私仇,完全合情合理。
虽然有心诱敌北上,但莫邪关乃要冲之地,若任由丢失而不理会,不合常理,只会让曹成有所怀疑。
但
张宪和岳翻很快兵败,出师不利。
虽说有故作姿态,未尽全力,但曹成所部的勇猛着实让人吃了一惊。
尤其是对方阵中的一名武将,以张宪之勇都无法应付,可谓勇冠三军。
当军报送到岳州,看到敌将名字之时,徐还释然了,却也震惊了。
杨再兴!
又一个南宋初年,如雷贯耳的名字。
抗金猛将,屡立战功,最终小商河之战寡不敌众,血战抗敌,英勇就义的杨再兴。
回到临安之后,徐还起了收拢人才的心思之后,便一直在打听杨再兴的下落,欲收为己用,可惜杳无音讯,让人颇为遗憾。
万万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抗金名将而今竟然是叛军先锋。
先斩韩顺夫,后败张宪,一出场就让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