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仁听完后,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说的不错,可是陛下您想过没有,西汉有七国之乱,西晋有八王反叛,正是因为有了这皇室同室操戈,才造成了国力下降,致使中原大乱,进而给了外敌可乘之机,如果没有人能够力挽狂澜,恐怕有亡国之危啊!”
“皇兄也言之有理。”李谅祚说道;“分封诸王,皇子之间手足相残在所难免,这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但是这也是挑选一个合格皇帝的方式之一,你看看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那个不是靠着政变得到皇位的,只有有能力才能够发动政变,而碍于皇位的合法性,这些通过政变得到皇位的皇帝,会更加注重自己的政绩,以此来获得民心,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
“陛下,如今分封在外的几位王爷虽说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是暗地里早就掐上了,微臣担心这样如此下去,恐怕会影响陛下一统天下的大业啊!”李孝仁担忧的说道。
“一统天下?”李谅祚笑道;“皇兄,你知道朕的天下有多大吗?”
“微臣不知,还请陛下赐教……”
“其实朕也不知道自己的天下到底有多大,朕要以华夏为中心,建立一个空前的帝国,我大夏帝国的军队要向北、向西、向南、向东,进行无限的扩张,遇山过山、遇海跨海,只要是太阳能够照射到的地方的都是大夏帝国的疆域;
每到一地我大夏帝国就要在当地修筑城池,迁移子民同化当地的民众,传播我华夏文化;如此大的疆域不是每个地方朝廷都可以管辖的到的,对于那些偏远的地区,朕要在哪里分封诸侯王,让他们驻守一方,只有这样那些地方才能够永远的属于我大夏帝国,才能够在我拓跋李氏的手中;
这些诸侯王也不全都是朕的儿子,皇兄你这辈就不要指望了,但是朕的那些子侄们都有希望,只要他们自己肯努力将来裂土封王是必须的;这些诸侯国就是我大夏帝国和拓跋李氏的保障,一旦有一个诸侯国有事,其他的诸侯国就可以对其支援,如果皇帝统治遭到了外部的威胁,这些诸侯国也可以发兵相救,当然也可以争夺皇位,如此我大夏帝国就可以成就万古基业……”
“陛下的想法虽好,可是陛下想过没有,随着时间的延长,分封出去的皇室血脉必将越来越远,到那时诸侯国之间势必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就好像春秋战国时期一样,整个天下就会彻底的陷入到混乱之中。”
“那个时候的事情我们就管不了了;其实除了分封皇室子弟外,对于那些世家大族也要进行分封,只不过他们的封地要更小一些,而且只有管理权,并且要受到诸侯国的监管。”李谅祚说道;“刚才皇兄说血脉会疏远,其实朕到有一个办法,将来分封出去的诸侯王,每隔五年或者十年就必须回来一次朝拜皇帝,而且个诸侯王有继承权的王子必须要到帝都来接受教育,如此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不就亲近了嘛;
朕就是要通过庆儿这件事来刺激其他皇子,激发他们的野心,朕就是要用这件事告诉他们,只要能够立战功有本事,他们的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只要利用得当的话,这对于大夏帝国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好处;
在未来大夏帝国不可能只是一个国家,它应该是由宗主国和诸侯国共同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帝国,宗主国由皇帝直接管辖,同时皇帝也是整个帝国的统帅,诸侯国负责拱卫和保护宗主国……”
李谅祚将自己的内心所想告诉了李孝仁,实际上李谅祚是想通过李孝仁的口来透露出这个消息,这个消息不光可以刺激皇室子弟,还能够刺激得到哪些世家大族,能够有一块自己能够控制的土地裂土封王,一直是这些世家大族的梦想,李谅祚需要不断的刺激他们,让他们来为自己开疆拓土,从而建立起李谅祚心中的一个庞大的帝国。
当然这其中也存在这很大的隐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整个大夏帝国分崩离析,正是因为李谅祚的这种政策使得大夏帝国在后期混战不断,当然这是后话。
第495章 来自罗马的传教士(上)()
历史的车轮在不断的前进,公元1090年,大夏帝国同化28年,经过连续三年修养生息的大夏帝国已经渐渐恢复了元气,三年前新纳入帝国的领土也开始缴纳赋税,使得大夏帝国的财政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整个大夏帝国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尤其是安西都护府关系之地,当初被迁徙到西域的那些宋军俘虏们,在这里重新建立了新的家园,在李毅的优惠政策和关怀下,他们已经将自己当成了大夏子民,有些人的家人也从大宋一起迁来了,如今的大夏帝国对西域不再是松散的羁縻统治,而是真正的建立了和中原一样的地方府县统治制度,原本西域原住的游牧部落,被夏人的居住地分散成了若干小块,一些部落甚至放弃了游牧定居下来学习农耕。
当然也有反抗的,对那些敢于反抗的部落,李毅大肆镇压,在大夏帝国的高压政策下,这些原住民不得不顺从,这些部落不断的被拆散与夏人混居,长此以往他们就会被夏人同化,变成真正的大夏帝国的子民;虽然中原王朝自西汉时期就开始对西域进行统治,但是当时的统治十分的薄弱,西域邦国林立混乱不堪,一直到大唐时期中原对西域地方建立和中原一样的统治政策,这也是中原王朝时而拥有西域,时而失去西域的原因。
但是从大夏帝国开始,西域将彻底属于中原王朝,当西域的百姓和中原的百姓一样,说着汉话过着汉人的节日,接受汉人文化的熏陶,慢慢的让他们忘记自己民族的本性,他们就会变成汉人,而他们居住的这片土地自然也就成为而来华夏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是李谅祚同化政策的精髓所在;如今的西域不但能够自给自足,而且还能够给朝廷缴纳一部分赋税,这与李毅努力是分不开的。
在西域的最南端铁门关,一支商队正缓缓向北而来,这支商队的首领是一个青年人叫做杨开,虽然表面上看这是一支商队,但是其实他们除了贩卖货物还附有很大的政治和军事任务;杨开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杨开是安东大都护杨守素的长子,杨开从小就非常的聪明,从自己的父亲那里也得到了真传,因此对于外交事务也很得心应手。
“杨,我们还有多久才能够到达你们大夏帝国?”一名金发碧眼的洋人向杨开问道。
这个洋人叫朗威平,来自于教皇国罗马是天主教的传教士;朗威平是受罗马现任教皇乌尔班二世之名,跟随杨开前来东方宣传天主教,对于东方罗马教皇很重视,因为此时在欧罗巴贵族当中的所有奢侈品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东方,所有的西方贵族对来自于东方的物品都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在他们的眼中东方遍地都是黄金。
杨开骑在骆驼上指着前方的关隘说道:“看到前方那座关隘了吗?过了那座关隘就是我大夏帝国的疆域。”
“哦天哪,真是太棒了,我终于来到神奇的东方世界了。”朗威平兴奋的说道。
如今的铁门关热闹非凡,这里是大夏帝国与塞尔柱帝国重要的贸易中心,十分的繁华;这一路的见闻让朗威平大长见识,而杨开却十分的激动,从杨开离开了大夏帝国已经四年了,这四年了杨开历经艰辛万苦终于完成了李谅祚交给的使命,杨开将这一路的行商路线全都汇成一副地图,将沿途重要的城池和村镇都标注了下来,而且还从其他商人的口中继续完善了这幅地图,这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早的东西方地图,其珍贵程度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夜晚杨开一行人在铁门关的驿站住了下来,进关以后杨开就亮出了自己的身份鸿胪寺少卿,这可是从四品的京官,守关的将领亲自设宴款待,而且为杨开安排了最好的房间,晚饭后朗威平来到杨开的房间问道:“杨,我们还要多久才能够见到你们的皇帝陛下。”
“如果快马加鞭的话,大概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慢走的话最少也要三个月。”
“怎么可能这么久,杨,你一定是在跟我开玩笑。”朗威平不相信的说道。
“我没有跟你开玩笑,我说的这些全都是真的,我大夏帝国的都城兴庆府在帝国的东部,而这里是帝国最西边的疆域,两地相隔万里之遥,你明白吗?”
“天哪?你们大夏帝国到底有多大?”朗威平吃惊的问道。
“今天晚上好好休息,明天我们骑马启程,那些货物会有专门的人运输,我们先前往虎思斡耳朵拜见安西大都护李大人。”
“安西大都护是什么人?”朗威平不解的问道。
“安西大都护是一个官职,负责掌管安西大都护府境内的一切军政要事,就相当于你们天主教的主教一样,只不过他可比你们的主教有权利的多。”
“那这个安西大都护府有多大,有我们教皇国大吗?”
“这个你很快就会知道了,从这里到虎思斡耳朵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到时候你就知道安西大都护府有多大了。”
朗威平震惊了,这个来自于西方的传教士还没有彻底相信杨开的话;回到自己的房间朗威平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经过长途跋涉我终于来到了这片神奇的东方土地,从当地百姓的口中得知这里位于大夏帝国的西部边疆,这里商人络绎不绝,虽然只是一座边城,却是丝绸之上的一个重要的城池,来自于东方的丝绸都要通过进入塞尔柱帝国,经过小亚细亚半岛,穿越地中海最终到达罗马;利用空闲的时间我在这里逛了逛,这里丝绸的价格要比罗马便宜的多,这里的财富足以让东罗马皇帝疯狂;
今天跟我同行的杨告诉我,要带我去面见大夏帝国安西大都护,他是大夏帝国在这里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我很奇怪这里的人居然不信奉上帝,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机会,我有信心说服这位安西的最高统治者信奉天主教,成为主的信徒……”
在朗威平离开之后,杨开写了一封奏折,杨开在奏折中写道:“鸿胪寺少卿杨开百拜陛下,微臣自受命前往大秦(罗马帝国)以来已经长达四年了,终于不负陛下所望成功返回,此次跟随微臣前来的还有一个来自罗马的传教士朗威平,此人前来是想要向陛下宣扬他们的天主教……”
第496章 来自罗马的传教士(中)()
经过半个月的时间杨开一行人终于从铁门关到达了虎思斡耳朵,如今的虎思斡耳朵已经成为了大夏帝国统治西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内居住的绝大多数是从东部迁移来的夏人,原本的黑汗王朝的贵族们全都被李谅祚迁到了位于大夏帝国腹地的黑水城,如今的虎思斡耳朵已经变样了西域风格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这里和中原从外表上看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
杨开骑着马刚刚来到城门外,一名将领就迎了上来说道:“请问是杨开大人吗?”
“本官正是杨开,敢问将军是?”
“卑职是大都护的副将,大都护命卑职在这里等候大人。”
“有劳将军前面带路了。”
“大人请……”
在副将的带领下,杨开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安西大都护府,作为大夏帝国在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安西大都护府建的非常的气派,站在安西大都护府的门前震惊的朗威平对杨开说道:“杨,这是你们的王宫吗?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气派的建筑,而且大部分都是用木料建造的,东方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朗威平的话还没有说完,守卫都护府大门的卫士就将刀架在了,为首的军官说道:“大胆狂徒,竟敢如此放肆,将其拿下。”
“且慢。”杨开立刻阻止道;“这位将军,此人来自欧罗巴,乃是一名蛮夷不懂我华夏礼节,还请将军赎罪。”
“既然大人都发话了,那卑职遵命便是。”军官说道;“还请大人以后多加管教,再说出如此大逆不道话,卑职只能依法将其拿下了。”
“多谢将军,有劳了。”
在进入都护府以后,朗威平追在杨开的屁股后头问道:“杨,刚才那个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抓我,你为什么说我是蛮夷。”
“我要是不这样说,恐怕你已经蹲大牢了。”杨开满脸严肃的对郎威宁说道;“知道你刚才说的话惹了多大的麻烦吗?我告诉你这里是大夏帝国,说话的时候要注意点,要是再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我也救不了你。”
“大逆不道是什么意思?”朗威宁不解的问道。
杨开耐心的对朗威宁说道:“我告诉你,这个都护府是一个衙门,不是王府,更不是王宫;你刚才说这里是王宫,那是大逆不道;大逆不道的意思是就是说你有反叛的迹象,造反可是要杀头的。”
“我明白了杨。”朗威宁小鸡点头似的说道;“以后你可要多教教我你们的礼仪,我可不想就因为一句话被抓进大牢里。”
都护府的大堂内,李毅已经在等着了,杨开进来后向李毅躬身行礼道:“下官拜见大都护。”
“贤侄免礼,快起来。”李毅笑着说道;“杨兄有你这样的儿子,本侯真是感到欣慰啊!小小年纪竟然立此大功真是不简单啊!回京之后陛下定会重重有赏啊!”
“大人说笑了,下官也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杨开说道。
李毅走到杨开身边问道:“贤侄啊!那个长的黄毛的家伙,是个什么东西?”
“他不是东西。”杨开笑着说道;“他是欧罗巴人,来自罗马,是天主教皇派来传教的。”
“他们的教皇是一国之君吗?”李毅继续问道。
“这个教皇他是一国之君,也不是一国之君。”杨开挠了挠头说道;“下官也一时之间说不明白。”
“你就简单的跟我说说就行了,也让我了解了解这欧罗巴。”
“这教皇只是直接统治教皇国,这样算起来他是一国之君;但是这个教皇又是天主教的首领,如今整个欧罗巴都信仰天主教,从这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