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师兄!”
周清闻声,微微颔首,身躯微侧,向着师兄走过去,同时拱手一礼。
“可有选择?”
赤松子再问。
“尚无!”
周清为之回应。
“祖师老子观水,参悟出整个世界玄妙!”
“先贤列子御风而行,参悟出世界的玄妙!”
“先贤庄子睡梦修行,参悟出世界的玄妙!”
“我等修行之人,自是要由一而始,找到独属于自己观大千世界的引子,而后静心修行,妙悟诸般之法,方得大道!”
“不过那些事不着急,师弟,你还有七天的时间可以考虑,我现在就为你伐筋洗髓,铸就根基!”
静静的盘坐在经阁中那只青色的蒲团之上,赤松子看着身前的小师弟,略显苍老的面上微微一笑,而后口中道音不断。
记得当初自己进入经阁的时候,也是这般感觉,脑海中都想要将这里的东西修炼,只是到如今,自己一门功法尚未圆满。
伴随口中之语,赤松子双手徐徐伸出,旋即无形的力量席卷而出,直接涌至身前周清的身躯表面,顺着肉身的穴窍,一丝丝内力涌入周清的体内,为其贯通周身经脉、大穴,奠就修行根基。
轻盈的身躯徐徐的从大地上悬浮而起,顺从赤松子内力的婉转,身躯在虚空缓缓婉转,周清静静的承受这一切,感受身体中的力量,似乎整个人都有些缓缓不同了。
一天伐筋洗髓三次,一次一个时辰,而后,赤松子便是为周清讲解修行要点,灌输周身筋脉、穴窍秘要,好在周清记忆的很快,没有给赤松子说第二遍的机会。
每日都有专门的同门送来饭菜,一连七日,肉身也被赤松子师兄淬炼了七日,整个人都仿佛脱胎换骨一般,手脚感觉更加灵敏,思绪运转的更加快,眼睛看得更远更明亮了。
“多谢师兄!”
劲力婉转,内力徐徐收回,周清的身躯也缓缓的落在经阁的地面之上,感受此刻身体的状态,粉嫩的小脸上满是欢喜,当即对着赤松子拱手一礼。
“哈哈哈,无须如此,原本应该师尊亲自为你伐筋洗髓的,但如今师尊还在闭关,就由师兄代劳了,如今七日的时间已过,师弟,对于修行之法可有选择?”
赤松子也缓缓的从蒲团上起身,单手徐徐摆动,不以为意,历经七日的伐筋洗髓,也令自己对师弟的体质有一个初步了解,不愧是当初师尊带回来的弟子,天资就是不一般。
思绪缓缓,赤松子再次深深的看向周清,师弟早慧,许多事情都清楚了解,七日之前,就曾给过他思考的时间,如今,七天已过,也该给自己一个答复了。
“一卷《道论》足以!”
迎着师兄看过来的目光,周清小小的手掌缓缓伸出,指着祖师老子留下的诸般典籍最上风右侧,那里是《道经》的所在,也是祖师留下的统御万法之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祖师之言,微言大义,此卷乃是祖师《道经》开篇,其内玄奥非凡,难道师弟对其有所悟?”
闻周清至于,赤松子不由得神情有些哑然,对于祖师留下的《道经》,自然每一卷都是无上修行妙法,只是有的容易参悟,有的不容易参悟。
而今师弟直接选择第一卷《道论》,莫不是师弟天资聪颖,对其已经有了独特的感悟与了解,若真是如此,对于整个道家而言,可是一大乐事。
“道曰:不可说!”
周清轻轻摇晃着小脑袋,炯炯有神的眼睛为之缓缓眯起。
第六章 列子御风()
纪数:一百一十九!
加身,可悟诸般炼气之妙!
根据赤松子师兄所言,修炼可分七个境界,第一个境界为筑基,有宗派传承的,在师门长辈的护持下,可以请以达到,就算没有师承,修炼世间一些常见的修行筑基之法,辅以汤药,亦是可以。
旋即,便是第二个境界炼气!
吞吐天地间的元气,炼入己身,打开一条条经脉,开辟一个个穴窍,若是可以将周身经脉贯通,穴窍全部打通,可为炼气圆满,可入混元先天之境!
在脑海中的神秘东西开启之后,便出现了这个纪数,从山顶长老们护持的经阁传来,回归自己的房间,而后口中喃喃自语。
三十六卷《道经》的修行之法在众妙之门上清晰显化,在那纪数的莫名之力加持下,似乎陡然间全部入门,体内也缓缓的出现一道道微弱的内力。
周身浓郁的元气灌输身躯,快速的充盈整个身体,一股股力量的感觉生出,一丝丝奇妙的感觉弥漫,这一刻,周清似乎明了那纪数的作用了。
“一百一十九,到底是什么东西?”
脚下轻轻一跃,便是两三米被抛在身后,初入炼气,便有这般的手段,只是以自己对纪数的暂时了解,如果能够提升纪数的层次,当可快速的给予修行。
若是让自己修炼三十六卷《道经》之妙,估计,起码也得数月,但在纪数的护持下,短短一刻便将其全部消化吸收,若是有心,就算列子与庄子的传承,也可容纳修行。
众妙之门的统御下,万川归海,一切归元!
******
“玄清小师叔,今天修炼的怎么样?赤松子师尊让我过来看看你,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一直未曾明悟纪数的含义,没有外力相助,也只好缓缓修行了,迎着清晨的朝阳,吞吐东来紫气,将天地元气炼入身体,不断壮大体内的力量。
忽而,一道由远而近的脚步声逐渐逼近,人未至,声音却是已经回旋在周清的耳边,感此,周清身形未动,继续自己的功法修行。
“宗全,你修炼多久了?”
对于赤松子师兄门下的弟子,周清还是了解的,不用看,便知晓是对方的到来,伴随着体内周天运转的圆满,而后开口出言。
“修炼九年了,如今快要将筋脉贯通,快要穴窍开辟完全,再有三年左右,便可炼气圆满,不过玄清小师叔你与我们不同。”
“听师尊所言,小师叔你天资聪颖,顶多三年便可炼气圆满入先天,那个时候,小师叔你还不满十岁,啧啧,我这一生估计也只能修炼到先天层次了!”
行至周清身侧的那个身穿青白道袍的年轻人,看上去不过十七八岁,容貌俊朗,气息脱俗,听周清之语,不由得微微一愣,而后徐徐回应。
祖师曾经说过,闻道有先后,修炼也是一样,有的人修炼如同乌龟,有的人修炼如同马匹,有的人修炼如同急流,有的人修炼如同飞箭……
于此,宗全倒也不沮丧,虽然在宗门之内不显,但是放在整个七国之内,也算是上佳了。
“嗯,那里怎么一回事,怎么会有这么多弟子聚集?”
周清也悠然起身,虽然每一天,都能够感觉到体内力量的快速壮大,在众妙之门的统御下,体内的一条条经脉、穴窍被快速的开辟。
虽然力量在逐渐的提升,但是终究有一个疑惑回旋在心头。
“哦,今天又有一位弟子入宗,许多师兄、师弟都去与之相熟了,小师叔要不要也去瞅瞅?”
顺着周清眼眸所看的方向,那里是宗门驻地的低矮处,也是山门的入口,此刻正有数十位弟子汇聚在那里,看上去非常热闹。
“又有一位弟子入宗?这倒是罕见!”
听其言,周清倒也是直接生起了兴趣,说起来,整个天宗到现在,所有的弟子不过七八十位,看似不少,但于超凡脱俗的天宗来说,已经够多了。
如今,又有一位弟子入宗,想来有独特之处,根骨必然绝佳,不然天宗不会收徒的。
言语刚落,周清便是脚下轻轻一点,整个人顺从微风流转的方向,跃动身躯,恍若漂浮在虚空,山门所在快速奔去。
“哦,祖师列子的《御风身法》,小师叔修行的好快!”
一侧的宗全见状,顿时眼中一亮,这种驾驭旋风的身法,乃是祖师列子的绝学,传闻修炼极致,当可真正的御风而行,遨游于天地之间。
当然,从祖师列子以后,也没有其余的传承者可以达到那般层次。
一炷香以后,迎接新入宗弟子的仪式结束,对方拜入天宗的一位长老门下,彼此相熟,周清倒也知晓对方讯息,虽然年纪已经十二三岁了,但能被长老看中,也是不简单。
“嗯,这是……,纪数:一百二十!”
“这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多了一个?刚才不还是一百一十九吗?怎么现在多了一个!”
宗门内的生活很是简单,每日就是修行、悟道、论道、吃饭、睡觉等等,从宗门的正堂出来,周清忽而浑身一震,感受着脑海中那纪数的变化,顿时眼中狐疑不已。
几日来,一只在思衬纪数的演变,现在却是直接多了一个,回想今日的一切,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同,宗内也没有……嗯,刹那间,周清似乎瞬间想到了什么。
“难道……?”
“莫非……?”
如果真的如同自己所想,那么,今日那个新入宗的小师侄,可就真的是自己的福星,一个想法荡出,略微思衬,越发觉得可能。
莫不是只要自己的名号流转,被外人所知,便会有纪数加身,整个天宗上下不过七八是人,但自己的真实身份,想来在咸阳城还是有不少人知晓的。
若是如此,也就可以真正解释那纪数的变迁了!
第七章 庄子学说()
三日后,周清跟随者宗门采买事物的弟子出行一趟,回来之后,神情为之跃动!
“还真是如此,不过那纪数为何能够助我修行?”
明悟纪数的来源,周清心中的一颗石头为之落下,一时间对于纪数似乎也没有那般好奇了,只是纪数这个东西,非天地元气,非天地精华,为何也能够助力自己修行。
而且从这些时日的修行来看,并没有什么大碍,众妙之门下,一卷卷典籍的内蕴清晰无比,统御无间,诸般种种,信手拈来。
“想这么多做什么,这个世界本就有些奇特,似乎出现这样一个奇特的东西也不足为奇!”
不过随其后,周清便是摇摇头,将这个思绪抛出脑海,想这些纯属无用,与其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快速的将纪数提升,快速的将修为提升上去。
按照天宗的规矩,如自己这般的身份,想要下山修行历练,起码也得浑圆先天的修为,按照师兄所言,以自己现在的进度,怎么的也得两年多。
如果有方法可以缩减这个进程,何乐而不为?
******
“宗全,你说整个天下有多少人?”
整个天宗依山脉而建,除却在建造宗门建筑的时候,削减许多不必要的山体,其余诸般都有保存,山脊的一侧,一块块巨大的暗青色石头嵌入其中。
次日一早,周清小小身躯仍旧盘坐在高处的石头上,这里的空气甚佳,微风甚是凉爽,高处而观,几近可以一览整个宗门驻地。
缘由师兄的指示,这些时日,宗全一直和周清待在一起修行,虽说宗全如今已经十七八岁,但是在与周清相处一段时间后,似乎也不在乎周清的年龄了。
“哦,小师叔怎么会闻起这个问题?”
“周朝天下八百年,分封数百个诸侯,如今还剩下数十个诸侯国,而今七雄争锋,每一个国家都有数百万人口,加起来,想来不低于三千万人口吧。”
行至周清身侧,寻了一个舒适的为之,也是直接盘坐其上,听小师叔至于,不由得又是有些疑问,这个问题似乎与修行无关呐!
虽如此,但根据自己的了解,再加上以前听别人论述,屈指快速而算,十多个呼吸之后,给出自己的答案,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想来差距不大。
“君主几何?”
稚嫩的声音再起,周清此刻也不做修行了,单手支着小脸,眺望着远方的云雾胜景,待宗全之语刚落,又是一句轻言道出。
“有数十个诸侯国,自然有数十个君主!”
宗全微微一笑,快速回应着。
“卿士、大夫几何?”
周清神色不动,似是百无聊中的眨了眨眼睛,再次问道。
“当有万以上!”
宗全想了想,觉得应该只少不多,诸侯国三公六卿而立,大夫不绝,再加上各种贵族传承,起码也得数万以上。
“诸夏数千万之口,知我道家祖师之名约有多少人知晓?”
周清略微沉默,而后再问,话题不相合,引得宗全也不知道这位小师叔到底想要知道什么。
“百万之口还是有的!”
道家作为隐世门派,同为诸子百家的其余大家肯定知晓,诸侯国卿士大夫肯定知晓,如此一算,百万之口还是有的。
“儒家孔丘之名约有多少人知晓?”
闻此,周清面上微微一笑,这个问题似乎越来越有趣了。
“应该比我道家祖师多一些,近些年,儒家占据齐鲁之地,小圣贤庄有诸多儒家高人坐镇,影响力甚是广泛!”
而今之时,儒墨两家为显学,知晓的人自然多谢,不过道家追求的与他们不同,故而,宗全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究。
“我道家经典寻常人士可否通读?儒家经典寻常人士可否通读?”
随着不断的询问,周清似乎距离找到自己的答案越来越近了。
“不可!”
祖师之语,微言大义,就是他们读来都异常晦涩,何况那些寻常人士。至于儒家的典籍,更是各种规矩甚多,而且很是枯燥无味。
“提起先贤庄子,你第一个念头想到的是什么?”
将支着小脑袋的手臂收回,周清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而后头颅微侧,看向宗全。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