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为何会带兵出现在此处?”匈奴首领策马前去问道。
陈平在马上躬身,“首领为何不在祁连山以北安顿好之后撤退,如此这般未免有些慌张了不是。”
“羌族已经被灭,待我回去安排诸事,再商议羌族族地的事情。”匈奴首领缓缓的说道,表现的还算比较客气。
后面的陆言则是对着秦军弩箭手稍微使了一个眼色,待到陈平拍马后退,弓箭手便准备向匈奴首领射去,定要将匈奴首领绝于此地。
陈平听到匈奴首领如此说,也是点头,“首领如此安排也无妨,吾等就先回祁连山以北等候消息。”说罢当即拍马回到队中。
弓箭手见势立即拉弓射箭,匈奴首领反应极快,立即抬手用弯刀格挡,尽管如此,右臂仍旧中箭,鲜血直流。
不待匈奴首领策马归队,陆言一声令下,两万士兵当即冲了过去,匈奴首领有些茫然,不过本能反应的后退。
“匈奴残兵在此,诸位杀敌立功的时刻到了!”陆言对着身后喊道。
两万士兵酒足饭饱,杀敌正是时候,而匈奴士兵只是稍微吃了点食物便与首领一同赶路,另外英布虽然践行,但是终究是和几位大将一起,其余士兵都是自己准备。
匈奴见到自己的首领未战先伤,无不感到惊讶,而且匈奴首领竟然带头向着后方跑去,众多匈奴士兵也不顾其他,亦是转身逃跑。
古代打仗,将军就像是风向标,谁都能倒,军中大旗不能倒,谁都能伤,军中领帅不能伤,否则会使得士气大跌。
匈奴首领见到士兵如此,加上自己的手臂有伤,亦是向后跑去,正所谓将伤兵逃,兵逃将去。
陆言见状心中大喜,诸多士兵奋勇向前,匈奴士兵死的死逃的逃,同是两万士兵,伤亡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此刻英布也从后面赶来,见到匈奴军队大乱,自然不想错过好时机,带着部下冲杀上去,匈奴首领本来已是心灰意冷,见到英布军队杀来,当真是万念俱灰。
“兄长,你为何如此!”匈奴首领大声的喊道。
英布听见兄长二字,不过只是冷笑,“匈奴小贼,如何敢与我称兄道弟,诸位与我厮杀,战后有赏!”
见到英布凶神恶煞,匈奴首领知道无望,忍着剧痛竟然将右臂的箭矢拔出,连带着丝丝的血肉,很是痛楚。
“此处集合,向北撤退!”匈奴首领有些不甘的喊道。
英布与陆言军队合成一处,陆言见到英布如此勇猛,心中亦是敬佩,“侯爷,要不要赶紧追上去!”陈平在旁看着北面的逃兵说道。
“追,当然要追,不过要慢点追。”陆言有些低声的说道。
第214章 匈奴小灭陇西定()
英布在旁听到陆言如此说,不免有些皱眉,“趁此一举可平息蛮兵,如何还要慢点追,不若某此时带兵立即追去才是。”言语中颇有些不满。
陆言听后只是摆手,“兄长有所不知,穷寇不可急追,否则定会搭上身家性命与吾等决一死战,若是缓慢追去,他们则会只顾逃跑,根本不会想到反扑,此乃兵法之要点也。”
众人听后皆是信服,于是下令缓行前进,而此时的匈奴首领已经逃到祁连山以北,加上右臂受伤,走了这么长时间,身体逐渐虚脱。
匈奴首领见到后面无人追来,便在山下稍微整理伤口,几名长老也陆续来到匈奴首领的面前,脸色很是难堪。
“首领,如今我军只剩下五千余人,接下来该如何是好?”一名长老很是无奈的说道,同时看向其他几名长老,无不垂头丧气。
“没想到我竟然会受到秦军的袭击,真是大错特错啊!”匈奴首领有些懊恼的说道,不过事情已经成了定局,难以挽回。
不待首领反应,后方的士兵慌忙跑来,“启禀首领,秦军又追了上来,还请继续北上!”小兵有些语无伦次的说道。
匈奴首领长舒一口气,有些吃力地从石头上站起,“命令全军北上,不得有误。”此次匈奴所走的路径,正是当初羌族逃走的原路。
经过三个日夜,秦军大部队依旧留在焉支山,只有一万秦军跟随陆言等人前去追赶,不紧不慢,就是慢慢消耗。
匈奴本来五千余人,一路走来竟然只剩下三千余人,因为中间诸多伤员根本没有救治便直接离奇死亡。
真相是这些伤兵知道自己会连累大部队,有的选择自裁,有的则是兄弟帮助结束生命,实在重伤又不愿意死去的,没办法,直接遗弃。
匈奴残兵行进五十余里,最终不得不停下,原来前方有一大河,当初匈奴追赶羌族就是到这里,然后羌族断了桥梁,因此匈奴不得已而返兵。
匈奴首领经过三日的调养,虽然一直赶路,但也好了许多,见到此种情形,不觉有些黯然伤神,昨日之羌族,便是今日之匈奴。
“诸将搭桥,先行渡河!”匈奴首领对着几名长老安排道。
可是几人站在原地,有些无动于衷,如今羌族就在对岸不远处,就算躲过了秦军,羌族士兵也不会放过自己,而且河对岸的地势唯有羌族熟悉。
“羌族兵残,秦军势大,如此还请诸位长老思量!”匈奴首领有些不善的说道,几位长老无话可说,只得听命搭桥。
半日的时间,木桥只搭成一半,谁知陆言这时竟然率兵从后方冲出,使得匈奴残兵有些惊慌失措,抱着木头便跳入河中。
陆言其实早就到了后方,只是一直没有出现罢了,毕竟狗急跳墙,现在匈奴的木桥已经搭成一半,见到秦军只会想到逃跑,无心恋战。
匈奴首领见状有些茫然,后面的几名长老亦是不管受伤的匈奴首领,带着几个手下,抱着枯木,头也不回便跳入河中。
秦军反应极快,那些没有逃掉的匈奴,只得充当刀下亡魂,首领看到手下士兵都是这副模样,只得无奈的闭上双眼,等着秦军来擒住自己。
陆言一眼便看到匈奴首领,当即命令士兵将其擒拿到自己的跟前,至于其他的匈奴士兵,一律格杀勿论,不留活口。
匈奴首领被秦军按倒在地,跪在陆言的面前,脸上的表情尽是不屑,“汝等小儿,便是秦军侯爷?”
陆言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反正你也没见过我?不是一直以为我是懦弱的侯爷吗?”
听到陆言的嘲讽,匈奴首领想要挣脱秦军,奈何秦将各个都是虎背熊腰,根本无从起身,无奈的叹了口气。
“怪我小看秦军,汝尽快动手,莫要侮辱于我。”匈奴首领很是坦然的说道。
此时陆言也无心和他答话,当即在一块石头上坐下,等待着诸将解决此地事宜,周围的匈奴士兵只有百余人过得江对面,剩下的全部被斩杀,没有一个活口。
“侯爷,对岸的人?”一名秦军将士含糊的说道。
“对岸岂能没有敌手,由他们去吧,只不过多活几天罢了。”陆言毫不在意的说道,同时命令士兵班师回朝。
所有士兵整合完毕之后,唯独一个匈奴首领没有搞定,由于首领一直反抗,很难带走,陆言也别无他法,只得就地解决此人。
“首领,可还有话说?”陆言低声问道。
匈奴首领根本不屑于和陆言对话,当即将头扭向一边,“行了,动手吧,族中死的死逃的逃,孤独一人在世,也没有什么意思。”
陆言话罢,旁边的秦军早就有些不耐烦了,随即手起刀落,人头滚动,鲜血迸发,陆言不忍看这些场面,先行走到队伍前面。
自秋日出兵,现在不过是冬至罢了,天气依旧有些微冷,营帐之中,陆言缓缓收起舆图,毕竟明日就要回到九原了。
讨伐匈奴的大计才算完成一部分,就算王离和蒙恬赶走了黄河以南的匈奴,另外还有高阙北部的狼山山脉以及贺兰山脉,必须出兵围剿。
此次历时三个月不到,共计斩杀异族四万余人,其中羌族迁到无人区,匈奴剩下百余人亦是向着无人区赶去。
剩下的月氏族依旧在西北部苟延残喘,其中加入秦军的月氏族兵,待到战争结束之后,全部遣散回到族地,因此月氏族还剩下两千余人。
若说功劳,陈平自当第一,奈何他并无官职,所以封赏皆由陆言一人拿下,反正陆言又不爱财,最后分给他们也无妨。
至于秦军损失,全部在焉支山与羌族交战的那一场战役,另外零零散散加起来五千余人不到,也算是大胜了。
收拾好所有的军中辎重,陆言与陈平首先返回九原,军队亦是由英布带领,在陇西三个月的时间,未闻北方匈奴之事,想必王离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困难。
剩下的蒙恬将军就更由不得陆言担心了,他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完全不用质疑其带兵的能力。
第215章 九原县全军会合()
话说当日王离与陆言等人分开之后,带着六万兵马直接向着河套北部进军,晚间便在萧关安营扎寨,派哨兵前去打探消息。
而河套之地素有匈奴出没,但是并没有统一的首领,无非都是一些小部落,平时见面打个招呼就行,若说有交情,未免有些多想。
因此王离将这些人赶到关外很是简单,并没有分什么兵马,六万秦军共同发兵,遇见一个部落捣毁一个部落,依次拔除,完全不需要什么战术,匈奴听闻秦军六万兵马,出兵迅速,自然不敢多做停留,有的只是稍微抵抗便全族撤离,月余的时间,使得萧关附近,河套东西部尽皆收回。
剩下的蒙恬将军,自然不必多说,带着一万铁骑以及诸多步兵,又有涉间副将佐助,其实力没话说,只需十多日便将匈奴赶到黄河以北。
冬末时节,三军人马在九原县再次汇聚一处,按兵不动,毕竟此时天气严寒,不宜出兵,若有将士军马冻伤,岂不是不战自伤,自然会影响士气。
此次清剿部分的匈奴小族并未损失多少兵马,而且诸多的匈奴已经逃到高阙以北,狼山山脉和贺兰山脉之间,很是棘手。
九原县城之中,蒙恬坐在首位,陆言依次排在左首位,王离坐在右首位,见到所有将士落座,蒙恬稍微舒了一口气。
“上次出兵,陆言军队损伤五千,歼敌精锐四万,王离损失两千,歼敌五千,辎重不计其数,在下歼敌三千,驱逐匈奴部落,使其逃到河北之地,如此算来,陆言功劳最大,等到驱逐狼山以北的匈奴,我会全部禀明王上。”蒙恬缓缓的说道。
“多谢将军抬举,言不胜感激。”陆言略表谦虚的说道。
蒙恬稍微摆手,此功劳乃是实至名归,秦王派兵共计十五万,虽然歼敌五万有余,但是真正的匈奴首领头曼单于还没有出现,他们也不屑于占领河套之地,全部居住在高阙以北,有自己的制度。
“不知道弓弩制造的如何了?”王离有些好奇的问道,算来已经过去几个月的时间,弩箭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有所小成。
弩箭已经制造两万把,还有诸多的绊马钉,只是目前军队刚刚集合,根本无法使用,因此必须先选出万余秦军提前训练。
训练的这些秦军不仅可以在平地上使用弩箭,必须还能运用马上战术,边骑马边使用弩箭,今距离开春仅仅月余的时间,训练起来也算有些困难。
“弩箭无需担忧,反倒是如何使用,最为焦灼。”蒙恬有些无奈的说道,同时看向了陆言,示意他出谋划策。
“依在下看来,莫不如选取一万骑兵,先行训练,到时候马上作战也比较容易上手,唯有如此,或可一试。”陆言略作思考的说道。
诸将皆是称善,“督军所言,确实有理,暂且如此安排,如今匈奴已经渡船离开河南之地,趁着这段时间即可,另外其他士兵也不可疏忽训练,待到来年,天气好转,便出兵高阙以北,拔出隐患。”蒙恬很是认真的说道。
在这之前,需知匈奴动向,此时头曼单于已经听闻各地匈奴兵败,但是心中并没有多做计较,只是发出消息,让所有的匈奴全部聚集在狼山山脉以北。
这样做无非是想要联和东胡,用来对抗秦军,正所谓唇亡齿寒,用在此处也算合适,而此时东胡人就在其东偏北地区。
两族之所以能交好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东胡人之所号称东胡,并非自取,而是源自匈奴,当时匈奴,其中包括突厥等族,自称为胡人,属于北方游牧民族,而东胡在其东方,亦是游牧之族,因此得名东胡。
同是胡人,自然有共同的语言,当时匈奴首领头曼单于刚刚接任先代单于的权力,其母阙氏为人贤良,上不掌权,因此使得头曼单于能够很快联和各部落族众。
古代圣贤皆有良母,虽是胡人,父母之行依然会影响到孩子的言行,头曼单于虽不是残暴之人,但是手腕还算强硬。
此段话并非虚传,当初头曼单于之父去世,并非没有佐政之人,中间有一人乃是阙氏的哥哥,自从阙氏嫁到匈奴之后,其兄亦是跟随先代单于南征北战,征服诸族。
而且先代单于相当信任其兄,纵使快要去世的时候,周围人都劝谏先代单于,必须削权,否则君不压臣,匈奴必然内乱。
奈何先代单于并没有这样的想法,自己的儿子乃是其妹所生,按照道理身为长舅舅,应当会认真辅助,如何会有二心。
但人心是会变的,尤其是权利极大的时候,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阶段,就是太监都想谋反,更何况一般人。
因此阙氏之兄心生歹念,大权在握,自然想要荣登宝座,号令诸多部族,当日头曼单于上位的时候,诸多部落族长全部到来。
阙氏之兄当下便说了一句话,“先主早亡,幼主年少,我当理权,日后归还。”殊不知当时头曼单于就在旁边,年龄已经十七八岁,何来年幼之说。
头曼单于心知舅舅不肯交权,但是苦无其法,便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母亲阙氏,阙氏苦思一晚。
想来自己本是娘家人,身为兄长应当尽心辅佐自己的孩子,没想到为人不善,因此心生杀兄之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