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纵横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汉纵横家-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个老头虽然年纪大,但颇知礼仪,向刘邦敬酒祝寿之后便依次有礼地告辞而去,此刻戚夫人就在刘邦身边,刘邦便指着四人的白影,对戚夫人慨然地说道:“朕本想更换太子,但是有他们四人辅佐,想来太子羽翼已成,难以撼动他了,吕雉这回真的是后宫之主了。”

    戚夫人听罢,心中忧伤,当即泪流不止,刘邦故作强颜欢笑:“夫人莫要生气,来给朕跳楚舞,朕为你唱楚歌。”

    刘邦便以太子的事件即兴作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戚夫人舞吧,当即又在刘邦怀中抽泣了起来,然而现在是宴会,此举未免有些失礼,陆言在旁稍微咳嗽了一声,戚夫人方才感到无奈,向着后宫走去。

    “子玉,你当真是如四皓一般,竟如此拘泥。”刘邦有些打趣的说道。

    “启禀陛下,并非臣拘泥,而是法度不能乱,天子乃是万民之首,所做之事,天下之人皆耳口相传,自然不可有失礼的地方,陛下在后宫就行了。”陆言缓缓地说道。

    刘邦听罢当即大笑,“没想到子玉竟开始教训起我来了,前些时候周昌老匹夫还说朕犹如夏桀商纣呢。”

    “陛下所治天下安定祥和,可惜却处理不好家事啊。”陆言故作无奈的说道。

    刘邦在旁,脸色突然变得有些认真,“子玉言是也,今戚夫人乃是妃嫔,如意为其子,母子皆不算至尊,然刘盈恪守孝道,朕万年之后,大权很有可能落到吕雉的手上,到时候汉家天下暂且不说,那戚氏母子就很难保平安。”

    “陛下莫要忧虑,此事就应该现在解决,免得日后仓促。”陆言颇为淡然的说道。

    “子玉如此说,想必是有法子,还请说来与朕听听。”刘邦很是好奇的问道,在刘邦看来,这也是帝王家的当务之急。

    “可封三皇子为王,今陛下身强体壮,距万年还有诸多时日,这段时间,三皇子就国,由戚夫人佐助,使得封国民丰物博,这般就是吕后也不会开口说什么,而且戚夫人离开朝廷日久,吕后与其怨念也会消失,也算是半分良策,子玉也担忧吕后表面无碍,心中记恨,不过那时皇太子从中周旋,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陆言有些违心的说道。

    然刘邦听得仔细,亦是觉得有理,“子玉所想颇有几分用处,暂时如此把,况且赵代之地仅有刘恒,不若就封刘如意为赵王,择日就国。”

第447章 周昌受命拜赵相() 
当日宴会结束之后,刘邦便听从陆言的建议,将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封为赵王,择良辰吉日与母一同就封,不得有任何怠慢。

    刘如意年纪尚幼,什么道理都不懂,自然是听从父王的安排,而戚夫人这边不干了,现在就前往赵地受封,明显就是为以后埋下隐患,别人不在后宫,对于吕雉不是很了解,但是戚夫人却对吕雉的为人相当熟悉,本就是个睚眦必报的女人,现在梁子结下了,就算过了十几年,这老女人也不一定忘记。

    于是乎,戚夫人在后宫大哭,引得刘邦心中颇为怜香惜玉,慌忙前来查探,戚夫人虽三十有余,但风韵犹存,那伤心起来简直就是一枝梨花春带雨。

    刘邦在旁亦不知道如何是好,稍微搂着戚夫人的身子,略作安慰,“爱妃这般又是为何?今如意已经为赵王,你就好好随他去吧。”

    “陛下,臣妾不过是想陪在大王身边罢了,那燕赵之地,身处匈奴边疆,多战乱,陛下显然是要置我母子与死地啊。”戚夫人颇为哀切的说道。

    “这个事情已经解决了,那张耳已死,韩王信已逃,赵代之地有陈豨坚守,怎么会有战乱呢?你且安心去吧。”刘邦很是低声的说道。

    “陛下,反正臣妾宁愿死在宫中,也不愿前往赵地,还请留臣妾在宫中侍奉陛下,无怨无悔。”言罢哭啼不止。

    刘邦想来戚夫人并无外亲,当初定陶随我前来的时候仅仅孤身一人,现在孤儿寡母就国赵地当真是可怜,因此心中踌躇不定。

    然刘恒年幼,不能入代郡,刘如意若是还不前往赵地,那岂不是便宜了陈豨,一人监管两地,如此权势,难免不生二心。

    “爱妃莫要忧虑,朕会妥善解决此事,绝对不会让爱妃离开宫中,忍受离别之苦。”刘邦颇为认真的说道,这才使得戚夫人面色稍微好转。

    刘邦解决不了这件事情,自然要找臣子商议,细细想来这件事情乃是陆言出的注意,如今必须让他想出后面的解决之法。

    本来在学宫中无聊的陆言听闻刘邦来找,不免有些惊讶,然最近宫中无事,唯有刘如意迟迟不肯就封,定是戚夫人从中阻拦,陛下于心不忍,故而寻人商议。

    陆言心中明白了大致意思,情绪倒也稳定了许多,当即便随召官入宫面见刘邦,君臣叙礼毕,赐茶备座。

    刘邦面色颇为冷静,首先开口说道:“子玉,朕按照你的建议,已经封如意为赵王,然却未能迟迟就封,想必其中道理你也明白。”

    “若是他人家事,朕自然不会有任何留恋,可是那如意是我爱子,那戚氏是我爱妾,朕如何忍心将其送往边疆受苦。”

    陆言略微颔首,“微臣看来,陛下心中最放心不下的是戚夫人吧,这有何难,把她留在宫中便是。”

    “此话怎讲?”刘邦略显茫然的问道,让他们母子分开岂不是更无人道。

    “启禀陛下,赵王虽然年幼,但终究需要就国,不若派遣朝中老臣在其左右辅佐,保其周全,待到陛下万年,那赵王地位便可巩固,而且今刘恒年幼不能就国,薄姬又无权势,因此难以与陈豨匹敌,唯有趁此机会,将赵王安排过去,正好与陈豨形成制衡之策,那时代王就国,也无任何隐患,陛下以为如何?”陆言缓缓的说道。

    刘邦听罢,亦是觉得有理,“陈豨竖子,朕早就对他心存疑虑,没想到子玉与朕心中所想无异,不过如意身边派遣哪位大臣合适?还请子玉指点。”

    陆言在旁,并未当下说出口,如今大臣都在长安立业,哪里肯前往赵地为相,但是话已经说出口,也不能就这么放着,陆言沉吟良久,方才说道:“这个事情吗,陛下亲自做主就行了,朝中权贵哪个还敢不服从你的命令,微臣不好说,就先起身告辞了。”

    言罢,当即向着宫外走去,刘邦有些无助的看着陆言,“子玉,子玉!没想到这小子也怕惹事,朝中肱骨应该不难选择。”

    于是乎,刘邦便将朝中三公九卿的官牌全部放在身前,不管正副,共有十二位大臣,刘邦左右把玩,心中觉得既然是肱骨,而且还要德高望重,随即将九卿排除,瞬间还剩下三位。

    “萧何在长安处理政事井井有条,不可前往赵地,如此乃是失了治国的良策,况且萧何的威望已经无人匹敌,留在长安最为稳妥,樊哙乃是朕的妹夫,长安的秩序还需要他来维持,也不能前往赵地,看来只有周昌这个老家伙了。”刘邦沉吟自语道。

    最终刘邦终于下了定论,欲让周昌虽赵王一同就封,解决目前的事情,至于戚夫人则是留在宫中,日后回国。

    周昌本为汉御史大夫,办事也算谨慎,忽闻刘邦召见,不免有些惊讶,当即身着常服,前往宫中拜见刘邦。

    君臣礼毕,两人对坐,气氛稍显尴尬,刘邦稍微抿口温茶,有些不在意的说道:“周昌啊,今如意已经就封赵王,身边缺个相国,你觉得如何?”

    “陛下的意思是让我前往赵地治理百姓,离开长安?”周昌有些茫然的问道。

    刘邦略微颔首,“朕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召你前来询问事宜,而且这件事一定得麻烦您,想来朝中难有您这般德高望重的人物了,公若是去了赵地,百姓定会和谐富足,何乐而不为呢?反正公无论如何也要为朕去辅佐赵王,去担任他的相国,共同治理赵地。”

    周昌听罢,这明显是降职啊,当即哭着回答道:“昌从一开始就跟随陛下,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在半路上把昌甩给了诸侯王呢?”

    刘邦拍了拍他的肩膀,颇为感叹的说道:“朕非常了解这是降职,但是朕私下又实在为赵王担心,再三考虑,除公之外,其他人谁也不行,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公就为朕勉强走一遭吧!”

    周昌见状,无法反驳,只得被调任为赵国相国,周昌受命之后,亦是颇为用心的呵护如意,刘邦在位时,颇为安定祥和。

第448章 陈豨宴客高祖疑() 
刘邦的家事就目前来说,已经处于平衡阶段,反正高祖建在,再厉害的后宫女子,也要唯皇帝马首是瞻,不敢有半分的逾越,毕竟人家是开国皇帝。

    而赵代燕三地,与匈奴毗邻,从高祖定天下开始,就从来没有安定过,先是韩王信,后又藏荼谋反,使得刘邦对此三地特别重视。

    但是陈豨过去之后,赵代明显平静了许多,然而这又使得刘邦心中泛起了嘀咕,这么安定,肯定是你陈豨想要厚积薄发。

    说来也巧了,陈豨在代地也听说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韩信被囚禁在长安,虽然是侯爵,按照道理也应该前往淮阴才是,留在长安,明显是刘邦心中警惕于他。

    于是陈豨心中也是胆颤心惊,他在破楚的时候功劳也不算低,今又将赵代安定,功劳也不算太小,可是陈豨却担忧自己的功劳太大。

    毕竟当初和韩信谈话的时候,他曾告诫自己,一定要小心刘邦,说陛下处事左右不定,功高者赏过必罚,因此不可在边疆多建功业,免得惹祸上身。

    边疆这种地方,不是随便就能立功,但有时候有军功也不算太难,毕竟匈奴来访的时候,将他击退,随便杀几个人,这就是军功。

    因此陈豨在赵地屡立军功,颇得人心,致使得当地人不知道代王是刘恒,只知道代相是陈豨,不过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导火索。

    陈豨反叛说来也是迫不得已,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周昌与刘如意入赵说起,当日周昌受到刘邦的安排之后,并未推辞,直接向着赵地赶去。

    而去赵地需要经过代地,周昌本来年纪也不小了,想来和陈豨是故交,经此地不过去拜访一下也说不过去。

    刘如意年纪尚小,诸事都听从周昌的安排,两人便顺路去了代地,陈豨听闻周昌从长安赶来,赴任之前来代地拜访。

    二人算是故交,陈豨便前往迎接,不过似乎排场搞的有些大了,千辆马车,百余随从,纵使与当今帝王想必,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此华丽的场面,若是挂上天子的龙旗,大部分人肯定会认为乃是天子出行,王都外,周昌见状惊讶不已,只得强作镇定。

    两人叙礼毕,陈豨虽然是主人家,依旧屈于下座,让周昌居于首座,“陈公多礼了,某不过是小人,如何受的如此大礼。”周昌有些惭愧的说道。

    哪知道不待陈豨开口,旁边的宾客首先说道:“周老先生不必客气,代相为人宽厚恭谨,不仅对宾客,就是一般的百姓也是如此谦逊。”

    “陈公如此,天下之人应当敬之爱之。”周昌故作附和的说道。

    当日的宴会气氛还算融洽,但周昌却表现的很不习惯,这么大的场面,就是长安都很难见到,陈豨不过一个小小的代相,竟然敢如此僭越,实在可疑。

    宴会结束后,周昌回到赵地,当即写了封帛书,命人快马加鞭送到了长安,此时天下既定四五年,并无任何战事。

    刘邦素来信任周昌,听说他有书信送来,当即命人拆开来看,书曰:“臣赵国相国周昌顿首而拜汉天子,臣奉命前往赵地就封,路经代郡,所见所闻甚是忧心,故而作书一封,交于陛下审度。”

    “今代郡虽王为恒,然百姓只知陈豨,臣与豨乃是故友,途径代郡时,见代相宾客满室,出行千乘,与当地百姓以兄弟父母相称,深得民心。”

    “且当初陈豨身为韩信部将时,为人低调,其性格难辨,然今代地百姓皆说陈豨温良谦恭,屈己待人,无丝毫将相之风,古今往来,若无二心,岂会如此行事,况陈豨已然名利双收,这般作事想必心有不轨,望陛下明察,臣周昌顿首再拜。”

    刘邦读罢书信,心中捉摸不定,遂将萧何请到殿上,询问陈豨原来的性格,萧何当初掌管军中后营,对于将军私下的作风颇为了解。

    案牍前,刘邦直接把周昌的帛书递给了萧何,“相国,你且看看,平时陈豨为人如何,你可知道,当初朕见他奉公守法,也就没有多问,才派去赵地,现在看来,还是朕考虑不周啊。”

    萧何接过帛书,略微看了一遍,“启禀陛下,那陈豨平时贪财,并无这般德行,而且对待百姓从不以礼。”

    “那相国觉得陈豨的做法所谓何事?难道欲谋国?”刘邦很是低声的问道。

    “这个不好决定,不若陛下先派人查清陈豨是否有过错,然后召到长安,责备询问也无妨,今代地多亏陈豨打理,少了许多祸患,免动干戈的好。”萧何一副老好人的模样。

    而刘邦只是在旁边摆摆手,“他若是真的谋国,动了干戈又能怎么样?当初我信任他才让他监管代地,如今倒好,欲要反客为主。”刘邦颇为生气的说道。

    “但是这周昌的帛书只是一面之词,况且陈豨目前并无过错,吾等若是将其擒来,岂不是惹得天下人非议。”萧何有些劝慰的说道。

    “比起陈豨,朕更愿意相信周昌,不过这个事情还是有些缘由比较好,就烦劳相国秘密彻查此事,一定要找到陈豨有罪的证据,无论大小,一律呈上。”刘邦很是认真的说道。

    萧何自不敢多说,当即躬身行礼道:“谨遵陛下之命。”

    萧何接到刘邦的指示之后,办事也挺利索,分别派出诸多探子前往代地,又命人前往陈豨以前的军队彻查。

    有些人当真是不查不知道,查了吓一跳,别看陈豨现在礼贤下士,爱民如子,代地人民非常拥戴他。

    但是在这之前,陈豨曾近受贿过楚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