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王便可被天下颂扬,不杀其父妻,正所以广其孝也,不动兵戈,乃是明其义也,这般楚军便是仁义之师也。”项伯很是淡定的说道。
项羽在旁心中大喜,“明日讲和之时,就按照老将军之言,将太公、吕雉送回,也免得说我囚人父,禁人妻。”
钟离昧见项羽欲将太公送回,心中不免大惊,当即谏道:“大王今虽与汉讲和,但是那太公不可送回,平日大王心中难道不知,他刘邦匹夫乃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也,今将太公送回,恐有生变,望大王深思。”
项羽连忙摆手,“朕将太公囚禁于此,已经有三年,而汉军并未受到影响,反而更加强盛,可见太公并非左右战局的人物,况且太公在此,诸侯定会以为我无破汉之策。”
项伯见状,亦是上前说道:“太公在楚,大王囚禁不杀,足见大王仁义,汉王定会为此感恩戴德,若是汉王背信,大王可发诏书,聚天下诸侯共同讨伐。”
看似项伯说的有道理,就目前来看,能够响应他的之后,仅有共尉,估计还不一定能来,但是项羽听得高兴,当即颔首称是。
霸王与几人商议计定,便吩咐下去,好生招待太公、吕雉,次日,便带领文臣武将,穿戴常服,并无任何兵器展开,太公吕雉则是后方。
刘邦来时亦是常服,文臣武将各在左右,相随而行,两人行礼毕,由侍官将帛书拆为两份,各自交于二王。
项羽接过帛书,心中大喜,遂说道:“今各自为王,互不相扰,各分疆域,不复争夺,朕欲东归彭城,今将太公吕雉送回,望汉王莫要嫌弃某照顾不周。”
汉王左右随即命人将太公迎回汉营,有些激动的说道:“霸王当真仁义也,未曾想在彭城多年,霸王竟未杀害,好生看养,某感恩戴德也。”
“汉王不比如此,今诸事已定,且各自回营,不复相扰,告辞。”项羽说罢,直接回营,刘邦亦是领群臣归去。
霸王领兵东归不提,刘邦亦是要率军西去,张良见状当即来到刘邦营帐内,此时陆言等人皆在。
刘邦见诸多谋士前来,很是茫然,“今盟约已定,朕当西行,诸位不去收拾行囊,何故来我营中,莫非有什么事情?”
张良首先说道:“今中原疆域,汉得七八,现下大王与楚讲和,带军西行,然军中士卒多来自中原,若不将楚灭掉,众多士卒恐有归家之情,必各自逃回,大王无兵孤立于咸阳,谁来守护函谷关?”
“况且太公、吕雉皆已经归国,兵势大振,彭越、英布、韩信皆在,若大王西归,三王必返回封地,若时再想召回,岂不是难上加难,且天下不归一,礼崩乐坏,无所专主,必起征伐,古人有云,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也。”
刘邦闻言,沉吟不语,片刻方才说道:“鸿沟之约,各自立有凭证,若是发兵,不足以取信于天下也。”
陆言在旁,亦是躬身行礼道:“今天下纷乱,兄长这般拘于小信必失天下大义,乃愚者之所为也,古时商汤伐夏,周武伐纣,若是拘于君臣礼节,何来号令天下之说,兄长如此撤兵,此半生有何求?吾等群臣亦是无益,早晚复沦为霸王阶下囚也。”
这时,陈平、随何等谋士皆站出来说道:“军师、侯爷所言是也,大王务必听取,若不这般,汉家天下,得知七八却有东楚相威胁。”
陈平亦是接着说道:“吾等跟随大王奔波数年,只不过希望大王统一疆域,吾等起于微弱之人,未曾见盛世模样,望大王成全吾等为盛世之臣,岂不美哉!”
刘邦听罢诸位之言,只是在帐内来回踱步,许久未曾开口,就在这时,陆言等人直接跪拜行大礼道:“望大王听从吾等之言也!”
“既然如此,整顿兵马,择日伐楚!”刘邦最终硬气道。
第422章 汉王陈兵霸王怒()
汉王听从张良等人的建议整兵不提,且说项羽东归之后,每日与虞姬饮酒高台,作乐彭城,享受盛世之态,诸将亦是怠慢军条法纪。
诸将当真以为现下已经是春秋战国时候的模样,各国互不相扰,休养生息,日后便可互派使者来往,岂不快意美哉。
然秦统一天下之后,后世哪有帝王愿意看到中原大地并存诸侯,周兰左思右想,甚是觉得项羽如此不妥,便亲自前往楚王宫劝谏。
而此时的王宫内,虞姬项羽饮酒生欢,丝毫没有忧虑之色,项羽见周兰前来,并未撤去酒席,而是为周兰赐座备酒。
“周将军不在军中帮助老将军料理军务,为何来此,莫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朕解决?”项羽面色淡然的问道。
周兰略作思考,当即躬身行礼道:“启禀大王,今汉得中原十之七八,岂肯因此西行修养,臣猜测不久刘邦定会派军东来,大王不应每日沉迷酒色之中,三军治理方才是大事,免得日后刘邦来攻,吾等也好有个准备,否则将难以与汉军交战,大王恐怕有所不知,军营之中,将士停训,皆有归家之意,诸多大臣亦是酒色笙歌,如此懈怠,将有失于国家啊。”
项羽在首位,有些感叹的放下手中的酒杯,“公未免有些多虑,朕东归之时,刘邦亦是整军西去,况且皆有盟约在手,岂可轻易反悔,如此这般岂不是失了天下人的心,今本归国修养,何故还有整日训练,饱受军营之苦。”
“大王,今天下未一统,应当居安思危,三军皆不可荒芜,纵使刘邦背约,那又如何,汉军二十余万,就算行无义的战事,吾等亦不是他的对手。”周兰紧接着说道。
项羽自思周兰如此苦谏,亦是为三军着想,应当给予奖励,让其回府修养,便随口说道:“周将军所言是也,朕择日便重新整练三军,将军如此也是为国忧虑,且回府休息,朕自会重赏将军。”
周兰见项羽嘴上应承,根本没有要实行的意思,不免有些失望,当即起身告退,不再做过多的规劝。
在此之后,项羽依旧是我行我素,日日饮酒,夜夜作乐,楚军五六万人,竟有万余人辞军归家,项羽亦是不做阻拦。
而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召集四方诸侯屯兵成皋,又让王陵派兵前往鸿沟界,但并不越线,就是在那里转悠。
有个比喻非常的恰当,王陵的这支军队就像蛤蟆一样,它虽然不咬人,但是却在那里膈应人,楚军随即将此事的情况传达到了彭城。
项羽听闻刘邦并未撤军,而且还让汉军在鸿沟界上活跃,不免大怒,遂召集诸将,准备出兵攻打汉军。
楚王宫中,钟离昧、季布、项庄、项伯、周兰皆在左右,除了周兰之外,其余几人皆有怠倦之色,可见这些时候并未照常统练三军。
“今汉军屯兵成皋,并未归回南郑,其心甚是不诚,朕欲出兵讨伐,诸君以为如何?”项羽首先开口问道。
钟离昧当即起身道:“今盟约已定,刘邦仍不撤军,某愿带领精兵,前去围剿汉贼,使得疆域万世安宁。”
“启禀大王,微臣以为,不管是大将军还是大王,都不宜出兵,今刘邦虽在鸿沟界限活跃,但并未越线,明显是想让楚军先毁坏盟约,使得汉军有机可乘,大王此刻应当深筑高垒,以待汉军,不可轻举妄动。”周兰起身行礼道。
项羽闻言,面色颇为不悦,“今汉军在边境撒野,吾为何不能与之一战,保国安民,偏要等他越界!”
季布在旁,稍微沉吟片刻,方才起身说道:“周兰所言是也,今汉军强盛,欲要攻伐楚国,然盟约已定,苦于无出兵之由,故而派王陵先行在边境猖獗,大王根本不必管理,久而久之,王陵军队自会撤离。
自范增去世之后,项羽对于季布的话语还是比较听从的,因此略微颔首,“就按照季布所言,暂时先按兵不动,且看那刘邦该当如何?”
“另外,三军不可懈怠,免得日后汉王来攻,吾等却无可用之兵。”众将闻言,皆是点头,不敢有任何怠慢。
彭城固守不提,且说刘邦身在荥阳,心中很是纳闷,今诸多谋士劝谏自己出兵,现在兵已经汇集完毕,又不敢轻举妄动,当真是苦煞三军。
陆言与张良二人在军师府中,亦是颇显无奈,今兵陈成皋,心中亦是想攻打楚军,然楚霸王似乎比较明智,纵使王陵在边境干什么事情,项羽都是不管不问。
“子玉,今项籍似乎很是沉得住气,竟不肯出兵,吾等若是先攻伐楚国,可就成了无名之师了。”张良有些无奈的说道。
现下汉军久在成皋也是需要粮食的,陆言听闻张良所语,稍微抿了口温茶,“既然楚军不愿意出兵,那我们出兵就是了。”
“我们出兵可就是违背盟约啊,岂不是失了天下人心。”张良急忙说道。
“军师有所不知,当初和楚霸王签订盟约的是汉王,然而齐王韩信、九江王英布、大将军彭越可没有签订,让他们先行出兵就是了,到时候霸王定会忍不住出兵,如此以来,两军便不得不交战,到那时谁还会顾及盟约的事情。”陆言很是低声的说道。
张良略有深意的点了点头,“侯爷当真是聪慧也,如此项羽自然也无理由说汉王先背叛盟约。”
“对了,子房兄长,你不是有子名为辟疆吗?什么时候有时间让他去教教我家的元儿和芸儿,免得日后有危险。”陆言缓缓的说道。
“侯爷,这天下还未定,你就开始考虑身后事了啊,让他和辟疆一起,是不是以为汉家得了天下,某可以庇佑他们全部啊。”张良略作打趣的说道。
“难道不可以吗?”陆言很是直接的说道。
张良略显茫然,“这个自然可以,不过到时候还请侯爷教我辟谷之法,我听闻当初的徐福和侯爷谈论了不少这方面的事情呢。”
“那个,军师啊,你先忙吧,某且去禀告汉王,让齐王韩信发兵,或许不用汉王出荥阳,天下便可定下。”陆言说罢,当即起身向着府外走去。
第423章 韩信栖凤坡说谋()
刘邦此刻正在忧虑出兵之事,忽闻陆言求见,心中稍微有些激动,当即命人将其带进府上,想来肯定是为了出兵,才会来此商议。
“侯爷整日与军事一起,莫非是已经有出兵之策?朕久在荥阳,无不思索此事,还请侯爷见教。”刘邦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陆言略显茫然,没想到刘邦竟还有如此着急的时候,“兄长莫要忧虑,子玉今来特为此事,现下大王已经和项羽签订盟约,但是韩信、英布并没有,不知大王可知我意?”
“你是说让韩信出兵攻打楚国,只是这般有把握吗?”刘邦有些怀疑的说道。
“兄长,韩信从汉以来,未尝败绩,今楚国方圆不过百里,此次韩信出兵,或可一举剿灭楚国,使得兄长御与九州,安民天下。”陆言缓缓地说道。
陆言见刘邦沉默不语,似乎心中略微明白刘邦的意思,“兄长请放心,子玉在汉一日,那重言绝不敢放肆,还请兄长速速决定,三军不可待也,况万民早希望统一,归家孝敬父母,陪伴妻儿。”
“既然如此,就依照侯爷之言,命韩信统帅三军,以齐王之命攻伐楚国!”刘邦颇为有气势的说道。
韩信得令之后,心中大喜,当即联和英布、彭越前往楚国边境,彭城项羽听闻此事心中大怒,欲出兵剿杀韩信。
楚王宫中,项羽居于首位,面色温怒,“钟离昧,今彭城周围共有多少将士!”
“启禀大王,今若召回周边士卒,可有楚将十余万,皆可与之站,只需大王一声令下,便可出兵攻汉!”钟离昧颇为认真的答道。
就在此时,周兰当即出列谏道:“今韩信带兵前来,兵多将广,不宜出战,况我军久为训练,应当等些时日再出兵未尝不可。”
项羽面色难堪,听闻韩信带兵,怒气更甚,当即大骂道:“朕纵横寰宇多年,多次因韩信而败,今若不斩杀那胯夫,誓不班师回朝!”
季布在旁,与周兰相视一眼,当即出列道:“启禀大王,汉军势大,又兼有韩信诡计多端,大王不可轻敌,在臣看来,不若就按照周兰之言,先深沟高垒,勿与之战,然后召集共尉出兵,两面夹击,纵使共尉不来支援,吾等可屯粮于此,与韩信周旋数日,吾等乃是以逸待劳,而韩信长途跋涉,供给不便,早晚撤军!”
“待到汉军向西后退,我军可发兵西向,一战可胜,纵使韩信有通天换日之能,恐怕也只能望风而逃!”
霸王闻言,沉吟不语,当即屏退左右,自作思量,季布、周兰乃是上将,从未出错,但若依照其言,恐被汉军掠地也。
次日清晨,霸王又召集群臣复议此事,周兰与季布皆是保持原来的观点,不可与韩信相,应当固守,使得汉军不战自退。
而旁边的钟离昧当即躬身行礼道:“今汉军士气高涨,若是坚守不出,彭城周边之地当难以自守,依臣愚见,不若大王亲自带兵,攻伐汉营,急与之战,若是战胜,便汉军败北,可继续西向,若是战败,退守彭城为时不晚。”
“钟离昧之言,正合吾意,三军休整,明日发兵!”项羽很是坚定的说道。
周兰季布在旁,心中踌躇,不知该如何劝谏,只得退回营中,听候项羽指示,而此刻的韩信已经在九里山设下埋伏,正欲等待霸王发兵。
不多日,霸王便领兵来到九里山附近,前方有探兵来报,说是汉军数万,每日都在栖凤坡操练人马,正等待与霸王军决战。
霸王闻言,便在栖凤坡东五十里扎营,召集诸将吩咐道:“尔等随我身经百战,几乎无败绩,今日汉军势重,不应轻敌,须倍加小心,防止汉军有诈,钟离昧带兵三万与左营扎寨,周兰季布带兵三万与右营扎寨,朕自率四万在中营守候汉军来攻。
而汉军营中,韩信早就得知霸王发兵,但虽然已经设伏,楚军似乎并无前进之意,只是守护营寨不出。
于是乎,韩信便召集诸将议事,此刻灌婴、樊哙、夏侯婴、周勃、曹参、王陵、陈豨等皆在,谋士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