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主天下-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努道:“刀倒是有一把。奴婢这就去取来。”

    郭努去取刀,江无忌倒也不谦让。他是用刀之人,自然喜爱宝刀。当下谢了皇上。待这刀取过来一看,却是一把短刀。

    刀鞘古朴,上面镶嵌着红绿宝石,刀柄做成龙吞口,很是华丽。

    赵昺接刀在手,一股寒意顿时传入手心。

    刀未出鞘,寒意就透鞘而出。

    好刀!

    赵昺握着刀柄,咔哒抽出三寸,一股白光顿时刺得双目难睁。

    “皇上不要抽出来!”江无忌叫道:“此刀太凶!请皇上不要再抽。”

    咔哒!

    赵昺又将刀插了回去。

    “什么刀这么凶?”赵昺问郭努:“可知这刀的名字?”

    郭努摇头道:“奴婢不知。”

    江无忌眼中却放出光来,道:“皇上,臣知道。皇上请看,这刀鞘之上,镶着金、银、琉璃、水精、车渠、珊瑚、琥珀七种宝物,又作七星排列,当是曹孟德的七星宝刀。”

    七星宝刀?

    曹孟德拿着此刀去行刺董卓,结果刀意森森,竟将睡着的董卓刺激醒了。曹孟德灵机一动,说是献刀,将此刀献给董卓,自己抽身跑了。董卓死后,此刀落入部将李傕手中,再后来李傕兵败身死,此刀便下落不明了。

    没想到居然就在自己手里。

    赵昺轻拂刀身,感受着刀里的杀意,道:“我大宋一向软弱,正需要些凶意。江统领,朕将此刀赏赐与你,你当执此刀,杀敌灭寇,为光复我大宋江山而努力。”

    江无忌大喜,跪接了宝刀,赶紧揣进怀里。

    接下来,江无忌便教皇上练武。第一套,教的是太祖长拳。

    宋太祖所创的拳法,流传甚广。现在教给赵昺,也是江无忌苦心。但江无忌只教了三招,待赵昺记住了,便让他扎马步。

    扎马步很苦很累,但赵昺深知基本功的重要性,咬着牙坚持了一炷香时间。

    刚开始就能坚持一炷香的时间,让江无忌好一顿表扬。

    这些表扬,赵昺就不当是拍马屁,照单全收了。

    练了足足一个时辰,传了早膳,三个人都吃了。赵昺带了江无忌和郭努,出寝宫右转,到了太后所居的临时后宫。

    自崖山大战胜利之后,杨太后的心情不错,在院子里拎了花剪,亲自修着盛开的山茶花。贝儿和灵儿两个丫头,在后面一个拖着花锄,一个捧着花篮,给太后当助手。

    赵昺进入院子,两下参见完毕。太后丢了花剪,用湿巾净了净手,牵了皇儿,向花亭内坐了,含笑道:“皇儿,母后也正想去找你呢。你猜母后为你准备了什么?”

    赵昺道:“衣服?”

    杨太后摇头道:“不是。”

    赵昺又道:“宫娥?”

    杨太后还是摇头,道:“都不是。母后啊,替你找了一个师父。”

    赵昺道:“什么师父?”

    杨太后道:“念书的师父啊。自临安出来之后,一路风尘,也没顾得上延请帝师。现在好了,终于安顿下来了,这学习之事,自是首先要恢复正常的。”

    读书?

    不要啊!

    赵昺心里一声哀叹,面上却不敢露出来,只问道:“不知道是哪个师父?”

    杨太后道:“心学大师,陆凤鸣陆老先生。”

    心学大师?

    赵昺心头一动,道:“就是讲唯心主义的?”

    杨太后道:“什么唯心主义?儒学传至大宋,分为理学跟心学。理学以程朱为首,心学以象山先生陆九渊为首。这凤鸣先生,便是象山先生的嫡传后人。”

    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有时间不妨听听。只是今天来找母后,不是谈学习的。赵昺应承了母后要好好学习的要求。将话题引了开去。

    “母后,孩儿今天过来,是有要事相商。”赵昺道。

    杨太后浅笑道:“朝政要事,皇儿应该找陆丞相、文丞相他们呀。对了,文丞相到了崖山,你见过了没有?”

    赵昺道:“几位大臣都过来请过安了,只是朕没有见他们。”

    杨太后道:“皇儿,帝皇虽是九五之尊,但治理天下,全仗文武大臣。你可不能怠慢他们。”

    赵昺道:“母后教训得是。”

    杨太后道:“那你召见他们,共商大事去吧。”

    赵昺道:“母后,在与大臣们商议之前,朕想先与母后说说。”

    杨太后微笑道:“那皇儿就说说吧。”

    赵昺道:“这几日,朕把自己关在寝宫里,冥思苦想,想如何才能突破现在的困局。想来想去,觉得有三件大事必须要干。”

    杨太后道:“哪三件大事?”

    赵昺道:“第一件,便是明确今后的国策,要一个目标,一个思想,其他人要坚决执行。”

    杨太后道:“皇儿说的,甚有新意。一个目标是什么?一个思想又是什么?”

    赵昺道:“一个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平等自由开放的大宋。无论是公卿王侯还是黎民百姓,大家除了因官职不同享受的俸禄不一样之外,其它的全部平等。而且有官职的人,不得有田地私产。”

    赵昺说的,其实就是八百年后的世界秩序。未来的历史就是这样发展的。俗话说历史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定这样一个目标,一定没错。但杨太后没等他说完,眉头已经皱了起来,道:“皇上的意思,是皇室、勋贵要和黎民百姓一视同仁?”

    赵昺道:“正是。”

    杨太后沉默半晌,唤来贴身宫娥,道:“去请凤鸣大师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一章 心学大师() 
赵昺有制订国策、重建国家系统、战争策略三件大事想得到杨太后的支持,但第一件事,刚起了个头,就遭到了杨太后的反对。

    杨太后不着痕迹,只是将心学大师陆凤鸣请了来。

    从崖山开始,就发现皇上的行为有点反常。杨太后请来凤鸣大师,一则是给皇上讲课,二则是想请凤鸣大师看看,皇上的反常行为到底该怎么解释?

    过得一阵,心学大师陆凤鸣到了。

    “臣陆凤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微臣参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陆师平身,赐座。”

    “谢太后。”

    君臣相见,赵昺已将陆凤鸣打量清楚。只见这位心学大师,约有六七十岁,白眉白须,两道寿眉长有三寸,颌下长须约有两尺,身材高大,肩宽臂长,左手抱着一本厚厚的书,右手拄着一根虬龙藤杖。身着青色儒服,一派学究模样。

    陆九渊早已见过太后,此时微微一瞥,也看清楚了幼主的形象。只见幼主身着五爪金龙的锦袍,粉团团生得甚是白嫩,眉宇清奇,含着淡淡的忧色,双目灵动,带着审视万物的龙威。身体略显瘦弱,脸上稚气犹存,竟是让自己看不清晰。

    陆九渊祖传的心学,见人识人,那是看家的功夫。一般的人,只需一眼,他便知道此人心性如何,命数怎样。

    但初见幼主,竟是看不真切。

    陆九渊暗自心惊,忖道:“据传天子有真龙之气护身,看来此说不假,不然以自己的眼力,怎会看不清一个才**岁的少年?”

    正在想着,杨太后开了玉口。

    “皇上,还不拜见师尊?”

    话是向赵昺说的。赵昺微微一笑,走下龙榻,向陆凤鸣微微一揖,道:“学生赵昺,见过师尊。”

    赵昺这一拜,陆凤鸣的帝师之位,算是定了。

    陆凤鸣受了皇帝参师之礼,才站起来扶直了皇上。

    杨太后见赵昺毫不推托,就拜了帝师,心中高兴,道:“皇上第一次见师尊,哪能不备拜师礼呢?锦弦——”

    锦弦就是太后的贴身女侍,年方十七,生得娇俏大方,婷婷玉立。听到太后召唤,赶紧捧了玉盘上来。

    玉盘上面一对玉如意,一串朝珠,两锭黄金,两匹绸缎,一根金击子。

    虽是流亡朝廷,但赏赐一点都不含糊。陆凤鸣谢过太后,从玉盘上取了金击子,其它的却推了回去,道:“大宋艰难,这些赏赐,就换成军饷,多招几个将士吧。”

    杨太后轻轻一挥手,锦弦将东西收了回去。

    “大师忠心,本宫与皇上,谢过了。”

    两人客气,赵昺却看着陆凤鸣手中的金击子。在西游记里,这金击子原是敲下人参果的必备之物。上面用金击子敲,下面用玉盘接。要换了别物,人参果就跑了。现在母后赐了大师一根金击子,什么意思?

    哒!

    陆凤鸣将金击子在手心里轻轻敲了一下,面容一肃,道:“皇上,太后赐臣金击子,是赋予臣管教之责。以后课业,皇上如有松懈,臣便用金击子管教。今日先行讲明。”

    赵昺无语。不知不觉之间,母后和陆凤鸣便在自己头上悬了一根金击子,这都哪儿跟哪啊?

    赵昺一声苦笑,道:“老师尽行管教便是。”

    杨太后道:“好了,你们师徒以后有的是时间,课业之事,本宫就不管了。今日请凤鸣先生来,是帮皇上参详一些想法。皇上,刚才你说的几件大事,何不说给老师听听?”

    母后行啊,怕一个人说不过我,搬了一个大师出来了。赵昺更加谨慎,先整理了一下想法,才郑重说道:“老师,您学贯古今,可否说说我大宋落到现在的地步,根本性的问题有哪些?”

    赵昺来就放了一个大招。

    陆凤鸣轻捋长须,淡淡的道:“根本性的问题,在于儒生误国。”

    儒生误国?这个答案很是出乎赵昺的意料。

    “哦?老师尊的也是儒道,不知为何有这样的**?”

    陆凤鸣道:“臣尊的儒道,是心学。朝廷一贯用的儒生,则是理学。二者大不相同,自不能同日而语。”

    陆凤鸣接着阐述了一番理学与心学的区别,大意是说大宋所重用的文臣,虽有寇准、李纲等名相,但误国误民的更多。如眼高手低司马光、王安石,中庸无能的陈宜中、张世杰,奸佞之徒蔡京、秦桧、严嵩等。而之所以有这个结果,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心即天下的道理,更没有修行良知。

    心学何等深奥?赵昺一个穿越过去的现代人,又哪里听得懂?陆凤鸣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赵昺只得了一个结果:不明觉厉。

    陆凤鸣足足讲了半个时辰,才收住话题,道:“皇上,臣这个回答,是否满意?”

    “啊啊,满意满意。”

    赵昺本想将话题引到大宋的国策上面,现在发觉,就算引了过去,也会被大师驳得体无完肤。

    陆凤鸣道:“皇上如能懂得一二分,也就不错了。不知皇上想说的大事,又是什么?”

    大师就是厉害,一眼就看出自己连一二分也没听懂。赵昺小脸微微发烫,摸了摸鼻子,道:“听了老师刚才的一席话,学生所想的大事,就不是大事了。容学生再仔细斟酌斟酌。”

    陆凤鸣道:“三思而后行,很好。不知太后、皇上还有什么垂询?如没有的话,臣这就回去准备皇上的课业。”

    杨太后看向赵昺,赵昺摇了摇头。

    杨太后道:“皇上课业之事,就拜托凤鸣大师了。”

    “如此,臣告退。”

    陆凤鸣站起身来,施礼退出。

    赵昺空走了一遭,也向母后告辞,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赵昺走后,陆凤鸣又回见了杨太后。

    杨太后道:“大师,可看出来些什么?”

    陆凤鸣今天还肩负着探察皇上的使命。

    “回太后,”陆凤鸣道:“今日皇上没有说几句话,能看出来的不多。但有一事,可以明确。”

    杨太后道:“何事?”

    陆凤鸣道:“皇上想将大宋打散重建。”

    杨太后一惊,道:“有如此严重?”

    陆凤鸣点点头道:“确乎如此。”

    杨太后道:“现在朝廷如风中烛火,稍有不慎就会烟消云散,哪里禁得住那么大的折腾?大师,有何良策?”

    陆凤鸣道:“大宋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确实需要去探究根子上的毛病。但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解决那些毛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皇上年轻,锐气十足,很多事情都想一步到位。但知易行难,世事没有皇上想的那么简单。臣恳求太后明白担起监国重任,在皇上和大臣之间,起一个缓冲的作用。”

    杨太后道:“前日陆相等人也这样说。既然大师也是这样看,那本宫就与几位重臣商量商量,将监国之事早点办了。”

    陆凤鸣道:“当该如此。”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二章 瘟疫四起() 
陆凤鸣走后,杨太后令锦弦去召陆秀夫、江无伤、苏刘义等人,没想锦绣去了一趟,几位重臣都不在。

    “他们到哪里去了?”

    “回太后,听说他们到附近的村落去了。”

    杨太后道:“知道什么事吗?”

    锦弦道:“回太后,说是黎人染上了瘟疫。现在军营和行宫已经戒严了。”

    杨太后心底一紧,急道:“瘟疫?怎么会有瘟疫?军中将士呢?有染上的么?”

    锦弦道:“奴婢不知。”

    杨太后急得在屋子里转了两圈,最后道:“弦儿,你去陆相府前候着。陆相一回来,你就请他来见。”

    “是,太后。”

    锦弦急急的去了。

    琼州,黎人的聚居地。自大宋朝廷流亡至此后,五指山一带就成了军机重地。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将黎人请到出了五指山,沿着各江各河,逐水而居。而宋朝二三十万军民,便占据了五指山。

    原先还好,最近一月,黎人村落中,开始出现疾病。这疾病挺怪,发作后身上会现出灰色的斑点,无药可治。开始时,只是猎户和渔民偶有发生,还没引起众人的注意。自崖山的军民撤回来后,这病突然加快了扩散的速度。待陆秀夫现在去查探时,已有不少村子死尽死绝。

    太医严御之,乃是杭州三大神医之一,擅长治痢,跟着去看了后,却束手无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