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撂荒加上大旱,农业方面的收入直接为零儿。
臣以为,农业方面要想恢复到我们刚退到江北的那一年的水平。这是一个缓慢复苏,放长线钓大鱼的事情。其实,商业方面也是差不多。圣上应该能知道,现在天都城里的商铺也都开起来了,街上的人也多了,这都是好的现象。这也是取决于朝廷对他们税收的减少,让他们有了积极性。
等到,整个的商业回复了,成熟了,再适当的加税,这样我们国库的收入就起来了。只是这也需要时间的。不能够立刻就解决眼前的难题。所以,臣就只能在那西部十国上面薅羊毛,割韭菜了。对了,还有东部以鲜国为首的五个国家。希望从他们身上搜刮来的钱,能让我们大阳朝眼前的危机很好的过度下去。等到商业和农业都恢复了,我们整个国家的运转就不成问题了。”
伦塔说到这儿,顿了顿,接着说道:“不知道,圣上是是否赞同臣的这一计策。”
那楞听了点点头说道:“计策还可以,再者好像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了。只是,朕怕那十几个藩属国不听话啊!”
伦塔说道:“不听话就打他们,直到打的甜蜜听话为止。”
“那边的兵力够不够?”那楞问道。
伦塔说道:“够用,臣已经让派往各国的大使解散当地的军队了。到时候,那些国家就只有我们大阳朝的军队了。他们还不乖乖儿的听话?”
那楞听了这几句话,脸上才漏出了笑意来,说道:“好,这个釜底抽薪的计策很好。”
伦塔说道:“多谢陛下的夸赞。”
那楞却沉默起来。
伦塔在下面看着那楞,也不敢发问。
过了半晌,那楞便看着伦塔说道:“朕还有个想法儿。”
“请圣上明示。”伦塔弯腰一拜说道。
那楞就说道:“丞相,朕觉得这样下去,国力将会和华汉朝越拉越大,那在今后的对峙中不就是越来处于弱势了吗?”
伦塔说道:“长此以往定是如此啊!不过圣上,以前的大华朝的国力也是在我们之上的,结果不还是被我们靼奴给灭了吗!”
那楞说道:“那是大华朝不注重军队的建设,可现在的华汉朝是不一样了。他们是十分的重视军队的发展,还注重兵器的发展,这样的华汉朝可是比之前的大华朝更加的可怕啊!”
伦塔听了那楞的话,就皱起了眉头,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之前的大华朝尽管国力强,但也只是比较富有,不过在后期也不行了。只是那大华朝廷不重视军队的发展和建设,导致一败涂地。
而现在的华汉朝,则是经济和军事坪头并进,实在是可怕。
“圣上说的对,现在的华汉朝要比之前的大华国厉害的多,不然我们也不会被逼到这天江以北来。”伦塔说道。
那楞说道:“所以,朕以为还不如就和那华汉朝决一死战,胜了我们就吃香的喝辣的,败了,我们就再回到大漠韬光养晦,等时机成熟,就再次杀回中土。”
伦塔听了,就说道:“圣上,这个可是很冒险的啊,一旦失败了,那可就是被打回原形了。不仅如此啊,要是那华汉朝不依不饶,那我们可有灭族的危险啊!”
“灭族的危险?这个朕倒是没有想过。”那楞皱着眉头说道。
伦塔说道:“圣上,这个不得不防啊!汉人和我们可谓是有着四海的深仇大恨的。到时候,他们一定会把我们赶尽杀绝的。”
听了伦塔的话,那楞顿时陷入了沉思。灭族,这可不是小事。这样的事绝对不能发生,更不能发生在他做皇帝的时候。那样他将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成为整个族群的罪人,受千古唾骂。
一想到这些,那楞就忍不住打了冷颤。
伦塔就在下面站着,也不敢说话。
又过了半晌,那楞才说道:“看来,朕的这个想法是行不通的啊!”
伦塔说道:“不是行不通,是风险很大。”
那楞则问道:“丞相,我们靼奴人就那么不堪会被汉人灭族?”
伦塔说道:“圣上,这华汉朝的实力方才也说了,他们绝对有把我们靼奴人赶尽杀绝的能力。”
那楞又沉思一会儿,说道:“那就算了,不过,要做长远打算,还能怎么样呢?”
伦塔说道:“圣上,在臣的心里只有两个办法。”
“快说出来朕听听。”那楞急切是说道。
伦塔说道:“可能会让圣上失望的。”
那楞叹了口气,幽幽说道:“说吧,朕又不是一次失望了。朕是每天都活在失望当中,也就不差你这一次了。说吧!”
伦塔这才说道:“臣的两个办法,一个就是死守。第二个就是和华汉朝谈判,直接让出中土,回到漠北,从此世世代代绝对不再踏入道中土之地。”
那楞听完,沉吟片刻,说道:“第一个还算是个办法,第二个朕坚决不同意。我们靼奴人是太阳的儿子,个个儿都是勇士,就是站着死,也不能跪着生。”
伦塔说道:“这一点臣是知道的,可为了我们整个靼奴族,是不能够义气用事的,汉人都句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我们能保留下靼奴的种子,以后就还有机会。”
伦塔的话让那楞无从辩驳,他很清楚,在这些事关族群兴亡的大事上,绝对不能大意,就像伦塔说的,不能意气用事。
第973章 全面开战(四十六)()
那楞沉吟半晌,才说道:“那我们要是守不住呢?”
伦塔说道:“圣上要是觉得守不住,那就不如趁早让出中土,和华汉朝和解回到漠北去。”
那楞又问道:“除了这个办法,就没有别的了?”
伦塔说道:“臣实在是想不出来了。”
那楞沉默了片刻,忽然一拍桌子,愤愤说道:“朕就不信了,朕是绝对不会向华汉朝求饶的,绝不。”
看到那楞暴怒的样子,他吓的不敢说话了。
那楞接着对伦塔说道:“丞相,今后你要多想想怎么对付华汉朝,而不是总想着吗,在逃跑。”他有点儿对伦塔生气了,因为伦塔总是在给他泄气,教他卖国逃跑。
“是圣上,臣记住了。”伦塔看到那楞怒了,也就不再敢多说什么。其实,在他的心里早就看明白了,第一次不是华汉朝的对手。但是,靼奴人的性格他也是知道的,就像那楞,宁愿站着死,也不远跪着生。
“没什么事你先下去吧。”那楞没好气的说道。
伦塔早就想走了,他可不想看那楞发怒的样子,那会殃及池鱼的。
“是,圣上,臣告退。”伦塔躬身一拜,退出了偏殿。
伦塔走了,那楞也就是在愤怒。这些日子,他的脾气极其暴躁,后宫有单个嫔妃被他打断了胳膊。现在正卧床休养。伤筋动骨一百天,慢慢儿养吧!事后,他也很自责,又是去安慰,又是赏赐东西。算是挽回了那两个嫔妃的一些个颜面。
他的脾气暴躁的来源其实很简单,就是华汉朝的咄咄逼人,以及自己朝廷不争气的原因。
他觉得现在是事事不顺,喝凉水都要塞牙。就这样的情况,脾气再好的人恐怕也会发火儿,。更何况,这那楞不是一个脾气好的人。在巨大的压力下,经常发火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这样一来,就连后宫的嫔妃都不敢接近他了。只有皇后,还敢在他面前说上几句话。但也是见势不妙就散人。
孤,寡人,这回那楞是真的明白皇帝们为什么要称自己是孤和寡人了。真是没人跟他说心里话儿啊。越是这样,他就越是郁闷,越郁闷,他的火气就越大,火气越大,别人就更是不敢靠近他,都怕被他吃了。
当今天看到伦塔也是吓得急忙告退,心里的孤独感就更浓烈了,就像烈酒一样。
当……那楞狠狠的砸了一下桌子。吓得一旁的小太监哆嗦一下。然后,他就有沉默了。天渐渐的黑了,有掌管宫灯的太监就来掌灯了。
“不用了。”那楞说道。
那掌灯的小太监就赶紧下去了。于是,那楞就被黑暗给埋没了。不过,他现在就喜欢在这黑暗中待着,他看不到别人,别人夜晚看不到他,他觉得这样是安全的。他想要人来陪他说话,却又想自己独自待着。
问题是谁能和他说心里话儿呢?没有人,一个人也没有,就连皇后都不行的。
夜彻底黑了,偏殿里似乎别夜色还要黑。那楞都看不到自己的手了。耳边是静的。忽然,他的心感到一阵憋闷。他觉得这个大殿就是个坟墓,而他已经是死在坟墓里了。
死亡的恐惧立刻席卷那楞的整个身心,他咬了咬牙,感到透不过气来了。过了一会儿,他越来越恐惧,他甚至看到自己的将士们死尸遍野,打败给了汉军。
那满眼的血啊!他害怕了,他想喊,却喊不出声,他想动却也动不了。他整个的人被这坟墓给压住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的脑袋一沉,昏了过去了。再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了。接着,他就病了几天。
在这几天里,他对朝政不理会也不问。他只想休息,让身子休息,也让大脑休息。
后来,他好了,就再也听不了关于投向的议题了。不过好在,这样的议题在这朝廷里还是不多的。尤其是伦塔,就此再也没有说过关于逃跑的事了。
这样一来,多多少少的也让他感到了一丝的欣慰。可压力却依然的存在,他感觉那华汉朝的皇帝就在坐在他的头顶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那楞的郁闷继续,后来甚至有些神经质了。不过,他始终都是坚守着一条,那就是绝对不能投降,要打,打,打,打到底。
刘永这边已经不管靼奴那边的政策了,反正,只要西部十国一旦拿下,那就是他对大阳朝的全面开战。
在朝廷里,自从这遴选监国的事情传出去的之后,几位皇子做事就更加的兢兢业业了。都想这做出来些成绩给他刘永看看。
为此,刘永感到很高兴。他就希望自己的儿子们都朝气蓬勃的。当然了,虽然老大刘延平不争不抢的,但是他的工作还是做的非常好的。这一点,刘永对他还是十分的满意的。
一个半月过去了,老三刘延利便要去埋藏在赴任了。林青柔是多么的想跟着儿子去啊!眉州城是她的家乡,还有她的父母兄长,她心中十分的想念。但是作为一位母仪天下的皇后,又不像其他的嫔妃一样,可以回家省亲。皇后一旦要是回家省亲,那铺张可就要大很多了。
这只是一点,主要是皇后要掌管后宫,琐事缠身,又不是说走就能走开的。
而此时,自己的儿子又要离开了,心情也就倍加的伤感了。离别之时,少不了要抹上几滴眼泪。但也只是偷着抹,毕竟要顾忌自己皇后的身份了。不过,伤感归伤感,她还是为自己儿子刘延利感到骄傲的。刘延利作为一个皇子,能屈驾到那眉州城做一个小小的州长,这的确是值得被人敬佩的。
刘延利的这个决定,也引来了朝中许多大臣的赞赏。这样的远行,无疑就和出征一样了。
刘延利出行的这一天,他的所有的兄弟都来送他了。刘延利十分感动,也是热泪盈眶了。还有那些姨母妃们,也都出来送他,还给他银子,都说是穷家富路。在外面不要苛待自己。
刘延利非常感动,一一告别之后,就骑上马奔赴千里之外的眉州城了。
第974章 全面开战(四十七)()
就在刘延利出走后的一个月后,刘延平也踏上了远行的征途,他不是去哪里做官,而是代表皇帝刘永去全国视察。这个也是他主动要求的。也是听了弟弟刘延利的话。而且正好有这样一个机会,他就毛遂自荐了。
机会是这样来的。南广声有个地方遭灾了,而且还出现了冤案,在早朝上,一有大臣建议朝廷派出重要的官员去视察,处理。然后刘延平就借此机会,名正言顺的去了。而且这一去,至少得一年才能回来。
这样一来,能做这监国就剩下老二和老四了。就剩下两个人了,也加快没有争夺的意思了。就等着刘永下旨了。
最后,刘永终于说完下旨了。这已经是在甘地和一众武将去往西部十国近四个月后了。刘永猜测,他们快到西部十国了。而且,刘永还知道,像这样的政变,一般来说会很快的。是个国家九个造反了,而且哈斯一起的,令靼奴军猝不及防的,那将是很快的。而且在旱地等一干武将在走之前,刘永已经告诉了吴青,让他们在政变的时候一定要迅速,不宜拖沓。擒贼先擒王,抓了大使和军队的首领,那就万事大吉了。
这不是难事,刘永就是这样以为的。毕竟,这些国家的人都对靼奴人是极其愤恨的。说起政变,那可以说是从上到下,团结一心的。只要这些国家的人军民团结起来,那就是必保的成功。而且还有他派去的将军和火枪军的帮助,那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在这样的基调下,刘永就做出了监国人员的选择,两个人,老二刘延顺和老四刘延定。刘永让他们每人掌管一个月,作为历练,同时也替他做些事。就这样的简单。
当刘永这样安排下来之后,朝廷内外所有的人都不会再说谁是监国谁就是未来的太子了。换地还如此年壮,还要什么太子呢?
到现在,选择监国的事件就算是圆满的结束了。刘永为此很满,至少他没看到兄弟们的互相残杀。当然了,这互相残杀在这里说出来有些过头儿了。反正就是这个意思吧!刘永没看到兄弟们互相勾心斗角甚至是反目成仇的。
而且,他对刘延利的做法非常的赞赏。而老大刘延平也是很好的,带父皇出去巡查,就相当于刘永他自己去了。
儿子多了就是好,刘永决定还要在生些儿子。不过其中再来上几个公主才好的。
现在,刘永就等着自己御驾亲征的那一刻了。他很激动,在皇宫里简直就是太过憋闷了。
进过四个月的旅途新老,甘地带着武将们终于是来到了西部,在之前他们就以商队的样子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