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上并且说明了理由。现在朝廷派了二十万大军攻打失陷的东广路,所以周围的路一定是认为位于东广路的叛军朝廷的二十万大军歼灭。所以他么此时的防守是最弱的,是攻打的最好时机。
一旦占领了福泉一路,那这一片海岸线就是一个很好的根据地。进可想内陆攻打,退则出海方便。
刘永看完了信,觉得吴青的想法很好,为了不延误战机,他立刻拟召发给吴青,就按照他信上说的办。
吴青得到了刘永的回应,立刻整顿骏马,带领五万人直奔东方。三天后到达了海州,没用半日就攻下城来。
守军估计不足,纷纷投降。
吴青不做停留,一路向北,两万火强军所向披靡,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北面攻占了文州,西面攻下了宴宁府。这样一来,整个福泉路就全在吴青的掌握下了。而文州距离原大华的都城天安府不远了。
但是,吴青不准备在向北进攻了。因为越往北,鞑奴的防备可就越强。不好攻打。而自己的五万军队经历了半个多月的攻城拔寨,已经和疲惫了。
此时,他立刻向远在广城的刘永些奏章,让刘永立刻派兵进行布防。快马加鞭,刘永四天后就收到了信,他不做停顿,立刻下令调动二十万军队前往吴青处。
就在位于天都的那愣皇帝得到福泉失守后的同一天,吴青已经把福泉路做好了布防。
这样一来,沿海的东广路和全福路加上小半个天杭路都被刘永占领了。
听到这个消息,刘永是万分的激动。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反攻鞑奴的征战会进行的如此顺利,自从那晚偷袭雅山,到现在,短短的两个多月里,竟然占领了两个路。
这可真是天助我也。
天都的皇宫里,那愣皇帝已经震怒,此时他正坐在龙椅上大声的咆哮,辱骂下面一群战战兢兢的文臣武将。
“二十万,二十万啊,朕连声响都没听到就没了?你们这些人是怎么搞的?都是些酒囊饭袋。酒囊饭袋。不不仅是损失了二十万的军队,还把福泉一路又给丢了。你们快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那愣气的不断的咆哮。
那大臣又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这都是我们不注重海防的结果啊!我们本以为大华都被灭掉了。海外的不过是些藩属小国,哪里有胆量敢侵犯我们的国土呢?没想到海外竟然还有大华余孽。他们就是利用这一点,对我们进行了突袭。”
第549章 防守反击()
那愣说道:“丞相说的不无道理,我们这战略是在西方,至于东南沿海我们的确是疏于防范了。不过,眼下大华余孽来时汹汹,至今我们都不知道他们一共有多少兵马。这岂不是我们在明他们在暗吗?”
那大臣正是阳朝丞相魏大昌,他是大华人,也曾在大华朝中为官,但因为贪污被贬官刺配边疆,后半路逃跑一路向北投奔鞑奴。鞑奴在和大华交战时,他出谋划策立下大功。阳朝建立后,他被封了丞相。他为了感恩阳朝皇帝就更加卖力了。
此人行事阴险,心机极重,毫无光明正大可言。
魏大昌说道:“启禀皇上,臣已经下令差人让探子打入福泉路和东广路,探探他们的底细了。臣想,过不了几天就能打探到对方的虚实。”
那愣听完,点了点头,沉沉说道:“好,抓紧打探到大华余孽的情况,我们好对症下药。”
魏大昌回禀说道:“是,皇上。”
“好了,西方的战况怎么样啊?”那愣又问道。
魏大昌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还是先把西方的军力撤回来,一来是我们的军队在西方已经遭受到了顽强的抵抗。具探子来报,我们已经连连败退了。再继续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这二来,我们的南部又受到了大华余孽的骚扰。绝对不能让他们起势。所以把西方的军队调回来准备和大华余孽的战争。守卫我们阳朝的本陆才是最重要的。”
听完魏大昌的话,那愣又是点点头。他说道:“好的,丞相,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魏大昌点头称是。
那愣又问道:“你们还有什么要奏的吗?”
这时候,一个官员走出来,奏道:“启禀皇上,西部的西原路,林州路今年发生了大旱,当地命中饿殍遍野,请皇上下令赈济灾民。”
“什么?大旱?什么时候的事?”那愣有些惊讶的问道。
“启禀皇上,已经持续一年了。刚开始当地府衙还开仓放粮,可后来看到灾民越来越多就停止了放粮。而他们也不想朝廷上奏。臣也是才听说的。”那大臣回禀说道。
“那里的居民是不是汉人居多?”那愣问道。
“是的皇上。”那大臣回禀说道。
“那就让他们饿这吧!”那愣冷冷的说道。
“皇上,臣有句话要说,还请皇上恕罪。”那大臣说道。
那愣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你既然知道有罪那就不要说了。”他似乎猜出这个大臣要说的话,不是什么好话儿。
但那大臣还是不依不饶的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既然我大阳王朝统治了这方百姓。那不论是汉人,还是鞑奴人,还是其他的细目人,就都是皇上的子民。既然是皇上的子民,那皇上就要体察他们的疾苦。如今西部的旱灾相当的严重,据说他们都开始易子而食了。十分的惨。还请皇上体察民情,赈济那些灾民。”
那大臣说完这惨烈的话后,那愣竟然哈哈大笑起来。他抹抹胡子笑道:“汉人们易子而食那是他们的传统,我们就不用跟着操心了。我们的粮食也是有限的。就让他们吃自己的后代吧。这样也省的我在去屠杀他们了,哈哈哈。”
那愣大笑,下面的一些大臣也跟着笑起来。
那大臣感到十分气愤,便说道:“皇上,您是真命天子,您要对天下百姓负责啊!”
“我负责个屁,好了,你这个户部侍郎也别干了。你愿意赈灾这就给你机会。你下去吧!”那愣冷冷的,不屑的说着。
这时候,两士兵上去就把那大臣的管帽给摘了下来。
那大臣无奈,之后磕头谢恩退了出去,如果他胆敢再多数一句话,脑袋就要搬家了。
……
刘永来到了文州,这里距离原大华都城仅有几百里路了。那里还有他的府宅,但是他却不能去看看。什么叫做咫尺天涯,这就是吧。
他再在文州的高塔上想北方遥望,心中发出阵阵的感叹。
晚上,刘永在文州的州府里举行了庆祝晚宴。东广路布防好了之后,他就带着云儿来到了文州。正着在这里给吴青庆功。
庆功宴上,刘永亲自给吴青敬酒,这让吴青十分的惶恐。
当然了庆功宴上,刘永还是要和吴青等大将说说今后的战略。
吴青说道:“陛下,以微臣之见,我们现在已经没有继续攻打的机会了。因为周围的几个路肯定都增加了布防。即便是攻打,我们也会有损失的。因为他们是以逸待劳。所以,臣以为,下一步我们的战略就要放在防守上。鞑奴一定会来攻打我们,从而夺回失地的。”
听到这里,刘永点了点头。
又听我去接着说道:“陛下,所以臣以为我们只要做一件事,那就是防守反击。我们这么长的防线,每一处都要做到防守反击。也就是说,敌人来攻打,我们就防守,然后瞅准机会再攻他的出其不意。就这样,让鞑奴们不敢肆意的攻打,因为他们也怕被偷袭。”
“而且陛下,这种防守反击的战法我们在狮城岛都是有过演练的。基本上就是看到攻打的敌人疲惫稍有松懈的时候,给他来个反击。这还是病神仙军事研制的战法。”
刘永听完,感到眼下不能冒进的情况下,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战法。此时他已经得了两个路的地盘儿,根据地已经稳了。是该把病神仙调来了。他来到的话,那就是如虎添翼了。于是,他立刻传旨,让一条快船去把不是那些接来。
如今的病神仙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不过好在他是习武之人。身体十分的好。
吴青又说道:“陛下,臣猜测鞑奴定会派出探子前来打探我们的情况的。”
刘永也是这样认为的,就点了点头,问道:“吴青,你有什么办法?”
吴青微微一笑说道:“陛下,自然是来个反间计了。”
听完吴青的话,刘永笑了,他对这个反间计很管兴趣,就问道:“好,吴将军就请说说看。”
第550章 反间之网()
吴青说道:“陛下,我们现在已经占领了两个路,地盘儿不小了。但我们又不能完全封锁所有进出的通道。所以他们一定会派大量的探子前来。但是他们不会派鞑奴人来,因为这样我们就能识别并抓住他们。他们一定会派汉人来。这样我们就分不清楚。”
“这就给我们识别探子带来困难。但是探子既然来到我们这里,他想要打探到消息,必会来像文州这样的大城。这样一来就让我们锁定了一个范围,那就是这两个路的州府。我们只要在这那些地方铺下反间之网,就能让他们无功而返。鞑奴还是不知道我们的底细,况且这些地方的老百姓虽然知道我们是打回来的汉人,但是他们也不了解我们的底细。”
“这样一来,鞑奴就会陷入到一种焦躁里,因为他们想知道我们的实力却不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又不敢贸然来攻打。即便是攻打也是小打小闹的。我们也不怕。我们就趁此时机尽快扩展军队。这里不像狮城岛了。这里的百姓很多,征兵很容易。等我们再征上二十万的军队,那我们就可以进行真正的北伐了。”
刘永听完吴青的滔滔长篇大论,觉得还很有道理的。但是他觉得一味儿的防守也不是最好的办法。虽然是韬光养晦,但也可能延误战机。让鞑奴有更多的时间来制定攻打自己的策略。
但是有一点刘永是赞同的,那就是找一个发展壮大自己的机会。像鞑奴最少也要有七八十万的军队,而自己的五十万还稍逊一筹。虽然也能一战。旦处在敌众我寡状况也不是件好事。征兵的事情也当务之急的事。
其实刘永也知道一点,那就是兵在于精,而不是多。所以,对于征兵他还是持保留意见的。自己带来的五十万大军,那可都是精锐部队。而留在狮城岛的五万守军则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负责守卫狮城岛的安全。
这五十万,还有五万屯兵海上,一旦狮城岛有事可以火速回援。剩下的进队全部集中在了东广和福泉两路。
现在来看,文州的北边肯定是鞑奴重兵把手之地。向来这些地方是繁华之地,鞑奴也要靠这些地方赚取国库。重兵把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刘永想,要是主动进攻的话,文州的北边不是好的攻击点。反而分两路,东广路向北,福泉路向西,两路夹击们,拿下天江以南的腹地。这应该是最好的战略选择。但这要看战机。腹地虽好,但不能冒进。
刘永把他的想法说出来。
吴青顿时五体投地的说道:“陛下高瞻远瞩非微臣所能。微臣佩服。”
其他几个将军也是佩服刘永的战略。
刘永拿出了大的方略,那小的操作和部署就要吴青等人去实施了。当然了,首先要做的就是让鞑奴的探子无功而返。
这件事吴青能办好,他自有安排。
……
文州城里在刘永军队的到来后,渐渐变得热闹起来。百姓们有仿佛回到了华朝的时候,可以安静的生活了。
坊间都在猜测这支军队的真正领导者,但是没人知道。他们只知道大将军是一个叫做吴青的人。但是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依旧是不知道。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刘永对军队的保密。军队里的士兵任何人不能透露自己的来历。
但是除了少数极其好奇的人外,多数的人是不在乎的。只要这只军队是汉人的军队,不是鞑奴,那就好了。
峰鹤楼是文州最大的酒楼,在刘永来到之前,这做酒楼几乎处于半停业的状态。因为鞑奴吃饭从不花钱,老板无力经营。自从刘永来了,这家酒楼又逐渐恢复了营业。
此时正值中午时分,正值饭口。偌大的酒楼里已经坐满了食客。
一个锦衣中年人独自走进了酒楼。重新就业的小伙计引着这位客人上到了二楼。二楼一个大厅,里面有十几张桌子。坐满了人。
其中靠窗的一张桌子只做了一个人,是一个年轻的郎君。小二引着中年锦衣男子去去了窗边的饭桌,让他和那郎君拼桌。
那郎君痛快答应了。
“多谢这位小兄弟了。”那锦衣中年男子拱拱手坐下来。
“兄台客气。”年轻郎君也拱拱手。
“小兄弟,今日就又我来请客吧!”中年男子笑道。
“不用,我已叫了酒菜。”青年郎君回道。
哈哈哈,中年男子笑起来,说道:“算我请客,算我请客。”
“这不好吧!”青年郎君笑道。
“没关系,看在小兄弟慷慨让位的豪情下,这点儿酒菜不算什么。”那锦衣中年说道。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青年郎君拱拱手。
“不必客气。”锦衣中年说完,便又对小二点了酒菜一起上来。
二人闲聊了几句酒菜就上来了。
锦衣中年亲自给青年郎君斟满酒,然后端起来说道:“小兄弟请。”
青年郎君也端起来说道:“请。”
二人喝了一杯。
“小兄弟吃菜。”锦衣中年摆摆手。
青年郎君随便吃了几口,二人又喝酒。
“小兄弟是本地人?”那锦衣中年放下酒杯问道。
“正是。敢问兄长哪里人?”青年郎君问道。
“哦,我乃贺州人氏。”锦衣中年笑着回道。
“那距离文州不远啊!”青年郎君说道。
“百十里路而已。”锦衣中年笑道。
“来,兄长,小弟敬你一杯。”青年郎君端起了酒杯。
“好的,我吃兄弟一杯。”锦衣中年也端起酒杯。
二人又喝了一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