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名侦探-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炼忽然插口道:“会不会那凶手杀了一川之后,还会向我或者大哥下手?”

    “不太可能。”

    孙绍宗略一沉吟,便摇头道:“首先,这不符合凶手每次都给自己增加难度的规矩;其次,杀掉一川之后,你们两个肯定会疑神疑鬼,再想得手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若真如秦大人所言,为了杀一个配角儿,让主角儿逃出生天,也确实不太合理。”

    说着,孙绍宗又道:“或许是一川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杀了什么不该杀的人,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又或者是发现了什么秘密……”

    “不对!”

    说到一半,没等旁人质疑,他自己倒先摇起头来:“要是发现了什么秘密的话,凶手应该在第一时间灭口才对,完全没必要搞得这么麻烦。”

    顿了顿,他又道:“倒是杀错了人,或者做了不该做的事儿,比较有可能。”

    听孙绍宗这般说,卢剑星与沈炼对视了一眼,却是齐齐苦笑道:“不满大人,我等也知道朝堂上盘根错节关系复杂,因此平日也只敢炮制一些没身份的——那些护院、家仆里,总不会有什么大人物的至亲吧?”

    啧~

    难道这次自己的推理,完全搞错了方向?

    一连遭到这许多质疑,孙绍宗难免也有些动摇,毕竟只是勉强捏合出来的推理,有问题也正常的很。

    于是又和三人讨论了一番,见仍是不得要领,他便也只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到了北镇抚司门外,眼见孙绍宗便要翻身上马,沈炼却忽然抓住了缰绳,压低声音问道:“大人,您心中可是有怀疑的对象?”

    “这个嘛……”

    孙绍宗略一犹豫,还是坦然道:“原本我确实有些怀疑,你们那位指挥佥事大人。”

    “您怀疑钱大人?为什么?”

    “因为贺家少奶奶呗。”

    孙绍宗耸肩道:“当初你们那位钱大人,为了她可是不惜坏了镇抚司的规矩,足见对其十分痴迷——若是那少奶奶一心想要报仇,未必不能说动他下手!”

    “可我们当时是奉了皇命差遣!”

    沈炼皱眉道:“再说那天带队的是大哥,抓她时也是以我为主,真要报复的话,怎么也轮不到一川头上!”

    “所以我方才就没说嘛。”

    孙绍宗无奈的摊了摊手:“毕竟这案子直到现在,还有许多谜题未能解开,我又是半途才插手的,眼下也只能提出一些假设,拿不出实际的证据来。”

    顿了顿,他又苦笑道:“就连一川是不是最后一个受害者,怕是都要等过两天才能确定。”

    沈炼默然半响,缓缓的松开了缰绳。

    孙绍宗便也翻身上马,向着来路奔去——明天就要去府衙上工了,这案子又没什么进展,还是先回家及时行乐,松快松快再说吧。

第121章 物是人非,几家欢喜几家愁() 
因要分出人手料理灾情,府衙里明显比往日冷清了许多,连门口值班的衙役都缺了一半。

    孙绍宗在点卯处签了到,又打听出刘治中眼下并不在城中,便径自去了韩府尹处——贾雨村作为阅卷考官之一,要等到秋闱的名次定下来,才能离开贡院。

    请属吏通禀之后,孙绍宗又在花厅里侯了约莫半刻钟,这才见韩安邦佝偻着身子走了进来,面色苍白无血不说,就连头发都花白了不少。

    这是怎得了?

    也没听说他最近死了老婆孩子啊?

    难道是因为城外灾民的事儿,着急上火所致?

    可也不应该啊?

    听说这次皇帝撒下了大把银子【八成是查抄贺家的收获】,因此灾民情绪十分稳定,没有一丝要犯上作乱的意思。

    孙绍宗心里胡思乱想着,表面上却是目不斜视的一躬到底:“卑职参见府尹大人。”

    “咳咳咳……”

    韩安邦未曾开口,倒先干咳了几声,只咳的面色潮红上气不接下气。

    就在孙绍宗犹豫,要不要上前扶他一把的时候,他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俩字:“坐吧。”

    说着,他也佝偻着身子,径自坐到了主位上。

    孙绍宗等他坐实了,这才把屁股往下一沉,道:“卑职刚刚交卸了秋闱巡阅使的差事,治中大人却恰好不在城内,因此便来向府尹大人复命。”

    按常理,韩安邦这时就该勉励几句,然后客客气气的端茶送客。

    然而眼下孙绍宗说完之后,就见那韩安邦定定看着他,两眼郁郁、满面颓然。

    只瞧的孙绍宗浑身不自在,却又不好主动问其原因——否则韩安邦万一顺坡下驴,交代下什么为难的差事,岂不是论到他抓瞎了?

    就这般尴尬的沉默了好一会儿,韩安邦终于幽幽的开口道:“刘治中是什么时候,与荣国府搭上关系的?”

    咦!

    刘崇善这个二五仔怎么暴露了?

    难道就是因为这事儿,韩府尹便被打击成了如此模样?

    那他这心里承受能力也忒脆弱了吧?

    心里吐槽着,孙绍宗面上却是一脸的疑惑:“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呢?”

    “呵呵……”

    韩安邦苦笑一声,摇头道:“孙大人既然不想说实话,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吧。”

    说着,他又拱了拱手:“我这里先提前恭喜孙大人升任治中了。”

    今儿这位府尹大人说话,还真是没头没尾的,

    “大人说笑了。”

    搞不清楚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孙绍宗也只好顺嘴儿闲扯道:“我担任通判一职,至今也不过才半年有余,就算刘大人升了官,怕也轮不到我来继任。”

    韩安邦却又摇头道:“这却是你想差了,虽说如今重文轻武,但你从六品都尉调任六品通判,从朝廷制度上却仍算是平调,任职年限应该从广德八年春天算起。”

    还有这好事儿?

    要真是这样,算一算自己也算是在职两年半了,虽然距离三年一任的说法,还稍微差了些,但有大把的功劳垫着,连升两级来也不算是太扎眼……

    这般想着,孙绍宗心中也不禁生出几分热切,在小跨院里窝了大半年,他早惦记上刘崇善那五间正房了!

    再者说,也只有当上了堂官,日后才有资格与贾雨村分庭抗礼!

    于是他忍不住追问道:“听大人这意思,刘治中是要高升了?”

    韩安邦又定定的瞧了他半响,这才叹息道:“看来你是真不晓得这事——罢了,你先下去吧。”

    靠~

    这特娘刚吊起别人的胃口,却又突然下了逐客令!

    孙绍宗心中腹诽着,动作却是丝毫不慢,起身拱手道:“那卑职便告退了。”

    说着,毫不留恋向外便走。

    老话说的好,上赶着不是买卖!

    要真被韩安邦几句话便弄的进退失据,以后还不得被他牵着鼻子走?

    再说韩安邦变化如此明显,府衙里不可能没人注意到,自己回去好好打听打听,也不难晓得这段日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孙大人!”

    刚出了韩安邦的院子,就听有人脆脆的招呼了一声。

    孙绍宗转头望去,却是府里掌管文书的从七品经历陈志创。

    当初走马上任的时候,这姓陈的还曾经为难过他。

    但眼下陈志创却是笑的菊花一般,哈巴狗似的凑了上来,斜肩谄媚的道:“大人几时从贡院出来的?我昨儿还听秀才们说,今年这秋闱比往年都要规矩了许多,对大人您这巡阅使那都是交口称赞啊!”

    “陈经历过誉了。”

    孙绍宗淡然的道:“这都是礼部张侍郎领导有方,我不过依命行事,那当的什么交口称赞?”

    “当的、当的、大人那是当之无愧啊!”

    往日孙绍宗要是摆脸色,他多半会讪讪的退开,但这回的热情却是不见丝毫减退,嘴里没口子的喷着马******见如此,孙绍宗心中便猜出,他八成是得了什么内幕消息,知道自己即将升任治中,所以才变得如此热情。

    当然,担任秋闱巡阅使一事,也是不小的加分项——有了这层渊源,孙绍宗这个文官体系中的异类,也便没有最初那么扎眼了。

    在韩安邦门前,倒不好细问什么。

    因此孙绍宗不着痕迹的敷衍了几句,转过脸回到刑名司之后,却是立刻派了周达出马,找陈志创探听消息。

    那陈志创果然是知道内幕的!

    却原来孙绍宗巡阅秋闱这些时日里,顺天府上下为了城外的灾民,也是忙手脚不沾地。

    后来皇帝拨下大笔赈灾银子,灾情为之一缓,韩安邦等人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一松懈,难免便起了歪心杂念。

    又正好贾雨村和孙绍宗都不在,贾系人马就只有一个初来乍到的傅试,韩安邦便琢磨着来个杀鸡儆猴,先捏住这傅试的短处,好趁机扳回一城。

    而这等大事,却怎能不叫上盟友‘刘治中’一起参详?

    然而韩安邦哪里晓得,刘崇善其实已经暗中投靠了贾雨村!

    他表面上帮着出谋划策,等到韩安邦布置下手脚,却立刻上了秘折,弹劾韩安邦构陷同僚。

    然后韩安邦就被御史抓了个人赃并获!

    眼下朝廷的处置虽然还没下来,但韩安邦再想坐稳府尹的宝座,怕是没什么可能了——当然,贾雨村到任府丞没多久,又不像孙绍宗这样屡立奇功,想要继任怕是没那么容易。

    至于那刘治中,则因为检举有功,再加上沾了孙绍宗不少便宜,已然被列入了外放名单之中,最晚年底就要去外省做一任宣抚使【从四品】。

    而他留下的治中之位,除了孙绍宗这个名声在外的‘神断’,怕也无人能坐稳了。

第122章 断公事岂得无私() 
西城柳儿胡同,兄弟两个因四两六钱银子互殴,失手打死劝和的老父——判:哥哥绞监候、弟弟流放广西,遇赦不还。

    国子监街,有刁民纵犬伤人,事后又死不悔改,拒绝杖毙恶犬——应国子监书生所请,将其收押于犬舍三月,吃住皆与狗同,不得擅离。

    胭脂胡同,有悍妇纵火焚烧妓馆,致使十余男女当街裸奔,并导致三人身受重伤——判:该妇充入教坊司、其夫赔偿所有损失。

    勒马斜街……

    啧~

    这刘治中最近的判决,够随心所欲的啊。

    狗咬了人,就把狗主锁狗笼子里,让他跟狗同吃同睡三个月;有良家妇女火烧青楼,就把那妇人送去做妓者……

    看来人还没走,心倒先飞到外地去了!

    孙绍宗无语的提起的朱砂笔,在‘悍妇火烧青楼’一案的判决书上,写了个大大的‘驳’字。

    然后又在最上面注明道:该妇性烈如火,如此判决,恐致其轻生;为免惹来物议,请酌情改判。

    这种判决,受害人听了或许觉得解气,旁人知道了也会传为趣谈。

    可那妇人既然敢纵火烧楼,肯定是个要面子,又性烈如火的主儿,这判她充入教坊司,岂不是逼她去寻死么?

    万一她真找根绳子自我了断,民间舆论估计就得一边倒的,谴责顺天府逼死了贞洁烈妇。

    挨几句骂倒还罢了,要是因此影响了刘治中外放的差事,孙绍宗还怎么继任治中之位?

    说到底,这刘治中为人做事,还是欠了些沉稳啊。

    孙绍宗‘不顾年龄’的腹诽着,将那被驳回的案宗单独放到了一旁,正准备继续往下审阅其它卷宗,就听程日兴在外面敲了敲门,道:“东翁,该点午膳了。”

    “进来吧。”

    孙绍宗丢开手里的案宗,便见房门左右一分,一个小吏捧着个托盘,满面堆笑的凑到了近前,口中道:“大人,今儿这主菜油水偏重,您要是不喜,小的便让人单独另做几道。”

    那托盘里放着十几张竹片,上面用正楷写着菜名,以供人挑选。

    当然,这点菜的权利也不是谁都有的,顺天府里也只有三名堂官、三个通判够资格。

    “不用麻烦了。”

    孙绍宗在那托盘里翻翻捡捡,见都是些常见的菜色,并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儿,于是便按照自己和程日兴的口味,随便选了六道菜一个汤。

    然后用红绸子将那七枚竹片一卷,道:“就这些吧——若是有什么时鲜水果,饭后不妨给我送一盘来。”

    那小吏唯唯诺诺的去了。

    孙绍宗也便懒得再处理什么公务,在院子里随便打了几套拳脚,舒展了舒展筋骨,然后照例又获得了一片如潮的马屁。

    对此,孙绍宗也早已经见怪不怪了,目不斜视的回到堂屋里,从程日兴手里接过毛巾,随便抹了几把,就准备去里间候着。

    便在此时,忽见一个肥硕的身影,从门外挤了进来,喜笑颜开的道:“大人,您吩咐的差事,卑职已经办妥了!”

    来人不是别个,正是那知事林德禄。

    想起当初自己曾嘱托他,帮忙寻找香菱的家人,孙绍宗便丢开毛巾,脱口问道:“怎么,已经找到我那小妾的家人了?”

    “找到了、找到了!”

    林德禄从袖筒里取出一张信纸,双手奉上,道:“姨太太本姓甄、双字英莲,祖籍乃是苏州人士,其父甄士隐也曾做过一任主簿【九品】,那年灯节因家奴看护不周,被歹人掳走……”

    孙绍宗只听他说了个开头,便低头去看信上抄录的信息,见上面条条件件说的分外详细,便知不会有错。

    于是那把信收入囊中,满意的道:“这差事你办的不错,我……”

    正说着,便见两个灶头军送了饭菜过来,孙绍宗便顺手一指,道:“这道汤便赏给你了。”

    那林德禄倒也不嫌寒颤,躬身道:“多谢大人赐汤!”

    说着,上前便要捧在手中,却被汤的龇牙咧嘴,忙换了袖子拢住,这才喜滋滋的端着那汤出了房门。

    出门之后,他却并不急着回去,反而又东厢、西厢转了个来回,逢人就说通判大人赐下热汤,褒奖他近日克己为公之举。

    这却是为了让旁人晓得,他已经从‘冷炕’转到了‘热灶’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