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名侦探- 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劈哩啪啦、噼里啪啦!

    便在此时,忽听前院里鞭炮齐鸣,紧接着一阵阵呼喊声由远及近。

    鸳鸯因担着官家的职责,因此忙命晴雯去外面打探究竟。

    晴雯去了片刻功夫,便又一脸恍惚的折了回来,被鸳鸯再三追问,这才兀自难以置信的道:“家里来了传旨的公公,据说朝廷赏了二爷爵位,是……是一等宣峰县男!”

    “什么?!”

    鸳鸯下意识的起身,又哀叫着跌坐了回去,紧攥着两条绳索,失声道:“哪岂不是同荣国府的大老爷一样了?”

    两年前勋爵改革之后,原本被弃用的男爵,替换下了将军杂号,而贾赦的爵位,也便从正二品的一等将军,转成了正二品的一等男爵。

    虽说爵位比不得实职,但这一跃达到正二品的曾次,也称得上是超迁耀升而且打这男爵开始,也勉强能称得起一声孙爵爷了!

    这还是因为孙绍宗虽然立下了奇功,可说到底却是属于内部平叛,按惯例要比对外的军功减上几等。

    若是把那数万山蛮子,换成塞外的蒙古人,这功绩莫说是男爵,怕是都够直接跳过子爵,获封超品的伯爵了!

    当然,塞外的蒙古人以及黑水靺鞨,可不像五溪蛮族一般松散,真要是数万大军摆开车马,单凭孙绍宗的个人武勇,也不足以锁定胜局。

    “当然不一样!”

    却说听了鸳鸯的惊呼,晴雯摇头道:“那大老爷只有个空落落的爵位,二爷这次可还升任了‘大理寺少卿’呢!”

    请记住本书域名:。阅读网址:

第616章 变迁() 
    子夜时分。

    孙府的角门忽然左右分开,四只灯笼前后簇拥着,走出了孙绍宗、于谦二人。

    就听孙绍宗边走边感慨道:“我空担了个老师的名分,却做了两年甩手掌柜,亏得有廷益替我督导他,否则这小小年纪,便是有些灵性,又岂能一鼓作气闯过院试、乡试两关?”

    这说的,却是孙绍宗当初收下的弟子李贤。

    要说这大明的中兴名臣,果然不是吹出来的,一面侍奉瘫痪在床的亲爹,一面还要照应家里的生意,愣是接连考取了秀才、举人的功名。

    如今在京城之中,俨然也是小有名气少年才俊。

    “唉。”

    于谦叹息了一声,摇头道:“以李贤的资质,若肯再埋头苦读上几年,便是一甲头名也未必不能争上一争——只可惜他那父亲,怕是熬不得这许久了。”

    当初李贤的父亲李升,被屈打成招含冤下狱,虽说后来被孙绍宗平了反,却是落下了一身的病根。

    听说他现在瘦的就跟芦柴棒仿佛,也不知什么时候就要撒手人寰了。

    而李升眼下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能看到儿子高中进士,所以李贤明知学识上有些欠缺,还是毅然决定要参加明年的春闱。

    这一科落榜了倒也没什么,怕就怕不尴不尬的弄个同进士,届时大好的前程可就要横生波折了。

    只是这尽孝的事儿,水也不好硬拦着……

    说话间,两人已然出了大门,于谦紧赶几步到了台阶下面,转回身拱手道:“十三叔请留步,您嘱托的事情,小侄定会尽快设法打探清楚。”

    孙绍宗把手一摆:“也不急在一时,你回去早点歇了吧,明儿还要去宫中当值呢。”

    于谦应了声‘是’,又倒退了两三步,这才转身上了马车。

    目送那马车远去,孙绍宗自顾自的回了府里,脑子里却还在琢磨着,方才从于谦那里打听来的种种消息。

    这大晚上的,他把侄女婿叫来家中,自然不仅仅是为了感谢于谦,替自己进到了老师的责任。

    事实上,孙绍宗找于谦过来,主要是问一问京城朝野的格局,顺便再委托他打探一下,大理寺上下的官员构成、派系倾向。

    要说于谦不愧是有气运加身的主儿,当初因他在春闱时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斥太上皇的种种罪状。

    连同孙绍宗在内,都以为于谦起码要沉寂上几年,等到太上皇驾崩之后,才能有出头之日。

    谁承想刚过了半年,忽然就闹出了‘龙根案’,广德帝和太上皇明着虽没有撕破脸,暗地里却是勾心斗角。

    而于谦也因祸得福,接连得了提拔,前年冬天先是从翰林院检讨升任编修,今年春天又迁转成了户部都给事中。

    别看这户部都给事中,不过是正七品的官职,却是一等一的位卑权重,总揽稽查户部上下一应事宜不说,还兼有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的职责,说是天子近臣也不为过。

    再加上于谦的老师又是吏部尚书王哲,如今对朝中的局势不说是了如指掌,起码也是烂熟于胸。

    不过说实话,孙绍宗原本也没打算找于谦的,毕竟自家大哥在京城经营日久,又是骨肉血亲,说起话来更要方便许多。

    可惜大哥前些日子得了差遣,率队北上辽东,找鞑子们实验新式火器去了,按时间上推断,怕是至少还要六七日才能回京。

    偏朝廷这次的封赏,又下来的如此之快——平常四品以上的任用,都要拖上月余光景——孙绍宗无奈之下,也只好先寻于谦打探究竟了。

    却说这朝中最近,还真是动作频频。

    其中最万众瞩目的,自然是吏部天官王哲,即将递补进内阁的消息。

    这消息本身倒并不出人意料,毕竟两三年前,就有风声说王哲要入阁了,年前内阁首辅隋边琪病重请辞之后,消息更是传的沸沸扬扬。

    如今都过去大半年了,才堪堪尘埃落定,自是没什么新鲜可言。

    但王哲入阁后空出的吏部尚书,却引起了无数人的眼热,据说朝中好几股势力,为此斗的不可开交。

    不过根据于谦透露的内部消息,王哲其实已经推举了接任人选,而且还得到了皇帝的认同。

    而这接任人选也是孙绍宗的熟人,正是当初因为天狗吞日,而被迫致仕的徐辅仁。

    徐辅仁当初距离次辅之位,也只是一步之遥,在朝中也是自成山头,并不会偏向哪一方势力,因此由他出任吏部尚书,最合适不过了。

    另外一个在孙绍宗看来,同样重磅的消息,则是保龄侯史鼐即将外放云南巡抚。

    史家虽是一门两侯,却是朝中有名的‘薪水小偷’,向来只拿薪俸不干正事儿。

    如今史鼐骤然间被提拔做了巡抚,要说是看重他治理地方的本事,恐怕谁也不会相信。

    这显然是,朝廷希望借重史家在军方的威望,安排他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顺带稳定军心士气。

    而这也是南疆冲突,进一步恶化的显著标志!

    与之相对的,东南沿海的局势,倒是日趋缓和下来。

    当初孙绍宗以为王子腾督造战舰,是要快速暴兵,然后毕其功于一役。

    但眼下看来,王子腾的真正目的,其实是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近年来,他借助大周水师吨位不断上涨的威势,暗中将各路海盗分化拉拢,朝廷兵马都没动过几次,为祸东南的海盗便少了近半。

    按照常理来说,这番谋划虽耗了些财力,可到底是落下了实打实的战舰,又没折损什么兵马,吹一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不为过。

    但是……

    眼下朝廷其实迫切需要,打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来震慑周边蠢蠢欲动的势力——孙绍宗这次回京,能得到太子亲迎、告祭太庙的殊荣,也与这份迫切脱不开干系。

    于是王子腾这番广费财力,却又润物细无声的做法,便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因而朝廷调史鼐去云南,八成也是下定了决心,要拿南疆六国开刀立威了!

    除了这几件事关社稷的大事,另外也还有不少杂七杂八的消息。

    譬如因为皇帝没能生出儿子,出主意的忠顺王近年来陷入了低谷,在各方面都被太子的势力打压。

    这些孙绍宗可没听太子在信里提起过,不然早该劝他收敛了,毕竟眼下可还没有彻底尘埃落定,往死里得罪忠顺王殊为不智。

    再就是牛家的势力,基本已经全部退出朝堂,如今只剩下一个空壳爵位苟延残喘——孙绍宗这大理寺左少卿的官职,就是从牛家同党柳芳手上接任的。

    还有就是孙绍宗颇为关切顺天府。

    自从贾雨村出任府尹以来,很是大刀阔斧摈除积弊,使得上上下下为之一新,也顺势巩固了一家独大的势头。

    于是新来的府丞、治中,便被他压制的苦不堪言。

    尤其是那新来葛治中,因是接了孙绍宗的班,使出吃奶的力气,也还是落了个‘远不如青天孙神断’的名头。

    尤其今年夏天闹出了个什么黑帖事件,弄得他灰头土脸、名声扫地。

    如今刑名司里俨然是以仇云飞为主。

    至于孙绍宗那些老部下,譬如林德禄、冯鑫、周达、赵无畏之流,也都或多或少有些变动,此中便不一一赘言了。

    反正对于孙家而言,朝中总体趋势向好,而且是一片大好!

    唯一的隐忧,就是太子似乎有些得意忘形,左右离走马上任也还有几天,看来是时候找上门去,婉转的劝谏他几句了。

    嗯……

    荣国府也要走上一遭,起码要查清楚假冒平儿的,到底是哪个。

第617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第三更要1点左右,大家先洗洗睡吧,明天再看。】

    也当真是天不作美。

    在家里一连憋了七八日,都是晴空万里,偏这刚决定要出门走走,就疾风骤雨的闹将起来。

    这日一早,阮蓉搅弄着半碗蟹黄碧梗粥,口中道:“前几日好生生的,老爷不肯出去应酬,偏今儿又是风又是雨的,老爷倒闹着要出去!这若是染了风寒……”

    “我这身子骨儿没那么娇贵。”

    孙绍宗嚼着满嘴的酸辣笋干,含糊不清的道:“再说了,前几天不是没得着旨意么?按惯例,等候朝廷封赏的文武官员,都是要在家里静候的。”

    这次南下的收获之一,就是回程路过扬州的时候,发现有人种了一畦辣椒,说是从西洋人手里买来,准备当花养的。

    孙绍宗当下就给包圆了,带回京城试着把茱萸替下,这酸辣笋干果然又增了几分鲜美。

    “这却是为何?”

    阮蓉一边发问,一边把晾凉了的粥,放在了旁边的矮几上。

    儿子孙承毅早拿着勺子等得不耐,眼见只有半碗的分量,便干脆将勺子一撇,端起碗来就往嘴里倒。

    “这孩子!”

    阮蓉忙取了帕子,往他颈下去垫,却哪里还来得及?只能没口子的埋怨着:“刚换的新衣裳,转眼又脏了——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改一改吃相!”

    孙绍宗嘴里一顿,不过随即就又夹了一筷子鸡心焖茄子,满不在乎的做起了反面教材。

    等阮蓉拿眼瞪过来,他便一本正经的解释道:“据说先前是没这规矩的,后来有人立下军功还朝,满京城的跑关系,结果反而被朝廷的申斥,升官发财的机会也不翼而飞,后来者便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渐渐的也就约定成俗了。”

    这边说边吃,眼见这一桌子菜吃了个七七八八,儿子却还在一旁的矮几上,同几块金华火腿炖肘子酣战着。

    孙绍宗便起身绕到了跟前,往他那唯一还算干净的脑门上,吧唧了个油嘴印上去,笑道:“乖儿子,等爹爹晚上回来了,咱们接着放烟火!”

    小家伙一听烟火二字,当下便把肉骨头丢了,长着两只油爪子,便往孙绍宗身前扑,嘴里不住的叫着‘烟火、烟火、爹爹快放烟火’。

    孙绍宗闪身躲到了阮蓉身后,接过石榴递上来的湿毛巾,往手上、嘴上一通乱擦,又冲儿子做了个鬼脸,便哈哈大笑着夺门而出。

    “你又招惹他!这好端端的,非要一整日都不让人消停!”

    阮蓉追在后面埋怨了两句,眼见那魁梧的身形渐渐消失在雨幕中,却又忍不住噗哧一声笑出声来。

    却说孙绍宗出了自家小院,在那长廊上被寒风一吹,止不住的连打了两个喷嚏,心说这才九月底,怎就冷成这样了?

    有些后悔刚才没听阮蓉的,线穿件大氅再出来,却也懒得再折家中。

    于是抖擞了精神,径自赶到马厩,喊车把式套好了车,出角门直奔太子府而去。

    一路无话。

    等到了太子府,那雨水已经化作了冰碴子,割在脸上小刀子似的。

    也就仗着孙绍宗皮厚肉坚,浑然不觉的下了车,在门前通了名姓、官位。

    听说是新任大理寺少卿孙大人到了,两个守门的兵丁如何敢怠慢?

    忙不迭将他让进了府里,又分出人手去寻管事的说话。

    孙绍宗在前院的客厅里,等了约莫有一盏茶的功夫,就见一个矮胖子,像颗球似的滚了进来,却正是那詹事府主簿王德修。

    不对~

    瞧他那身官袍,明显已经升到了正六品。

    于是孙绍宗顺口调侃了句:“现下我是不是该称你一声府丞大人了?”

    “大人莫要取笑卑职了。”

    两年未见,王德修依旧是满脸的憨笑,擦着额头的雨水道:“太子殿下听说是您来了,让卑职赶紧请您进去说话——还责怪卑职没早交代下,竟让狗奴才们拦了您的驾。”

    太子转眼就反目的嘴脸,孙绍宗又不是没见过,因而对这份亲近,压根也没往心里去。

    当然,表面上还是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说了些‘发自肺腑’废话。

    起身跟着王德修向后院行去,转过朱阁绮户,就见一树火炭红的枫叶,正在风雨中猎猎作响。

    想起两年前,自己就是在这里,向太子献上‘尽孝、养势’之策,又顺带瞻仰了太子妃胸前的春光,孙绍宗便禁不住感慨万千。

    话说……

    回京后只听说太子府添了位世子,却没听说那‘李氏’如何了。

    当然,即便心下再怎么好奇,孙绍宗也不会蠢到去打听个究竟——即便这事儿,当初就是他一手操办的。

    书归正传

    孙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