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大土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晋大土豪-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是冉小贱啊,你这胡子一刮,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范二哑然失笑,恍然大悟了几句后,又关切地问道,“令尊的身子好些了吗?”

    冉小贱的顿时湿润起来,心中狂呼道,“真没想到他会记得自己啊,原本以为那些大人物都眼高于顶的。。。。。。。”

    看着冉小贱抽鼻子,范二皱了皱眉,又继续表现出自己的关心,“令尊没事吧?你的猪肉铺不开了吗?这两个月来你怎么都。。。。。。”

    听着他的一句句关心,冉小贱眼眶中的泪水终于如缺提的河水一样滑满了脸颊。

    范二将自己的手绢递给了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世上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是要来第二楼当传菜员吗?我答应你了。”

    冉小贱却不接他的手绢,只是用袖子在脸上抹了一把,当即便要给他下跪。

    范二自是不许,将之扶住后又对身旁的阿仁道,“给这位冉兄弟先预支两个月的工钱。。。。。。”

    此次第二楼要招的跑堂和传菜员,工资全部都是每月一贯起,以后还能看绩效升职加薪,这也是广大适龄青年趋之若鹜的真正原因。

    范二相信给冉小贱先支取两贯钱,差不多也能解决一般的问题了。

    冉小贱却不去阿仁递来的钱,开口解释道,“这几日天气转暖之后,家父的腰腿倒是有所好转,要不然我也不敢放心留他在家啊。只是。。。。。。”

    范二心中想着冉小贱之父大概得的风湿性关节炎之类的病,可惜自己对医学一窍不通,所以还是劝慰道,“令尊的腰腿又是未痊愈的话,你最好还是请郎中看看才好;对了,你刚才想说什么来着,继续说。”

    “我。。。。。。我和家父都没有出身。”冉小贱当即扭捏起来,吞吞吐吐地说道。

    没有出身的意思,就是说冉小贱没有户籍,相当于是黑户,这和后世那些没有身份证的人差不多,但又不完全相同。

    这个时代的黑户还是很多的,这些人主要是被大户庇护的下人,或者是城市的手工业者,也就是引壶卖浆者流。

    范二在招聘广告上明确规定只收良家子,也是担心有些被人庇护的人前来应聘,如果未经别人主子的许可就与之签订用工合同的话,很可能会引起纠纷。

    招募临时工倒是不用考虑这么多的疑虑,但要是招募长期合同工的话,还是得要对方拿出证明才行。

    冉小贱明知自己是黑户还来应聘,这足可说明他现在的困顿,当然也有他仗着与自己有一面之缘而来碰运气的意思;但他提前说出自己的身份,又足可证明他是个诚实的。

    按理说杀猪不属于手工业,他要是子承父业的话,应该不算是黑户才对啊。

    范二带着这个疑惑问道,“不知令尊是做什么的?你们怎么会是黑户呢?”

    冉小贱有些难堪地说道,“家父原本是别人的奴仆,最后却与主人家的小娘子私奔了,所以。。。。。。。”

    很多黑户之所以成为黑户完全是自愿的,因为被高门大阀庇护之后,他们反倒因此少交了许多苛捐杂税,比如三江源芦花村那些人。

    很多黑户也有向往自由的决心,但却偏偏没有能力成为自由之身,或许冉小贱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人吧?

    能与主人家的小娘子私奔,这比之刘穆之和主官家的侄女成亲做得更加出格,由此也不难想象冉小贱一家到底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了。

    范二听到此,已是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听说过刘主簿吧?他和令尊一样勇敢。”

    冉小贱顿时放下了心,他现在已经知道范二对自己父亲私奔之举的态度了。

    又听范二八卦道,“不知令堂尊姓?”

    冉小贱对父亲与母亲的结合是异常骄傲的,要不然也不会有他不是吗?他此刻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讲起故事来,“家父带着几个兄弟从北地逃到江左后,便在钱塘解甲归田了,他们当时种的是陈氏的田。陈氏祖籍在颖川,郡望很是显赫,但自从避乱迁居吴兴郡钱唐县以来,三代都只是下品官吏、无权无势,也就沦为了庶族。。。。。。”

    范二恍然大悟,“你说的颍川陈氏是陈司空家吧?”

    陈司空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陈群,他出身名门,为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

    陈群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后来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惊世之才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制度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时的颖川陈氏是何等显贵?没想到他的后辈子孙反被排除在士族外。

    可悲!可叹!

0142《杀胡令》() 
听着冉小贱说起他父亲的主家时,范二突然心中一动,脱口问道,“令尊的大名可是叫冉盛吗?”

    “你。。。。。。你怎么知道的?”冉小贱心下一震,亦是脱口而出。

    同时又对范二的身份有了一些怀疑,但想及他头上的武兴侯名号时,又不由自嘲起来。

    我不但知道你父亲是冉盛,还知道你的母亲叫陈润儿,还知道陈氏有个陈操之呢!

    范二当然不会将这几句腹诽说出来,毕竟冉盛陈润儿还有陈操之什么的,都只是他福至心灵的揣测罢了。

    大概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陈操之这个人吧?

    真有这人的话,自己此前怎会没听过?退一步说,就算真有这人,混了几十年仍是名声不彰的,又有什么可惧呢!

    范二正胡思乱想时,他身边的阿仁却忍不住开口道,“令尊既有如此气魄,想来也是个英雄人物,而令堂又出自颍川陈氏,也该是知书识礼的。他们怎会。。。。。。怎么给你取一个如此粗鄙的名号?”

    阿仁的问题实在不太不含蓄了,但好奇害死猫,又未尝没有怀疑冉小贱刚才之语是空话大话的意思;毕竟他自己都说了是黑户,想查他的祖辈都做了什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阿仁听说范二要收下他,那么自然是要调查他底细的,可俗话说“丑话说在前头”,这小人还是自己来说比较合适。

    听了阿仁的疑惑,冉小贱的情绪上却没有太大的波动。

    他又见范二笑着对阿仁点头,便叹了口气道,“我的本名叫冉曜,这个‘曜’字和当今天子那个‘曜’是一个字,‘小贱’却是街坊邻居给叫出来的!”

    原来是为了避讳啊,不过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难道眼前这熊孩子真的很贱?

    冉小贱一眼就看懂了范二和阿仁投来的怀疑眼光,遂辩解道,“我小时候的确有些淘气,但自从家母去世后,便沉稳了下来;又听家父说起祖上的故事,我便再没做过令街坊邻居讨厌的事。”

    范二对冉家的事还是挺感兴趣的,当下便极力让他转述冉盛口中的故事。

    冉小贱对此讳莫如深,毕竟他们父子身份敏感,哪里肯说?

    一个想要知道真相,一个打死都不说,最后总还是有人会妥协的。

    冉小贱毕竟年轻,实在是刚不过范二这个两世为人者的持久,只得答应下来,但提出了只讲给他一个人听的要求。

    两人随之上了车,冉小贱开始叙述起有关冉闵的故事。

    冉闵的祖先曾任汉朝黎阳骑都督,家族世代担任牙门将。

    他的父亲冉良勇猛多力、攻战无敌,历任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北方大乱时加入了陈午的乞活军。

    冉闵的父母和族人,在抗击后赵石勒入侵的战场上相继牺牲,年仅十二岁的他却因天生英武而获得石勒的青眼,就此被收为“义孙”。

    冉闵此后便追随石与石虎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他的地位也扶摇直上,只用了二十多年就从一个奴隶变成了一个大将军。

    可他出身于乞活军,又怎肯认贼做父、甘当走狗?

    直到永和六年,已经忍辱负重长达三十年的冉闵,终于等到了对后赵实施清算的最佳时机。

    当后赵武帝石虎去世后,皇室内部因为夺嫡而发生了内战,冉闵乘机在王都邺城起事,且很快攻克皇宫,最后将留在邺城的石氏子弟全部杀死。

    同一天,冉闵颁布了第一道杀胡令,由此点燃了北方大地上积郁已久的民族矛盾。

    北方汉人争相追杀胡人,民族仇恨的列焰如火山迸发一样炙烈,仅仅数日间,邺城周边就有二十多万羯人被杀。

    这场以血还血的悲剧,让北方的汉人终于扬眉吐气,冉闵则从此成为所有胡人要诛杀的第一个目标。

    同年,冉闵在司徒申钟、司空郎阗等人的拥护下于邺城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后赵新兴王石袛则在襄国(邢台)称帝,并号召被六夷控制的州郡起兵讨伐冉闵。

    此时中国大地上五国并立,分别为东晋、冉魏、前燕、后赵、前凉,除此之外北方还有无数的胡人部落环视中原。

    冉魏政权像母亲的手臂一样,护卫着战乱中飘零的汉人百姓们,北方汉族的文明在这里得以延续。

    冉闵在冉魏竖起大旗后,长江以北的汉人义军纷纷归顺,就连离江左很近的合肥义军首领也归顺了冉闵,并接受了他赐封的“南蛮校尉”一职。

    冉魏的大好形势顿时引起了江左政权的不满和恐慌,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江左朝廷对冉魏这个同样打着汉人旗号的政权,是绝不可能容忍的。

    如果冉闵杀完了胡人,他的下一步很可能就会威胁到江左了!

    同样是汉人政权,如果冉魏进攻江左,江左的同胞大概不会产生太大的抵触情绪,这和北方胡人打过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啊。

    江左朝廷有了这个危机意识,便开始在冉闵的背后搞起了小动作。

    冉闵在与六夷作战时曾向江左求助攻,后者不但不出兵援助,反倒趁机攻陷了冉闵赐封的南蛮校尉守卫的合肥,并将当地百姓掠回江左。

    江左政权不仅直接进攻冉魏,还联合胡族以维护汉人正统的名义进攻冉魏,更是大肆册封北方胡族各种名号,以确定他们讨伐冉闵的大义。

    永和六年年底,冉闵帅帅重兵进攻后赵的残余势力——襄国。

    在羯族人坚壁清野的策略下,冉闵围攻襄国长达一百多天而不能下,这也是他领军以来遭受的第一次挫折。

    在襄城被围的这段时间,石袛迫于压力去除帝后,并以玉玺为代价请求前燕援军;燕王慕容俊派御难将军悦绾帅三万人来救,正好碰到冉闵与姚襄、石琨的联军在作战。

    面对又一支生力军的到来,冉闵在前后夹击之下终于力不能支,只得退回邺城。

    鲜卑与羯族联军乘胜追击,兵逼邺城。

    面对生死存亡,冉闵怀着决死一搏的胆气主动出击,汉家精锐气贯长虹,直杀得七万胡军尸横三百里。

    冉闵化被动为主动,此后四战四捷,终于灭掉了襄国。

    冉闵在灭掉襄国的过程中花费了太多时间,又无暇南顾,且在前期遭遇了襄国之败,所以原本属于冉魏的黄河以南的大部分领土,尽数被江左收入囊括。

    姚襄也投降了东晋,因与殷浩结怨而弃东晋北奔,后被桓温所败,被苻坚所杀。——姚襄是羌族英雄,同时也是后秦开国皇帝姚苌的兄长。

    后赵势力被全部歼灭的第二年,也就是永和八年的五月,慕容俊终于下达了对冉魏发起总攻的命令,冉闵也由此遇到了最可怕的敌人——慕容恪。

    慕容恪是前燕文明帝的第四子,是容慕俊的弟弟、慕容垂的兄长。

    他从十五岁统军以来未尝一败,胡人部落亦称其为“慕容无敌”,这个名字曾吓退过数万大军。

    传说中,慕容恪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美男子,他每次作战时都会戴上面具,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他的长相太过妖孽。。。。。。

    这个传说同样适用于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但传说只是传说。

    事实上敌人在战场倒的确无法看到慕容恪的面容,但他每次上阵戴的不是面具,而是面甲。

    面甲连着头盔,是重装骑士特有的装备之一;拉下面甲之后,他脸上裸露的部分,就只有两只眼睛之间的这条直线了。

    慕容恪凭借着特有的重装骑兵部队,对付一般的步兵基本可以做到碾压,他也因为自己的战功而入选十六国时期的十大将领之一。

    慕容恪之所以能与王猛、谢安并列,不仅仅是因为他过人的领军能力,更因为他辅佐幼主的人品,他实际上是一个霍光似的人物。

    冉闵和慕容恪的相遇,意味着关系到冉魏命运的常山会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两军交战前,冉魏一方便已失去了优势。

    一是粮食问题,冉魏的士卒不是在战斗,就是在前去战斗的路上,所以他们对粮食的消耗实在太大;又因为此前缴获的粮食储备早已分给了百姓,所以他们不得不靠打草谷为生。

    二是外交问题,自从冉闵颁布了杀胡令后,冉魏便成了胡人的公敌,又加之江左政权的敌视和打压;而黄河以南的势力也渐渐被江左蚕食,所以冉魏的地盘越打越小。

    再一个就是冉闵的兵实在太少了,全军也就一万人左右,而且还是以步兵为主。

    慕容恪率领的却是十万骑兵,其中还有重甲骑兵这种绞肉机一样的存在。

    双方兵力对比如此悬殊,又是野战对决,冉闵一方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大将董闰和张温也都劝冉闵暂避之,但他却断然否决了,于是司徒刘茂和特进郎辏У热讼纫徊骄陨绷恕

    双方正式遭遇之后,冉闵才终于认识到什么叫无能为力。

    ……

    注:

    乞活军:十六国时期活跃于黄河南北的汉族武装流民集团,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凶猛强劲的农民部队。

    六夷:就是当时的匈奴、褐、氐、鲜卑、羌和巴蛮这六个族群。

    ps:这两节写得真累,但写东晋不写冉闵和慕容恪又实在说不过去。

0143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做帝王邪?() 
尽管冉魏军多次将燕军击溃,可安喜地处原野,步兵为主的冉魏军在机动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