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一人而灭两国的人有几?
更何况,当初第一个率军攻入长安并灭掉后秦的,除了主公之外难道不是自己吗?
这么一来,自己可是很有可能灭亡三个国家的啊!
王镇恶思虑了好一阵,才终于忍不住放下了这个巨大的诱惑,反而是笑着对宗悫道,“让甘大将军来领军,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王镇恶口中的甘大将军,显然是甘纯无疑。
甘纯和刘穆之应该是最早追随范二的人,当范二领兵出征之时,刘穆之一直在为他掌控着朝政,刘穆之之名与范逸之之名在朝中几乎拥有着同等的分量。
可甘纯就有些悲催了,他自从追随范二以来,独当一面的战役只打过一场,还是在隆安二年之时,他率领五千将士衔尾赶往天门郡,与殷道护在石门城外打了一场水战。
在这一场战斗中,傅弘之成为了他的俘虏。
可现在,傅弘之获得了范二的信任,他率领数万大军先败后胜利,已经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西秦,而如今又在赶往灭北凉的路上。
傅弘之的战绩只比王镇恶略少一些,但他们的战绩却是要远远多于甘纯的。
当然,与甘纯一样悲催的人还包括蔡葵兄弟,以及甘绦、冉小贱等人,这些人都是最早追随范二起事的。
如果王镇恶灭掉胡夏国之后,剩下的国度也就只有北魏以及一个微不足道的后燕,还有远在塞外的柔然、西域诸国等了。
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荣誉的地方,非北魏无疑。
王镇恶当然想要领兵继续打北魏,可这样一来势必会得罪一些最早就追随范二的将领,于是才舍弃了附和范二的提议,反倒是推荐了甘纯。
要是范二命令甘纯主攻北魏,后者肯定也是当仁不让、兴高采烈地执行任务的。
可现在的王镇恶,竟将大好的机会拱手让给了甘纯,这除了他规避凶吉的狡猾之处外,也表现出他要打好眼前这一战的决心!
“甘大将军?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吧?”宗悫点点头,他倒是没想到王镇恶会给出这样一个回答。
王镇恶大抵可以从宗悫的表情中,猜出这一点端倪,当即笑道,“咱们还是先讨论这一战该怎么打罢!”
宗悫道,“我听主公说过,‘不知敌人怎么打的时候,就让他们打他们的,咱们打咱们的’。。。。。。”
小范围作战,宗悫可以带领两千的重骑兵碾压过去,但对于大规模集团军作战,他却没有任何把握,自然只能听从王镇恶的指挥。
事实上,他引用的范二那句话,范二这是引自老毛语录。
但这话在此处并不适用,因为敌人并没有打,而仅仅是防守罢了。
0447三山()
时间悄然进入了隆安八年的十月,北方终于迎来了第一场雪。
值此时候,统万城被王镇恶所帅十万大军包围的时间,也已将近三个月了,统万城也终于在缺水缺粮的情况下发生了变故。
这样的描述方法或许并不恰当,因为此前长安方面又恰巧增兵一万。
毛德祖和朱超石等人依靠这些几乎是不可能的生力军,对木城和代来城辖下的城镇进行了逐步蚕食,先后又占领了四五座县城。
统万城、木城以及代来城,如今都已成了真正的孤城。
堡垒往往总是从内部瓦解的,这同样可以诠释胡夏国的衰败。
赫连勃勃最害怕的便是晋军的坚船利炮,所以一直着意于防守,可晋军的船队偏偏就是一连几个月都没有踪影。
花费了巨大的力量对人处处提防,却没有任何效用之后,赫连勃勃变得颓丧起来。
又听说木城和代来城都已经变成了孤城,这又使得他大病了一场,至今还躺在榻上长吁短叹,大呼老天不公。
正当赫连勃勃算计着,目前城内的粮草还能坚持几日时,赫连文陈却匆匆地进了宮,急于见他。
赫连勃勃有些奇怪这位弟弟的匆匆而至,连忙令人召他进入寝宫。
赫连文陈进入宫中,看着赫连勃勃似乎刚刚坐起,而且一副憔悴的模样,又不由强笑着问道,“皇兄,好些了吗?”
“朕。。。。。。。只怕咱们要到最后一步了。”赫连勃勃摇了摇头,又问道,“听着你像是有事找我,说吧。”
“皇兄,王买德这厮只怕是要造反!”赫连文陈回头看了看门口,小声说道。
“造反?”赫连勃勃眉头一皱,再没有比这两字出现更频繁的词语了,一如清末乱世中的“革命党”,一如解放后出现的“反革命”。
这只是一种时代潮流罢了,“革命”只是一个中性词,一如“地主”,一如“造反”。
“反革命”又是什么鬼!
呐喊着向旧朝廷造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但对造反者造反那绝对是“反革命”,这让赫连勃勃哑然失笑!
老子就是吃造反这碗饭的,现在竟然有人敢造老子反,这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吗?
不过,王买德原本就反叛秦国而来的,如今他像墙头草一样造反,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赫连文陈带着极愤慨的语气道,“皇兄抱恙以来,王买德的反意也就渐渐表现出来了,他与几个千夫长密谋议事的频率实在是。。。。。。臣弟实在是放心不下他们,所以安排了人手在他身边以防不测!根据线人传来的消息,他可能会在明晚打开城门,迎接王镇恶入城!”
“这。。。。。。。”赫连勃勃听到这话,气得差点喷出一口盐汽水来,但却不能不对他所言引起重视。
赫连文陈很喜欢在别人身边布下眼线,他也因此得到许许多多的小道消息,这样的行为显然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可要是一不小心得到某些有用的消息,赫连勃勃也就无话可言了。
说实在的,坚持到现在的赫连勃勃,也曾想过如今是不是已经到了自己屈辱地打开城门,向王镇恶投降的时候了。
想不到王买德倒是与自己有一样想法,可惜的是,一样的道路却并不意味着志同道合!
自己要向王镇恶投降,那是为了统万城中的数十万黎民百姓,可王买德呢?
他可以开诚布公地说明投降之意,可兵谏的性质却完全不一样!——这是要出卖自己获取最大利益啊!
对这样的下属,赫连勃勃要做的自是“杀无赦”,毕竟,什么样的人他没杀过?
就算是杀好人啥手无缚鸡之力的善良的人,他也是说杀就杀,更何况是像王买德这样试图背叛自己的坏人?
赫连文陈看着兄长欲言又止,脸色阴晴不定,不由焦急起来,“兄长,您倒是说句话啊!”
赫连勃勃长叹一口气,咬牙切齿地道,“朕。。。。。。。我如今还真不知说什么才好。。。。。。。”
“皇兄是要坐以待毙了。。。。。。。”赫连文陈这话说到一半,又觉得不对,毕竟赫连勃勃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如今差点在阴沟里翻船,又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
他怎么可能容得下这样的背叛?
即便到了穷途末路,他也会选择玉石俱焚,这也是他一直没有向城外的晋军投降的真正原因。
赫连勃勃欲言又止,其实是担心隔墙有耳。
“都有哪几个人?”他的脸上闪过一抹阴狠的颜色,低声问道。
赫连文陈随之低说出了几个名字,赫连勃勃皱下眉头,良久无语。
胡夏国的将领并没有多少,所以赫连勃勃听了他口中的几个人名,便悲哀地意识到,自己与手下的将领是多么离心离德,而投降晋军却又是如何的人心所向!
看着兄长再次陷入沉默,赫连文陈不由急问,“咱们何时动手?”
赫连勃勃缓缓道,“迟则生变,就在今晚。”
“臣弟这便去找人,一定将他们绑来,五马分尸!”赫连文陈精神大振,热切地回应道。
赫连勃勃摆了摆手,摇头道,“你要是这么做,只会引得军心不稳。你还是数百信得着的兄弟埋伏在殿中,再以朕的号令召他们来讨论咱们的出路吧,到时候听朕揭露他们的阴谋,这也让将士们心服口服!”
鸿门宴的故事,赫连勃勃运用得炉火纯青,赫连文陈听完之后,自是佩服不已。
就在统万城内的一场阴谋徐徐开启时,甘绦却已率领一支由三十余艘中型战船组成的船队,缓缓驶向了三山城。
三山城依地势而建,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环水的一面就是三山码头,这也是范二在此登陆后,最先建造的地方。
当初,高句丽俘虏在晋国将士们的看押下开始烧砖、打地基、挖护城河之时,范二便理所当然地派出了探矿小队。
可惜,在这个半岛上,除了有丰富的石灰石粘土以及少量的煤炭外,并没有发现铁矿。。。。。
只过了数日,砖窑、石灰窑、水泥窑以及玻璃熔窑就建造了起来,随后这些基础设施,便投入到了生产中。
有了大量制造水泥的原料,有了熟悉制造水泥的流程和大量的劳动力,几十上百吨水泥便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因为水泥的辅助,房子也比先时建得更快。
只用了小半个月的时间,三山城便已矗立起几百间房子。
有了这些房子,也就没必要将那些高句丽俘虏,每天都来回往船上送了,三山城的筑城速度,也因此加快了许多。
范二对他们的筑城速度还是甚为满意的,他一边安排着这些俘虏继续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子,一边开始让人给这些房子的墙上刷上石灰,又从船上搬下火炉的暖气管道,开始着手为这些房子布置起火炉来。
负责采煤的人采够了烧制建筑材料的煤炭之后,便开始把多余的煤往城中运来,用早就准备好的打煤器开始制造起蜂窝煤来。
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范二之所以选择在此建城,并不是想要什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是要把这里变成战略大后方,而是要把这里变成自己的粮库、兵库以及兵工厂。
有了三山城,再想攻破高句丽也就变得易如反掌,高句丽一灭,后秦还能立足吗?
而后秦的南方正好与北魏接壤。
范二肯定是要灭北魏的,灭完北魏再灭后秦只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有了三山城以及三山城头顶上的卑奢城之后,无论是进攻高句丽还是进攻后秦,都变得毫无难度了。
甘绦很快就到达了三山城,而此时的三山已经下起了雪。
甘绦和陈通等几个人站在高处,俯瞰着三山城的轮廓,不由欣慰地说道,“你们发现没有,主公最大的爱好便是到处筑城,而且每一座城池都不一样。”
陈通点点头,“的确是不可思议,我以前听说洛阳的伟大时,便一直向往那儿,希望王师有一日可以收回洛阳故都。想不到这壮举竟让主公完成了,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他竟在此建立起了一座比历史上的洛阳更加伟大的城池。这座城池的动物园、植物园、还有高达数十丈的图书馆,重达数十万斤的大金钟。。。。。。”
甘绦也附和着点点头,“美中不足的是,洛阳还缺少了一丝人气,这三山城也是如此。”
“这都是战乱之故啊,听说前汉全盛时期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千万人,就算是到了汉末也还有两千余万人,朝廷偏安江左之后,大晋还剩多少人?不足八百万人!好在这些年逐渐收回了后燕伪政权、后秦、西秦等地,咱们的人口总数如今差不多达到了一千五百万,要是将胡夏和北凉也收入版图,人口数量又能增加数百万,要是。。。。。。”
“你啊。。。。。。一说起这个你就滔滔不绝的!”
“也是因为最近一直呆在主公身边,我才对大晋有了进一步了解,进而忍不住在您面前卖弄一番。。。。。。”
“咱们还是谈谈怎么破高句丽王城吧!”
0448进军高句丽()
范二之所以急于征伐高句丽,其实还是想要借此为跳板征服后燕。
此时的后燕的领土面积并不算大,甚至连江州的大小都没有了,但它的战略意义还是非凡的。
只要拿下了后燕,就可在齐鲁半岛到朝韩半岛之间,布置一条长达千里的战线,再加上从黄河出海口到洛阳的长达千里的边境,以及从河西到代来城之间的战线,对北魏国形成合围。
还有一点,就是高句丽国拥有良好的铁资源,而钢铁正是工业的根本。
高句丽国目前的遭遇,也算是怀璧其罪了。
甘绦在三山停留了数日之后,便对高句丽出动了两路大军,并向其宣战。
其一为陆路,这支大军从卑奢城进入高句丽国境进行骚扰,这支由三千轻骑组成的部队,由沈庆之率领,其将士的组成部分包括由东都来的两千人,以及从三山和卑奢城选出来的一千人。
另一路军为水路大军,这支队伍由甘绦亲自率领,这支部队包括五百重骑,一千陌刀队,三千弓箭手,以及盾兵、枪兵、手雷兵等共两千人。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战船上竟罕见地装备了足足五百门火炮,以及标配的一千五百名炮手,此外还有辅兵三千人。
总之,单是由甘绦指挥的这支部队,就超过了一万人。
次日一早,甘绦便率领这一万余人,分乘五十余艘战船离开了三山码头,径往浿江的出海口南浦进发。
浿江,又名王城江,也就是后世的大同江。
大同江的上游,正是高句丽的王城——平城。
高句丽立国之初,其都城为纥升骨城,随后迁都到国内城今集安市;同时筑尉那岩城为其卫城。
东汉建安年间,高句丽与公孙氏政权发生过一次大规模战争,高句丽败,国内城因此被毁,随后高句丽第十代王山上王扩建尉那岩城,并其更名为丸都城。
丸都山城是凭借自然山势的走向构筑城垣;城墙高低起伏。在山崖陡峭险峻处筑低矮城垣或不筑,山脊平缓处;高筑城垣;使城外高培绝壁;防御能力增强。
国内城和丸都城都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后国内城作为别都;,列高句丽三京之一。
丸都城则是高句丽都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