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心吧,我跟少帅关系很好,少帅夫人会帮我警告他的。”周赫煊安慰说。

    “那就好,”廖雅泉拍了拍胸脯,惊魂未定道,“周先生,可我还是害怕。我能不能在你这里借住几天,等过段时间再搬出去?”

    周赫煊和张乐怡对视一眼,压轴戏上台了。

    周赫煊做出很为难的样子:“这个嘛,恐怕不太方便。我是有未婚妻的人,而你又是个单身女子,传出去会被人看笑话的。”

    廖雅泉怅然若失,低头拨弄着手指说:“既然不方便,那就算了吧。”

    张乐怡感觉该自己登场了,立即埋怨周赫煊:“有什么不方便的?雅泉一个人住着多危险,就让她先在这里住下,等事情过去了再说。”

    “算了,张姐姐,别为难先生。”廖雅泉反来劝张乐怡。

    张乐怡颇有主母风范,安慰道:“雅泉你放心,这种事情我肯定帮忙。就这么说定了,你以后住在周大哥这里。”

    廖雅泉可怜兮兮地看着周赫煊:“周先生,可以吗?”

    周赫煊勉为其难道:“行吧,乐怡都同意了,我还怎么反对。”

    “谢谢,谢谢你们!周先生,张姐姐,你们都是天底下最好的人。”廖雅泉感恩戴德,就差没跪地磕头了。

    翌日清晨。

    周赫煊带着廖雅泉出门,去隔壁接了张乐怡一起去报馆。

    廖雅泉表现得很勤快,见着谁都喊哥哥,端茶倒水的事情抢着做,把李寿民、沈从文、朱湘和郑证因等人哄得团团转,众人皆把她视为需要照顾的小妹妹。

    半上午时,张乐怡收到一封电报。她刚准备给周赫煊拿进去,廖雅泉就殷勤地说:“张姐姐,我帮你吧,你坐下休息,别累着了。”

    张乐怡把电报纸交给廖雅泉,笑道:“那就麻烦你了。”

    “没事的。”廖雅泉喜道。

    廖雅泉看似随意地扫了眼内容,敲门进入周赫煊办公室:“周先生,美国来的电报。”

    周赫煊坐直身体,笑道:“念吧。”

    廖雅泉这才装模作样的阅读电报,然后说道:“是一位英文名叫珀尔的女士,昨天从美国发过来的越洋电报。她说你的《大国崛起》,已于12月30日印刷铺货,1月1日正式在美国上市发行。《神女》目前还在考虑当中,如果《大国崛起》销量喜人,那么出版商就会顺势出版《神女》。”

    “嗯,我知道了。”周赫煊点头道。

    廖雅泉用崇拜地语气说:“周先生,你真了不起,居然能够在美国出书!”

    周赫煊故意引导廖雅泉往歪里想:“其实美国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别把他们想得多遥不可及。美国人也是人,不必咱们中国人聪明。我在美国的时候,也经常把美国人耍得团团转。只要你有能力,美国人也能随意使唤。”

    “周先生,你还能使唤美国人?”廖雅泉不可思议道。

    周赫煊装出失言的表情,连忙转开话题说:“那个,你去帮我加点水,这茶都要喝干了。”

    “好的,我这就去。”廖雅泉放下电报纸,端起茶杯就往外面跑。心里想道:这个周赫煊果然有问题,他背后的组织应该在美国有很大能量。该死的美国鬼畜,也只有他们能把势力渗透到帝国内部。

    周赫煊脸含笑意,手指敲打着桌子,琢磨着该怎么编故事。

    神盾局?九头蛇?还是共济会?总部该叫铁炉堡,还是暴风城呢?

    嗯,得起个好听又响亮的名字。

    为了部落,德玛西亚!

    周赫煊为“神秘组织”绞尽脑汁时,美国那边,出版商麦克·霍华德正在紧张焦虑当中。他虽然个人很看好《大国崛起》,但这种半通俗、半学术的著作,很难预测究竟能否被广大普通读者接受。

第182章 181【美国推销员】() 
亨利·尼诺是位犹太人,他父亲来自德国,以前经营着几家葡萄酒厂,娶了个犹太女人做老婆。根据犹太教义,一切皈依犹太教,以及犹太母亲所生的人,都属于犹太人。

    亨利童年时,家里非常有钱,他高中时都还读的是贵族学校。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以一种咆哮的姿态在发展。各行各业突飞猛进,随便做点啥生意都能赚钱,唯独酿酒业是个例外。

    就在家里的葡萄酒生意红红火火时,亨利的父亲打算扩大生产规模。他把名下的两座葡萄酒庄园都抵押出去,购置了新式酿酒设备和生产线,还从法国请来顶级的酿酒工程师。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联邦政府突然颁布了一条美国有史以来最愚蠢的法律——禁酒令。

    亨利家中债台高筑,从百万富翁沦为底层贫民,他的父亲也吞枪自杀。

    本来已经被名校录取的亨利,不得不放弃学业谋生,他要负责照顾母亲和两个弟弟、三个妹妹。

    “叮咚,叮咚!”

    亨利按响富人区某住宅的门铃,很快有个家庭主妇来开门。

    亨利微笑道:“太太你好,我是……”

    “推销员?”家庭主妇看了看他拎着的大箱子,毫不客气地打断道,“抱歉,我不需要买任何东西。”

    亨利笑容依旧,自信地说:“我想您的丈夫一定需要,我推销的是葡萄砖。”

    家庭主妇还没吱声,里面就冲出来一个秃顶中年,他惊喜地问:“真的是葡萄砖?”

    “当然,这种葡萄砖采用了最传统的技术,是我母亲和妹妹在家里自制的,口味非常纯正,”亨利说着说着,突然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先生,法律是神圣的。做为守法公民,你一定不要添加糖和酵母,否则这种葡萄砖将会发酵成酒。”

    秃顶中年笑道:“那是当然,像我这种有名的律师,怎么可能违反法律?你一定要把发酵成酒的过程,详详细细地告诉我,我才能有效的避免情况发生。”

    亨利礼貌的说道:“我们可以进屋再说,您觉得呢?”

    “当然,快请进吧。”秃顶中年高兴道。

    亨利拖着大箱子进去,拿出一方葡萄砖说:“像这么大的葡萄砖,你不应该掺0。5加仑的水,也绝对不能添加50克的糖。至于酵母,我坚决反对使用华伦特的酵母,那种酵母太容易发酵酿酒了。”

    秃顶中年拿出笔记本和钢笔,义正言辞道:“请你把过程讲述一下,我该如何准确地规避把它酿造成酒。”

    “好的,我帮你写下来吧。”亨利说。

    “你识字?哦,那就太好了。”秃顶中年欢喜道。

    亨利一边写规避酿酒过程,一边跟秃顶中年痛斥酒精的害处。最后两人达成交易,秃顶中年买下他带来的所有葡萄砖,并热情地握手说:“小伙子,我非常欣赏你维护法律的态度。如果你有规避酿造烈酒的材料和方法,我希望能够与你继续交流。毕竟烈酒比葡萄酒危害更大,我们必须坚决的防止它出现!”

    “非常荣幸,我改天再来登门造访。”亨利笑道。

    两人刚刚说完,外面突然传来哐哐哐的敲门声,紧接着几个持枪便衣冲进来。

    秃顶中年呵斥道:“这是我的私人住宅,神圣不可侵犯,请你们立刻出去!”

    “我们是fbi禁酒探员,请你接受搜查!”

    来人亮出身份证明。

    秃顶中年脸色微变,小声咒骂道:“这帮该死的狗崽子!”

    fbi刚刚成立的时候,只不过是隶属于司法部的小角色。但因为禁酒令,这个组织被催生为庞然大物,他们可以无视宪法,以禁酒的名义随意闯入私人领地。

    直到最后,fbi成长为连美国总统都谈之色变的猛虎。

    “这是什么?”fbi禁酒探员指着葡萄砖问。

    亨利帮忙解释道:“这是葡萄砖,一种极具营养的干果食品。”

    秃顶中年附和说:“对,我非常喜欢吃干果,特别是葡萄,那味道真是太美妙了。”

    fbi探员自然清楚其中猫腻,但法律的漏洞人人可钻,他们对此也无能为力。当下对葡萄砖不管不顾,开始搜查这家人的地下室和车库,最后从壁橱里找出几瓶果酒。

    fbi探员立即开出1000美元的罚单,秃顶中年则据理力争,跟这些探员讨论禁酒法令,引经据典地证明自己没有违法。

    好吧,最后是花100美元贿赂探员,双方皆大欢喜——100美元,足够此时的美国普通工人工作两个半月了。

    而做成生意的亨利,则飞快地跑进股票交易所,把今天赚的钱大部分换成股票,只留下少数生活开支以备不时之需。

    1927年的美国,制造业形式不断下滑,失业人数连创新高,但股市却如火如荼。到1928年初,股市已经疯狂了,甚至连乡村小镇里不识字的农妇,都整天谈论着股票。

    亨利这几年靠贩卖酒类相关产品,已经赚足上千美金,陆陆续续都投进了股市当中。如果这些钱变现取出,大概有5000多美金,足足翻了五倍有余。

    亨利打算再过一年,他就拿这些钱做启动资金,建个小厂专门生产葡萄砖,重整家族酿造事业。

    给母亲和弟弟妹妹买了些面包,亨利又扭头走进一家书店,问店员道:“有新书吗?”

    店员殷勤地介绍说:“元旦这天有十多本新书出版,请跟我来!”

    亨利喜欢读书,他本来的理想是做一名学者,尤其爱好地理、历史和文学,可惜为了养家他不得不当推销员,把自制的葡萄砖卖给广大守法客户。

    “咦,詹姆斯·卡贝卡的《银马》,不是一年多以前就出版过吗?”亨利指着一本新书问。

    店员解释道:“这次出版的是精装修订版,而且新加入了几篇小故事。”

    “是吗?那我一定要读读。”亨利笑着说道。

    从1919年到1939年,是美国文学的黄金年代。这20年间,美国一共出现七名诺贝尔文学奖得住,其中包括五位小说家、一位诗人和一位剧作家。

    美国的国民也喜欢买书读书,特别是20年代,因为社会蓬勃发展,中产阶级大量增多,底层平民的识字率和存款也在不断提高,美国出版界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兴盛的出版市场,甚至提高了出版商的道德思维。

    尤其是那些大型出版社,认为图书是一种特殊物品,具有公共价值,好的图书应以智性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尊。他们把出版图书奉为“观念的行业”和“绅士的生意”,观念的先导性是图书的灵魂。

    有时候发现一本好书,大型出版社甚至宁愿不赚钱,也要疯狂地去推广发行,他们坚信让读者接触真正的好书才是出版的使命。正因如此,这个年代美国图书出版行业的年利润率只有3%到4%,甚至低于银行存款利息,但出版商们仍然乐在其中。

    这种情况,直到80年代才开始转变,那时的图书出版成为第二娱乐业,出版出图也衍变成纯粹的商业行为。

    当然,即便是20年代的美国出版业,赚钱仍旧放在第一位,努力推广不赚钱的好书,也不过是增加出版社影响力的手段而已——千万别相信资本家的良心。

    亨利从书架上取下《银马》,又走到一部分为上下两册的图书面前,他问道:“这部《大国崛起》,是哪位著名学者的作品?”

    店员介绍说:“这是一个中国学者写的,听说历史学界评价极高,马卡斯先生还专门为这本书作序。”

    “是哈佛大学的马卡斯先生吗?”亨利问。

    “是的。”店员笑道。

    亨利礼貌地问:“我可以先翻阅一下吗?”

    店员说:“当然可以,请便。”

    亨利打开《大国崛起》的上册,首先读了马卡斯的序,只见上面写道:“《大国崛起》一书,我曾陆陆续续读过它的部分篇幅,都是我在欧洲的朋友寄来的。我非常高兴它能在美国正式发行,此书论据清晰、鞭辟入里、雅俗共赏,不论是专业的学者,还是普通的市民,都可以从中找到乐趣。如果你是一位历史专业的学生,或者是历史爱好者,那么千万不要错过……”

    马卡斯先生推荐的,一定是好书!

    亨利这样想着,开始翻阅正文。他从《葡萄牙篇》读起,不知不觉便陷入其中,完全忘了自己还在书店里。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店员终于忍不住提醒:“先生,你是否决定了要买它?”

    “啊?哦,当然,”亨利如获至宝地说,“我必须买下来,这是一部神奇的作品,我从没看过如此伟大的世界史著作。”

    《大国崛起》的美国定价,全套1美元80美分。不便宜,但也不贵,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都不到,如今美国工薪阶级的周薪大概在12到14美元。

    亨利捧着《大国崛起》和《银马》回家,他连吃饭都顾不上,抱着面包边啃边读,完全忽略了时光的流失。

第183章 182【推荐你一本好书】() 
亨利花了三天时间,终于读到《大国崛起·美国篇》。

    原版当中,《美国篇》用大量篇幅分析描述经济危机和二战及战后影响,周赫煊显然不可能这么做,因为那都是些没有发生的事情。

    “美国的下一次总统大选,必将以胡弗的胜出、史密斯的失败而告终。这两位总统候选人,都是平民出身,一个当过销售员,一个做过矿工。但胡弗的优势在于他是新教徒,而史密斯则是天主教徒。我们纵观美国的历任总统,从华盛顿、林肯,再到现在的柯立芝,所有总统都有三点共性,即男性、白人和新教徒。虽然美国法律没有规定什么样的候选人才能成为总统,但传统的美国人,似乎还没有做好将选票投给一位天主教徒的准备……

    胡弗如果能够当选下一任美国,那他将是得天独厚的幸运儿。他出身贫穷工人家庭,幼年丧父丧母,在舅舅的资助下才有机会上大学。他从底层矿工做起,一步步成长为工程师,接着又经商成功,并且顺利踏入政坛。这种从一个底层穷人,靠自身奋斗走上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我姑且把它称之为美国梦……”

    亨利读到这里,不由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