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4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吧,但愿一切顺利,”库克又说,“另外在生活方面,有个很大的问题,我希望你能够尽快解决。”

    “什么问题?”周赫煊问。

    “现在急缺一个英国厨师,”库克抱怨说,“中国厨师做的菜太辣了,这两天有好几个倒霉蛋痔疮复发。”

    “是我考虑不周,我立刻让人请厨师。”周赫煊说。

    库克想了想,又说:“还有,公寓里需要加装风扇。真是见鬼,现在都已经秋天了,居然还能把人热得吐舌头,每人一个风扇根本就不够用。中国都是这么热吗?简直跟地狱一样。”

    周赫煊连连点头:“OK,我马上解决。”

    库克指着钟观光等人问:“这些是工厂的中方管理者?”

    周赫煊笑道:“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钟观光先生,中国的植物学家和中药学家;这位是赵橘黄先生,生物药学专家;这位是孙学悟先生,哈佛大学化学博士;这位是张辅忠先生,柏林大学化学博士;这位是黄鸣龙先生,柏林大学化学博士;这位是……”

    一圈介绍下来,库克顿时收起小觑之心,这里头有好几个欧美名校博士。

    其中张辅忠的导师曼涅希,曾到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教授,库克听过一段时间曼尼希的化学课。说起来,库克和张辅忠勉强还算同门师兄弟,两人之间有许多的共同话题。

    科学家讲究的是真本事,深入交流一番,库克就对孙学悟、张辅忠和黄鸣龙极为佩服。不过嘛,他对钟观光和赵燏黄没啥兴趣,因为二人是研究中药材的,聊起来纯属鸡同鸭讲。

    库克带着众人去参观制药车间,那近乎“全自动”的生产线,让赵墀熊和许华两个年轻人大感震撼。他们家里就是开药厂的,还是中国第一家全华资西药厂,跟眼前的药品生产线比起来,他们家的工厂就如同是小作坊。

    赵墀熊惊叹道:“这个磺胺生产线可比日本的药厂都先进。”

    “你参观过日本的磺胺工厂?”周赫煊好奇问。

    赵墀熊说:“远远的在车间外看过一眼,还是在工人开门的一瞬间,日本人不准我进去。”

    “日本的磺胺制药厂产量如何?”周赫煊问道。

    “好像很低。”赵墀熊说。

    日本也有磺胺药的山寨工厂,生产工艺都是自行摸索的。而且很扯淡的是,日本人虽然很重视磺胺药,但又不肯花重金去研究升级,反而把钱都投进武器装备的制造当中。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直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的磺胺产量依旧低得可怜。

    周赫煊心里琢磨着,二战结束以后,是否可以找小鬼子索要专利费。若有美国朋友的支持,想必到时候很容易打赢官司吧,毕竟战后的美国是日本亲爸爸。

    参观工厂结束,周赫煊把钟观光、赵燏黄、张辅忠和黄鸣龙带到一间公寓,神秘兮兮的打开保险箱说:“四位请看。”

    张辅忠随手抽出一沓文件,只瞟了几眼,就惊呼道:“这些都是药品工业制取方法?天啦,维生素B1、维生素B2、安乃近……周先生,你从哪儿找来的资料?”

    “从英国弄来的。”周赫煊笑道。

    周赫煊和欧尼斯、乔治六世合作的英国皇家制药厂,可不止生产磺胺类药物。经过几年的发展,药厂旗下已经有十多款产品。像维生素B这种玩意儿,在欧美已经很常见了,就算自己研发不出来,也可以花钱买生产工艺,也就中国人还拿它当宝贝。

    说起来很悲哀,此时的中国制药厂,连红药水都是前两年才能自行生产的,研发者正是张辅忠和他的学生。

    “四位如果感兴趣,可以把这些资料抄录下来。”周赫煊说。

    张辅忠摩拳擦掌道:“只要能搞到机器和原料,再加上这些资料,我保证为周先生建造起一家中国最大的制药厂!”

    “不急,慢慢来。”周赫煊笑着说。

    事实上,周赫煊把这些药品资料拿出来,一方面是为了给大家鼓足干劲,另一方面也是送给新中国——张辅忠和黄鸣龙都是共和国的化学制药专家。

832【钓鱼城】() 
    金秋十月。

    淞沪会战依旧在激烈的进行着,中国守军数量在60万人以上,侵华日军投入13万人。日寇凭借海陆空的绝对优势,渐渐撕开中国守军防线,并秘密组建第10军,准备对中国守军进行大包围。

    常凯申一边指挥军队抵抗,一边幻想着列强干涉,毕竟日寇对上海的入侵,严重损害了欧美列强之利益。

    可惜,欧美诸国不但不帮中国,反而指责中国军队破坏和平,理由是中国率先在上海非军事区挑起战争。历史上,就因为老蒋一直等着列强干涉,错过了最佳的撤退时机,把淞沪会战的后半程打得一塌糊涂。

    合川的磺胺药厂即将正式开工,药厂工人大部分拥有中学文凭,只有清洁工、保安队之类的才不需要识字。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工人们已经认识了一些英文,至少能看得懂机器上的按钮字符。

    此外,在孙学悟的帮助下,药厂附近正在筹备酸碱厂。在酸碱厂投产之前,磺胺药厂使用的都是进口原料,大概能支撑一个月的样子。

    周赫煊给欧尼斯拍了一封电报,又从英国采购了许多机器设备和原料,包括送给孙学悟的化工实验设备。

    十月十五日,周赫煊带领全体工人前往钓鱼山,他要在药厂开工前举办一次祭拜仪式。

    磺胺药厂到钓鱼山的直线距离为3公里,众人抬着三牲和钱纸蜡烛,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爬而上,直奔钓鱼山上的忠义祠。

    正在研究易经的庞德也来了,他对此地慕名已久,随身还带着照相机。

    “这就是传说中的钓鱼城?”庞德仰望大山,心里有一种朝圣的心情。

    周赫煊点头道:“就是这里。”

    钓鱼城,在欧美又被称为“上帝折鞭处”和“东方麦加”。

    当年,忽必烈已经率东路军突破长江天险,团团包围鄂州,而兀良合台的南路军打到了长沙,南宋朝廷覆亡只在旦夕之间。而在西方,蒙古大军已经征服了东欧大片区域,把中欧当成军事游乐场,一度跨过多瑙河,还入侵了意大利。中东也惨遭蒙古大军蹂躏,阿拉伯半岛上,埃及人正在艰苦抵抗,眼见着蒙古大军就要席卷非洲。

    就在这时,蒙古大汗蒙哥阵亡于钓鱼城,各路大军纷纷撤兵回去争权。南宋得以苟延残喘,欧洲人欢呼雀跃,非洲也避免了兵祸浩劫。

    小小的钓鱼城,拯救了全世界。

    民国时期的钓鱼城还没得到开发,也没有直通外界的公路,只能从江边慢慢往上爬。

    山路窄得只能勉强容两人通过,最陡峭的地方接近70度,别说带着兵器往上进攻,就是空着手攀爬都危险至极,稍不注意就要掉下去摔死。

    再往上走,就能看到钓鱼城的古城墙了。这些城墙共有17里长,倚悬崖绝壁而建,由于年久失修,古城墙已经多处风化残缺,但依然能够领略其雄伟。

    再往上就是护国门了,这是钓鱼城的第二道防线,也是八座城门中最宏伟的险关。纵有十万大军攻城,只需派几百人防守即可,真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年蒙古大军攻打护国门上百次,耗时三十六年之久,一次都没有攻破过护国门。

    钟观光仰望着护国门壁刻,联想到当年城上官兵抗击蒙元,不觉有些痴了,喃喃自语说:“中国自古多灾多难,总有热血儿郎奋起抗击。彼时今日,何其相似,但愿我华夏民族还能复兴。”

    周赫煊感慨说:“只要国人众志成城,国土处处皆险关。”

    “周先生说得真好!”赵墀熊立即附和,反正偶像说什么都有道理。

    合川县教育局的干事杨雨舟,是这次上山的向导。又前进片刻,他突然指着一处石台说:“这里是钓鱼城的刑场,当年蒙哥大汗派来劝降的汉奸晋国宝,就被王将军斩首于此。”

    “杀得好,汉奸都该杀!”一个年轻人突然喊道,他是张辅忠带来的化工专业大学生。

    再往前走不远,就是钓鱼城的天梯。此地同样险要无比,是钓鱼城后期开凿的栈道,蒙元大军若突破了护国门,还有一条天梯等着他们,举蒙元全国之力,也不可能上得了这一条天梯。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平台,这里是南宋时候的“兵工厂”,可制造铁雷、火炮等杀伤性武器。钓鱼城古城墙有炮口,架有大炮,当年蒙哥大汗就是这么被轰死的。

    钓鱼城内部还有田地,守军可自耕自种,辛苦些还能自己造盐,根本不惧蒙古大军的封锁。

    “兵工厂”再往东北走,就是护国寺和忠义祠了。

    护国寺内还有几个僧人居住,但都是些老弱病残,平时根本没有什么香火,只能自己种地养活自己,这间寺庙后来被改建成钓鱼城博物馆。

    而忠义祠就更糟糕,有两处已经垮塌,大门上还蒙着蜘蛛网。

    周赫煊对随行工人说:“把义祠打扫干净!”

    工人们立即动手清理,而周赫煊则把目光投向祠内的石碑。这些石碑都属于文物,南宋时期的就有十多块,数百年来又刻了二十多块,其中一部分详细记载了钓鱼城战史。

    庞德激动不已,拿着小本本就跑到一块石碑前,蹲在那里认真抄录。

    赵燏黄好心提醒道:“庞德先生,不用那么麻烦,直接用纸墨拓下来即可。”

    “怎么拓?”庞德迷糊道。

    赵燏黄早有准备,让弟子拿出拓碑工具,在将石碑擦洗干净后,分分钟就拓下来一张。

    “还可以这样啊,太方便了!”庞德大喜,如同得到新奇玩具,自动变成众人的拓碑苦力。

    等了大半个小时,工人们已经把忠义祠简单打扫完毕。

    周赫煊首先来到左室偏殿,这里供奉着王立、李德辉和熊耳夫人。因为王立等人最终开城投降了蒙元,所以不能供在正堂,但他们投降是在南宋覆灭以后,且有活城之功,也应受到香火供奉——南宋最后一座县衙,便是钓鱼城内的合州县衙。当时只要遭遇激烈抵抗,蒙古人在攻陷城池后就要屠城。钓鱼城属于击杀了蒙元高层,而唯一没有被屠城的城池,王立投降的要求就是不得杀城内一人。

    王立、李德辉和熊耳夫人的牌位,已经找不见了,就连供桌都破朽不堪。

    周赫煊对着供着拜了两拜,便转身走入正堂,里面供有王坚、张珏、余玠、冉琎和冉璞五位钓鱼城抗元先贤。周赫煊亲手为这五人,摆上崭新的牌位,四拜之后,恭敬退出正堂。

    工人们也把三牲摆上,顺便把左室王立等人的牌位也摆上,等到吉时,正式开始进行祭拜典礼。

    周赫煊领着上百个工厂员工,端正站于殿前。钟观光年纪最大,资格最老,由他负责念祭表,并指挥众人进行拜祭。

    庞德这个美国佬对此非常感兴趣,站在旁边不停拍照,拍完了还迫不及待地问:“周,为什么你们要拜二十四下,而不是拜八下?我刚刚学了个成语,叫八拜之交,正好契合八卦。”

    周赫煊解释道:“八拜之交,那是世交子弟拜谒长辈,后来也用作结义兄弟之礼。二十四拜是专用于祭祀的大礼,也有十二拜的。比如好朋友的家人去世,你去吊唁,十二拜即为最大的尊敬。一般情况下,清明节给自家祖先扫墓,四拜就比较符合标准。二十四拜和十二拜,用于极为正式、大型和庄重的场合。平常人们见面作揖,一拜为普通问候,二拜为表示尊敬,四拜代表着仰慕、尊崇和无限敬意。另外还有三拜,此为佛教礼节,拜佛只能用三拜或九拜。同时,三拜还是中国人的宾客之礼,主人对客人三拜,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

    “中国人的礼节好复杂啊。”庞德听得有些头晕。

    周赫煊笑道:“都是些繁文缛节,现在的中国学习西方,平时都用握手礼,作揖已经被弃用了。不过在祭祀这种庄严场合,我觉得古礼还是很必要的。”

    赵燏黄突然走过来:“周先生,你来说几句吧。”

    周赫煊来到供桌前方,看着面前的一百多号人,大声喝问道:“同胞们,你们忘记鬼子占领中国台湾了吗?”

    “没有!”众人齐呼。

    周赫煊又喊道:“你们忘记鬼子占领中国东北了吗?”

    “没有!”众人的喊声越来越大。

    周赫煊嘶声厉吼:“你们忘记鬼子正在侵略华北和华东吗?”

    “不敢忘!不敢忘!”

    药厂工人和正在筹建中的酸碱厂工人,大部分都有用中学以上学历,再不济也读过小学。如今报纸上都是爱国宣传,识字的百姓早就被调动了民族情绪,此刻一个个胀红着脸,心头憋着股怒火难以发泄。

    周赫煊指着背后的忠义祠正堂:“看到匾上写着什么吗?忠义千秋!何为忠?爱国就是忠!何为义?救民就是义!如今国难当头,若要行忠义之事,必当救国救民!我不要你们上战场杀敌,但你们以后的工作,并不弱于杀敌报国。药品可以救济百姓,可以挽救伤员性命。在你们开动机器的时候,就有无数国人的性命因你们而存活!有人说,中国没救了,中国打不过日本。放屁!当初蒙古横扫世界,钓鱼城依旧抵抗了36年。小鬼子比得了蒙古人吗?连提鞋都不配!日本蕞尔小国,还想妄图吞并中国,这就是典型的蛇吞象,吞到一半就能把他们噎死!只要我们坚持抵抗,中国就必胜!而你们生产的药品,正是中国胜利的关键。你们生产磺胺药,效率远高于小鬼子,是世界上最好的救命药。我们武器不如日本,但我们的救命药比日本更强。你们是工人,也是战士。告诉我,有没有信心用药品打败鬼子!”

    “有!”

    忠义祠内呼声震天。

833【鸡犬不留】() 
    转眼进入十一月,上海陷落,淞沪会战结束。

    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刘湘对此表示举双手欢迎,暗地里联合宋哲元和韩复榘,打算把老蒋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