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惜,开战你想开就开,休战可不是你想休就休。

    反蒋联军攻势越来越猛,特别是冯玉祥的西北军,完全可以用所向披靡来形容。山东、河南两地的中央军,甚至对西北军产生恐惧心理,每次得知对手是西北军,中央军从将领到士兵都畏缩不前,再这么下去估计要发展成望风而逃。

    不得已之下,常凯申只能再度北上,到前线去亲自督战,希望能够提振军队士气。

    冯玉祥侦察到中央军的动向,提前布下口袋阵,想要把山东的中央军精锐一锅端。幸好西北军那边有高级参谋被常凯申买通,悄悄发来密电泄露军事计划,常凯申才连忙命令部队改变进军路线。

    即便如此,中央军精锐也没有完全撤出包围圈,负责掩护撤退的张治中部损失惨重。

    西北军虽然打仗勇猛,但他们的主帅冯玉祥,又连续出现两次战略决策失误,致使接连溃败的中央军再度站稳脚跟——其实也不算冯玉祥犯错,而是军饷和物资跟不上。西北军太穷,阎锡山支援的钱粮军火又不够用,只得白白放弃良好的战机。

    常凯申能够最终赢得中原大战,除了张学良的帮助外,最主要的还是他比冯玉祥有钱。如果西北军粮饷、军火足够的话,常凯申根本撑不到奉军入关,早就被逼得下野了。

    阎锡山这个家伙太抠,根本不是做大事的料。他身为反蒋联军盟主,在筹足粮饷后,对自己的部队非常优厚,不仅按月发饷,补给充足,而且还给士兵配发罐头食品。

    而冯玉祥的西北军呢,别说罐头,连咸菜都吃不到。

    西北军和晋军经常一同作战,西北军将士每次看到晋军扔掉的空罐头,就大骂阎锡山不仗义。

    自古以来,军阀会盟最致命的弱点就在于此,敌人不在外,而在内。

    由于冯玉祥的西北军表现出的战力太过恐怖,不仅让中央军闻风丧胆,也让阎锡山对冯玉祥产生了忌惮心理。阎锡山好几次故意拖冯玉祥的后腿,每每在关键时候,找各种理由断掉西北军的后勤补给。

    三国时期十八路诸侯讨董,袁绍也是这么干的,孙坚打得太猛,袁绍默许袁术断孙坚的粮草。

    中原大战期间,常凯申是董卓,阎锡山是袁绍,冯玉祥就是真正在打仗的孙坚和曹操。

    冯玉祥原本没有多想,但渐渐也感觉不对劲,他曾对身边的人说:“阎百川(阎锡山)这个葫芦里,不知究竟装的是什么药。”

    冯玉祥也是苦啊,他在前线卖命,阎锡山却在后面捅刀子,搞得好像常凯申和阎锡山联手对付他一样。

    阎锡山的种种做法,让西北军将领怨声载道,打着打着,大家都不想再打了,而是建议冯玉祥“联蒋反阎”。

    于是中原战事出现诡异的局面,中央军被西北军打得落花流水,西北军却想要投靠中央军。西北军和中央军都损失惨重,阎锡山的晋军一直在保存实力,似乎想坐收渔翁之利。

    即便有常凯申亲自督战,中央军依旧士气不振。而打了无数胜仗的西北军,情况比中央军还糟糕,军心已经快要崩溃了,完全靠冯玉祥的个人威望在撑着。

    打的好一场烂仗。

    阎锡山算计太多,把国事、战事当成一笔生意来做,还想玩什么驱狼吞虎的把戏。但他聪明反被聪明误,已经把自己给算计进去,西北军将领被常凯申收买是早晚的事。

    即便张学良不率奉军入关帮忙,常凯申也很有可能打赢中原大战。最多再拖个半年,常凯申就能买通西北军将领,逼迫冯玉祥下野,然后中央军、西北军联手反攻晋军。

    只不过,时间拖的越久,各方死伤就越惨重,对国家民族伤害更大。

    张学良入关虽然是为自己考虑,但客观来说,此举加速了中原大战的结束,为中国保留了最后一丝元气,他对国家是有大功劳的。

    ……

    海格路,周公馆。

    蔡元培再度来访:“明诚,你是不是该动身去北戴河劝说张汉卿了?”

    “不急,不急,总要等中央军把济南打下来再说。”周赫煊笑道。

    阎锡山这家伙,前段时间攻占了济南。

    常凯申从南方抽调大量军力,走海路从青岛沿胶济线进攻,打得阎锡山节节败退。

    阎锡山顿时慌了,连忙让亲信带着巨款、弹药和面粉,请冯玉祥指挥西北军反击。冯玉祥的参谋们大为不满,私下讨论说:“阎锡山就会临时抱佛脚,如果早送来这些物资,孙连仲都已经打到蚌埠了,哪会成现在的局面?”

    冯玉祥也很不爽,但他顾全大局,还是老老实实的去打仗。西北军得到后勤物资供应后,犹如猛虎出闸,打得中央军精锐稀里哗啦,几乎是全线溃退。

    常凯申面临西北军的进攻更慌,不敢进攻,只敢防御,甚至宣布只要固守阵地不失,主将官升两级,奖励五万元。

    幸好遭遇连日大雨,西北军攻势暂缓,否则中央军又要大溃败。

    常凯申急得睡不着觉,可张学良还是迟迟不表态,只能让蔡元培来找周赫煊,求周赫煊赶快去北戴河帮着劝说。

    “明诚,为国家计,为民族计,你就给个准信吧!”蔡元培也急啊。

    周赫煊笑了笑,把蔡元培领到书房里,提笔在信纸上写下七个字——可以调军备战了。

    “派人把我的这封亲笔信,送到张汉卿那里即可。”周赫煊说。

    “这就行了?”蔡元培惊讶道,他不相信周赫煊的一封手书,就能让张学良率军入关。

    周赫煊笑道:“你照办就是。”

    蔡元培将信将疑,小心的把周赫煊的信收好,然后片刻不留地跑去南京汇报。

    周赫煊只是装个逼而已,张学良敲常凯申的竹杠,已经敲得差不多了,调动东北军入关是迟早的事。

    蔡元培刚走,佣人敲门道:“先生,有位阮小姐的电话。”

    周赫煊来到客厅接起电话道:“你好,阮小姐,有什么事吗?”

    阮玲玉支支吾吾地说:“那个……周先生明天有没有空,我想请你喝咖啡。”

380【好人,坏人】() 
跟舞厅一样,咖啡厅也是在20年代大量涌现的。

    最近几年,甚至有向内陆发展的趋势,长沙、武汉已经有多家咖啡馆陆续开张。至于被称为“东方小巴黎”的上海,那更是咖啡馆林立,成为年轻知识分子的最爱。

    左翼作家联盟的第一次筹备会议,便是在虹口四川路上的公啡咖啡馆举行,那里常常汇聚有大批的左翼作家,包括鲁迅、柔石、夏衍、潘汉年、冯雪峰、冯乃超等人。

    如果国党上海党部想要抓捕左翼作家,直接去公啡咖啡馆即可,一抓一个准。

    刚开始的时候,在鲁迅心目中,咖啡馆代表一种“有产阶级”的浮纨,它所象征的生活方式,与左翼作家鼓吹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是相左的。鲁迅对咖啡馆非常排斥,但被人拉着喝了几次咖啡后,他就经常跑去咖啡馆里坐坐。

    咖啡馆,似乎代表着摩登与浪漫,代表着西方文明的先进文化。不管是小资阶级,还是进步青年,亦或是革命文学家,只要有钱都喜欢到这里来打发时间。

    周赫煊这次与阮玲玉约见的地方,是霞飞路的巴尔干咖啡馆,由流亡中国的沙俄贵族开办,里面许多女招待都是白俄美女。

    周赫煊刚刚进店坐下,便有店员过来说:“先生,请问你有相熟的女招待吗?”

    “没有。”周赫煊说。

    店员又问:“那你喜欢中国女招待,还是俄国女招待?我可以帮你推荐几个。”

    周赫煊笑道:“随便吧。”

    “不同的女招待,收费也不同,请问你要什么档次的?”店员继续问道。

    “都可以。”周赫煊道。

    “那我就给你推荐个一等女招待,来自俄罗斯的塔提亚娜小姐,她是去年上海‘咖啡皇后’选举第四名。”店员说完便退下。

    民国时期有句戏言:去咖啡馆,喝的不是咖啡,而是女招待。

    这些女招待都是美女,比如民国时期的左翼女明星胡萍,便是长沙的咖啡女招待出身。甚至有时候还要举办“咖啡皇后”选举,给一座城市里各大咖啡馆的漂亮女招待们排名次。

    很快便有个俄罗斯妹子过来,穿着类似女仆装的玩意儿,微笑道:“先生,请问您需要点什么?”

    周赫煊说:“先等等,我有朋友还没到。”

    “好的,那有需要的时候,您可以摇响桌上的铃铛。”俄罗斯妹子恭敬地退后。

    不多时,阮玲玉终于现身,不好意思道:“周先生,真是很抱歉,我有事情耽搁了。”

    周赫煊笑道:“你没有迟到,是我早来了。”

    周赫煊摇响铃铛,点了两杯咖啡和一些甜食。俄罗斯女招待端着咖啡和食物过来,细细介绍一番,接着还要帮客人加糖调制,不过被周赫煊给打发走了。

    阮玲玉有些尴尬地说:“周先生,我母亲的一些话,您千万别当真,她总是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我明白,”周赫煊喝着咖啡问,“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还能有什么打算,继续拍电影养家啊。”阮玲玉苦笑。

    周赫煊说:“你准备养那个张达民一辈子?”

    阮玲玉摇头道:“我不知道。他平时对我很好的,也很体贴我,就是偶尔要发疯。特别是鸦片瘾发作以后,好像完全变了个人。我有时很厌恶他,有时又可怜他,有时还喜欢他,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得,这就是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周赫煊感觉自己有些多余,人家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可惜最后挨不住,阮玲玉选择了自杀。

    “没想过跟他断绝关系?”周赫煊问。

    阮玲玉低头说:“也想过,但他威胁我,说要把我母亲偷东西的证据拿出来,还要在法庭上描述我跟他交往的过程,包括……做那种事的细节。我是个明星,他那样做,我今后的生活就全毁了啊。”

    “够无耻的。”周赫煊讥笑道。

    阮玲玉沉默许久,似乎是做出了决定,突然问:“周先生,你真的能把他打发掉吗?”

    “很难,这种人只要把钱花光了,走投无路之下还会回来缠着你,承诺和约定对他来说没有任何作用。”周赫煊道。

    “那怎么办?”阮玲玉有些恐慌,她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还没有病入膏肓,求助道,“周先生,你要帮帮我。”

    周赫煊说:“有两个办法。第一,让他人间蒸发,绑着石头丢进黄浦江;第二,做个局让他蹲监狱,最好能判个十年八年。”

    “这这这……怎么能行?”阮玲玉明显被吓到了。

    周赫煊笑道:“看你怎么选了。你想被他纠缠一辈子的话,完全可以继续这样过下去。反正迟早有一天,他会害得你家破人亡,甚至把你逼得想自杀。你要为你的母亲考虑,她能受得了这种折腾吗?”

    阮玲玉瞬间无语,良久才说:“我要考虑考虑。”

    周赫煊继续道:“咱们换个角度来想,张达民这个人已经废了,迟早有一天横死街头。如果让他蹲监狱,他在里面没有鸦片抽,没有机会赌钱、没有机会嫖女人,几年过后说不定还能改过自新。”

    阮玲玉听了这话,眼睛猛地一亮,拨云见日道:“那就让他蹲监狱!对,就是蹲监狱,只有这样才是好办法。”

    “聪明。”周赫煊打了个响指。

    能够解决掉困扰多年的烦恼,阮玲玉整个人都开朗起来,由衷的笑道:“周先生,谢谢你。”

    “小事一桩,”周赫煊吩咐说,“你这几天别给他钱,方便我设局子。”

    阮玲玉无奈道:“我也没几个钱了,如果再不开工拍电影,下个月的生活费都不太够。”

    “有困难可以来找我。”周赫煊说。

    “谢谢,”阮玲玉笑道,“周先生,你人真好,不愧是大学问家。”

    设局子把人关进监狱的,能是好人吗?

    这种事当然不能亲自动手,得找专业人士谋划,杜月笙便是最佳人选。

    周赫煊来了上海好几趟,都还没去找杜月笙拜过码头,这次正好可以借机跟杜月笙联系上。如果跟老杜搞好关系,至少在上海没有啥人身危险,那是一只顶好用的“夜壶”。

    如今就连国党的上海党部,许多见不得人的脏事、烂事,都是请杜月笙出手搞定的。

381【青帮三大佬】() 
杜月笙的杜公馆,位于华格臬路(后世的宁海西路)。

    这天下午,杜月笙正坐在客厅喝着茶,手握折扇聚精会神地听《岳飞传》。

    “到了七月初四这天,一切赴会应用的东西全备齐了,岳雷把进山的兵将聚在一起,千叮呤万嘱咐,不可小心大意。次日五更,岳雷带人出发,诸葛景和二爷牛皋率众相送十里方回连营。等上了大道,众人齐抖丝缰,乱撒嚼环,直奔盘龙山口……”

    这个说书先生,是杜月笙从北方重金请来的,定期到杜公馆来专门给他说书。

    杜月笙听评书并非为了娱乐,而是在学习知识谋略。他自幼失学,没读过什么书,现在身居“高位”,自然得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三国》、《水浒》、《岳传》、《七侠五义》这些大书,杜月笙都经常聆听,想要从其中学习历史知识,学习古人的气度和权谋之术。

    不仅如此,杜月笙还每天让人读报,了解时政新闻和国内局势。他甚至坚持练毛笔字儿,几年下来,虽然没有练出像样的书法,但自己的名字却写得不错,能够到处给人签名了。

    “衣食足,应当礼义兴了,不能再让人家一看到就讨厌害怕。”这是杜月笙经常对身边人说的原话。

    上海青帮的三位大佬当中,黄金荣、张啸林的格局都太小。只有杜月笙最为上进,他不满足于只当一个帮会人物,而是积极谋求社会地位。

    这几年,杜月笙介入工运、调解纠纷,甚至是为赈灾募集善款,只想获得社会和政府的认可。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