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唐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反李煜还要大大加奖二人,所有活着回来的人都会受到厚赏,以此激励其他人勇于出海探索海外之地。

    李煜好言安抚担忧受责的张、于二人,劝慰海上风爆非人力所及,罪不在二人身上。

    得殿下不加追责,还要厚赏他们,张钦、于鸿忐忑的内心总放下。

    接下来李煜详细寻问了王海崇关于沿途海图绘制,所发现绘制的各岛地图。

    令张钦、王海崇等人将沿途探索收集到的各项资料整理归纳呈交上来,做为李煜对海外一下步决策的参考资料。

    五天时间,东南海探险队探索的资料全部整理出来呈现在李煜面前。

    一张东南海探险队所探索海域的完整海图在王海崇的带领下被绘制出来,与现有的大唐舆图进行了对接。

    原本只有大唐疆域的舆图东南边,从北往南依次出现了一串大小不一的岛屿。上标注着儋罗国、倭国九州岛、大小琉球群岛、吕宋岛及以南一连串以当地土人音译过来或张钦等人跟据岛屿特点自行取名的岛屿。

    虽经李煜通过罗马商人从西方引入托勒密的地理学著作…《地理学指南》,为华夏世界带来了经纬度理论,更进一步佐证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地圆学说。加上李煜对现代地理学的了解,从旁指点当代的地理学大师,如李淳风、胡惠超等人,指华夏的地理学跨入式发展,使的地理测量、地图绘制精度大幅提高。

    奈何经度测量这一关始终迈不过去,东西向距离只得连摸带猜的估算。

    由此造成呈现在李煜面前的这幅地图,神洲大陆与东南海外各岛之间的海域距离严重失真。海上航线上只标示了到达海的另一端大概需要的天数。

    李煜对着地图苦闷不已,只得让王海崇他们按照自己映像中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各岛面积、形状重新做一幅,使地图看起来更像那么一回事。

    看完张钦、王海崇他们的海外探索资料后,李煜的目光锁定住重新修订后的地图上,标示为儋罗国的小岛。

    儋罗国有口不超过四万,据王海崇所载,其都毛兴穴人口不过八千人。居石穴无城墙,无常备兵甲。

    诺要从安东跨海南下,尽取东南海域诸岛,儋罗国则为南下海上要道,跨海而击的踏脚石。

    儋罗国即后世韩国济州岛,由海底火山喷发而成,遍布岛上的小山丘其实是一个个死火山口。

    凡有火山之地,不论死火山还是活火山,周围土壤积有大量火山灰而极其肥沃。

    儋罗人却并不懂得耕作,留下百里未开垦的沃土。

    诺移民将其开垦起来,可得两百多万亩的土地,可做为将来开拓海外的前进基地,获得兵源、粮食双重补给。

    难能可贵的是,岛中央的汉拿山区域是一片极适家牧马的草场。

    在此地建立牧马监,培育战马以补充军用。

    李煜满脑子想到儋罗国所在的岛屿极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心下以经等不及要派兵征服儋罗国,将其土据为己有。

    蛟龙海航的灾民运输任务以经完结,仅留有几艘船负责运输中原自发前往安东的移民,大部分运力得以空闲,有足够的船只运输三千兵马登陆儋罗国。

    李煜传来诸将宣布道:“儋罗国在去年暗通新罗,至今其国主未来平壤谢罪,罪无可赦。吾意兴师问罪!”

第179章 纳地归唐() 
诸将大感意外,小小儋罗国怎惹的殿下对其大动干戈?

    所谓暗通新罗,至今不来谢罪,这不过是殿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诸将只在心里为儋罗国的命运默哀一瞬间,马上就为即将到来的战功翘首以盼。

    咸亨二年都过了半年了,安东除了上一月玄武卫郞将王虎就近捞了个攻打黑水靺鞨拂涅部的战功外,再无战事。

    练了半年多的各卫、军将领们看着手下军队越发精锐,早就磨拳檫掌,可望战争的到来,封官荫子。

    何况此次出征的不过是弱不经风的儋罗国。

    诸将早以从于鸿口中得知儋罗国连常备兵都没有,武器破烂,甲胄均无,平白捞一个战功而以,还是灭国之功。功劳虽小,但沾上灭国二字,在史书上也能被史官着墨一笔。

    程务忠、李敬真等后来者内心更是热切无比,他们没有丝毫战功就被李煜提拔为郞将、都尉等高职,被安东军中那些有着赫赫战功的将校所贬低。认为他们十多人不过是仗着父辈余荫,燕王亲信得此重用。

    当四个卫整训一月余,正是程务忠、李敬真等人期盼用实实在在的战功在安东诸将面前证明自己的时刻。

    望着诸将期盼的眼神,李煜面意的笑道:“此次出征儋罗国并不需多少兵马,估计也没战事可打。吾想调精锐兵马前去简直杀鸡用牛刀。”

    听殿下如此一说,诸将中一半将校灰了心,神色暗淡。剩下一半仍满怀希望的则是刚刚新建不久二十二卫、军将校,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激动,纷纷开口请命领军出征。

    李业诩捅了捅身旁的薛俊小声问道:“薛三郞,你猜殿下会不会派我领貔貅卫出征?毕竟我可是身经数战,作战经验丰富。”

    “我劝你还是做梦了,儋罗国如此孱弱,怎会派你领兵前往?虽然你的貔貅卫是新组建的,但你和貔貅卫的都尉、校尉可都是从青龙卫中挑选的锐卒。”薛俊摇摇头泼了内心火热的李业诩一盆冷水。

    “不选我还能选谁?”李业诩岔岔不平道:“儋罗虽弱,可人家好歹有几万口人,兵也能凑个六七千出来。派个没实战经验或战绩平平的人去,难免不会阴沟里翻船。”

    “少数两句吧,这事真轮不到你,学学你哥,人往那一坐,安静的做个美男子多好!”

    李业诩看了眼大哥李业嗣,撇撇嘴:“不会叫的狗没肉吃。”

    话一出口李业诩就后悔了,这不是骂自己吗?

    薛俊强忍着笑意,脑补了一句:不会叫的狗才会咬人!

    新建二十二卫、军将校热情洋溢的毛遂自荐,夸耀自己统领下的士兵们经过一个多月训练如何了得。

    几名关系不睦的郞将甚至脸红脖子粗的互呛对方,揭对方的短,徒惹没希望领军出征的老卫、军将校们坐在一旁看笑话。

    李煜见诸将踊跃出征,心中虽高兴,可这会议大厅有变菜市场的趋势,急忙啪着桌子制止。

    “都别争了,吾意以决,由程务忠率赤凤卫出征儋罗!”

    “啊!”

    诸将皆是大惊,殿下居然派一个毫无作战以验,年仅十八的程务忠率三千刚训一个多月的赤凤卫出征?

    程务忠及赤凤卫三名都尉喜出忘外,急忙出列领命。

    诸将原以为殿下会选一支由作战经验丰富的将校统领的新军出征,没想竟花落程务忠。

    薛俊笑看了一眼李业诩,那意思就是在告诉他,瞧我说的多准。

    李业诩不服气瞪了眼兴高采烈的程务忠,自生闷气。

    选择程务忠,李煜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程务忠是将门出身,父兄皆为名将,其本人从小武艺兵法也没少学,之前受父辈功勋萌荫出仕禁军校尉,有统兵的经验。

    赤凤卫虽是三千刚刚训练的农夫,但从李煜派出的军检使回来的汇报看,虽还没成强军,但也脱离了农夫范畴,对付儋罗是绰绰有余。

    李煜与薛俊等都护府智谋对张钦、王海崇对儋罗的汇报分析得出,出征儋罗未必会爆发激战。

    甚至李煜一旨文书就能将儋罗星主招来平壤,不战而得儋罗。

    那么此次出征的兵马主要任务其实是接管儋罗后的驻防,协助都护府派出的官吏对儋罗人进行编户设立州县,教习屯垦。

    也就没有必要浪费能征善战的兵马、将校屯驻儋罗。

    六天后,经过准备的赤凤卫登上了出征儋罗的海船,程务忠、郑杰然、段怀简、

    未写完待会改:

第180章 纳土归唐二() 
扬着黑帆,飘着玄旌旗的唐军舰队越来越靠近海岸,岸边的儋罗人越发显得惊慌。

    十艘从未见过的海上巨舰直奔他们儋罗国而来,这在儋罗国历史上从未有过。

    儋罗国上至星主高都罗,下至普通部民都知道对方来者不善,纷纷猜测来者何人?

    儋罗周边各国能造出如此巨舰的国家,出使过各国开过眼界的王子高都环、徒内高向前等人不由自主联想到西边的大唐。

    儋罗海北的百济早以被唐国所灭,邻国实际仅有东北的新罗,海东的倭国,海西的唐国罢了。

    自唐国占领了百济后,从距离儋罗最远的邻国变成离的最近的邻国。

    再联想到去年末三艘打着大唐安东都护府大都护燕王之命,出使东南海外各国的东南海探险船队的靠岸,一个多月前从海外回返并在儋罗停留数日补给食水。

    高都罗越发确定来者定是唐国的安东都护府军队,疑惑的是,唐国船队往返时两次靠岸从儋罗补给食水,高都罗从未敢怠慢,为何不到两月,就有大批唐国船队到来?

    来的船实在是太大了,比上次唐国船队的船大了三倍不止,所载人绝不会少余千人。如此规模,高都罗绝不相信此次来的船队向上次一样仅仅是出使考察。

    “星主,需赶紧召集国中青壮备好武器以做准备。”

    当即就有大臣向高都罗请命,可大部分儋罗臣子却显得担忧害怕。

    马上就有人站出来言辞激励的反驳道:“星主不可,我国诺是聚兵定会被上国认为图谋不轨产生误会,刀兵相交可就不可挽回了啊!”

    “你这是贪生怕死!”

    “贪生怕死总比国破族灭强。”

    请求聚兵的大臣愤而指责反对者,反对聚兵的大臣振振有词的予以驳斥,并得到大部分同僚的支持。

    两方相互争论不下,眼巴巴的看着星主高都罗尽快拿主意。

    高都罗长叹一声,当年百济被唐所灭后,儋罗举国上下恐慌不已,畏惧唐军攻来而对倭国朝贡。可如今,倭国早以被唐军打的惨败,畏惧向唐称臣。

    儋罗国举目四望,宇内境无一国可抗唐国!

    儋罗虽号为国,有民不过四万口,青壮大有七八千之数。虽有弓刀楯鞘,可见识过唐军强大的高都罗心生不起抵抗之心。

    何况毛兴穴不过八千口人,青壮一千余而以!

    无奈的高都罗下令:“举国相迎上国使臣到访!”

    “领命!”

    大部分臣子焦急的去组织毛兴穴百姓准备好接待上国使臣到访所需的食水,请求举兵的几个臣子失望落魄的离开。

    “看起来儋罗人比较识时务!”程务忠放下单筒望远镜笑道。

    “不识时务又能如何?我大唐天兵一到,以儋罗那可怜的武力不过是螳臂挡车尔!”

    最为熟悉儋罗地形被李煜派来充当参谋的王海崇不屑道,津津有味的品着儋罗周边海域特产鲷鱼汤。

    唐军舰队驶入毛兴穴北的海湾内,程务忠下令击鼓登岸,以雷霆之势震慑儋罗人。

    船上唐军士兵挥舞着手中的鼓槌将战鼓敲的轰隆隆作响振聋发聩,令岸上准备迎接上国使臣的一众儋罗君臣、百姓脸色骇然,胆小者更是尖声惊叫唐军要发动进攻了,人群出现了骚动。

    曾出使唐国,了解华夏文化的徒内高向前抓住胆颤的高都罗肩膀安抚道:“星主,这是唐军以声势慑人,非要发起进攻。”

    “好……”从没见过这么大阵仗心生畏惧的高都罗镇定下来,传令部下安抚惊慌的部民,煎熬的等待唐军上岸。

    “全军登岸!”

    程务忠一声令下,早以准备好的赤凤卫众将士磨拳搽掌麻利的从海船上放下小船登岸。

    不过两刻,三千将士悉数登岸,在海岸线上排成严密的军阵严阵以待。

    旌旗招展下,明晃晃的刀枪,玄色的甲胄,神色肃穆的唐军将士令儋罗君臣百姓大气不敢出,忐忑不安的远望唐军军阵。

    哪怕出使过大唐,参加过唐国盛大的泰山封禅大典的高向前,此时在肃杀的唐军阵前腿肚子都有些哆嗦,长吸一口气叩首道:“下国儋罗恭迎上国使臣到访敝国,不知上国此次到访我国所为何事?”

    横刀立马于阵前的程务忠有些不耐烦道:“叫尔儋罗星主高都罗前来,承接我大唐燕王殿下旨意。”

    眼前唐将竟不把儋罗星主放在眼里,高向前心中虽愤,却不得不恭敬听命回去传星主前来。

    高都罗率领着一众儋罗君臣硬着头皮来到唐军阵前,请候燕王旨意。

    程务忠策马退到一边,此次出征官阶最高,拿下儋罗后实际主事者卢照邻身着浅绯色官袍龙形虎步器宇轩昂的来到儋罗君臣面前。从袖中抽出一卷帛书打开宣布道:“儋罗国身为大唐属国,归安东都护府管辖。龙朔年间向我大唐朝贡后,竟达九年不曾入贡,却在咸亨元年遣使暗通反叛的新罗,非臣之心昭然若揭……”

    懂华语的高都罗、王子高都环、徒内高向前等人听此脸色大变,唐军气势汹汹而来,竟是来问罪的。

    可高都罗等人心中却大冤,去年遣使新罗不过是维持两国交好的局面罢了。对于夹在大国中间的小国儋罗来说,这不过是生存之道,怎就被大唐冠上了非臣之心意与新罗一同叛乱呢?

    “燕王殿下本着怜悯之心,不愿看到儋罗与无君臣之心、不知恩图报的新罗为伍,途引灾祸伤及儋罗无辜百姓。特遣本官前来召令儋罗星主高都罗、王子高都环、徒内高向前……前往平壤向燕王殿下请罪。儋罗国政则暂交由燕王府友卢照邻、赤凤卫郞将程务忠接管。诺儋罗君臣不奉召令,则大兵所向,玉石俱焚!”

    卢照邻啪的一声收拢帛书,面含微笑道:“星主请接王旨。”

    高都罗神色木讷,机械般的伸出双手接下了帛书,脑海里不断回荡着,唐国这是要夺我国基业啊!

    高都环等人气的身体颤抖,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夺他国基业的。

    程务忠见儋罗君臣气的发抖,脸色一凝,恐这些蛮夷不愿就此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