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万大军与唐军激战数日,杀的唐军仅剩数千余,可自身伤亡竟超过了四分之一,战场上层层叠叠放眼望去几乎都是吐蕃士兵的尸体。
此战对钦陵来说虽胜,却只能用惨胜来形容了,代价以经大到他以经不愿承受的地步。哪怕再消灭那剩下的数千唐军,恐怕最低也的付出上万士兵的性命。
便令钦陵担忧的是,寻视一遍大军各营,几乎从全军将士眼中找不到即将胜利的喜悦,士兵心理出现了对唐军恐惧的情绪,用兵无战心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钦陵三弟提出与唐军议和,尽快结束此战。
“此战历时数月,结果不仅兵员损失巨大,粮草消耗更是天文数字。加上征发数十万大军时正值夏季,是牧民放牧,农民种粮时节,战事以经严重影响吐蕃国内农牧生产,再拖下去,于国于咱们噶尔家族都将不利。眼下唐军仅剩数千,议和放他们回去也没什影响,唐****法甚严,薛仁贵率五万大军而来,仅余几千人回去,必被唐皇重惩。何况我们的目的以经达到,我们又何必在这跟他死耗呢?”
钦陵听后沉思一夜,最后同意了三弟的意见,派使通薛仁贵,两军议和,吐蕃让开道路许薛仁贵率军回国。
薛仁贵也有此意,便与钦陵议和后,在吐蕃军遥望之下率侥幸逃出生天的数千部下踏上大非岭北返,吐蕃将士更是露出了庆幸之色。
走在回路的薛仁贵叹息道:“今年是庚午年,降娄星当值,不应到西方打仗,当年魏国的邓艾因此死在蜀国,吾料到此战会败。”
与此相对,数千里外的东方平壤城上李煜看向大非川方向,估计此时大非川之战以落下帷幕。
“哎,大非川之战结局吾无力改变,并不是穿越了就一定能改变历史走向,稍有差池那就万劫不复。就是可惜了薛仁贵。”
薛仁贵大非川惨败后被贬为平民流放,前世其人生虽后因新罗侵百济旧地而被重新启用至熊津都督府领兵抵抗新罗,却在与新罗交战中屡战屡败再度被贬流放象州。
大非川之战后十多年的时间里,薛仁贵再无胜绩,直到突厥第三次反叛,名将裴行俭以死朝中无将可用时才被李治重新启用为帅。以曾在草原上杀出的赫赫威名脱帽退万敌,创下人生最后一场时隔十多年的胜绩完美谢幕。
‘现在有了吾李煜跑到安东来搅乱局势,形势对大唐有利的情况下,薛仁贵明年基本上是不可能被大父起用派到熊津都督府领军作战了。对薛仁贵来说,吾的到来对他还是一件好事,总不至于像前世那般大非川惨败后再在新罗面前堕了自己在安东闯下的威名。’
第70章 南征5()
为了寻找北上支援高句丽的新罗军情况,李煜派出数百精锐斥候散布于平壤东、南方向,于各个要道中潜伏侦查,终于获悉新罗军情。
据斥候回报,新罗北上兵马估计有两万,以行至加火押,从南面对平壤够成了威胁。
李尚旦率军赶至平壤,高侃与李谨行所部以兵至平壤城北八十里外,决战时机以到,李煜决定在新罗军未赶至之前率先发动攻击,不给剑牟岑与新罗合军的机会。
李煜令张世率燕云铁骑右卫军与混沌卫过平壤东北的丘陵拔韩始城,秦景倩、秦佾兄弟率北海铁骑左卫军及平夷军沿浿水向上游挺进拔马邑城。历时两日,歼敌近万。
两城即下,解除了平壤东北方向的威胁及唐军后路安全,李煜立即率军出平壤兵临白水城下,张世、秦景倩率军赶至白水城汇合。
一时间白水城下唐军旌旗招展,令城上高句丽守军骇然。
剑牟岑登城远眺十数里外唐军大营,脸色阴沉到极点。韩始、马邑二城一失,损兵近万,对唐军占据的平壤不论是地理军事优势尽失,自己的实力也受到严重打击,唐军更是乘胜兵临城下,逼的剑牟岑以经等不下去,到了不得不开战的地步。若被唐军死死的围于白水城,大事晚已。
白水城外唐军大营内,李煜麾下统领十二卫军数十员将领坐于李煜的中军大帐。
“殿下,白水城就在眼下,当乘新罗军未至时速取之。”李业嗣提议道。
“殿下,末将愿率白虎卫先行攻城,试探高句丽军城防情况。”
诸将踊跃请命愿率军先行攻城,李煜微笑着抬手往下按了按,示意诸将安静,说道:“我军现以兵临城下不必急于进攻,当先行休整养精蓄锐方为上策。”
眼看决战在即,李煜颇有信心反而不再那么急切的发动进攻,等待一两日,高侃与李谨行所部就能赶到战场以备随时会出现的新罗军,李煜也就能全力出击剑牟岑。
与李煜相处几年的诸将对其心思是比较了解,见李煜并不急于进攻也就不在费些口舌。
高句丽军与唐军就这么相峙于白水城下,白水城毕竟是小城,城内无法驻扎数万大军,剑牟岑手下兵马因此有一多半紧挨白水城外扎营,两军就这么隔着十几里地对峙起来。
平壤西南方向的黄海海面上,三十艘挂着大唐燕王府蛟龙海航鱼鹰旗帜的平底槽船正向平壤驶去。
槽船中满载李煜数万大军一月所需的一万八千石军粮,另有腌肉、腌鱼各六百石及军械若干。
船队是从江南越州出发,按计划先到登州再驶往辽东青泥浦交接,当到登州后李煜以进占平壤,便传令槽船队转运平壤,由浿水出海口入河运至平壤。
负责率领这支船队的是张钦,出自南朝显赫一时的吴郡张氏,自侯景之乱后张氏就如其他江南世家一般,被侯景大肆残杀而没落。到隋唐时,吴郡张氏几无人入朝为官,张钦这一房更是以经三代从事海上贸易,后因走海贸时遭遇台风损失惨重。
正值燕王府在杭州创办蛟龙海航搞海上贸易,走投无路的张钦凭借多年从事海外贸易而应募蛟龙海航担任一支船队的总管。
张钦此次负责运送蛟龙海航从江浙购买的粮食运往辽东,现在改道平壤。从登州一路过来,海上风平浪静令张钦很是庆幸。以往每年夏末都是台风多发季节,在海上行船极易出船毁人亡。
东亚地区夏秋两季台风多发,李煜发动进攻时正值台风季节,便有了燕王既定航行线路。为了避免蛟龙海航船队从江南运输粮草至辽东遭遇台风的损失,明确规定要贴海岸线走到登州,再沿SD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群岛至辽东,后沿辽东海岸线去平壤。
这条路线不仅在遭遇台几时能及时靠岸避免船毁人亡,还能避开新罗水师保证安全。
前世,新罗击唐漕船70余艘,郎将钳耳大侯及百名士卒被俘,不知多少将士死于大海。断绝唐援熊津都督府道路,从而延缓了唐军的行动。利用此间隙新罗则继续攻击百济古省城、加林城等地,薛仁贵、黑齿常之力战不敌退回大唐,新罗夺取熊津都督府。
此次张钦却并没按燕王规定走这条路线,这是他第一次率船队从南方运送军粮到辽东。为了能在燕王面前留下能干之才的映像,决定走险路,直接从登州出海后往东北方向行船,横跨黄海至平壤附近海域。张钦一路上担心的台风并没有出现,这令他欣喜之余更是踌蹉满志。
想当年他吴郡张氏可是江南望族,追随宋武帝以军功崛起,历经三朝掌控朝中兵权登于极盛。若非梁武帝昏庸酿成侯景之乱,他吴郡张氏如今也能在天下世家豪门中排的上号。可惜,侯景之乱,张氏族人大多被杀,以至望族没落。
张钦自入蛟龙海航,经过几年在其中的观察,尤其是今年燕王兵发辽东,其所图不小。对于曾经的豪门子弟张钦来说,自是希望抓住燕王这棵大树,如其先祖追随宋武帝一样,重新振兴吴郡张氏。
冒险横渡黄海,在短时间内将粮草运至平壤,就是为了在燕王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希冀能被重用。
可张钦以前只是一个海商,从小虽学了不少曾经的豪门先祖传下来的学识,但对于此时的安东地区形势了解不足。大唐的槽船队行驶在黄海东部海域,除了台风这样的自然灾害,还有其它危险。
在海上航行四日,整支船队上的船员都有些疲惫,张钦从自己的船舱中出来看着大海,对即将到来的前途充满野望和自信。
“总客,之前看到一艘小船出没于我船队周围,尾随了一段时间后离去。”掌舵的张冒说道。
张钦不在意道:“可能是附近的渔船没见过世面,见咱们这么大队船只出现在附近好奇而以,不必在意。”
“哦,好吧!”张冒有些不确定回道,望向小船消失的方向,心里总是七上八下。
“右前方发现大批船只向我方驶来!”
张钦眼看朝鲜半岛的海岸线出现在眼前,船首水手突然大吼道。张钦冲到右船舷远望,足有数十艘舰船直冲他们而来,且速度极快,离船队仅有十数里遥。
“总管那支船队来者不善,我们当加速离去。”张冒冲上来急切的请命道。
“也许他们只是正好与咱们相遇而以,张冒你又何必紧张。”
“海上两支船队相遇,一方不可能航行方向一直朝着另一方追去,唯有海盗或者是对大唐有敌意的新罗水师。”张冒急眼了声音都有些大起来。
“好吧,传令各船加速行驶。”张钦心中有些害怕真如张冒所说,为了安全还是谨慎一点。
冲张钦船队而来的船只足有七八十艘,当两支船队的距离只有数里时,张钦等人终于看清了对方是谁…新罗水师。
对方全是青一色的战船,悬挂新罗战旗,船上的新罗水师士兵正对着张钦他们嗷嗷叫着欢呼。新罗战船的速度更提升一截,双方之间的距离被拉的更近了,张钦都肉眼都能看清对方船上士兵的脸旁。
张钦不着急都不行了,新罗水师明显来者不善,不断催促舵手划快点。可奈何其船队是江浙出产专用于运货物的平底槽船,在海上适航行强速度却很慢,哪里比得上新罗人战船的速度。
眼看不过数里就到海岸了,硬是被新罗水师给撵上来。张钦的船队被结实的新罗水师战船横冲直撞,当场就有十艘船被撞沉。新罗水兵们不断的向他们射箭扔火油罐,整支槽船队顿时燃起熊熊大火,船上还未死的水手纷纷跳海逃生,又被新罗水兵们以箭射之,能活下来的不知有几何!
张钦滩坐于甲板上欲哭无泪,三十艘满载军粮的槽船毁于一旦,别说立功面见燕王得其赏识,现在恐怕连燕王面都没见到就被砍了脑壳。
“总管快跳海。”
张冒眼看槽船队被新罗摧毁,坐舰燃起大火正准备跳海,看到张钦滩坐在甲板上急忙冲过去拉起他的手,噗通一声跳入海中。
第71章 南征6()
李煜正优哉游哉的在帐中研究整个朝鲜半岛地区的地形图,除了汉江与浿水下游有较大的河口冲积平原外,只剩下一些山中河谷狭小平原,整个朝鲜半岛遍布起伏不断的山岭。
薛俊急冲冲的进入大帐,李煜有些不明所以。
“殿下不好了,咱们的槽船在浿水入海口外被新罗人给摧毁了,九百人的船员仅有三十人幸存。”
李煜一时没反映过来,娘的,这帮新罗崽子居然跑到平壤附近海域来了。
唐军运送粮草军械的槽船被新罗水师摧毁,李煜立即召集军中将领议事。
中军大帐左右坐满了十二卫军将领,人人脸上皱着眉头满面愁云。
“殿下,我军粮草仅够十二日之用,如今槽船被毁粮草尽没,再从江南调粮来以经来不及了,眼下该如何是好?”薛俊忧心忡忡的说道。
李煜单手撑着下巴愁着一张脸,自率军入辽东以来,全军所需粮草皆是蛟龙海航从江南运来,此时北方数十州县大旱无余粮可买,槽船被毁,这粮草就成了紧要问题。
“咱们打了若大个平壤及其附近大片土地,难道还筹不到一点粮草来?”高崇礼怒声嚷嚷道。
“咱们打下的平壤附近区域历年来保经战火,这一带又是山多田少,百姓避战纷逃,虽能征点粮,但我们有三万大军在此,这点粮食哪够?”掌管后勤的薛俊苦笑道。
薛茂勋对着帐中跪着的两人怒气冲冲道:“殿下,请把这俩没用的废物拖出去斩了以敬军法,若不是这俩自作聪明横渡黄海,怎会遭遇新罗水师?”
帐中将领纷纷怒视跪在大帐中混身颤抖的张钦、张冒,怒骂、口水连绵不绝的喷向冷汗直冒的二人。
张冒是有苦说不出,他只是一艘船的船长,只因是活下来的三十人中除了张钦这个总管外唯一职外高的人。横渡黄海是张钦这个总管的主意,咱这个小小的船长哪有什么办法。出了事,关咱什么事,为什么要拿咱这个船长跟张钦一块砍了啊?
虽然心中早以料到槽船被毁自个会被斩,可当亲耳听到张钦扔然止不住的混身哆嗦,对死亡的恐惧占据了身心。
张钦哆嗦的身躯出卖了他怕死的本质,让帐中诸将无不鄙视,轻蔑的瞧了一眼连看都不愿再多看这个待死的胆小鬼。
李煜厌烦的挥了挥手,大帐门口的侍卫踏进来将跪在地上的两人双手反拿往帐外拖去。
“殿下饶命啊!”
张冒吓的面无人色不断挣扎,对坐于首位的燕王大声求饶。
张钦神色暗然,被侍卫拖到门口之际眼神一亮对着燕王高呼:“殿下某知琉球、吕宋各岛实情。”
李煜抬头令道:“住手。”
侍卫立马放了两人,两人连忙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喘一下。由其是张钦,庆幸之余暗叹自己赌对了。
张钦在掉脑袋之前之所以喊出他去过这两地,赌的就是燕王对这两地感兴趣。凭借在蛟龙海航内担任船队总管,张钦发现蛟龙海航一直在收集南洋一年四季海况和前往南洋的各条航线,打听各个岛屿情况。所以张钦要赌,赌他年轻时抱着好奇心率自家船队游历吕宋、琉球的经历求的一命。
诸将有些不解的看着李煜,这两人擅自改变航行路线导致槽船被新罗摧毁,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