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至元六年的时候,高丽国执掌着大权的大臣林衍,发动叛乱,提出倡议,要求废除原来的国王,高丽国国内发动叛乱,后院起火,国王禃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的一样,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情急之下,大树之下好乘凉,就进入元朝朝廷,乞求元朝为他派出支援军队,帮助他平定国内叛乱。
元世祖在高丽国王的请求下,也不好驳回他的面子,就为他派出了一支一万多人组成的军队,护送着王禃回到他的国内。这时也刚好遇到林衍已经死亡,那些叛乱分子听说元朝的大军到来,就争先恐后地逃跑了,到远方避难逃生。
高丽国王王禃机缘凑巧,得来全不费功夫,没费多大劲就恢复了王位,高丽从此也相安无事,平静了下来。元世祖看见王禃平定了内乱,就想借此机会扩大对外交往,就命令秘书监赵良弼到东方的日本国去出访,并命令高丽王禃,派出专人护送代表团他们到达日本,必须在预定的期限内到达日本。
赵良弼到了日本以后,当时日本国王很会拿架子,装派头。中国和高丽联合代表团始终没有见到日本的国王,只得与日本的一个级别并不很高的官吏。名叫弥四郎的人相见,弥四郎带领他们到太宰府的西守护所。去拜见级别更高的官员。
当时的警卫人员告诉代表团说。过去他被高丽的人逮捕过,多次听说那些国家要来讨伐日本,因此他们对代表团并不看好,就不想接见派来的使者。今天他们又听说那些国家为了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经常发动战争侵略别的国家,他们的扩张行为难以让人置信,实在出人意料。
当时由于隔着海洋,相互交往很少,信息不通。缺乏交流,相互都不够了解,因此难免会产生不少的误会。当时中国的京城,离日本非常遥远,往来很不方便,为了促进相互了解,只好先派遣者,从日本返回国内,以后再日本建立外交关系之类的话。
赵良弼看到事件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也无可奈何,就派遣他的随员张锋,先陪同日本国的二十六名使者,迅速返回燕京。报告相关情况。元世祖为了商量对策,就召集见姚枢和许衡等入,前去拜见他。商讨有关事宜。
元世祖问他们说:“日本使者这次到来,很可能是接到受了国王的派遣。可能也担负着特别使命,前来窥探我国的强弱状况和真实国情的。他们自称是由守护所派来的,与朝廷无关,我们事情并不真是这样的,你们认为我的判断正确吗?”
姚枢和许衡等人都齐声回答说:“皇帝说得非常正确,我们认为现在不应该准许他们进入朝廷拜见皇帝,只适合对他们优待一些,看他们的反应如何,以后再根据情况作下一步的安排。”
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办法不能说不好,然而对待别人友善的办法,也不应该友善到这种地步。元世祖认为他们的建议很好,就点头同意,照他们的建议办理。
姚、许等人从朝廷退出以后,他们把日本派来的使臣留在客店里居住下来,十多天后都没有召见他们。日本使臣受到冷遇,也觉得在此长期居住下去也索然无味,没有意义,就乞求准许他们返回国内。
远在日本出访的赵良弼看见日本的使者返回了国内,也跟着立即启程回到了中国,后来赵良弼又去日本往返了一次,仍然是徒劳无益,没有收获,两国之间的外交事务毫无进展。
这个日本国是亚洲东方的古老国家,那里既有君主也有臣民,为什么元朝派去的使者人数众多,来往不断,他们竟然置之不理,视而不见,就像故意装聋作哑一样。
原来当时的日本国,封建割据,称雄一方的藩臣执掌了大权,他们主张闭关锁国政策,首要的藩镇北条时宗尤其顽固不化,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夜郎自大,自以为是,无论哪个国家使臣出使日本,他都一概予以拒绝。元朝派去的使臣进入日本后,他还算对使臣格外客气,任凭他们自由来去,没有加以任何限制。
还特意派出使臣陪同使者返回国内,但是他绝对不是出于真心,完全是虚与周旋,敷衍了事,但是这也算是最好礼遇了。偏偏元朝的皇帝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硬要反复派遣使臣去访问他,和他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让他不得安宁,好心没有得到好报,这样就反而让他恼怒起来,后来就谢绝元朝派去的使臣,拒之门外,不再加以理睬。
到了至元十一年的时候,高丽国王王禃死亡,他的儿子暙继承了王位。元世祖认为高丽国归顺元朝已经有许多年了,就把皇帝的女儿忽都鲁揭里迷失派遣出去,出嫁给新继位的国王,就命令他派出五千人的军队,帮助讨伐日本国。
因此就任命凤州的经略使官实都,以及高丽的军民总管官洪茶邱,率领大小战船九百多艘,装载一万五千水军,和高丽的水兵汇合在一起,航海进入日本境内,准备登陆作战。
日本听说元朝水军到来,根本没有当一回事儿,不慌不忙,也不派遣将军率军出来迎战,只是命令原有的军队和民众守住重要关口,坚壁清野,严阵以待,好像是胸有成竹的样子。
元朝水兵初次到达日本,路途生疏,也小心谨慎,不敢鲁莽地向驻军发起进攻,就这样按兵不动,耽误和拖延了好几天,不但没有立下什么战功,反而耗费了许多军饷,许多弓箭之类的武器。
直到弓箭和军粮都耗费完了的时候,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四处抢劫,骚扰得当地民众,他们捉住几个日本人,抢夺了一些牛马以后,这样就算是完成了这次军事行动,达到了预期军事目的,欺上瞒下,返回国内,向皇帝报告军情。日本远离中国大陆,的确也非常难以攻占,元朝的将领缺乏水战经验,的确也很无用,出师远征,劳而无功,枉费心机。
到了第二年的时候,元世祖又派遣礼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副部长杜世忠,兵部侍郎何文著等人,前往日本访问,却被日本人拒绝,那时的日本真没有开放意识,错过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的机会。
到了至元十七年春天的时候,元世祖再次命令杜世忠等人到东方的日本访问,他只是知道派遣使者出访,其实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何况出访的旅途艰险,出访的使者经常都可能丧失性命。
那次出访时所携带的国书,言词可能说得非常严厉,不够友好,那样就大大地惹恼日本的外交大臣,他们竟然把杜世忠等人杀死了,因此酿起了国际争端。元世祖接到使臣惨遭杀害的报告后,自然非常愤怒,就命令右丞相阿喽罕,右丞范文虎,以及实都、洪茶邱等人,调集十万水兵部队,浩荡地向东方开进,征讨日本国。
阿喽罕这时已经年老力衰,没有志向,也没有能力率军从事远征,只是由于皇帝的亲自任命,不敢当面推辞,只得勉为其难,硬着头皮,率领军队向东进发。
在行军的途中,由于路途遥远,军情复杂,屡次拖延行军日期,到达高丽的以后,竟然在那里停留下来,不想继续进军,只是找借口说,气候条件差,不利于行军作战。
后来又接连召开了几次军事会议,有的人说最好是先进攻壹歧岛,那样就可以控制住日本出海的重要关口。有的人又说应该先占领平壶岛,把那里作为驻扎军队的基地,然后再进攻壹岐岛。阿喽罕是缺少主见的人,在将领们的众说纷纭中,毫无主见,左顾右盼,无法决断。
阿喽罕这样毫无主见,优柔寡断,后来就导致心绪零乱,忧心忡忡,后来更是寝食不安,彻夜难眠,就导致了他老毛病重新复发,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无法继续领兵作战,就在遥远的东渡日本的途中,向皇帝提出报告,请求辞去军队职务。没有多久就在军队中死亡了。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28章 蒙古东征日本南征交趾()
第28章蒙古东征日本南征交趾
元朝蒙古帝国东征日本,东征军主帅阿喽罕在行军途中去世。元世祖命令左丞相安塔哈前往军营,代理阿喽罕的职务,他还没有到达军营,范文虎贪图功劳,对新任将领很反感,认为过去受阿喽罕管辖,不能自己做主,指挥军队,经常讥笑阿喽罕年老,衰朽无能,等到阿喽罕死死亡以后,军中的将领早已摸准了他的心理,就顺水推舟,纷纷推举他担任军队统帅。
他也求之不得,当仁不让,真是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他当时就立即发布令,带兵出战,就向平壶岛发起进攻。平壶岛地势险要,四面环水,易守难攻,日本人称那里为悬海,西面还有五个岛屿交错连接,遥相呼应,因此人们又叫那里为五龙山。
元朝水兵到达平壶岛以后,发现那里的水域空阔无边,一望无涯,正在准备寻找和选择停泊的港口的时候,突然风云变幻,天昏地暗,四面的浓云和风暴,滔天的巨浪,就像车轮一样铺天盖地辗压过来。刚才平静的海面,就像开水一样沸腾起来,巨浪翻滚,直冲天空,奔腾咆哮,惊天动地。
各艘战舰都在海面上不由自主地疯狂地摇晃,船上的水兵大都初次来到大海之上,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情景,感到非常恐慌。船上的舵工和水手们,惊惶失措,齐声呼喊。船上的水军将士,从来没有经历过巨浪的颠簸。大都被震荡得东倒西歪,狼狈不堪。无数的士兵眩晕着,呕吐着,就是那个性格坚强,草率地采取军事行动的范文虎,这时也觉得天旋地转,无法忍受。
当时各艘战船都在胡乱地横冲直撞,随风飘荡,难以驾驭,万户官厉德彪。招讨官王国佐,水手总管陆文政等人,也忍受不了风浪剧烈颠簸,都丢下士兵,只知道自己逃命,把严格的军令放在脑后,置之不理,竟然带着几十艘军舰,乘风而去。逃之夭夭。
范文虎看见各支大船都逃走了,心中不免焦急起来,连忙命令军士逃到五龙山躲避起来。到五龙山下以后,他连忙检查各艘战船。发现十艘战船中已经散去了三四艘。余留下来的军舰,大都残缺不全,有的是船帆折断。有的桅杆倒塌,有的篷布破烂。有的船舵倾斜。
蒙古军队是以骑兵为主的陆军,在多年的战争中。像锐不可挡的旋风,席卷世界,无坚不摧,所向披靡,让敌军闻风丧胆,显尽了威风。元朝军队过去一直是以骑兵为主,擅长突袭和陆地战,在海战方面,显得非常薄弱,训练少,素质差,战斗力不强,由此可见,任何时代,海防不可不重视,海军不可长期操练,轮船不可经常制造,不断更新,建立强大的海军力量,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海战败局,元朝水军不禁叹息起来,只得命令士兵好好休养几天,恢复体力,将军舰中所有武器和机械,逐渐进行修理和恢复。无可奈何的是,大海上的狂风骤雨,接连不断,一阵猛过一阵,纵使稍微安静片刻,也为时短暂,随即又狂风怒号起来,奔腾咆哮。况且这时正是凉爽的秋天气候,北风呼啸,难以稍微停息。
到了秋天的下半月间,强劲的狂风又重新刮来,范文虎以下的各位水军将领,都知道过去失败的原因,兵败后的惨状,回想起来,也感觉非常后怕,全都吓得惊惶失措,魂不附体。
无奈之下,只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慌慌张张地挑选出完好的战船,解开缆绳,向西逃回到国内。范文虎是文官,外强中干,缺乏带兵作战的谋略和胆量,临阵脱逃也完全是意料中的事。
范文虎逃走后,军中顿时去了主帅,这时又没有多少完好的战船可以作战,进入别国境内,人地生疏,进退维谷,左右为难。这时只有一个张百户官员,算得上是当时的最高的首长。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当时就被众多军士推举为全军的统领,称呼他为张总管,全军都由他指挥调度。
张总管被推举为全军统帅后,不负重望,借海风稍微减弱的机会,率领军士登上山岭,砍伐树木,陆续修造好船只,准备率领水军返回国内。没料到的是日本的军舰,这时认为有机可乘,竟然从海岛中冲过来,准备与元朝水军进行厮杀。
元朝的军队虽然有数万之众,这时缺少主帅指挥,缺少战船使用,士兵缺乏斗志,况且风高浪急,天时地利,一样也不占据,没有能力和日本水军作战,元朝水军这时你推我让,彼此心神不定,胆战心惊。
元朝水军这时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在那些海战中,大约有二至三万人日军的屠刀下丧命,也大约有二至三万人跳进大海中淹死,还有大约二至三万人,被日军俘虏,在日本当了囚犯。
当时日本人对蒙古水兵和高丽水兵都非常愤恨,他们问明情况,只要听说蒙古水兵和高丽水兵,都全部被杀死,一个人也没有放过。只放过南方的汉族等民族的士兵万多人,没有被杀害,命令他们作为日本的奴隶,留在日本为日本人服劳役,其中的一些人费尽周折,逃回了中国,但是为数不多,寥寥无几。
元朝水军兵败之时,水军首领张总管也下落不明,人们推测可能是在两军混战中,落水身亡,葬身大海,他的失踪既是历史谜案,也是历史的遗憾,让人追寻,让人沉思,民族英雄,让人们永远纪念。
范文虎逃跑回国以后,向皇帝元世祖报告兵败时的败状,并竭力推却自己的责任。把兵败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厉德彪、王国佐等人,真是厚颜无耻。他首先临阵脱逃。返回国内,不听从主帅指挥。这时还有何话说。
后来经过安塔哈的深入调查,得知厉德彪等人已经逃到高丽国,将部队的士兵遣散,自己也隐姓埋名,在异国他乡躲避了起来,苟且偷生,逃避罪责,朝廷尽管采取种种措施,想把他们缉拿归案。都无法成功,只得让他们逍遥法外,逃避惩罚。
元世祖异想天开,想做跨越国境的皇帝,又命令安塔哈担任日本行省的丞相,和右丞彻尔特穆尔,左丞刘二巴图尔,招募海军,修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