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晋重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破晋重圆-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陛下,臣等根据您给的法子已经制造出炼铁高炉,从铁矿中提取铁的速度较之之前快了数倍,而且炼出的铁杂质稀少,硬度堪比百炼钢。”铁匠彭磊说道。

    他本来就是炼铁锻造的好手,经过老王的指导后,他和泥匠张中浩日夜赶工,终于在一个月内实验出了后世著名的炼铁高炉。

    “好!如此一来,钢铁产量就会大大增加,无论是军事还是民事都离不开铁,你俩又立功了啊。”老王大喜道。

    “陛下,您上月二十八交代的印制十万份传单,在工匠们的努力下也已经完成。”于唯文说道。

    “嗯,把传单交给陈寓就好了。你们三人都辛苦啦,朕赏你们从七品待遇,俸禄翻倍。”老王对这样踏实办事的人毫不吝啬,直接给他们升了一级。

    “臣等谢陛下。”三人赶紧弯腰拱手谢恩。

    “你们也别高兴得太早,朕还有任务要交代你们。”老王笑道。

    “陛下请吩咐。”

    “朕打算成立一个报社,由于唯文担任社长。”

    “敢问陛下,何为报社?”于唯文疑惑的问道。

    掌握舆论力量可是很的,老王很耐心的给他讲解了报纸的制作和报社的运行方式,报社人员就让他自主招收,身家清白品德优秀者优先。可以到文化部的卫恒那里找一些文吏来帮忙,然后给了他自主行事的旨意就让他去办了,务必让报社在半月之内能够在京城周围运转起来。

    “陛下,那我们做些什么?”彭磊和张中浩见于唯文都有事做了,也焦急地问道。

    “朕想用这项新技术建一个钢铁厂,先从建设部挑五十个工匠,你们就辛苦一下,把制造和运用高炉的方法教给他们,能做到吗?”有了新技术当然要用上,否则花了时间做的研究不就浪费了吗。

    “陛下放心,臣等一定尽心竭力。”

    交代完任务,老王就开始规划这个炼铁厂了。铁厂地址就在离京城不远的栾川县,因为那里本身就有一个不小的铁矿,就近开采能省下不少运输消耗。在那里买下了一个大户的庄园,修葺一下围墙,再建一些厂棚就有了雏形,只要再加上几十座高炉,就成了一个中型的铁厂。

    两天后,一大早陈寓就急匆匆的来见老王。

    “何事如此慌张?”

    “陛下,赵国的情报人员连夜传来消息:赵王伦齐王冏决定五月初八率十万余人突袭洛阳,东海王越率四万人策应,打算一举攻下京城!”陈寓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说道,他应该是一路跑过来的。

    “他们这么快就要动手了,快召文鸯,卫瓘,蒯钦,杨济来太极宫。”老王吩咐身边的万莅道。

    太极宫中,老王坐定,直接对几人说道:“现在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吧,三路反王要突袭洛阳,诸位可有对策?”

    “忠亲王在河间国进展如何?”卫瓘问道。

    “刚刚传来消息,河间王颙被忠亲王说服,已经归附朝廷。他拒绝了赵王伦的拉拢,而且假意保证中立,现在暗中时机攻打赵国的后方。”陈寓回答道。

    “好!有了河间国的协助,加上咱们已经知道了反王的谋划,他们就算不上威胁了。”文鸯大喜说道:“只是这都是大晋的子民,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减小伤亡。”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朕有一法,可乱敌军心。”老王神秘的说道。

    “还请陛下明示。”众人好奇道。

    “诸位请看。”老王挥了挥手,陈寓就把几张传单发给了他们。

    “这是……”众人都瞪大了眼睛,只见传单上写着“致大晋军民,赵王齐王东海王谋反是自寻死路,朝廷几十万大军旦夕就可平定叛乱,但天子仁德,不愿国人做无谓的牺牲,希望尔等迷途知返,朝廷只诛首恶不罪协从,若是有忠义之士捉拿或者诛杀了反王,朝廷免罪并有赏……”

    “这样的传单朕已经命人印制了十万份,而且让情报局的人员分散带到了三国各地,只要他们动兵,朕就把这些传单散发出去。到时候再让人宣传宣传,嘿嘿……”老王露出了奸诈的笑容。

    “妙计啊!如此一来,三国部队还未打到京城就已经军心涣散,我们再出兵夹击,定能一举击溃反王。”文鸯拍手说道。

    要打仗,军费就得增加,但是财大气粗的老王并没有什么压力,才铸的钱币还存在国库里,正愁没地花呢。大晋一直货币紧缩,消费这些新币不仅不会有坏处,反而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十二章 兵部侍郎李毅() 
老王把军中阵亡的抚恤从之前的五贯提升到了二十贯,而且只要作战勇猛能够杀敌就能得到赏赐。提高抚恤解决了士兵们的后顾之忧,二十贯钱足够一个平民之家生活数年。增加赏赐也能使士兵作战勇猛,现在他们的战斗欲望可是空前强烈。

    五月十三,已经开始转入夏季,虽然不似三伏天那么炎热,却也让人感到烦闷。一个加上民夫十几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从冀州南部直扑司隶,而徐州也有一个六七万人的队伍穿过豫州,向司隶杀来。三个反王兵分两路且同时发兵。

    由于老王裁撤了州郡兵,所以他们没受到什么阻击,两日便打到了司隶边界。这些藩郡兵军纪松散,兵过如梳,沿途郡县都被劫掠一空,百姓争相逃难。

    “什么?这个混蛋司马伦竟然纵兵烧杀抢掠?他这是找死!”老王瑕疵欲裂,拍着桌子怒吼道。他实在想不通这个司马伦发什么神经,来突袭的路上还破坏一番,千余百姓被无辜杀害,数万人流离失所,郡县的府库、官民的财物都被他派兵搜刮干净。

    “据我们的人观察,司马伦是想充实军粮,他们的粮道太长,运输粮草会拖累他们的行军速度,才沿路抢劫,所以他们才能六日就奔袭到司隶。”陈寓说道。

    “朕一定不会放过这个丧心病狂之徒!传单都布置好了吗?”老王问道。

    “已经在行动了,现在他们军中应该乱了起来。”陈寓在他们发兵之时就开始散发传单,并且散布谣言说赵王齐王此是逆天之举,跟随他将会有大祸。

    此时齐赵军的大营里,司马伦正在大发雷霆。

    “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竟然还在军中散发!你们这些校尉是干什么吃的!”司马伦把一张传单“啪”的一声拍在了桌子上,冲一干军官吼道。

    众军官畏惧司马伦不敢说话,司马冏说道:“赵王息怒,此事定是朝廷所为,意在乱我军心,当务之急是查出散发单子的人。”

    “奸细隐藏在士兵和民夫中,想查出来难度很大,而且军中谣言四起,说赵王齐王此是逆天之举,跟随他将会有大祸。好多士兵民夫都暗中逃走,已经达到了七八百人。”刚刚巡视军营的孙秀回来说道。

    “这些逃兵抓住了都得杀!咱们得加度赶到洛阳,要不然士兵都跑光了还怎么打仗?”司马伦说道。

    “天气炎热,士兵们急行数日已是疲惫不堪,若再加快行军速度,就算到了洛阳也会战力大减啊。”前军先锋刘琨说道,他才二十二岁就成为领军之将,不仅是因为他出身名门,更的是他年纪轻轻就显出的军事才能,他善于站在士兵的角度考虑问题,他部军士都很信服他。

    “朝廷此举定是早就发现了我们的意图,若再拖延致军心涣散,可就真的没有机会了,不赶紧进军难道要坐以待毙吗?”

    司马伦捻了捻虬髯,然后说道:“刘琨你率领三万前军绕过河内郡,从北部平原寻找战机,孤和齐王领七万中后军从河内郡正面牵制中央禁军,等东海王大军从河南郡杀来就可以拿下洛阳,清君侧,诛佞臣。”

    司马伦下了命令,刘坤只好领着三万前军往西而去。

    “司马伦什么意思?他以为这个刘琨带着三万人就能拿下洛阳吗?”老王奇怪地问道。

    “陛下有所不知,这个刘琨是前相国参军刘迈的孙子,少有贤名,勤奋好学,曾和祖逖闻鸡起舞,被传为佳话。他经常领军和异族作战,所部骑兵勇猛无比。北部平原一马平川,恐怕很难阻挡他的骑兵。”卫瓘为内阁总理,对这些很了解。

    一说闻鸡起舞,老王就想起来晋朝刘琨祖逖这兄弟俩了,小学课本里勤奋好学的典范。不过听说他们都是爱国将领,东晋时多次起兵北伐五胡,现在怎么会帮助反王背叛朝廷呢?

    “唉,他与异族作战想来也是有爱国之心,又是名门之后,这样的人才为何不能为朕所用呢?”老王叹道。

    “刘琨身在北地消息闭塞,和很多外在的大臣一样,还以为陛下和以前一样不理政务,他的姐姐是司马伦的儿媳,有了这层关系,司马伦就把他从边疆调回利用。”陈寓说道,他的情报局对官员将领最是了解。

    “看来他还有争取过来的可能,先不要动他。”老王说道。

    “叛军在司隶三面形成了一个包围圈,东北军、东南军和河间国在外围又包围了叛军,不过叛军来时破坏了沿路的桥梁官道,咱们的外围部队想要赶来最少也得七日。中央军要是能抵挡住叛军七日,那么就能歼灭叛军,要是抵挡不住,则京城危矣。”文鸯分析了的局势,说道。

    “如何迎敌还得靠老将军部署老将军发施令吧。”老王做了几年研发部经理,很明白什么时候该放手让专业的人去做,行军打仗他比较外行,也就没给兵部添乱。

    “臣遵旨。”文鸯对老王一拱手然后说道:“东海王四万大军已到河南郡,文虎可率领三万五千近卫军前去迎敌,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守,务必把他们堵在河南郡。”

    “末将遵命!”文虎领了军令就出发了。

    “赵王齐王七万大军已经到达河内郡,李毅可统领五万中央军前去迎敌,不可恋战,以守为主。”文鸯对一个四十多岁的武将吩咐道,他就是前龙骧将军,现任兵部左侍郎李毅。

    历史上李毅因功受封关内侯,历任陇西护军、繁县令、云南太守。又被晋武帝任命为犍为太守,转任使持节、南夷校尉。他到任后,平定毛诜等人的叛乱。朝廷因此重新设置宁州,任命李毅为宁州刺史,加龙骧将军,封爵CD县侯。

    此后,夷人大举造反,攻陷郡县,宁州又连续数年灾荒,流行传染病。死亡十万人,官民都流散至交州。李毅的女儿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父女二人维护一方百姓,数年之间没有援军,他最终在城中病逝。

    老王当然不会忘记这个历史上被各代帝王反复嘉奖的名将,改革官制的时候就把他认命为兵部左侍郎,相当于国防部二把手,但他为人低调,喜欢为上官出谋划策却不张扬。

    “末将领命。”李毅朝老王和众人一拱手,也领着军令出发了。

    “刘琨带三万人已经到了北部平原,他多是骑兵,正面难以阻挡,但骑兵却不善攻城,满旅长可领一万警卫旅在洛阳城北墙驻防,依托城高池深之利消耗来敌。”文鸯对老王身边的满泰说道。

    “末将领命!”满泰看了看老王,见老王点点头,他便领命出发了。

    之后运送粮草军械的任务就落在了蒯钦杨济司马玮的身上,保证战事的顺利,他们的财政部、建设部和民政部也忙了个底朝天。财政部管粮草,建设部管军械,民政部管丁壮民夫,各司其职,效率比之前的旧制提高了不少。

    出了太极宫,老王来到了芳林苑。

    “末将陈汉,参见陛下。”一个身高一米九的壮汉迎来,单膝抱拳道。他本是警卫旅的一个营长,虽然长相粗犷做事却很机灵,被老王看中,调到芳林苑来做一项秘密任务。

    “陈营长请起,朕的陌刀营操练得怎么样了?”老王问道。

    陌刀是唐朝才开始运用的一种制式武器,唐军也正是拿着这种凶猛的兵器纵横天下。两个多月前,老王掌权后就召集了数百工匠,连续十日才赶制了八百柄陌刀,刀刃采用百炼钢,保证耐砍不变型,装俱为中碳钢,表面发蓝,外缠麻绳上漆。

    刀柄长六十厘米,刀刃长一米二,重二十斤,一般人拿起来都费劲,所以老王在中央军、近卫军和警卫旅中挑选了八百身强体壮,身高一米八以上的壮汉,组成了一个陌刀营。而这个陌刀营就由精通刀法又同样高大的陈汉担任营长,平时就在皇家芳林苑操练刀阵刀法。

    “回陛下,弟兄们经过这两个月的训练,已经熟练掌握了陌刀的军阵配合。只是陛下……”陈汉说到这里,有些支支吾吾。

    “怎么了?你们的训练很不错啊,还有什么问题?”老王看着这个大个子,奇怪地问道。

    “陛下,历来军中伙食都有限量,一碗饭一勺煮菜,平时一日两餐,战时一日三餐,可是陛下却给弟兄们一日三餐,米面不限量还顿顿有鱼肉。弟兄们深受皇恩,实在是心中有愧,都在问陛下何时让我等出战啊!”陈汉说起老王对他们营的特殊待遇,忍不住眼眶微红。

    老王心里也很难受,这些都是为国奉献的将士,给他们吃些饱饭和鱼肉他们就能感激成这样,看来大晋生产值还是太低,以后一定要把经济发展起来。

    “你们不用着急,三路反王正在进发洛阳,很快就有你们的用武之地。”

第十三章 姐弟配合() 
五月十一,李毅的中央军最先和齐赵联军交锋。中央军为守势,提前就摆好了军阵等齐赵联军来攻,而齐赵联军长途赶来,正在排兵布阵。

    “父亲,何不趁敌军阵型未成而攻之?”李毅的儿子李钊只有十五岁,跟在李毅身边问道。

    “赵王久经沙场,这一点他肯定会考虑到的,必然有所防备。”一个身披银甲,面容坚毅的英武女将凝眉说道。他就是后世“镇靖明惠夫人”,李毅的女儿李秀。

    “秀儿说的不错,钊儿要记住,若是对付有经验的敌人时,要更加谨慎,不能以常理来揣摩。”李毅比较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儿子和女儿都有军事天赋,所以行军打仗也带着他们来学习。

    “嗯,儿子谨记。”李钊小小年纪也和他父亲一样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