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晋重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破晋重圆-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分开,而此时外面天已经大亮,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陛下,臣妾现在已是黄阶初期的修炼者了吗?”李秀试着运转了一下体内真气,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

    “没错,秀儿,你现在体内就有真气,感知天地灵气肯定也话下,你试一下自己吸收灵气吧。”

    司马衷也不明白为什么运转真气宠幸她就会有如此效果,可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所以他也没怎么担心,以后宠幸妃子就能修炼,那可真是一种福利。

    双修对两人都大有益处,而且他发现李秀气色比昨天好了很多,因为练武造成的老茧也都变淡,本就俏丽的容颜更是光彩照人,这一切都是一夜之间的变化。

    李秀盘腿坐在床上,闭眼运转起家族功法,试着自己感知灵气,果然很轻易就吸收起来,入不入门就是那一层壁障,顿悟了一切就变得简单了,司马衷没有打扰她,给她披上了绒被就下床穿衣走了。

    “既然能让秀儿成为修炼者,那和玖儿蘭儿她们……不求成为什么高手,若是有机会进阶玄阶,延年益寿还是不错的。”司马衷暗想道。

    不过现在不能急着去双修,因为司马玮求见,民政之事为重,司马衷也不好怠慢,只好来到勤政殿。

    “皇兄,今年虽然还没下雪,却比往年更冷,贫苦百姓想要撑过这个冬天,恐怕还是不易啊。”司马玮忧心忡忡道。

    “嗯各郡县常平仓做好准备,别老是等存粮都发霉了还不舍得用,这个冬天别抠了,新农具顺利推行,来年肯定会提高产量,朕可不想听到百姓饿死的消息。”

    司马衷亲自去看过百姓耕种,所以对新农具很有信心,哪怕只有司州推行了新农具,在有效耕种面积提升几倍的情况下,来年的产量就不会少,届时司州的余粮就够周济好几州。

    “皇兄,常平仓……常平仓的存粮恐怕不够啊。”司马玮支支吾吾的说。

    “不够?怎么会不够?你不会告诉朕,粮食都被仓曹贪污了吧,还是说百姓饭量太大,不够他们吃?”

    司马衷捧着杯热茶,有些懵懵地说,一个县级常平仓少说也有五百石存粮,那可是二三十吨粮食,而且现在人口稀少,在他看来这么多粮食虽说不能一直管饱,但是在这冬天救个急完全是没问题的。

    “皇兄您还真说对了……”司马玮苦笑道。

    “什么?还真是有如此贪污之风?好大的胆子!”司马衷把茶杯顿在了桌上,连常平仓都敢贪污,这些人真是太过放肆。

    “不不不,皇兄您误会了,臣弟不是说贪污所致,而是说百姓饭量确实是大,那几百石粮食连救急都不够。”司马玮赶忙解释道。

    “你小子不会是包庇民曹仓曹官吏吧?贫苦人家一户周济几斗粮食,撑过冬里最冷的那月就好了,怎么会不够吃?”司马衷斜眼瞥着他道。

    “皇兄,民政部的巡仓使都很尽职尽责,各常平仓的仓曹也不敢贪污,即使有些铤而走险之辈,也不过是用陈粮倒换新粮罢了,臣弟也没必要包庇他们啊。”

    司马玮无奈道,虽然他的封地被削夺了,但是作为司马衷亲封的郡王,家资肯定不会少的,俸禄加上司马衷给的福利,比他苦守着那点封地税收要强得多,何况他也不是个爱财的人。

    “皇兄,百姓虽然有粮食接济,可是没有油盐菜类,每日吃那点糙米饭根本扛不住饿,而且到了冬日,盐矿开采量下降,能吃的盐就更少了,别说是贫苦百姓,就连一些中农上农也得省着点吃。”

    “缺少油盐菜类……原来如此。”司马衷点了点头,他知道司马玮说得没错,只是之前忽略了这个问题罢了,只有粟米麦子是不够的,没有盐、油脂、蛋白质等必要能量的补充,人很容易乏力,对糖类物质的消耗也大大增加。

    在他小的时候,曾听他老爸说过,在他们那个年代,他们每个人每顿都能吃下几海碗饭,哪像后来条件好了,吃两小碗就饱了。

    司马衷那时还有些不相信,吃那么多饭能消化得了?现在看来,都是因为盐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等物质的摄入量太少,才会导致消耗量巨大,也就是俗说的不扛饿。

    “朕记得盐矿还是有很多的,为何盐还是不够吃?”司马衷奇怪地问道。

第九十章 卤盐变精盐() 
反季节蔬菜现在是没法大规模种植了,肉类禽蛋类他也知道当前的情况,粮食基本上只够供给人类,家禽牲畜只能吃一些麸糠和野菜。

    甚至有些百姓都不舍得把麸皮用来喂猪,所以百姓养的猪也不似后世那样,轻轻松松半年就长到三百斤,往往是嫌它们浪费粮食,百八十斤就杀掉,但是就这么点猪肉他们还不舍得吃,一般留下一块儿过年,剩下的都卖掉补贴家用。

    同样,百姓养的鸡鸭也是只能喂一些秕谷,然后在外面扒扒野食,所以这些家禽下蛋率很低,肉也没多少,在蛋白质的补充上,他现在也没什么好办法。

    但是这盐还能缺喽?他在后世就知道这个国家不缺盐矿,为什么现在却如此缺盐呢?

    “皇兄有所不知,大晋确实有很多盐矿,可那些盐矿并不是每一个都能采盐的,大部分的盐矿都是卤盐,人吃了拉肚子事小,甚至会让人全身发紫,严重的会因此丧命啊!”司马玮面色沉重的说。

    “拉肚子,全身发紫……应该是盐中含了硝和磷钾等物质吧。”司马衷想道,然后说:“那咱们吃的盐不也是无毒么?”

    “皇室和贵族用的都是上好的青盐,临海的地区则有海盐,在这中原却只能空有盐矿,各州府盐铁专售,可也不能让百姓吃毒盐不是,所以中原及西北几州民曹很是发愁,以至官盐也都是些粗盐,量还很少。”各地方都向他反映了这个问题,司马玮也趁此机会向司马衷汇报道。

    “难道你们就没想过给盐矿除杂吗?”司马衷奇怪地说道。

    “除杂?”司马玮挠了挠头。

    让李飙带着几个工匠来到了芳林苑,又差几个宫人快马取来一车卤盐矿,司马衷便对司马玮和几人讲起了卤盐除杂提纯的步骤,从粉碎溶解到过滤解析,一步不落,说得也是十分详细。

    “陛下,如此简单的几步,便能让这卤盐变成食盐?”

    李飙还是一脸不可置信,他少府时也接触过盐,食盐和卤盐的差别,他还是知道的,却不成想,皇帝竟要把那吃了拉肚子,还十分苦涩的卤盐变成能吃的食盐,这在他看来还是不太现实,哪怕司马衷这一年来创造了如此多的“奇迹”。

    “朕说可以,那当然可以!你要你按朕说的做,就不会有错。”司马衷背着手,高人风范尽显,几个工匠就差找他要签名了,他们对这能在夏天制冰,能在冬天种菜的皇帝,那是真心实地的崇拜。

    漏斗,筛纱,布帛,木炭,铁锅什么的都备齐,就开始给卤盐提纯,卤盐矿捣成碎末,加水搅拌成液体,经过筛纱布帛木炭的反复过滤,再用铁锅小火熬煮,直到水分蒸发干净,锅底便剩下薄薄一层白色粉末。

    用铲子把粉末铲进小盘子里,司马衷捻起了一小撮,仔细瞅了瞅,就在几人目瞪口呆下,塞进了嘴里。

    “陛下,这可使不得啊!万一有毒,后果不堪设想,陛下快吐出来。”李飙大惊,司马衷要是吃这口盐有个好歹,他可是难逃罪责。

    “是啊,皇兄,这怎么能让您亲自尝试呢?还是快吐出来吧。”司马玮也在一旁急道。

    “嗯,还不错。”司马衷舔了舔嘴唇,把小盘递给他们说:“这法子绝对没问题,朕对自己也很有信心,来,你们也尝尝。”

    二人见皇帝都亲自尝盐了,便也没有犹豫,何况他们也很想检验检验此次实验的成果,虽然司马衷信誓旦旦的样子,可他们心里还是有点不相信就这么简单几步,便能让苦涩又拉肚子的卤盐变成好盐。

    “嗯?陛下,这……这盐没有一点苦涩之味,是上好的精盐呐!”李飙尝了一口,瞪大了眼睛。

    “把不能吃的卤盐变成精盐,比之海盐青盐都丝毫不差,皇兄真乃神人!臣弟佩服。”司马玮也由衷的赞叹,看来先帝立这个大哥为储君也是有原因的,无论是印刷术新兵甲,还是炼铁术新农具,抑或者夏日里制冰去暑,他总能创造出奇迹,他们这些皇子还真是比不了。

    “呵呵,朕为天子,当为万民谋福。”司马衷轻笑一声,然后吩咐道:“提纯食盐的方法你们都记住了吧,命令各盐矿按此法采卤水制盐,以后出售给百姓的官盐就不要用粗盐啦,全部都用上此样的精盐,而且咱们大晋不缺盐矿,如此一来食盐便不再是紧缺之物,卖给百姓时价格也降低一半吧。”

    “诺,臣弟一定督促各民曹办好此事。”司马玮拱手领命道。

    “嗯,冬日里太阳温度不够,所以得烧柴煮盐,待暖和一些的时日,用太阳晒盐亦可,也好减少些消耗。”司马衷见煮这么一盘盐,就烧了一堆柴火,想了想后说道。

    “臣弟明白,有了盐,贫苦百姓想要撑过这个冬天,就容易多了。”司马玮心情好多了,此法可是解决了他民政部一大难题。

    “所以啊,不仅是食盐折半价出售,周济贫苦百姓和救济灾民时,也不能似往常那般只发点粮米,尽量让各州都能在下发粮米时,附带点食盐咸菜,施粥也不要只煮点白粥,加点油盐干菜不就更能扛饿嘛。”

第九十一章 本土作物() 
司马衷虽然没见过大晋底层有多可怜,但他在后世见到一些贫困之人时,都会觉得心中难忍,何况在这各方面都不发达的古代呢,对百姓来说,温饱就是最大的事,也是最大的问题。

    “还是皇兄想的周到,臣弟以后一定会注意这些。”司马玮再次拱手道,他上任后经常下基层,这才知道下面的一些问题,而皇帝久居庙堂,却能想得这么详细,实在不是常人能做到的,若不是开国之君,哪有几个会如此重视百姓呢?农桑之事更是知之甚少,就连先帝,也不过多是奢侈享受,把精力花费在了后宫佳丽上。

    “唉,这天下是咱们司马氏的天下,百姓就是咱们司马氏的子民,你我都是司马氏之人他们过得好,咱们才能心安呐。”司马衷看着那一盘精盐,幽幽叹道。

    司马玮回自己衙门办事去了,司马衷则跟着李飙又来到了温室大棚,这些日子没来,很多作物都冒出了芽,看来这个温室的效果很好,还有专门的宫人在里面值守,植物每天的生长情况和情况,他们也都一一记录下来。

    葱蒜和韭菜只长到了一指长,其他的如胡瓜等物则更慢了一些,菘菜还只是小菜丫司马衷惊喜一些的是,那几盆他要求用水泡着的黄豆,也都长出了半指长的小芽豆苗长大了再做成菜,哪有直接炒一盘子豆芽儿方便啊。

    “陛下,只用清水浸泡的黄豆虽然也都发了芽,可是这跟藿菜有何区别?不都是要等到生叶之后采摘吗?”李飙见司马衷对那里盆豆芽很重视,忍不住出口问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豆苗虽然叶子多些,可是相比起来豆芽更好培养,只要有足够的温度,浸泡在水中便能成活,几天下来就有了一道菜。”司马衷捻起一根生豆芽,放在嘴里咬了咬,接着说道:

    “而且黄豆生芽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东西,朕把它叫做酶,由于这个酶的作用,豆中更多的矿物质元素,也就是对人有益之物,被释放出来,这便增加了黄豆中矿物质的人体利用率。”

    司马衷很认真的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尽量通俗易懂地讲给他听,可是李飙依然迷迷糊糊,不知道理解了多少,不过他很有学生的样子,拿着纸笔在一旁努力的记着。

    “黄豆吃多一点便会腹胀,还会有些恶心反胃之感,朕说得没错吧?”司马衷见他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便来了些互动。

    “陛下所言不错,所以豆虽是五谷之一,但百姓通常不以其为主食,而是多种豆生藿,当菜食之。”这李飙但是听明白了,黄豆确实不宜多吃。

    “可是黄豆长成豆芽,便没有了这个问题,而且不会散失豆中的营养,黄豆所含的蛋白质也更容易被人吸收……蛋白质!”司马衷猛然想起什么,抓起一把豆芽,便没再说话,李飙虽然很好奇蛋白质是什么东西,却也没有打扰皇帝思考。

    拍了拍脑袋,司马衷暗道自己真是疏忽,像豆芽这种既能补充蛋白质,又能补充维生素的蔬菜,怎么就被他忽略了呢?而且豆芽培养起来也不是很麻烦,貌似是到了宋朝,豆芽才被用来食用的吧,在此之前都是做一些偏门的药用。

    在后来明朝的航海队很少得坏血病,其主要原因也就是东方人喜欢吃豆芽,吃腌菜,并且喝茶,这几种都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与西方相比,生病率当然更低。

    若是提早几百年,把豆芽儿这种多蔬菜普及下来,就能缓解百姓、工人甚至是军队营养不良的问题,而且黄豆本就是本土产物,产量也能够保证,这么好的东西上哪儿找去。

    黄豆?司马衷眼前又是一亮,以前总想着以后有条件了,就去其他国家引进一些蔬菜和高产作物,却忽略了本土作物也有如此宝贝。

    既然能用黄豆长豆芽儿,为什么不用它榨油呢?这可是生产植物油的一大利器啊,哪怕是在后世引进了花生,以豆榨油依然没有衰落,不过植物油好像也是在宋朝才开始大规模使用的,现在根本就没有使用植物油的意识,以动物脂肪主要油脂,在这吃饱饭都困难的年代,上哪儿找那么多长得肥肥胖胖的牲畜?司马衷苦笑,贼老天把劳资送去那个吃货朝代也好啊!

    “李飙,豆芽的培养步骤都记录下来了吧?”司马衷看他还拿着纸笔在一旁侯着,便问道。

    “陛下,臣每日都回来查看,而且设有值守宫人,每一步都记得很清楚。”李飙点了点头。

    “嗯,朕再交给你个任务,你召集研究院的工匠给朕研究一种器物,要求就是能压榨泡湿的豆子,而且能把压出的东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