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晋重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破晋重圆-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个门阀世家都动员起来自家有些学问的子弟温习考试书,那些不务正业不求上进的纨绔,也大多被自家老子赶进了书房,什么?偷偷跑出去浪?一顿鞭子下来你就老实了。一时间洛阳城里兴起了一股学习之风,各个世家大族忙找出自家封存的书籍,聘请名士为家庭教师给家族子弟上课。

    大晋日报的营业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司隶周围的几州,洛阳本部一把报纸确定下来,就快马送到其他州郡分部报社,分部再印刷报纸派送到县城和村镇,一周下来豫、并、青、冀、雍等州都知道了科举制的消息,然后逐渐蔓延到了全国,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具销量大大增加,也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

    虽然这些世家子弟不再整日走狗斗鸡,但是攀比之风依然没有改变,洛阳城一座酒楼里,三个衣着光鲜的公子哥饮宴一桌,其中一人道:“刘兄李兄多日不见,可是在勤于学问?”

    “呵呵,愚兄近日苦修《墨子》,对于墨家的制造学有了很大感悟,传闻墨子能在顷刻间把一根木棍削成一条承重三百斤的轴承,小弟不才,现已能做出承重二百斤的轴承。”另一个青衣男子得意地说道,他就是那个刘兄。

    “刘兄大才,定能考入建设部,小弟也在学习《墨子》,只是还在研究杠杆,对标长本短的道理还是很明白的。”第一个人笑道,然后对坐在一边的那个男子说道:“李兄可知何为标?何为本?”

    李兄摇摇头道:“不知也。”

    刘兄也放下酒杯问道:“李兄可知如何赶制轴承?”

    李兄还是摇头道:“不知也。”

    “难道李兄还如往日那般浸淫在青楼楚馆?”那人故作惊诧道。

    “李兄一问三不知,还好只有我们兄弟三人,若是让外人知晓李兄如此不成器,可不丢了咱们世家子弟的脸面?”刘兄也作摇头叹息状道。

    李兄一脸黑线,你俩理科生到我一个文科面前秀什么优越感!劳资主修《泰始律》,谁知道你的杠杆轴承!一人独自举杯饮尽,李兄不想搭理这两个逗比。

    像这种情形在洛阳城里很常见,纨绔们见面不再是讨论青楼头牌、谁家又娶了侍妾,而是拿出自己所学的文理知识装毕,一年后的科举考试俨然成了他们的装毕大会,不是他们幡然醒悟,变得好学成才,而是家族长辈要求这样,没有个一技之长说出去就丢人。

    杨济的速度很快,司马衷都没有想到水泥厂能够这么快就建成,才一个月就能够投入生产。穿一身米白色休闲长袍,摇着折扇,在满泰和几十个侍卫明里暗里保护下,微微瘸跛的司马衷来到了大晋水泥厂。

    本来是打算坐马车去的,四马马车太扎眼,就来一辆双马马车吧,走的不到两里路司马衷就受不了了,车厢空间狭小,没有空调像个蒸笼一样又闷又热,两轮马车极不稳定,不仅发出吱扭吱扭的响声,还颠簸得厉害,没有减震器也没有轮胎,在司马衷看来这些达官贵人天天坐马车出门就是自己找罪受,还牛得跟个二五八万似的。

    不过也不能走着去吧,十几里路说近也不近,那就骑马呗,万莅在皇家御马监牵来了一匹火红色的宝马,这匹高头大马,浑身的每个部分都搭配得那么得当,每块肌肉都显示出力量人一看就觉得那么柔和,那么健美。只是,司马衷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他所需要的东西——马镫。

    他有些生气了,在后世他去内蒙古旅游过半个月,高头大马也不是没有骑过,只不过那时有马镫,脚一踩就能骑到马背上,现在牵来一匹宝马却不装马镫,难道让劳资飞上去?

    正要给万莅一鞭子,没想到这家伙屁颠屁颠跪伏在马边道:“陛下请上马。”

    “咳咳,你先起来,朕问你,此马为何没有马镫?”在这个把奴隶下人当畜生对待都很常见的时代,用人当凳子司马衷还是接受不了,哪怕他是一国之君,哪怕很多人都认为为他工作是莫大的荣幸。

    “陛下,马镫为何物?”万莅奇怪道。

    “满旅长可知马镫?军中骑兵如何上马?”司马衷转头问道。

    “末将亦不知也,莫不是上马用的凳子?军旅中人熟悉马性,撑手一跃便可上马,陛下万金之躯当乘车盖,不必在意骑马之术,陛下还是乘车去吧。”满泰说道。

    司马衷想起了,马镫好像是南北朝时期才发明出来的,在之前骑马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因为还没有发明马镫,马镫虽然很小,作用却很大,它可以使骑士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把人和马的力量合在一起,发挥出最大效力。马镫是骑马时踏脚的装置,没有它,当马飞奔或腾越时,骑士们只能用双腿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抓马鬃才能避免摔下马来。

    司马衷看了看马背上的马鞍,心道果然如此,说是马鞍,其实就是一块绑在马背上的皮革加锦垫,只不过是装饰华丽一些。拒绝了人肉凳子和马车,司马衷双手一撑锦垫,虽然有些吃力,但总算是骑到了马背上,没有高桥马鞍的前后固定和马镫的左右支撑点,全靠双腿夹紧马腹来保持平衡,司马衷僵直了腰背,浑身都不自在。

    在这大热的天骑个没有踏板的摩托车总比坐个没有空调和减震系统的面包车要强些吧,就当是出来溜溜风了。满泰和侍卫们也骑马随行,不过他们见皇帝跑得很慢,也都放慢了速度,司马衷一路和满泰聊一些闲话,用了大半个时辰才到达水泥厂。

    还有两里路的时候,司马衷就下马步行,不是他刻意低调进厂,而是他实在是蛋疼的紧,十几里路下来他感觉骨头都快散架了,双腿保持着夹紧的姿势一个多小时,血液不畅让他下马时差点摔一跤,满泰赶忙扶住司马衷,这才没有丢人。

    自己选的逼,跪着也要装完,司马衷怀疑自己的大腿内侧都磨出血了,但是一国之君连骑马都不会,传出去可不让人耻笑?难怪看满泰和侍卫们都是罗圈腿,想要训练一只骑兵部队真不是这么容易的,没个几年的骑马经验,上阵只有被砍杀的份。

    侍卫们牵马,司马衷和满泰走在通往水泥厂的大路上,三丈宽的水泥路上满的骡车和马车,熙熙攘攘的人赶着车或是挑着担把石灰石运到了厂里,然后把空车赶回去拉石灰石。

    工人们一片忙碌,却都面带会心的笑容,遇到熟人还高声叫喊打招呼,十来个武侯像交警一样维持秩序,见有胡乱插队和反向驾车的上去就是一顿鞭子,被打的工人也不气恼,知道是自己的错便连声告罪,乖乖的按秩序赶路,还暴起反抗?傻子才这么做,月薪三百文加粮食和宿舍的好差事,看你走了去哪儿找。

    水泥厂正大门是用水泥砖砌起来的,外面用木模子涂水泥抹平,虽然和后世泥瓦匠所作相比之下显得很粗糙,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显得大气磅礴,据说城楼都没这个结实。

第二十六章 口罩() 
杨济还骚包地命人把门楼做了个飞檐,檐下是司马衷手书所做的“大晋水泥厂”牌匾,瘦金体行楷既工整又飘逸,不似隶书那样呆板,对书法了解的文人官吏在此都要欣赏许久,无不佩服皇帝新创的,还有一些书法爱好者专门来看这几个字,以求写出那种神韵,隐约兴起了一股瘦金体行楷热。

    “来者何人?厂区重地不得擅入,赶紧出去。”正准备跟随工人们一起进厂去看看,司马衷几人却被门房拦了下来,要是其他平民百姓过来要就被门房轰走了,但他见司马衷几人身上都是上好的锦衣,而且气度不凡,便客气地说道。

    但是客气也得看对谁,对待皇帝便成了大不敬,要不是司马衷拦住了满泰,这货差点一个大耳刮子扇了上去,你一个小小的门房敢挡皇帝的驾,当真是活的不耐烦了,司马衷也翻了翻白眼,不是对这个门房,而是对这个警卫统领,微服私访懂不懂?要低调!

    “杨尚书可在厂内?”司马衷露出个笑脸对门房问道。

    “尚书大人正在里面,不知这位大人有何吩咐?”门房也看出来这几人不好惹,便弯腰颔首回道。

    司马衷摘下一块龙纹玉佩递过去道:“你把此物交给杨尚书,就说故人来访,对了他切莫声张。”

    门房双手捧过玉佩,冷汗都流了下来,敢佩戴龙纹玉佩的人不是皇亲就是国戚,眼前之人极有可能是一个藩王,刚才自己可是要赶走一个尊贵的大王,幸亏没有像往日那般骂骂咧咧,否则人家碾死自己就像碾死一只臭虫般容易,以后可不能狗眼看人低。他还不知道司马衷就是当今天子,若是知道了恐怕吓也能吓个半死。

    在大门等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杨济就和几个建设部官员匆匆赶来,见司马衷还在门口候着,一个个赶紧上前施礼。

    “陛下万岁,老臣不知陛下驾到,有失远迎,还请陛下恕罪。”杨济满头大汗,惶恐说道。

    “这不怪你,是朕想亲自看看水泥厂的进度,这才没有通知你,你也不要多礼了,带朕去看看厂内设施吧,不要打扰工人们正常工作。”司马衷挥了挥手,笑着说道。

    “诺,老臣遵旨。”

    一行人进了大门,沿着水泥路来到了水泥厂的生产区域,那里是一个个的水泥窑,在每个窑上面建了一个遮阳挡雨的瓦棚。工匠们把运来的石灰石等物配比之后放进窑里煅烧,烧好取出再用斗车运到装配区,再由工人把成品装进麻袋,存放在防水防潮的仓库中。

    经过杨济的讲解,司马衷才知道水泥厂为何能这么快就建成投入生产。杨老大人先建了几十个水泥窑,一边烧水泥一边用烧出来的水泥修大路,同时再建剩下的水泥窑和厂房,并且许诺工人们早日完成有赏,多管齐下这才在一个月提前完成任务,工人得到赏赐的五十文钱,各个喜得合不拢嘴,要知道以前就连做苦力挣钱的机会都没有。

    工人能够挣钱,工厂能够提高产量,你情我愿的发展当然很和谐,只不过一个个灰头土脸的样子也太过狼狈。司马衷就在厂区里巡视了一圈,身上就落满了灰尘,他可知道长期吸入这些灰尘的后果是什么,硅肺算是轻的,肺癌肺结核什么的在这个时代可是不治之症。

    水泥厂家属院,也就是一排排的茅草房,男丁们在厂区里做一些运矿烧窑的体力活,健壮的妇人们在装配区装一些成品,剩余的年轻女人和老幼则在家里洗衣做饭缝缝补补,工作的工人能在厂里吃工作餐,她们做饭也就是养活家里的老幼,所以朝廷补助的粮食也够吃。

    “你,去给朕找一个妇人过来。”司马衷对随行的一个低级官吏说道。

    那人领命便去了家属院里,杨济满泰等人却是满脸疑惑,皇帝难道饥渴到如此地步?连乡下村妇都不放过,各世家大族的闺房小姐还不是任他挑选,还是说陛下有这样的特殊癖好?司马衷可不知道他们几个有这样的想法,否则他定会大呼冤枉,劳资一身正气看起来是那种人么!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布衣的女子就被带了过来,她见到几位大官在此,慌忙跪地道:“民女刘氏见过几位大人。”

    这个女人姿色还在中上,不施粉黛,显出一种朴素之美,应该是那个官吏故意找来的,不过司马衷却没有注意这些,他上前扶起这个战战兢兢的女子,轻声道:

    “你不用害怕,找你来只是请你帮忙做一些针线活,你可愿意?”

    “此乃民女之荣幸,大人请吩咐。”女子见司马衷态度温和,笑容让人如沐春风,砰砰直跳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差人取来了一匹布,一副桌椅和针线剪刀等工具,在司马衷的指导下,女子裁裁剪剪缝缝补补了一盏茶的时间,便做好了老王所述之物。司马衷拿起这个做工细致的口罩,戴在自己脸上试了试,大小正好也不妨碍呼吸。

    “陛下,您找人来就是做这个?此物有何用?”杨济对自己误会了司马衷感觉很愧疚,一想到刚才猥琐的心思,顿觉老脸一红,不过他认为皇帝肯定不会无聊到做一个兜嘴袋,司马衷近年来的新发明还真没有没用的,或许这一小块布也有什么大学问呢?杨老大人激动起来。

    “杨爱卿站在厂区深吸一口气,看看有什么感觉?”司马衷对杨济说道。

    杨济不明其意,但仍然照做了,现在正是水泥出窑灰大之时,杨老大人做了个深呼吸,立马呸呸地吐起来,司马衷让万莅端来一杯水递给他,轻拍着他的后背问道:“如何?”

    “灰入口中,咽干舌燥,还龇牙。”杨济如实说道。

    “杨爱卿可知长期吸入此灰会有什么后果?”司马衷问道。

    “老臣不知也陛下明示。”杨济很实在地说道。

    “轻者咽痛多痰,重者咳嗽不止,转为肺痨。”司马衷面色凝重道。

    “啊!竟然如此严重,这可如何是好?”杨老大人有些慌了,肺痨就是后世的肺结核,在这个时代可是不治之症那些工人患上这种绝症,他实在是无法做到,但是水泥又是大晋的战略物资,停止生产显然不可能。

    “杨爱卿莫慌,朕这不是有了解决之法么。”司马衷拿着那个口罩,得意地说道。

    让杨济戴着口罩再去感受下呼吸空气,果然和之前大不相同,虽然身上还会落有灰尘,可是口鼻之中却干干净净,再也没有了那种干痒龇牙之感,这是司马衷要求的双层布口罩,效果当然不会让人失望。

    “陛下心系百姓,真乃仁德之君也,大晋定能中兴。”杨济这下是真的服了司马衷,口罩虽是小道,可是他这个建设部尚书却没有考虑到,天子不仅研究出了高炉水泥这样的国之利器,就连保护底层工匠的办法也都考虑的如此周到,真是让这些臣子惭愧。

    于是司马衷和杨济商量了一下,决定成立一个工作服生产线,就在家属院中招募会做针线活的妇女,用统一的布匹制作口罩、手套、制式防尘工作衣和布鞋,因为司马衷见有些工人还穿着草鞋,长期直接接触水泥对皮肤也会有伤害,既然做了防护,干脆一次做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