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代枭雄-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耶律使者,这份和约你还满意?”杨琏问道。

    耶律海里点点头,道:“大唐与契丹有着深厚的友谊,在杨将军这里得到了传承,我会尽快赶回去。将此事禀告父王。”耶律海里是使者,但准确地说,不是契丹的使者,而是麻答的使者。他能代表的,是麻答,不是契丹。大唐想要与契丹结成正式的同盟,还有一段路要走。

    杨琏也明白耶律海里的意思,这份和约只是初稿,如果大唐天子同意,大唐就与麻答初步达成协议。当即笑道:“叶律使者,这一夜受惊了,本将这就带走赵弘殷、赵匡胤等人,叶律使者早些安歇吧。”

    耶律海里点点头,道:“有劳杨将军了。”

    杨琏指挥着林仁肇、陈铁等人带走了赵弘殷、赵匡胤等人,耶律海里仔细地看了看和约,五百匹战马对于契丹人来说,算不了什么,而且也不是白送,相反。随着中唐一来茶叶开始流行,契丹上层社会的贵族也开始饮用茶水,不过,随着唐末战乱。契丹人得到的茶叶越来越少,茶叶的价值堪比黄金。这一次从大唐得到三百担的干茶叶,可谓获利不小。

    这个时候,正是深夜,刘信依旧没有睡着,而是在屋子里踱步。能否破坏大唐与契丹人的结盟,对于汉国来说,意义重大。如果顺利杀死耶律海里,大唐根本没法与契丹人解释,两者之间就没有了结盟的可能,汉国无论与谁开战,日后南北两线同时打仗的机率就会大大减少。

    时间至少过去了一个时辰,赵弘殷那边还没有消息,刘信心中没有底,忍不住站起身来,眉头皱起,印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突然,在深夜里,脚步声逐渐响了起来,刘信手掌微微颤抖起来,赵弘殷终于回来了。

    为了增加成功率,刘信几乎将所有人都派了出去,身边只留下一个小厮。小厮听见声音,忙站起身来,打开了门。灯光射出大门,视线渐渐清楚,刘信迈步走到门外,立刻便愣住了。

    刘信第一眼,就看见了灰头土脸的赵弘殷,他虽然没有被捆绑着,但也相当狼狈,在数名神武军的押解下,缓缓走了过来。在赵弘殷身边,是赵匡胤以及几名死士。

    刘信的脑袋里顿时“嗡!”的一声,仿佛遭到了重击,此情此景,他怎能不明白赵弘殷已经被抓了。只是他怎么都不明白,怎么会被唐人识破?这时,杨琏带着一脸笑意进来了。

    “蔡王这么晚还没有睡觉,莫非是在等人?”杨琏淡淡的道。

    刘信嘴唇蠕动,一时之间被震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杨琏挥挥手,示意林仁肇、陈铁等人将赵弘殷、赵匡胤等人放了,又道:“蔡王,你远道而来,说是为了两国的和平,可是本将没有看到一点诚意。你唆使吴越人屯兵苏州不说,还让赵弘殷等人刺杀契丹使者,其心当诛啊!”

    刘信眯起眼睛,打量着杨琏,他有些摸不准杨琏的态度,因此没有急着说话。

    杨琏冷哼了一声,吩咐林仁肇、陈铁,道:“传本将命令,即日起,对蔡王等人严加看管,不准走出此门半步,若有人不听,可先斩后奏,出了事情,本将负责!”

    “喏!”陈铁答应着。

    林仁肇虽然与杨琏同为指挥使,也唯杨琏马首是瞻,当即拱拱手,道:“遵命。”

    杨琏拂袖走出了大门,他要给刘信一个反应的时间。走出了鸿胪寺,天色已经蒙蒙亮,杨琏便朝着皇宫赶去。今日恰逢是朝会的日子,三更时分,便有不少大臣早早起来,或骑着战马,或坐着轿子,赶去皇城参加朝会。

    杨琏骑着战马,一路上遇见了不少人,只是他一个从五品的指挥使,在这金陵,算不了什么。走到了秦淮河边,恰好李弘冀来了。李弘冀骑着战马,身后跟着几名侍卫。一副嚣张跋扈的模样。

    李弘冀看见杨琏单身一人,不由冷哼了一声,道:“杨指挥,你起这么早。莫非是要参加朝会吗?”

    杨琏微微一笑,文士已经将折子送入了宫中,天子得到消息,必然会召见他。不过,杨琏明白李弘冀的意思。区区一个从五品的指挥使,压根没有参加朝会的资格,李弘冀这是在讥笑他呢。

    “东平公,近来睡得可香?我听说前些日子韩舍人的府上起火,东平公可要小心啊。”杨琏不露声色地嘲讽。

    李弘冀脸色一变,杨琏这话似乎与韩熙载府上起火一事有些关系,但他没有证据,光凭这句话又不能定杨琏的罪,只得冷哼了一声,道:“本公的府上会不会起火。本公暂时不知。但本公可以肯定,有人今日就要遭殃了。”

    “哦?东平公居然未卜先知,不去做一个道士真是可惜了。”杨琏说道,拨转马头就走。

    李弘冀被堵了一句话,半响无语,想了想,气鼓鼓起喝道:“走!”侍卫挑起灯笼,朝着皇宫继续前进。

    越靠近皇宫,人也越来越多,杨琏认识的人不多。不少达官贵人甚至不认识杨琏,看见杨琏一副武官打扮,都觉得十分惊奇。杨琏也不急着进去,便在皇宫外踱步。半柱香后,孙晟也来了,在两名宫女的扶持下,孙晟走了出来。

    杨琏瞳孔微微收缩,孙晟与韩熙载一样,个性奢华。说他们没有贪污,杨琏压根不信。日后,说不定能从这方面着手,扳倒孙晟。

    孙晟看见杨琏,鼻孔喷出两道雾气,陛下夺了他的权力,转而让杨琏与汉国人甚至是契丹人谈判,怎能不让孙晟生气?不过,根据他的得到的消息,杨琏与汉国人的关系闹得太僵,和谈已经受阻,由此看来,杨琏没有半分本事。

    “哼!”孙晟乃是宰相,怎会与杨琏这个从五品的官员说话,因此冷哼一声,从杨琏身边迈步走了。

    “孙宰相,嗓子可是不舒服?”杨琏在后说道。

    孙晟不免有些奇怪地停下了脚步,冷眼看着杨琏,道:“老夫身体好得很,嗓子怎么不舒服?”

    “孙宰相若非身体不舒服,刚才鼻孔怎会冒烟?莫非孙宰相以前是民间的艺人,学的一手杂技?”杨琏一副担心、惊讶的模样。

    其实此时已经是夏末秋初,虽说天气还热,但在早晨,还有有些凉意,呼吸之间有股冷气,也不让人惊讶,不过杨琏的话让孙晟十分郁闷,但他不愿意给杨琏解释,又是冷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心想今日便要你好看。

    杨琏眯起了眼睛,看着孙晟离开,这段时间里,刘信能不能相同,对于杨琏来说,非常重要。不过,就算刘信想不通,杨琏也会逼迫着他。在这件事上,杨琏已经占据了主动。

    思考间,齐王李景遂也踱步走来,看见杨琏,不免就是一愣,旋即有些忧心地看着杨琏,低声道:“杨琏,本王刚刚得到消息,孙晟、常梦锡等人已经联合上书,参奏你办事不力。”

    “何谓办事不力?”杨琏笑道,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

    齐王李景遂有些担心地道:“还不是与汉国和谈的事情?数日过去,尚未展开谈判,甚至与刘信的关系愈加紧张,今日朝会,恐怕会风起云涌,一点都不安生啊。”

    “跳梁小丑,齐王不用担心。”杨琏淡淡的道。

    齐王李景遂知道杨琏经常谋定而后动,闻言不由一愣,道:“杨琏,你的意思是?”

    “今日朝会,但凭孙晟、常梦锡等人闹腾,齐王只可冷眼旁观,不必参与其中。”杨琏说道。

    “这,这怎么能行?”齐王李景遂连连摇头。

    “齐王,你若信得过杨琏,就如此去做,杨琏自然有所安排!”杨琏显得非常自信。

    齐王李景遂看他一脸笃定的模样,叹息一声,也不说话地走了。

    ps:**就要来了,跪求订阅、月票以及一切所有俺正在努力码字中,稍晚大约23点还有一更!!(。)

第一百零八章 朝廷争斗(上)() 
李璟是个诗词皇帝,与他那个以词绝冠天下,此时还是六皇子的李从嘉一样,仅仅凭诗词,便可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留下名声。不过,作为帝王,无论是李璟还是李煜都是失败的。

    李璟其实最讨厌的便是朝会,而且,最近的朝会都不太平,让一心想要过安稳日子的李璟很不爽。天色还没亮的时候,李璟已经起来了,在钟皇后的伺候下,洗漱了,又吃了早餐。

    钟皇后看见丈夫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柔声道:“官家,为何皱眉不展?”

    李璟叹息了一声,推开窗户,窗外,明月还残留着,微风吹动树梢,树叶哗哗直响,一丝丝的凉意传来,李璟不由紧了紧衣裳,心中想着老了,身体不行了,不由叹息了一声。其实李璟此时不过三十多岁,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身体不差,只是他学着烈祖吞食丹药,想要长命百岁,身体这才越来越差,只是他不知道其中缘故罢了。

    李璟皱起了眉头,道:“汉国的使者来了已经有一段时间,孙宰相与刘信谈判不下,如今契丹人又来了,朕这心中担心啊。”

    钟皇后奇怪地道:“官家不是已经委派了杨琏为使者,与汉国人、契丹人谈判了吗?”

    “唉,朕当时与齐王说起此事,齐王说刘信是个武人,因此要以武制武,或许会有效果。当时孙宰相又治不了刘信,朕也是病重乱投医,便选了杨琏。可是,朕已经得到消息,杨琏与那刘信关系弄得非常僵,吴越人又屯兵在苏州,恐怕这一战,是难免了。”李璟对吴越人已经有了一丝恐惧。

    钟皇后闻言也皱起了眉头,这个杨琏,终究还是年轻啊。“车到山前必有路。官家也不必如此担心。”钟皇后劝慰。

    这时,太监匆匆走了进来,道:“启禀陛下,杨琏派人送来一份折子。”

    钟皇后微微一愣。这个时候,杨琏送来折子,莫非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当即粉脸凝重。李璟也是如此,他隐隐觉得,杨琏带来的消息。非常糟糕。

    “进来吧。”李璟说道,消息再怎么糟糕,也要去面对。

    太监进来,低着头,将折子递给李璟。李璟带着沉重的心情接过了折子,懒洋洋地打开看着,忽然,他瞪大了眼睛。虽说与契丹人结盟几乎是铁定的事情,但契丹人一向对战马看得很贵重,往年与杨吴、大唐结盟。都不肯给战马。草原上的民族对战马视若珍宝,看成自家亲人,如今居然答应给大唐五百匹战马,这让李璟大为振奋,仔细向下一看,更是惊讶的合不拢嘴。

    这五百匹战马,是每年提供,而且以低于市场价提供。虽说大唐也提供给契丹人茶叶,但两淮一向盛产茶叶,是大唐重要的赋税来源。以前杨吴武皇帝就因为茶叶与朱温有过摩擦。兵戈相向。茶叶或许对于中原人、契丹人价值不菲,但相对大唐来说,茶叶并不贵,能用三百担的茶叶的条件换回战马。李璟觉得很赚。

    至于军事同盟,对于大唐来说,也是极为有利的。李璟想着,不免露出了笑容,有了契丹人的这份和约,至少对汉国人有一定威慑。

    钟皇后见丈夫脸色露出喜色。缓步走上前去,轻轻为丈夫按着肩头。

    李璟呵呵一笑,道:“这个杨琏,居然在这个时候送了折子上来,与契丹人的谈判也有了一定收获。虽说五百匹战马不足以改变什么,但总比没有的强。”

    钟皇后微笑着点头,忽然又想起什么,道:“五百匹战马可不是小数目,契丹与大唐又不接壤,如何才能送到金陵?”

    李璟脸上的喜色消失了,这的确是个问题,大规模的运马不是不可以,但要经过汉国的地界,想要从契丹顺利运输到金陵,难度不小。“唉!”李璟幽幽叹息了一声。

    钟皇后揉了揉李璟肩头,道:“官人,是时候上朝了。”

    李璟点点头,在太监的带领下,朝着兴祥殿走去。兴祥殿是大唐的议事大殿,朝会有事,便在此地举行,此时的杨琏尚没有直接进入兴祥殿议事的资格,因此依旧在殿外等候。

    兴祥殿内,诸多大臣各自按照文武,官阶的大小,依次排列。孙晟是宰相,百官之首,自然在前几名,在他身前,是齐王李景遂,也只有李景遂才有这个资格,在他的前面。

    而在另一边,东平公李弘冀以武将的身边,站在另一边,边镐、周邺、刘仁瞻、张彦卿等人站在他的身后,各自表情不同,也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

    众人都跪坐在蒲团上,怀着各种心思。常梦锡身为礼部侍郎,更是嘴角微微翘起,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等待了片刻,随着太监的一声喊,大唐皇帝李璟缓缓走来。

    “恭迎陛下!”群臣弯腰施礼。

    “诸位爱卿免礼。”李璟在龙椅上坐下,眯起眼睛打量着下面的臣子。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太监又在喊着,尖尖的声音回荡在兴祥殿。

    群臣有的低头,有的偷偷瞟了一眼前后,轻微的议论声响了起来。礼部侍郎常梦锡走了出来,道:“启禀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爱卿有何要事?”李璟问道。

    常梦锡看了一眼齐王,手中捧着象牙笏,道:“陛下,微臣要参奏神武军指挥使杨琏。”

    “杨指挥奉陛下之命,与汉国和谈,数日未曾建功,微臣甚至还听说,杨指挥让汉国使者自己买吃的,真是丢尽了大唐的颜面。”常梦锡说道。

    李璟嘴角有些抽搐,常梦锡虽然是在弹劾杨琏,但让李璟感觉到的,是常梦锡在说他用人不明,因此这才闹了笑话,让大唐丢了大国的风采。

    常梦锡见陛下不说话,又见齐王闷在一旁,心中更加得意,又拱拱手,道:“陛下,此人是一个武夫,根本不足以担当重任,微臣还听说他与契丹人走的很近。陛下,请恕微臣直言,契丹人乃是异族,与契丹人和谈,无疑于与虎谋皮。”

    常梦锡其实还想说一句话,那就是若真与契丹人联盟,恐怕在青史之中,大唐会留下千古骂名。

    李璟微微有些不悦,就国家利益来说,他是倾向于与契丹人结盟的,但是常梦锡的话让他进退两难,与契丹人结盟有实际的好处,但于名声有损;不与契丹人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