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代枭雄-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琏也不理他,依旧在校场操练,将近巳时,呼喝声响起,一群人山呼海啸般奔了过来,有人喊道:“谁是杨琏?”

    林仁肇看了杨琏一眼,摇摇头,示意他不要出去。

    周弘祚倒是听得真切,问道:“你等是哪个部分的,来这里作甚?”

    “杨琏打伤了我家都头,让他他立刻滚出来受死。”那人很是嚣张。

    周弘祚眉毛一竖,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杨琏道:“那人想要抢我的马,因此揍了他一顿。”

    周弘祚眼中闪过一道异色,虽说南唐承平许久,升职多靠资历,但毕竟是一个都头,杨琏居然敢打他,胆气不小。周弘祚也不是怕事之人,当即冷笑了一声,喝道:“来人,打开门,本将倒要看看,他们想要做什么?”

    几名士兵打开了营门,周弘祚点点头,道:“你惹的事情,自己处理。不过你要记住,可不能丢了神武军的脸面。”

    杨琏应了一声,握紧拳头迈步走了出去,林仁肇、陈铁有些不放心,跟在身后。

    “我就是杨琏。”杨琏看着离自己最近的那人,自报姓名。

    “好哇,你打了我家都头,这笔账你要怎么算?”那人问道,目光阴冷。

    “打了便打了,你是何人,要为陈德诚出头不成?”杨琏讥讽。

    “我乃都头帐下将虞侯雷震。”那人表明了身份。

    “原来是急着表忠心来了,就怕你没有这个本事。”杨琏冷笑不已。

    “你”雷震大怒,正要说话,杨琏冷哼了一声,举拳就打。

    雷震被吓了一跳,想不到杨琏这么快就动手,而且速度还那么快。措不及防之下,老脸火辣辣的一片,一口老血差点喷出。

    “叫你偷我的马。”杨琏大喝,一边打一边占据着道理上的优势。

    那厢边天雄军的士兵见雷震被打,先是一愣,旋即鬼叫着冲了上来。

    “揍他们。”陈铁热血青年,见一群人要群殴杨琏,头脑一热,喊道。

    “揍他们!”神武军的士兵们大喊,平时闲的没事干,总要找点乐子,虽说大战在即,可还在常州不是?十几名如狼似虎的神武军士兵涌了上去,多半是杨琏的部下,与天雄军的士兵打在一起。

    顿时呼喝声,叫骂声,尖叫声响成一片,混战之中,众人互相殴打,还有打了自家兄弟的,形势非常混乱。

    在远处的周弘祚吃了一惊,他想不到杨琏说打就打,更带动了众人的情绪,一群人混战不休,当真是弄得鸡飞狗跳。

    混战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枢密副使来了!”

    可是众人打的热火朝天,谁也没有听见,依旧打成一片。

    李征古看见这一幕,微微皱着眉头,这群混账,仗还没有打,就开始内讧了吗?

    高审思很是不悦,是谁带头打人?

    朱匡业脸阴沉得要滴出水来,从这个局势来看,是天雄军吃了亏,作为天雄军的统军,他感觉十分丢脸,不行,这个脸面要想办法找回来。

    李征古的亲兵上前,奋力驱散士兵,周弘祚见势不妙,赶紧上前,喝令士兵散开。等到众人都散开了,最中心,杨琏正揪住一人狂揍,那人被打的七荤八素,连声求饶。

    杨琏松开手掌,掌心满是鲜血,是雷震的血。雷震披头散发,七窍流血,看起来十分狼狈。杨琏放开了他,顿时心中一喜,道:“多谢杨壮士不杀之恩。”

    这话一说出来,李征古微微变色。

    高审思神情复杂,当他看清楚是杨琏的时候,心中纳闷,怎么是他,这不是添乱吗?不管怎样,将雷震打成这样,必然会受到惩罚,只是以他和齐王的关系,令高审思有些为难。不过转念一想,此事还要看李征古的,大不了到时候他求求情,让杨琏少受一些惩罚,齐王也不会怪罪自己。

    朱匡业眼睛膘了一眼高审思,见他在沉思,不由冷哼了一声,但什么话也没有说。他虽然恨杨琏恶毒,但雷震被打的求饶,令他觉得颜面全无。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杨琏目光在李征古、高审思、朱匡业三人身上一扫,大步向前,拱手施礼,高声道:“将虞侯杨琏,见过枢密使、统军。”

    朱匡业脸色微微一变,与大多数的人相同,在听见杨琏的名字的时候,依然是无比震惊,他仔细地打量着杨琏,这个人,和前朝旧太子一点都不像啊。

    倒是李征古眯起了细长的眼睛,上下打量着杨琏,见他身材魁梧,脸上的一道刀疤更增添了一股子彪悍之气,顿时点点头,道:“你就是杨琏?好,很好。”

    这话一说出来,高审思忍不住看了李征古一眼,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听李征古的口气,有点不对劲啊。

    朱匡业心中咯噔一声,顿时觉得有些不妙。但他不肯放弃,冷笑道:“杨将虞侯,你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承蒙朱统军夸奖,末将没有别的优点,就是胆子大了些,半夜走路,也是不怕鬼的。”杨琏回答,顺着杆儿往上爬,气的朱匡业差点一口老血喷出。

    李征古点点头,道:“杨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琏便将陈德诚如何偷马,如何被打了一顿,又将雷震带人来寻事的事情说了,末了,道:“枢密使,末将虽然不对,但这几人欺人太甚,不仅盗马,还闯上了门来。杨琏虽然不才,也知道此事如同保家卫国一般,若是别人打上了门来,还柔弱可欺,不死反抗,就要国破家亡了。”

    杨琏这顿大帽子扣下,说得极是委屈,又承认了错误,令李征古好感大增。高审思在一旁,也连连点头,杨琏不卑不亢,说话有礼有节,高审思非常满意。

    朱匡业面无表情,淡淡地道:“这么说来,杨将虞侯一点错误都没有,反而是功臣了。”

    “不敢,末将也只是据实而说罢了。朱统军若是不信,可以问他们,也可以问雷震、陈德诚。”杨琏说道。

    自己的部下是怎样的人,朱匡业自然清楚,想到此冷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李征古看向了雷震,见他满脸是血,披头散发,一副凄惨模样,又想起刚才他连连求饶,顿时心中充满了鄙夷。他虽然是个文人,但心中自有气节,常以青竹比拟,自然对雷震没有好感,反而觉得杨琏行事磊落,不失为大丈夫。只是有些鲁莽了,毕竟他从军不久,还带着江湖气息。

    想到此,李征古道:“杨琏,此事虽然情有可原,但你毕竟打伤了雷震,还不快去赔礼道歉?”

第四十八章 意外相遇() 
杨琏尚未说话,陈铁一向胆子大,道:“枢密使,陈德诚盗马在前,雷震挑衅在后,虽说受了伤,却是咎由自取,为何要道歉?”

    “你,是何人?”李征古眯起眼睛,看着陈铁,这个小子,也是一个愣头青啊,他怎么就不明白我的好意呢?

    杨琏忙道:“枢密使,此人是末将部下,姓陈名铁,生性耿直,说话总是缺一根筋,还望枢密使海涵。今日之事,都是末将一时冲动,与旁人无关。”

    李征古摸着胡须,连连点头,道:“好,敢作敢当,光明磊落,倒也不失一个汉子。”

    从李征古说话的蛛丝马迹,已经能看出一些端倪,只是很多人都想不明白,枢密使看起来有袒护杨琏的意思,这是为什么?虽然说陈德诚、雷震也有不对的地方,但杨琏的行为也太过了。公然在驻地斗殴,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朱匡业倒是挺能沉住气,负手并不说话,他也知道在这个时候说话,形势对他不利。毕竟陈德诚、雷震是他的部下,盗马这等罪过,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就看枢密使如何判定。

    不过李征古显然想做一个好人,枢密院虽然掌管军事,但这是他第一次领兵,主要的职责还是监督,唐末之后,从牙将变成节度使,从节度使变成皇帝又或者是国王的例子太多了,李昪就是这样登上九五之尊,痛定思痛,李昪便做出了改革,常以枢密院领兵或者是监军。不过李昪一朝,大多偃旗息鼓,不像如今,天子频频出击,欲要开疆拓土,只是运气查了一下罢了。

    杨琏打了雷震一顿,只是简简单单道歉,在众人看来,杨琏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李征古抱着息事的态度,解决了此事,朱匡业也觉得丢脸,虽然恨透了杨琏,也毫无办法,只得另寻机会了。

    高审思巴不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李征古的做法也很是赞同。

    此事暂时压了下来,但军中不免议论纷纷,杨琏的大名响彻军中,都知道此人是个愣头青,轻易惹不得。大军在常州停留了两日,从润州方面,又有三千人赶来,同时带来了大量的粮草辎重。加上常州的守军,李征古的部下顿时有一万五千多人。

    两日后,南唐大军浩浩荡荡,一路上敲锣打鼓,直奔苏州。吴越国方面,中吴节度使钱文奉已经得到了消息,虽说去年两国就在边境屯兵,但一直相安无事,到了冬日,军粮运输不便,两国还撤兵了。如今南唐国又派兵前来,钱文奉不敢怠慢,一边带兵巡视苏州防御,一边派人回禀。

    足足等待了五日,南唐大军才从常州抵达两国边境停下,由于苏常一带,几乎无险可守,只有河流纵横其中,钱文奉便在两国边境广筑堡垒,大肆栽种树木,以达到防御的目的。

    李征古到了望亭镇之后,没有急着攻打各地的堡垒,而是派兵四处巡查。这给了钱文奉时间。钱文奉亲自帅兵一万,在秦伯渎以西停下,依旧是坚守营寨,每日派出斥候无数,刺探军情。

    按道理,南唐军应该主动进攻,但实际上,除了每日例行出去的斥候,李征古就躲在大营里,每日只是视察士兵训练,比钱文奉还要淡定。不仅钱文奉摸不准李征古的态度,就连南唐士兵,也都觉得奇怪。

    可是,钱文奉却又不得不将大军驻扎在此地,死死地挡住南唐军的脚步,不然南唐军杀入苏州腹地,苏州的经济必然遭到巨大的破坏。尤其此时已经开春,正是栽种的季节,苏州土地肥沃,若是耕种受到影响,来年吴越国的军粮会大幅削减。国力受到影响,这也是钱文奉放弃守城的原因。

    虽然双方没有正式开战,但彼此之间的试探不少,斥候每日进出,带来消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伤亡。

    由于南唐、吴越均不产马,双方的战马少的可怜,不少所谓的战马更是只有半人多高——这也是陈德诚为什么看见杨琏骑着高头大马就动了心思的缘故。

    由于缺少战马,凡是有战马的士兵,主要是都头及其亲兵,以及一部分有钱的将虞侯等人,临时组成了斥候,往来刺探军情。

    杨琏也被征召,由于他战马高大,还被特别委以临时火长一职,管着十来个小兵。

    这一天天气晴朗,杨琏又与林仁肇、陈铁等人出外巡查,钱元瞭、钱文奉父子经营苏州三十多年,沿途多是堡垒,接着河势,还栽种了许多树木,这也是苏州地势相对平坦,只能如此才能增强防御能力。

    杨琏一边巡视,一边在一块白布上画着什么,林仁肇走过去,见他在正在画地图,稍远的苏州城、常州,常熟夹在其中,位于东北方向。

    杨琏画的很仔细,甚至还按了比例来画,若有湖泊,山,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

    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技术,杨琏也是初次出征,因此只能暂时做到这一步,心中却在想,如何改良?打仗要讲天时地利,每到一地,若是将地理都探查清楚了,居高而下,可以一览全局,水源、风向,乃至于气候都有大的影响,这些东西看似是细节,无关大局,实际上却非常重要,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杨琏第一次打仗,能学习到很多东西,自然会非常用心。

    林仁肇倒想不到杨琏如此,不免对杨琏刮目相看,他这个打过仗的人,居然没有想到这点,让他有些惭愧。

    一行人总共二十人,沿着秦伯渎缓缓而行,不时停下来勘察。杨琏在秦伯渎边上停下。

    秦伯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了,后来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经历了唐末战乱,多处损毁。而且,处于军事与政治上的考虑,吴越人将位于吴越国境内的秦伯渎一段,堵塞了一部分,使得南唐想要使用秦伯渎运输军粮的企图落空。

    秦伯渎应该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疏通,河道里满是淤泥,天气晴朗之时,能看见这一段的水深,只有两三尺,根本无法行船,达到利用秦伯渎运输兵力,又或者是军粮的目的。

    走了大约半里,便看见一座石桥,上面布满了刀斧的痕迹,可以想象,当初在这里,发生了怎样的大战,恐怕那个时候,遍地都是死尸,秦伯渎河水也都被染红了吧。

    杨琏摆摆手,道:“走,我们过去看看。”

    林仁肇作为另一火的火长,自然是点头答应,二十多人小心翼翼越过石桥,便到了吴越国境内的另一边。

    吴越国的苏州占地面积极广,除了包含后世的苏州、昆山、常熟等地,还包括无锡的一部分。

    当杨琏越过石桥,又走了七八里的路,发现不远处立着一个石碑,上面写着常熟两个字。

    众人这一走,居然走了不短的距离,起码走了五十多里,已经是深入敌后了。

    看看日头西斜,杨琏摆摆手,道:“走,回去。”

    一行人扭转马头,从另一侧回去,走了三里,远远望见一座山。说是山,其实并不高,目测只有七八十丈的高度,算起来只能是山丘。不过苏州没有太高的山,这样的地方全是高的了。

    一名士兵道:“此地似乎叫做虞山。”

    杨琏点点头,虞山,好像有点印象,只是记得也不清楚了,似乎是前世旅游的时候,听说过。想不到这个时候就有了。

    杨琏眯起了眼睛,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个地方虽然不高,但足以俯视四周,可以在这里建立一个哨点。

    正想着,忽然,前方突兀出现了一群人,约有二三十人的模样。仔细看他们身上的铠甲,应该是吴越人。

    那群吴越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