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代枭雄-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钱节度似乎也不怕杨某在这里动手?”杨琏说道。

    钱文奉哈哈一笑,这时杨琏已经泡好了茶水,他先把茶壶放在中间,洗干净了两个茶杯,放在茶壶两旁,这才道:“钱节度今日相邀,莫非是要投靠大唐不成?”

    钱文奉一愣,不由笑道:“杨节度真会说笑,吴越国是钱氏的吴越国,钱某怎么会出卖自己的江山,投靠大唐?”

    杨琏沉吟着,不等他说话,钱文奉又开口了。

    “钱某在苏州之时,就曾听说杨节度是关中人,但却住在苏州城西,靠近大唐的一个渔村里,钱某非常疑惑,这么说来,杨节度也是吴越人啊,可惜钱某识人不明,不能用杨节度这等人杰,当真是失策,失策啊。”钱文奉说着,目光炯炯,却在仔细地观察着杨琏的反应。

    杨琏淡淡一笑,道:“钱节度对杨琏居然这么上心,杨某惶恐。天下事都是要讲缘分的,有的事情,强求不来。”

    “比如说,杨吴的复国?”钱文奉假装不经意地说道。

    “哦?钱节度对前朝很是在意?”杨琏问道。

    “呵呵,说起来,钱某与杨吴朝廷到有几分渊源,钱某的母亲,乃是武皇帝的爱女,算起来,钱某还要喊武皇帝一声外祖父。”钱文奉说道。

    “杨吴朝廷已经覆灭已经十多年,难道还有人想要复兴杨吴朝廷?”杨琏一副疑惑的样子。

    钱文奉不由有些迟疑了,难道说,他真的与杨吴朝廷没有关系吗?想了想,钱文奉作出一副悲伤的模样,叹息了一声,道:“可惜,当年杨吴朝廷被逆贼徐温掌控,杀死了皇室中人,后来李昪更是变本加厉,对杨吴皇室大肆追捕,不久之后,夺取了杨吴的江山,钱某曾经上书,北伐大唐,可惜吴越国国力不足,不能为外祖父报仇雪恨。”

    杨琏不说话,伸手一试茶水,温度刚好,便为钱文奉斟满了茶水,推到他的面前,道:“钱节度,请。”

    钱文奉说了半响,也觉得有些口渴了,便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忽然又意识到什么,便停了下来,这时杨琏已经在喝着茶水,钱文奉这才放下心来,又喝了两口。

    钱文奉见杨琏不为所动,便道:“杨节度,天子,兵马强壮者为之,以如今杨节度的实力,称雄一方不是难事,杨节度为何还要为大唐卖命?”

    杨琏哈哈一笑,道:“这么说来,钱节度果然是来当说客了。”

    “也可以这么说。”钱文奉一点也没有被现之后的尴尬,立刻承认了,又道:“坦白说,如今唐军虽然占据了越州、明州等地,但随着周宗的大败,北方周国战事趋于平静,大唐北部有了强敌威胁,这种情况就变得微妙了起来。”

    “周国有人质在金陵。”杨琏淡淡的说道。

    钱文奉哈哈一笑,道:“杨节度说的是郭荣吧?一个养子而已,随时会被抛弃的养子,在国家利益米爱去哪,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钱节度可能不知道吧?郭荣在郭威眼中,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养子,敢问钱节度对郭荣了解多少?”杨琏反问。

    “这个”钱文奉一时不好解释了,毕竟次子虽然与郭荣结盟,但这种事情,他不能说,不然就会把次子的事情暴露出来,他沉吟了一下,道:“钱某对郭荣了解倒是不多,但郭威选择他当人质,必然是不受重视。”

    “不,恰恰相反。”杨琏摇头,不由笑道:“看来钱节度的消息闭塞得很哪,郭荣虽然是养子,却是郭威几个儿子里面,最有才能的一人,而且郭荣年少的时候,就开始跟随郭荣,带兵多年,日后帝位传给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钱文奉倒是疑惑了一下,他对郭荣的了解,仅限于钱承礼的表述,而钱承礼对郭荣的了解,又多半是郭荣的嘴中,又或者是跟随在他身边的侍卫的话,这种可行度自然不会很高。杨琏一副信心满满的模样,反而令钱文奉有些疑惑了,难道郭威真的打算把江山都交给郭荣?就像当年先祖不是按照长幼的顺利来决定吴越王的位置?

    杨琏见他思考,便道:“想来钱节度也知道杨某曾经去过开封,出使过大汉。杨某曾经在开封的大相国寺,见过一名高僧,钱节度想不要知道,在大相国寺生了什么事情?”杨琏卖起了关子。

    钱文奉捋着胡须,问道:“生了什么事情?”

    杨琏饮了一口茶水,这才慢慢的道:“那时候,杨某听说大相国寺颇为不错,就去看看,在那里,杨某不仅遇见了高僧,更是遇见了郭荣,高僧看见郭荣之后,说他有九五之尊之像。”

    “这,似乎太过于虚幻了吧?”钱文奉自然是不信,这个高僧,真能看透人的命运吗?钱文奉不相信,他只相信自己。

    “是也不是,杨某倒是不好下决定,但是当年郭威只是一个将军,根本没有九五之尊的迹象,如今建立周国,至少对郭荣而言,他成为亲王的几率最大,如果继承者不能振兴大周,那么以郭荣的能力,造反登基为帝,又有什么不可能呢?”杨琏说道。

第六十三章 会晤() 
这年头,造反就想吃饭,生了可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不然钱文奉也不会说出“天子,兵马强壮者为之。天籁小说。2”这句话来,所以杨琏这番话,让钱文奉颇有几分感触,他觉得,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郭威留下的孩子黯弱无能,郭荣有了野心,也不会令人特别奇怪。

    就像杨吴朝廷大权旁落之际,不就是徐温享受到了权利带来的好处,进而野心勃勃起来了吗?只是徐温运气也不好,偏偏养子太厉害,几个儿子都比不上,大权最后被徐知诰拿走,称帝之后,更是改了名字。

    钱文奉想着,这个时代,似乎养子都比较厉害啊。他不由沉吟了片刻,又道:“杨节度,刚才说了半天,怎么扯到郭荣的身上去了?钱某的意思很简单,只要杨节度答应,吴越国数万军队一定竭尽全力,反攻金陵,为杨节度恢复杨吴江山。”

    杨琏哈哈一笑,道:“钱节度,难道你不知道杨某就要成为大唐驸马?再说成了皇亲国戚,还要自在一些,反而是做皇帝不自在。”

    钱文奉摇摇头,道:“杨节度莫要口不应心,你本来就是在渔村生活,若是没有野心,怎么会投身军旅,而且短短数年,就成为镇守一方的节度使,大权在握,钱某不相信杨节度没有半点野心。”

    杨琏问道:“钱节度今日邀我相会,就是要说这些破事?如果是这样,杨某觉得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怎么,杨节度心虚?”钱文奉依旧不肯放弃。

    杨琏站起身来,弹了弹掉落到身上的树叶,走到巨石边上,负手而立,道:“实不相瞒,杨某从军,的确是有私心,但却不是钱节度想的那般。既然钱节度对杨琏的经历有所了解,那么当知道那年的大水,渔村都遭了秧,钱节度身为苏州的父母官,不思报效朝廷,安抚百姓,却派人屠杀百姓,杨某这才离开了苏州,投奔大唐!”

    杨琏说完,回头恨恨地看了一眼钱文奉。

    钱文奉带着惊讶之色,站起身来,道:“杨节度,这话从何说起?钱某虽然自认不是好人,但绝对不会轻易屠杀百姓。”

    “钱节度以为只凭你的一面之词,杨某就会相信吗?当年那批追杀百姓的杀手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杨某仍然记得很清楚,他们的身上都有刺青,而且都是虎爪,想来钱节度并不陌生吧?”杨琏说道,虎爪是他至今仍然没有弄明白的事情,但他知道,那些人应该是唐人,而不是吴越人。

    杨琏这时把脏水往钱文奉身上泼,是另有目的的,或许,钱文奉知道这些人的来历呢?果然,杨琏用余光一扫钱文奉,他的脸色有些变了。

    “杨节度,你是说虎爪?”钱文奉问道,颇为吃惊的模样

    “正是虎爪。”杨琏肯定地回答。

    钱文奉后退了两步,有些吃惊地看着杨琏,很快,就又笑了起来,道:“杨节度,这你可冤枉钱某了,那些虎爪钱某倒是知道,不过说来,恐怕杨节度也不会相信。”

    “哦?这话怎么说?杨某愿闻其详!”杨琏拱拱手。

    钱文奉十分认真地道:“那些虎爪钱某的确知道,说起来,这事情非常隐秘。杨节度也清楚,吴越与大唐关系微妙,有时候会是朋友,但大多数的时候,是敌人。所以,钱某曾经派人深入金陵。恰好知道此事。”

    杨琏挥挥手,道:“钱节度说话爽快一些,莫非遮遮掩掩,莫非是在措辞?”

    钱文奉道:“钱某的这番话,你信也可,不信也可。钱某只能说,这批有虎爪刺青的人,是唐军禁卫军中的勇士,至于具体是那一支部队,钱某也想知道。”

    杨琏嘿嘿一笑,道:“钱节度这话,是想要引起大唐内部矛盾吗?杨某不会相信。钱节度今日还有什么话要说?时间不早了,杨某想要走了。”

    钱文奉叹息了一声,道:“杨节度何故如此焦急?钱某还是那句话,若是杨节度想要取大唐而代之,钱氏愿意奉献一份力量,自此后,两国永结秦晋之好。”

    “钱节度费心了,只是你所说的,都是虚幻之言,今日之事,到此告一段落,杨某告辞!”杨琏说着,转身离开,走了两步之后,杨琏又回头,道:“钱节度,大唐统一南方之事几乎是势不可挡,一旦灭亡了吴越国,南方再无敌手,钱节度一世英雄,当识时务者为俊杰,早些投奔大唐,不失封侯拜相,不然,恐怕”

    “这么说来,杨节度对攻破杭州一事很有信心,钱某就擦亮了眼睛,等待这一天的来临。”钱文奉说道,脸上浮起一丝笑意,显然,他并不相信杨琏能够攻破杭州。

    “钱节度,今日杨某说的话,无论什么时候都算数,只要钱氏愿意投降,永不背叛,杨某一定善待,言尽于此,告辞!”杨琏说完,大步走下巨石。

    钱文奉眯起眼睛,打量着杨琏离去的背影,不明白杨琏为何如此有底气?尽管觉得杨琏攻破杭州的可能性非常低,但钱文奉觉得,还是要两手准备。杨琏既然离开,钱文奉也不敢在此久等,立刻带着部下匆匆而行。

    一路上钱文奉催马疾奔,朝着杭州城奔去,钱弘俶正在城墙上巡视着,与郑国公吴延福说着事情,两人都清楚,想要说服杨琏是不可能的,使用这个计策,只是试探杨琏的虚实罢了,如果他真的是那个人,事情就有了转机。

    等了足足三个时辰,钱文奉带着骑兵终于出现了,钱弘俶眼睛一亮,当即派人打开了城门,钱文奉登上城头,立刻禀告了今日与杨琏相见的情况。

    钱弘俶问的非常仔细,因为他需要从各种细节看出杨琏的身份,但纵然是钱文奉这等眼光极准之人,也一时看不出杨琏究竟是不是那个人?城楼里,钱文奉说完了事情,觉得有些口干舌燥,端起桌子上的茶水一饮而尽。

    “这么说来,此人隐藏的非常深,绝非一般人那。”吴延福听罢,忍不住说出心中想法。

    钱弘俶仔细想了想,道:“越是没有破绽,反而是最大的破绽。这段时间,孤已经打探到一些有利的消息。在大唐,众所周知,燕王是杨琏的敌人,他就一度怀疑杨琏是前朝的旧太子,曾经几次作出试探,都被杨琏侥幸逃过了。孤认为,既然是这样的情况,那就不妨在这方面做些手脚,就算不能迫使杨琏撤军,至少也能影响他的判断。”

    钱文奉十分赞成,道:“大王,如今可说杨琏按兵不动,是有异心,只要李璟心中怀疑,撤走了他,大唐再无良将威逼杭州。据悉,他率领的这支部队,都是他在兖州、郓州等地的子弟兵,山东各地民风彪悍,战斗力十分强悍,杨琏若是撤退,这些士兵必将也会撤退。”

    吴延福道:“此言有理,既然如此,不妨立刻派人去金陵散播消息。”

    钱文奉笑道:“我在苏州之时,便积极招揽大唐人士,如今正是他们永无的时候了,但愿此去,马到功成!”

    杨琏骑着战马,慢慢溜达在余杭以北的平原,说实话,他曾经有那么一刻心动了,但他更清楚,与吴越国合作,他曾经做出的种种努力就会付之流水,他不愿改变他的计划,所以只能忍痛拒绝了钱文奉的建议。

    朱琦见杨琏撤退,便从石马岭上下来,追上了杨琏,他十分好奇,钱文奉与杨节度说些什么?他想问,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只得跟在杨琏身后,走了两里路,杨琏停了下来,看着朱琦,道:“朱指挥,你明日带兵两千,带足锣鼓等物什,日夜不停骚扰杭州城。”

    “喏!”朱琦回答,又忍不住问道:“杨节度,钱文奉与你说些什么?”

    杨琏见他好奇的模样,便笑了笑,道:“他以为本将是杨吴朝廷的旧太子,想要说服于我,与他共图大唐。”

    朱琦“啊”的吃一惊,笑道:“钱文奉也是在太可笑了一些。”

    “或许吧,如果本将答应了他的要求,朱指挥要怎么做呢?是杀了我为大唐效力?”杨琏淡淡的问道,眸子里,看不出深浅。

    朱琦勒住了战马,十分认真地拱了拱手,道:“卑职认识杨节度之前,不过是山野农夫,杨季度提拔卑职于山野之间,如此知遇之恩,卑职当铭记于心,不管日后如何,卑职都是杨节度身前的小卒。”

    杨琏哈哈一笑,道:“朱指挥不必如此,我也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如今天下板荡,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只要努力,总会会有一旦成就,他日封侯拜相,荣归故里,并不是难事。本将志在统一天下,还百姓一个安宁,只有仰仗诸位,才能实现这一可能。若是天下一统,相信以诸位的功劳,当能青史留名。”

    朱琦点点头,他知道杨琏的志节,大丈夫者,当以天下为重,在实现天下统一的时候,又能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或许就是刚才杨节度所说的吧。大道理朱琦不懂太多,但有一点,他一定要做到,那就是封侯拜相,荣归故里,让那些曾经瞧不起他的人都看看。

    隆隆的鼓声响了起来,一千多名唐军在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