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代枭雄- 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五六日?”周宗心中一惊,这么久的时间,他如何能撑得过去?

    “杨节度,如今周某粮食不足,还望杨节度大仁大义,支援一二。”周宗说道,这话对于他来说,已经极为难得了。。

    杨琏摇摇头,道:“周司徒,并不是杨某不愿意帮忙,而是如今情况特别糟糕。不瞒周司徒,如今我也只有两千石的粮食。”

    “只有两千石?”周宗大惊失色,两千石粮食能做什么?

    “对,只有两千石,想要供应大军,实在是不够呀。”杨琏摇头。

    周宗抿着嘴,这时,正是晚饭时刻,有士兵说道:“杨节度,晚宴已经准备好了。”

    “周司徒,杨某虽然粮食不多,但让周司徒吃饱,这还是可以的。如果周司徒不嫌弃,就在余杭用饭吧。”杨琏说道。

    周宗想了想,答应了,他来的突然,杨琏根本不知道,只要看杨琏吃些什么,就能判定他的粮食,大约还有多少。不过,食物很快就让周宗失望了,杨琏和部下吃的都是米粥,虽然不至于照出影子,但还是相当稀薄的。

    杨琏喝了一碗,指挥着士兵把另一碗的份量给周宗。

    “杨节度,这碗米粥给了旁人,你就吃不饱了。”姚凤在一旁,不动声色地说道。

    杨琏笑了笑,道:“不碍事,周司徒是客,哪能不让客人吃饱的道理。”

    周宗忍不住指着还有半锅的米粥,道:“那里面不是还有吗?”

    姚凤翻了一个白眼,道:“杨节度早有规定,非战斗时期,一人只能吃两碗米粥,这个规定已经执行了两日,谁也没有违抗。”

    周宗看了看杨琏,带着询问的眼神。

    杨琏笑了笑,道:“周司徒,你莫要听姚将军胡说,杨某最近在减肥罢了。”

    姚凤别过头去,不再说话。

    周宗迟疑了片刻,饥饿让他没法拒绝米粥,想想可能几日后连米粥都没有喝了,他端起碗,胡啦啦把一碗粥喝尽了。

    “杨节度,余杭城中还有不少百姓,他们的家中应该有不少存粮,杨节度为何不向他们取?”喝完米粥,周宗忍不住问道。

    杨琏摇摇头,道:“余杭城中的百姓,粮食也不多,若是强行征粮,逼反了他们,恐怕攻打杭州会更加困难。如今灭亡吴越国在即,杨某不想节外生枝。”

    周宗心中暗想,没有粮食,就要退兵,灭亡吴越国的计划就会破灭,和刚才说的结果,有什么差别?

    “杨节度,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还望杨节度三思。”周宗劝道。

    杨琏摇摇头,道:“周司徒,时间也不早了,周司徒军务繁忙,就不留司徒在余杭城中过夜了。”

    “那粮食?”周宗忍不住说道,没有粮食,麾下兵马会如何,他实在不敢去想。

    “哎,杨某也愁着呢,不过杨某已经想到了办法,余杭靠海,不妨在海中抓鱼,先撑一撑再说。周司徒不妨试试,杭州湖泊众多,水产丰富,应该能撑到粮食到来。”杨琏说道。

    周宗半响没有说话,良久,这才苦涩的说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杨节度,周某告辞了!”

    “来人呀!”杨琏说道,很快,一名士兵手中拿着一个布袋,匆匆走了进来。

    杨琏把布袋递给周宗,道:“周司徒,这是杨某刚派人去买的几个馒头,还望不要嫌弃。”

    周宗一阵无语,这是拿我当乞丐呢!(。)

第五十一章 撤军、追击() 
回到大营,周宗气呼呼的把一小袋馒头扔在了案几上,在现实面前,他不得不低头,还有什么比饿肚子更重要呢?

    周宗叹息了一声,闷闷地坐了下来,杨琏也没有了粮食,他该怎么办?如今军中存粮不足五日,而且只能做成稀饭,根本吃不饱,三军岂会善罢甘休?周宗闷闷的时候,周弘祚走了进来。

    “周司徒,如今情况危急,不如三军撤退,赶去湖州。”周弘祚说道。

    “去湖州?”周宗一愣。

    “如今吴越国四处战火,苏州、秀州百姓已经逃得差不多了,唯有湖州没有经历战事,想来百姓仍在。”周弘祚说道,潜台词已经非常明显。

    周宗“嗯”了一声,皱起眉头思考起来,其实走湖州回大唐反而比较近,周弘祚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湖州吴越兵马不多,根本挡不住他,走苏州反而不妙,时间长不说,钱文奉也是难缠的对象,搞不好钱文奉中途阻击,一群没有粮食吃的唐兵根本无法抵抗,那时候,就危险了。

    周宗叹息了一声,难道真要如此?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大帐外,又有士兵在叫嚷着。而且声音越来越大,都是来讨吃的。周宗有些心烦意乱,只得让人军需官打开府库,先发些粮食,让士兵们吃了再说。

    士兵们吃过了饭,逐渐安静了下来,周宗却在为粮食来源而发愁,直到深夜,周宗躺在软榻上,翻来覆去,始终没有睡着,半响坐起来,披上了一件外套,慢慢踱步走了出去。

    夜色下,大营就像魏巍泰山,扎在这处平原,可是,现在这座大山,已经摇摇欲坠,可能明天,可能后天,就会四分五裂。周宗叹息了一声,或许,这一次带兵是错误的,从一开始,他的种种行为,都是可笑的。在钱文奉被柴克宏击败,苏州城惶恐不安的情况下,他都没能拿下苏州,足以证明他的带兵能力不足。

    苏州城久攻不下,杨琏那边却节节胜利,周宗生恐消灭吴越的大功被杨琏独得,所以这才绕过苏州,直扑杭州,他原本以为杨琏会猛烈攻打杭州,可是事实是,杨琏虽然有攻势,却没有积极攻打杭州。

    钱文奉率兵出击,截断了粮道,使得周宗断粮,从而陷入了危机。杨琏能给他粮食,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周宗没有责怪的理由。只是,周宗觉得奇怪,既然杨琏同样陷入了粮食危机,为何他坚决不撤兵?杨琏拥有水路,可以乘船离开,吴越国水师已经覆灭,根本没有人能挡住他。

    周宗隐隐觉得,杨琏不会是一个特别好说话的人,毕竟,他与燕王发生的那些冲突,证明他的个性非常倔强,不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会一再支援自己,拿出上万石的粮食?难道有什么阴谋?周宗想不明白,猜不透。

    周宗想了半响,既然猜不透杨琏,那么他就该考虑他的事情了,粮食已经几乎吃尽,必须要勒紧裤腰带,而且明天要尽快离开杭州。撤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吴越人很有可能会追击,只需要派出机动性极强的骑兵,一路骚扰,唐军的行动受到影响,就会走的更慢,粮食就会更缺,军心会更加浮动。

    周宗决定让周弘祚断后,有他在,他会放心许多,如果是旁人,周宗担心他会跑了。

    思索了半响,周宗觉得倦意上来了,便去休息了。

    次日一早,周宗召集了众将,宣布离开杭州,经过湖州去,回转大唐。众将听了,都大喜起来,早就该走了,没有粮食,再继续待下去,就要饿死了。军令传下,三军收拾行李,准备回去。

    这些日子来,周宗部下抢劫了不少财物,士兵们都包好了,直到响午时分,这才收拾妥当,大军朝北开拔,周弘祚断后。

    周宗撤退不久,消息就传到了杨琏的耳朵里,对此,他只是微微一笑。

    朱琦道:“杨节度,周司徒果然撤退了。杨节度妙算。”

    “朱指挥,你立刻带五百骑兵,沿着东线前进,密切注意周宗的行动,如果没有猜错,吴越人一定会派兵阻截。”

    “喏!”朱琦答应着,退了下去,点齐了五百精锐骑兵,奔出了余杭。

    此时,杭州城中,钱弘俶也得到了消息,周宗缺粮,他是清楚的,中吴节度使派人送了书信来,说他设法烧毁了大唐在常州的军需库,数十万石粮食被烧了个一干二净。常州粮食被烧,意味着周宗的粮食补给线被掐断了。而且由于军粮不足,围困苏州的唐军选择了撤退,钱文奉积极准备,一边恢复苏州的秩序,一边训练士兵,筹集粮草,准备南下支援杭州。

    这对于钱弘俶来说,是利好的消息,钱文奉在苏州还有数万兵马,若是南下支援,杭州之围就会被解。在有援军的情况下,杨琏最大的可能便是撤退,如此一来,吴越国就能收复失地了。

    兵部尚书吴程立刻表示,周宗既然因为缺粮撤退,那不妨出兵追击,至少不能让他顺顺利利的撤出吴越国,如果能抓住唐军俘虏,那就更妙了,周宗能够杀百姓,吴越国也能杀战俘。

    钱弘俶前些日子被周宗弄得郁闷,今日见有机会,吴程也说的有理,立刻答应了。已经养好了伤的赵承泰与金彦滔等人率领出击,为了防止杨琏部的进攻,钱弘俶还加强了杭州城的防御。

    赵承泰率领轻骑追了十几里,终于看见唐军的斥候,双方发生了小型的战斗,唐军斥候没有久战之意,迅速选择了撤退。

    周弘祚率兵站在山丘上,由于这里地势相对较高的缘故,他能清晰地看清前方发生的一切。吴越军果然来了,有这样的机会,就算是他也不会放弃,吴越人又怎么会看不到呢?

    周弘祚撤退的时候,带走了大量的辎重车,他知道,吴越军追击,必然是轻骑,这些辎重车就成了他阻挡骑兵的利器。斥候把消息带来了之后,周弘祚迅速选择了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准备御敌。

    周弘祚在父兄的熏陶下,作战经验丰富,他选择的这个地方,地势非常好,两边有小溪或者是密林,只要封锁了这条宽约两百步的地方,就能把吴越军牢牢挡住。辎重车一字摆开,堪堪把路都给堵住了。

    士兵们迅速行动,长枪兵躲在辎重车身后,把长枪牢牢定住,挡在身前,吴越国骑兵想要冲垮辎重车,就要面临着被长枪刺死的危险。五百多名弓弩手在稍后一些的地方,他们紧张地从身后取下了弓箭,然后检查着身后箭壶里的箭羽,想要阻挡骑兵,箭羽少了那可不成。

    周弘祚紧紧地盯着吴越骑兵,距离越来越近,他忍不住有些紧张了起来,毕竟这一战,对于他而言,关系甚大,若是兵败,他的仕途会就此结束,而且,说不定会被吴越人擒获,如果被擒获,那将是他一辈子的耻辱。

    地面微微颤动了起来,周弘祚极目远眺,只见前方黑压压的一群骑兵杀来了,他们奔跑的很快,一路上惊起鸟雀无数。

    “传令下去,准备!”周弘祚说道,声音也微微颤抖了起来。

    “喏!”传令兵高声回答,转身匆匆走了。

    骑兵杀到了离阵地还有两百多步的地方时,逐渐放缓了脚步,带兵的将领赵承泰不会愚蠢地用骑兵去冲击已经摆好了阵型,而且弓弩手很多的唐军。赵承泰仔细观察了半响,不由冷笑了一声,从旗帜上,他看出了,唐军断后的将领正是近日被称为“屠夫”的周弘祚。

    周弘祚的父亲周本,据说是三国名将周瑜的后人,当年美周郎何等风采,怎会这种屠夫子孙?赵承泰有些想不明白。

    赵承泰带兵在弓弩手的射程外缓缓走着,周弘祚一时拿赵承泰也没有办法,他是以守为主,总不能移动防线,去主动进攻吴越人吧。赵承泰仔细观察了好一会,他发现唐军的部署很周密,没有足够的骑兵,根本不可能击溃敌人。五百骑兵看起来多,却不能用于冲锋,而且吴越国战马不多,若是用来冲阵,那真是暴殄天物。

    赵承泰率兵停下,没有选择主动进攻,骑兵们虎视眈眈,一个个就像草原上的孤狼。双方谁都没有动,相持的态势持续了足足一个时辰。周弘祚有些焦躁起来,吴越人是拿他没有办法,可是他也没有办法撤退,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对他是非常不利的。

    赵承泰虎视眈眈的同时,派兵寻找可以绕过小溪、密林的办法,又等了半个时辰,金彦滔率领步卒赶来了,五千步兵杀来,赵承泰的势力陡然大增,变得有底气了起来。

    金彦滔赶来,道:“赵将军,唐狗的防备很是森严啊。”

    “这个不妨,传令下去,步卒弓弩手上前,都使用火箭。”赵承泰吩咐。

    “喏!”几名都头回答着,年轻的将领金彦滔也匆匆走了。

    很快,吴越军部族纷纷上千前,举起了被点燃的火箭,准备焚烧唐军的辎重车。

    “周将军,吴越人先要火攻。”一名都头说道,心中有些担忧。

    “不妨,把所有辎重车都推上去。”周弘祚吩咐。

    “将军,这?”都头迟疑了。

    “让你做你就做,无需多话。”周弘祚说着,眉毛一拧。

    都头忙点头答应,匆匆走了,很快,唐军位于第二、第三防线的辎重车都推了上去,集中在一起。

    周弘祚又令长枪兵稍稍后退,组成了新的阵型。

    “唐军这是要做什么?”金彦滔一愣。

    赵承泰微微一笑,道:“他们是想要利用辎重车阻止我军,不过不碍事。”说话间他一挥手,吴越军弓弩手纷纷射出箭雨,火箭落在辎重车上,滋滋的燃烧着。

    几名唐军想要灭火,却被周弘祚阻止了,“烧,让他们烧!”周弘祚说道,甚至让士兵们都点燃了辎重车,两百多步的辎重车被点燃,火焰越来越大,映红了周弘祚的脸。

    “撤,赶紧撤!”周弘祚说着,当先走了。士兵们反应过来,匆匆离开,走在最后的唐军拿出了铁蒺藜、鹿角等物,安置在地上,阻挡吴越军。

    “赵将军,唐狗跑了!”金彦滔焦急地说道,他年纪尚轻,没有太多的作战经验,见周弘祚逃了,顿时紧张了起来。

    “不碍事,他逃不了多远。”赵承泰显得很是沉稳,刚才他已经发现了,周弘祚的骑兵不多,而且他只能依靠辎重车来阻挡。只要一把火把唐军的辎重车都烧了,周弘祚也就没有了抵抗的屏障。

    大火越烧越旺,见唐军全部撤退了,赵承泰吩咐士兵,砍伐树木,先清理出一条通道再说,这条路足足有两百步宽,只要找一个火势比较弱的地方,打开一条路,吴越骑兵就能尾随而去。

    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