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代枭雄-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钱不赚便是傻瓜,杨琏很快答应了,两国的关系也变得稳定下来,杨琏有些不理解,或许是刘承祐觉得这些百姓不重要的缘故吧。一开始与汉国的贸易杨琏还要钱帛,后来直接换成铁矿,方便而直接,铁矿拖到郁洲岛上,直接炼铁,招募的有经验的铁匠师傅,很快就倒腾出来了,杨琏还宣布,若是能把铁炼的更加坚固,必有重赏。

    炼铁方面杨琏不懂,所以他直接交给熟悉炼铁的人,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炼铁也是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炼出来的铁有了很大的提高,优越的质量也使得打出来的铁器坚固、锋利又不脆,经过试验,这种铁打造出来的铁器质量要好不少。

    有了优质的铠甲、兵刃,杨琏统统装备到新兵身上,这时候的新军只是锻炼有成,但还不是精兵,真正的精兵要上战场,见了血,杀了人,胆子壮了,百战之兵才成。杨琏本来是想要利用淮北群盗先练练兵,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不成。

    这几个月以来,淮北群盗在汉国闹得很凶,刘承祐派出了年近七旬的老将高行周,率兵五千剿匪,群盗躲在山中,仗着熟悉地理,与高行周周旋,双方各有损失,但彼此都无可奈何,高行周无法剿灭淮北群盗,淮北群盗打不过高行周。

    淮北群盗曾经想向杨琏求援,这个主意自然是张德胜出的,不过杨琏拒绝了,他需要铁矿,自然不能汉国闹得太僵,不过杨琏表示,可以暗中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兵器,以改善淮北群盗的生存条件。

    张德胜无奈也只能接受了这个条件,灰溜溜地回到了山中。

    汉国越乱越好,不然刘承祐那个缺脑筋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杀了朝中大臣。汉国内乱的同时,大唐在楚地取得了战果,马希萼联合蛮兵击败了马希广,围攻潭州,他捉住了马希广,毫不犹豫地杀掉了他,自立为楚王,并把楚地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了马希崇。

    偏偏马希崇也是个糊涂蛋,马希萼荒淫无道,他也差不多,杨琏总是觉得,楚地的情况并不安稳,或许就要乱了。不过楚地与大唐交好,反而与大汉断绝了关系,这其中的原因是当初马希萼造反的时候,大汉也因为内乱而没有支持他,所以马希萼对大汉怀有深深的敌意。

    楚地内乱对于大唐来说,是个好机会,就看能不能把握,不过杨琏觉得就算拿下了楚地,似乎朝廷中没有人能够守住它,原因也很简单,楚地情况特殊,蛮兵很多,经济相对又不发达,很容易出现事情。

    秋收之前,杨琏请来了海楚两州的商人,交代了几件事情,去汉国以及大唐的其他地方,收购粮食。杨琏依旧是用盐去换,这半年来盐的畅销让商人们大赚了一笔,听见节度使吩咐,人人点头答应着。

    秋收之后,海楚两州经过大半年的精心耕种,产量得到了提升,阉割后的猪肉也没有了骚味,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大规模的养猪,猪的粪便又用来施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

    粮食的丰收让海楚两州的百姓欢欣鼓舞,乱世里,能吃饱已经是遥不可及,可是现在,海楚两州的百姓不仅能吃饱,隔三差五还能吃肉,吃得好了,身体也就好了,海楚两州半大的小子比起汉国那边的人,要壮实多了。

    转瞬一年又要过去,杨琏忙的更黑了一些,但是身子变得更加强壮,杨琏待在节度使府上的时间不多,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巡视,查看海楚两州的边防,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郁洲岛上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如今的郁洲岛就像围城,外面的人很难进去,里面的人也很难出来。

    又到了年关的时候,例行的回京述职必可不少,杨琏写了折子,递给天子,此外齐王也有一份。交代了事情之后,依旧是让林仁肇主持海州事情,卢多逊、刘正分别代理楚州的政务和军务,杨琏这才返回了金陵。

    回到金陵,杨琏感慨良多,金陵也出现了变化,首先是宫城。杨琏当初许诺给天子盐杨琏足足多给了一倍,这让李璟心怀怒放,他除了留下一部分享用,其他的全部卖了出去,大赚了一笔,要知道如今海州的盐因为品相好味道好,私下的炒作已经翻了一番。

    更重要的是杨琏把销售的目标放在了契丹、汉国,目的在于吸纳这两国的财力,大唐的销售反而比较少,因此价格相对要高一些。

    杨琏回到了金陵之后,先去见了天子,例行说了在海楚两州的情况,特别报告了舰队建造的情况以及淮北群盗的事情,李璟不由连连点头,杨琏所说的这些,他已经通过折子知道,不过听杨琏说来,却有一番不同。

    李璟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杨琏在海州积极办事,对于日后收复中原有莫大的裨益。相比较而言,李璟倒是对杨琏如何产盐感兴趣。杨琏淡淡一笑,简单提了一下,只是说改变了滩田的做法办法,并没有说他是池子晒盐。

    李璟不懂这事,听得连连点头。杨琏与李璟说了半响,这才回到了杨府。

    “杨琏那狗贼回来了?”燕王府内,李弘冀咬牙切齿。自从上一次事情失败,杨琏反击,他勾结吴越人的阴谋暴露,天子震怒,虽说没有杀了他,也没有剥夺他的王爵,但已经让他在家中闭门思过,如今已经是大半年了。

    因此丢掉了官位的陈栋慎对此也非常不满,当然,他的不满不是对燕王,而是对杨琏。燕王失势,意味着他也失势,仕途完了,他怎能不郁闷,对杨琏恨之入骨?可是如今的杨琏,很得天子的欢心,几乎无法撼动。

    李弘冀自然是不死心,可是却没有更好的办法。

    陈栋慎想了想,道:“燕王,最近几个月金陵出现了一种海州盐,似乎是杨琏所制。这盐乃是禁物,杨琏虽然是朝廷的官员,但并没有制盐的资格,不如以此来弹劾杨琏?”

    李弘冀倒是颇为明智地摇摇头,很显然,他知道一些事情,所以不肯如此。陈栋慎见燕王摇头不语,也就没有了主意。

    两人正在说话的时候,管家进来了,道:“燕王,有人求见。”

    “是谁?”李弘冀问道。

    管家摇摇头,道:“燕王,此人说什么不肯透露身份,不过他说有好处给燕王。”

    李弘冀眯起了眼睛,这个人是什么身份?难道又是吴越人?

    陈栋慎喝道:“是什么人如此大胆,把他抓起来,一刀杀了,看他还敢如此吗?”

    管家陪着笑,不知道如何才好。

    李弘冀摆摆手,道:“也罢,你带来他书房见我。”说着,李弘冀站起身来,踱步朝着书房走去。

    “燕王,此人身份不明,若是刺客,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李弘冀哈哈一笑,不以为然,根本不会有人刺杀他。而且就算是死了,也比天天待在这燕王府要好很多。书房里呆了片刻,管家带了一个人进来。此人身着厚厚的黑衣,头上戴着帽子,让人看不清他的脸庞。

    管家退下去之后,那人摘掉了头上的帽子,冲着李弘冀施礼,道:“见过燕王。”

    李弘冀上下打量着他,道:“你,究竟是什么人?”

    这人朝着北方指了指,笑道:“汉国人。”

    “你是汉国人,来此作甚?”李弘冀单刀直入地问道。

    那人笑了笑,低声说了起来,他首先表明了身份,此人原来是郭荣的心腹,他来金陵,是想要给李弘冀一定程度上的支持。李弘冀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弄清楚郭荣原来是邺都留守,如今攻打河中李守贞的主帅郭威的养子。

    李弘冀十分诧异,如果说是汉国天子暗中派人来支持他,还能说得通,可偏偏是年少的郭荣,难道说他有什么企图吗?李弘冀想的出神,一时忘记了还有人在书房里。

    那人也不急,等待着李弘冀思考,毕竟这事情是大事,需要一段时间思考也是正常的。

    李弘冀想的比较深远,有了前次吴越国的教训,他绝对不会再给别人把柄,钱氏一门反复无常,不仅利用他,还利用杨琏,甚至还把证据交给杨琏,这个所谓的汉人日后难保也会出卖他。

    李弘冀也知道,这些人也是想要搞乱大唐,从中渔利。其中渔利也不要紧,但不能损害他李弘冀的利益,这就是底线。李弘冀吃了一次亏,不会吃第二次。李弘冀想了半响,摇摇头不同意。

    那人也不勉强,只是掏出了一封信,放在案几上,告退而去。

    李弘冀撕开了书信,打开一看,是一个男子写的手书,字体大气,很有大家风范。当然了,在李弘冀看他,这人的书法比起父亲差的太多了。

    看完了书信,李弘冀闭目,他有些弄不明白这个郭荣居然为了一个女子如此大动干戈,虽说这个女子身份特殊,但根本不值得让他如此做吧?漂亮的女子到处都是,那个傅姑娘值得他如此做吗?

    李弘冀思考了很久,把书信看了又看,他觉得,这个所谓的郭荣很有可能是杨琏的手下,故意拍出来试探自己的。要知道杨琏在汉国呆了大半年,想来认识了不少人,他想要除掉自己,所以就搞了这么一出,若是自己上当了,真的蓄养了一批汉国的死士,那他就危险了。

    而且,这个郭荣还说什么杀了杨琏之后,还可以杀掉齐王,如此一来,作为嫡长子的他就会被天子立为太子,日后登基为帝,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他,想要的报酬只是一个女子而已。

    李弘冀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郭荣,难道真以为天下人都是傻瓜吗?他李弘冀才不会上当。李弘冀站起身来,把书信凑近烛火,点燃了,双目看着书信完全被火焰吞没,烧的只剩下了一堆灰烬,这才站起身来,走了出去。

    这个时候的天色已经黑了,李弘冀凝视着天上的月亮,心情有些糟糕,杨琏看来对他已经有了心思,目的很有可能是要杀自己。难道说,我真的要束以待毙吗?李弘冀不想,更不愿,他还年轻,还有更好的前途,可是还有什么好办法扳倒杨琏呢?

    此时的杨琏已经睡着,他并不知道燕王府发生的事情,更不知道李弘冀已经把怀疑他是这件事情的幕后主使者,对于杨琏来说,忙碌了一年,年关之际,是他最想休息的时候(。)

第八十五章 除夕守岁() 
这一年的春节杨琏过得还算舒心,没有了前几年的忙碌,整个人也放松了下来,杨琏甚至闭门不出,偶尔在闲暇的时候,与几位好友喝酒。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除夕前两日,杨琏得到天子的口谕,令他除夕之夜进宫守岁。

    杨琏本来想在杨府,但天子相召,只能如约,守岁是春节最为重要的习俗,当夜不睡觉,或是吃喝,或是聊天,或是玩乐,直到天明。杨琏想了想,让李雄心找来了一个木匠,画了草图给他,让木匠按照图上的东西制作,时间有些不足,杨琏拿了五吊钱给他,让他再去请其他木匠,务必要在除夕夜之前做好。

    木匠拿了钱财,五吊钱已经不少,当即喜气洋洋地回去了,能给官家做事情,这是何等荣耀。

    两日后,杨琏提着一个木箱进了宫,守门的侍卫不认识杨琏,挡住他,不准杨琏进去,还要开箱检查。杨琏有些不喜,这是送给天子的东西,正要拒绝,高泽从远处走了过来,看见杨琏,笑盈盈地直奔而来。

    “哈哈,杨节度几日不见,似乎又年轻了。”高泽笑着,脸上的褶子一层一层的,这大半年来,高泽胖了不少。两人的关系更密切了一些,杨琏对他不错,逢年过节都会送些东西给他,有时候是金银,有时候是特产,很有心意。

    杨琏看见他,呵呵一笑,道:“原来是高公公,有礼了。”

    高泽忙摆摆手,道:“杨节度这是折煞老奴了。”说着,看着守门的士兵,道:“这位杨节度是陛下邀请的,尔等不得无礼。”

    那名侍卫个性很倔,道:“他手上的箱子,里面不知道装了什么,需要打开检查。”

    高泽也有一丝不解,杨琏进宫守岁,拎着箱子做什么?

    杨琏却摇摇头,一副不能说的样子。

    高泽想了想,咳嗽一声,道:“杨节度乃是齐王的女婿,箱子里纵然有东西,也没有什么。杨节度,走!咱家倒要看看有什么人敢挡我?”

    那名侍卫还想阻挡,一名伍长模样的士兵匆匆赶来,陪着笑,施礼道:“高公公,杨节度,他是新来的不知道礼节,还望恕罪。”说着,让开了一条路。

    高泽冷哼了一声,昂首走了进去。

    杨琏略作迟疑,也快步走了。两人并肩而行,一边走一边说着事情。今年守岁,规模比去年大,天子的儿女都奉召进城,几个兄弟及其子女也一起守岁。算起来,光是皇族就有五十多人,杨琏有些诧异,虽说守岁是传统习俗,但这么多人守岁,天子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宫城积庆殿内,这时已经是人山人海,诸多宫女、太监正在忙碌着,摆放着案几、蒲团。火盆也被搬了上来,宫女们把柴火放进火盆里,烧起火来。积庆殿里不一会暖和起来。

    陆陆续续地,李璟的几名皇子都进入了积庆殿,李弘茂、李弘志等人进来,众人看见杨琏,有认识的,不免抿抿嘴,很是不屑。

    倒是随后而来的六皇子李从嘉进来,看见杨琏,喜滋滋地走了过来,道:“杨大哥,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李从嘉长高了不少,脸上的稚嫩也少了几分。杨琏笑了笑,施礼道:“原来是六皇子,杨琏有礼了。”李璟的几个儿子中,李弘冀与他关系不佳,其他几个没有什么交集,只有李从嘉关系还不错,不过这种关系也是停留在昔日,两人已经许久没有见面了。

    李从嘉呵呵一笑,道:“虽说很久没有见过你,可是你在边疆做的那些事情,当真是如雷贯耳。从嘉当真是羡慕呢。”

    杨琏摆摆手,这时,李弘茂慢慢踱步过来了,道:“六弟,你认识他?”

    李从嘉点点头,道:“认识好几年了。”顿了一顿,又道:“杨大哥几次立下功劳,是大唐的功臣,我又怎么会不认识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