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豪商- 第8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西北军阀之门就更别提了,想两耳不闻窗外事也不可能,你要不闻,西贼就打过来了!

    所以在北宋一朝,作为军事重镇的陕西、河东、河北,在科举仕途上一直都是稳居倒数前三。作为国家武力支柱的三个路,在科场上如此蹉跎,自然是很不甘心的。

    西北的将门,如果想要染指高贵的文官,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废掉科举制度,或者将科举制变回唐朝初年的状况,成为世选和军功的补充。

    而东南的工商业,则巴望新学取士,想用大学取得科举。因为大学不需要终身苦读,而且所学也比较实用,考不上进士还能去干别的事儿。

    另外,如今大学的学费可不便宜!东南工商富豪可以凭借其财力将大量的子弟送入大学,从而达到垄断官场的目的。

    苏适想了又想,最后摇摇头道:“这样下去,天下怕是要三分了吧?”

    他的意思就是天下将会分为北周、西宋、东宋!

    三国背后,都有各自对应的利益集团。北周是农场主和工商资本合办的国家;西宋属于保守的封建军事地主;东宋则属于东南工商集团。

    至于科举士大夫……天下大事就快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苏迟瞧了眼弟弟:“天下三分难免,那么我家又如何?先伯父的子弟多在北地……你我又如何?一东一西?还是都在东面?”

    苏适想了想,“大哥,西面有前途吗?”

    “未必没有。”苏迟道,“西面如果没有前途,北面就要一统天下了!”

    苏适点了点头,“也对!单靠东面的商人是挡不住北周的……大哥,小弟在东南经营多年,又掌握着银行,还是留在东面吧。”

    “那愚兄就得西去了。”苏迟看着兄弟,“你不能让愚兄空手而还吧?”

    “这个……”苏适想了想,“要多少?”

    苏迟伸出一根手指:“一亿如何?”

    “不行,不行,”苏适只是摇头,“拿出一亿,大宋银行就的空架子了。最多能给5000万缗……而且都给小平钱,没有金银。”

    “那就5000万!”苏迟道,“不过不能给赵鼎。”

    苏适手中的诏书是赵鼎带来的,赵鼎想将徐州大宋银行中的金山银山铜山都从水路运去江宁府,然后再走长江西上,送去关中。

    这个圈子兜得可不小啊!

    “不,”苏适摇了摇头,“要给的!

    不给,东南八州一国怎么会反?留5000万在徐州,余下的全都装船发运往江宁府。

    另外,大哥可以请郡徐州。让童贯专心京东战事。等到运往江宁的金银北东海王的人马截留了。大哥再押着徐州的5000万缗去信阳军,就不怕在西朝中没有立足之地了。”

    童贯现在以京东宣抚使兼任知徐州事,不过京东战事危急,童贯并不在徐州视事,而是在齐州督军。所以知徐州事实际上是空缺的,苏迟完全可以讨要来做。

    “走淮河去信阳?”苏迟想了想,“能过得去?”

    “过得去!”苏适道,“童贯在徐州摆了几千朔方兵,把他们喂饱了就行。

    此外徐州还有纪浚的2000兵马,小弟可以带着他们去海州向东海王施压。”

    “好!”苏迟道,“官家为了撤掉东海藩,已经给了我便宜行事的手诏,许我调动3000以下的兵马。现在就派你去劝说,再令纪浚带兵进驻海州,以免其在徐州生事。”

    纪浚是纪忆的儿子,而纪忆在遇刺后又被打成了奸佞。如果不是纪浚手中有2000兵马,他早就被夺官罢职了——纪浚的2000兵马说是新募之兵,其实核心骨干都来自纪家海商的战船队,普通的步兵则来自纪家在江南的佃户。说是新军,实际上是纪家团练!

    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在徐州这边,还真没谁愿意去和他们一战。

    ……

    “苏提举,你是要下官带兵去拥立东海王吗?”

    徐州,纪府。还没有除下孝服的纪浚看着有点阴冷,不过语气却是相当热切。

    他虽然拥兵2000,背后还有庞大的纪氏家族。但是朝廷真要对付他,也不是没有一点办法的。

    单是童贯摆在徐州的几千朔方兵,就不是纪家的2000团练能扛住的。

    “我们一起去拥立!”苏适笑道,“你们纪家有秀州和苏州,我们苏家有泉州……谢家有明州,陈家有广州,潘孝庵现在掌控着江宁府,东海国又在武妃手中,徐州则被利国监的冶主掌握了多半。这可就有八个州了……如果咱们可以护着东海王前往江宁府,只要能截住徐州运出去的金银,怎么都能在江南立一个东宋了吧?”

    “在江南立国?”纪浚问,“徐州、海州怎么办?”

    “自然是放弃!”苏适道,“能守住淮河就不错了,想要在中原立足,怕是妄想。

    我已经想好了,东海国的海商尽可能迁往上海……南洋、北洋、长江,就在上海交汇!将来不得了啊!令尊的眼光真是没得说!

    徐州的冶主可以迁往江宁,江宁附近自古就产铁,虽然不如利国监,但也不错了。

    以后咱们就据着江宁、上海为根本,依靠长江水师守住长江。再以江淮之地为藩篱,总可以保住东吴的局面。”

    徐州、海州是守不住的!而且这两个州是北周必去!有了徐海二州,北周才能拥有两大工商业中心,这样北周国内的工商和军事公民才能平衡。

    “国体呢?”纪浚问,“怎么个搞法?和北周一样共和吗?”

    苏适摇摇头,“怕是共和不了啊!不如来个合众为国吧。”

    “合众为国?”

    “合东南十数州为一国,”苏适道,“共推东海王为合众之君,搞垂拱而治。国中大事,皆有合众诸州所推之议会共商。”

第1387章 还我血汗钱() 
    大宋银行的金银南运引起的波动是空前巨大的,这一点始作俑者复古君子们可能都没想到。

    他们这些复古党人对东南工商业的了解不够,也没想到奸商们居然一眼看穿了他们的图谋——其实他们的图谋压根瞒不住奸商,因为奸商在朝廷里有眼线。怎么会被蒙在鼓里?

    不过即便知道会泄汤,复古党人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政策。因为他们的政权是建立在西北籍新军军官拥护的基础上的。

    这些大宋新军的刀把子,看着也蛮厉害的……东南的奸商,应该不是他们的对手吧?

    再说了,现在复古党人的政治纲领就是《抗敌十策》,就是重农抑商,就是要搞封建兵役制度。

    而东南八州一国的工商业,对中原和西北的自然经济是构成冲击的!

    中原和西北毕竟不同燕地和辽河流域。燕地和辽河流域因为交通和人口密度的原因,可以和天津工商业整合在一起。

    但是中原和西北不行,在铁路出现前,工业化的春风根本吹不到那里。

    况且现在也没发展到工业化阶段,不过刚刚进入工场手工业的时代。水运不便的地区,天然的就处于极大的竞争劣势之中了。

    所以抑制东南工商业,甚至和东南进行一定程度的切割,对于西北和中原的自然经济而言,都是有利的。

    当然了,抑制东南工商业的前提,是位于西北的朝廷和封建军事贵族要甘于清贫而尚武的生活。

    所以大宋银行中的金山银山,实际上也不是西北复古的先决条件——和东南切割,或是压制东南工商业才是真正的先决条件。

    因此东南工商业的反抗和东宋合众之国的出现,实际上也成全了西宋的大复古……

    但是在宣和六年夏季,东南八州一国的商人们,大多没有那么长远的目光——商人嘛,目光据说都是短浅的,他们现在只看到大宋银行把本该属于他们的钱拿走了!

    存放在徐州金库中的金山银山是银行券的保证金啊!

    没有了这些金银还有铜钱,商人们手中的银行券就是一沓废纸。

    而没有办法兑现银行券的银行,立马就会倒闭破产,到时候存钱在银行的商人也会倾家荡产!

    在倾家荡产的威胁面前,奸商们早就把爱大宋这种事情抛却在脑后了。

    消息传到东南诸州后,各处的银行门口立马排起了长队!不计其数的储户和中小商人们拿着存单和银行券要求兑现。

    各种各样的商号都挂出了“拒收纸钱”的牌子!不仅大宋各家银行的“纸钱”没有人要了,连隔壁大周国的银行券也在拒收之列。

    一部分风险承受能力不足的小银行,在消息传开后不久,就面临倒闭破产的风险了。

    急得没有办法的银行管事和东家们都涌到徐州的大宋银行,想要取回保证金去应付挤兑。

    但是接替苏适出任提举大宋银行事的赵鼎根本不予理睬,只是忙着将一船船的金银送去江宁府!

    ……

    大量的装着金银的箱子从大宋银行的金库中运出来,在宗颖的开封第二将官兵的看押下,由苦力用马车送到运河码头,然后再装上纲船。

    从户部、太府寺调来的几个官员吏人满头大汗的在一箱箱的检查,称重,记录,最后再贴上封条,由苦力运上纲船。每一艘纲船上,至少有一文一武两位官人和一个排的新军押送!

    而且这些纲船不是一艘艘出发的,而是在全部装运完毕后,一起出发。运河两岸,还会安排新军护卫。

    赵鼎站在码头一角,和宗泽的儿子宗颖一起,随意走走看看,不时打开一个箱子,拿出里面的金锭银铤仔细验看。虽然完全看不出真假,但是赵鼎还是装模作样地点点头道:“都是成色十足的金银啊!徐州这里的铸钱厂还是很不错的,该挑些大工大匠带去关中!”

    宗颖手按着宝剑,身上官服严整,虽然满脸都是汗,却也不擦一下。他笑道:“何止是铸钱厂好,利国监那边人才更多!这几年利国监出品的冷锻甲质量越来越好了,甲片越造越大,而且软硬适中,薄而坚韧。甚至可以打造出一整块的前掩心和后掩心了!”

    前掩心和后掩心就是铠甲的正反两面,护住前胸、腹部、肩膀、后背的那两部分。通常是有小块的铁片扎成的,也就是扎甲。

    而用整片的钢板打造而成的前掩心和后掩心,就是传说中的板甲了!

    板甲轻而坚固,弓弩难破,绝对是战场保命的上品。但是加工的工艺太难,要有上等的铁料,还要有水力锤用于锻打。

    水力锤早就有了,不过上等的铁料却不易得到。就算有一点,过去也都用来打造兵刃了。直到利国监的铁厂完全掌握了传自天竺的坩埚炼铁技术,可以利用坩埚进行除渣和渗碳之后,才有足够的优质铁料锻打板甲——这种优质的熟铁,差不多可以称之为钢了。

    在原有的“煤炼铁”和“炒钢”工艺中,去渣和渗碳都很难把握,只能偶尔得到这种高质量的熟铁(钢),所以根本不可能用来打造板甲。

    但是现在,利国监的铁厂已经可以量产高质量的熟铁(钢),而且还可以人工调节含碳量,以控制熟铁(钢)的硬度——这可是相当关键的技术啊!有了这个技术,才能在金属削切工艺上达成突破,突破了削切工艺,才能制造出优良的枪炮。

    所以现在的利国监铁厂和京东铁厂,已经开始山寨火枪了!

    赵鼎放下手中的银铤,拍拍手,朝宗颖道:“没错,都得带上……等到了关中,咱们还要大办军工。不过不能再交给奸商了,得官营官办。从利国监带去的工匠就当匠户,世世代代钻研冶铁锻造之术!”

    复古党的复古路数,用在封建兵役上是挺好的,可是在手工业方面却是个无底深坑。因为抑商政策下,兵器的生产就只能交给官营手工业或者封建庄园中的工匠。

    而且现在的关中也没有什么军工的根基,只好从东南八州一国多抢一点匠户了。

    就在这时,赵鼎的一个幕僚快步走来,到了赵鼎和宗颖跟前,“提举,京东商市好像出了点状况。”

    “什么状况?”

    “京东奸商的议事会正在商量将商市转移到上海和江宁府的秦淮市去。”

    “什么?”赵鼎一愣,“转移商市?谁同意的?东海王什么意思?他也要跟着走吗?”

    幕僚摇摇头,“不清楚。”

    一旁的宗颖提醒道:“提举,咱们的金银也要从江宁府走,会不会被他们给设计拦截了?”

    “拦截?”赵鼎皱眉,“不走江宁府还能走哪儿?现在东贼卡在陈留,走汴河是不行的。”

    “走淮河运去信阳吧。”

    赵鼎想了想,点点头,“也好,就走淮河。不过现在不能说出去,等到了楚州再传令。”

    “那是自然的!”

    赵鼎的谨慎其实是多余的,倒不是京东商市方面没有劫夺金银的想法,而是徐州金银被转移的消息传到京东商市后,立即就引发了一场可以称之为革命的风潮。

    而在革命风潮驱使下的京东暴民,压根就不会有什么严密的计划……

    四月初十,位于京东商市内的东海郡王府的辕门外,已经挤满了请愿的民众。王府辕门外的登闻鼓被敲打得咚咚直响。

    而“还我血汗钱”的口号更是喊的震天响,透过了王府高墙,直接传到了东海王赵楷的耳中。

    此时此刻,赵楷正在自己的银安殿上,看着一群京东商市议事会的代表和从徐州赶来的前大宋银行提举苏适,很有一点不知所措。

    “大王,京东商市的议事会刚刚一致通过决议,不承认窃国之贼赵桓的皇位,并且推举殿下为大宋皇帝!”

    正在向赵楷宣布议事会决定的人是纪忆的堂兄,京东银行大掌柜纪奎。

    纪大掌柜现在也是京东商市的议会议事官(议员)!当开封府发生“复古革命”和纪忆被杀的消息传来时,纪大掌柜和京东商市的奸商议事官们首先感到的是惊恐。

    他们并没有想过要举起造反,反抗大宋朝廷。反而想着要怎么为这个“复古朝廷”效忠,以换取朝廷的保护。

    而当大周共和国不承认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