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豪商- 第8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纪忆连忙解释道,“钱监太多,管理不善是本场屡次发生钱荒的主因。只有集中铸造,统一成色和样式,规定合理的含铜量,才能保证钱荒不再发生,劣钱也不再泛滥。只有把铜钱理顺了,和铜钱挂钩的银行券才能顺利发行流通。银行券得以流通,朝廷才有可能以低息借钱发债。从而缓解财政困局。使得各项新政能够稳步推进。”

    宋朝的钱业何止一个乱呢!后世钱币收藏界有一个说法,如果看到一下子认不出来的铜钱,就说是宋钱,一般都能蒙对!

    可见宋朝钱币之乱!

    而宋朝钱币的乱又主要集中在“含铜量”和“当大钱”两大顽疾上。含铜量不科学,忽高忽低的也没个准数。结果含铜量过高的铜钱被奸商销毁炼铜,而含铜量过低的铜钱又流通困难。。。

    至于“当大钱”则是个更大的坑,一枚大钱就要当十当五的使用,简直就是赤果果在豪夺民间财富。而铸钱的门槛又不高,结果当大钱经常被民间私铸,反过来又造成朝廷的损失。

    最后当大钱又在朝廷的诏令下自行贬值,从当十掉到当三、当二去了……

    在这种铜钱都没有理顺的情况下,要发行铜钱本位纸币,基本上是开玩笑,不大可能成功的。

    所以纪忆版金融改革的第一步就是统一铸币,铸造一种含铜量合适的“白钱”,也就是掺了一定数量杂铅的铜钱,使之成为最基准的货币。

    而要统一铸币,可就牵涉太广了,铸钱可是大利所在啊!赵佶的眉头微微皱起,也有点觉得扎手了。

第1308章 维新变法裱糊 七() 
铜钱的问题,现在同样摆在大周共和国面前。

    虽然大周共和国已经确定了金银本位,并且以“一两银”和“一钱银”两种银币作为基准货币,而且还准备铸造“一两金”作为大额交易时的基准货币。

    但是铜钱依旧是市场上小额交易的主流。而在铜钱铸造杂乱的情况下,大周银行也不敢公布法定的铜钱和一两银的兑换汇率,一枚一两银换1500枚铜钱,只是银钱业的一个大致汇率,在实行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一大堆的问题。

    比如成色、当大、铜材价格等等,是非常不方便的!

    所以在成功发行了“一两银”、“一钱银”和银行券后,铸造一种价值合理的铜钱,就成了大周银行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了。

    另外,宋朝版金融改革将实行铜钱本位制的消息,也传到了大周这边。

    货币发行权之争可是一场能够决定大周、大宋两国财运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啊!

    所以武好古就决定抢先一步铸造出新版的“劣币铜钱”!

    “元首请看,这是‘共和通宝’的样币。”

    一枚铸造得有些马虎,字迹稍稍有点模糊的铜钱,被大周银行新任的总管沐公阳摆在了武好古跟前的书案上。

    “这是白钱吗?”武好古拿起这枚铅币看了看,“铜多少?铅多少?”

    白钱就是铜铅合金铸成的铜钱,因为加入了一定数量的铅,所以就比较“软”,颜色发白。

    不过因为铅价比铜价低很多,所以就能通过调节铜的含量,避免出现“铜钱倒挂”,也就避免了毁钱炼铜。

    毁钱炼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铜材需求旺盛,因为宋朝手工业发达,铜器铸造得非常多,而且佛教兴盛,寺院大铸佛像,造成铜价高昂。

    二是铜钱的铜含量高低不一,朝廷一会铸劣币,一会儿又脑抽铸造良币。劣币自然不会拿去炼铜(比如四川铁钱就不可能炼铜),但是劣币太多又拉低了良币作为通货的价值。

    铜钱因为价值很低,在流通过程中,通常不会仔细检验含量。一文钱、两文钱的交易怎么可能验了又验?所以劣币在流通中的价值和良币差别不大。

    相比之下,“一两银”和“一钱银”因为价值较高,在流通过程中必然会被严格检验。所以“伪币”、“劣币”的流通空间就小了许多,就不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了。

    而含铜量十足的良币,作为通货的价值比不上作为材料的价值,被大量销毁也是正常的。

    其实大周国的各家银行都有毁钱炼铜的业务,质量上乘的铜钱到了它们手里,都会被熔铸成铜材的,这完全是合法的生意。

    毁钱炼铜是市场经济决定的,根本不可能禁止,也没有必要去禁止。

    但是在毁钱炼铜有利可图的情况再去铸造高纯度的铜钱,就有点脑残了。大周银行的高层都是精通商业和钱业的专家,没有谁是脑残的。

    所以大宋奸相纪忆要费劲力气去推行的“统一铸造劣币”的政策,在大周这边是天经地义的。

    “元首,”沐公阳回答道,“这种‘大周通宝’含铜五成,含铅也是五成。价值和宋国铸造的白钱差不多,和一两银的兑换价格可以维持在1700文上下。”

    “能铸造多少?”武好古问,“咱们的铜材可够用?现在陆海军铸炮的需求很大啊!”

    “够,足够了。”刚刚转任天津银行大掌柜的潘兴业今天是和沐公阳一块儿来的,听到武好古的提问,就抢着回答道,“咱们手中的铜材很多,因为这几年燕地、辽地、高丽等地的佛寺被关闭了九成,有大量的铜像被没收。只要把这些铜像都熔了,足够铸造两千亿枚白钱了。”

    说起来真是可悲,辽国明明穷得底儿掉,可是遍地的佛寺当中却至少供奉着材料就价值一千余万缗的佛像!

    而这笔化成佛像的巨款,现在都成了信奉天理教的大周共和国的战利品。等到这些战利品被熔铸成了“白钱”,又会变成大周发动“货币战争”的弹药。

    潘兴业又道:“至于铸炮并不消耗多少铜,一门6斤炮不过耗费几百斤铜,一缗足陌铜钱就有8斤重了。熔去一百缗成色十足的足陌铜钱就足够铸造一门6斤炮了。铸造一万门6斤炮,也不过用去一百万缗……陆海军哪里用得着那么多炮?”

    武好古拿起铜钱,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又翻来覆去看了看,“叫共和通宝不会影响它在宋国境内的流通吧?”

    沐公阳道:“应该不会,咱们的一两钱不是在宋国境内流通了?”

    “那是银币,”武好古说,“而这个是铜钱,还是有点不一样的……如果铸成政和通宝呢?”

    宋朝不发行银币,目前看起来也不会去发行,商人们也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大宋朝廷也不会蠢到下诏禁止商人收受银币的地步。

    但铜钱不一样,宋钱终究是主流。如果因为大宋朝廷的干涉,让“共和通宝”出现折价,那大周银行就亏了。

    “铸成政和通宝当然没有问题,”沐公阳想了想,又道,“不过咱们大量铸造小平钱本就替宋国解除钱荒,再用‘政和通宝’的名义,不就成了给大宋银行帮忙了吗?虽然铸钱有点薄利,但是所获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下官觉得,还是大明大放的铸造共和通宝为好。就用‘共和通宝’去抢宋朝小平钱的风头!然后再让人去开封府的报纸上刊登文章,说咱们发行的小平钱劣质,成色不佳,乃是奸商图利。”

    “为什么要这么说?”武好古有点奇怪。“你就不怕咱们的小平钱不是发不出了?”

    沐公阳笑道:“元首,以下官对宋国那些文官的了解,他们一定会迫使大宋银行发行比共和通宝成色更好的铜钱。”

    “倒是有可能,”武好古点了点头,笑道,“那帮文官死要面子……咱们要发行五成铜的小平钱,他们起码发行七成铜的小平钱。”

    沐公阳冷笑道:“然后咱们就推高铜价!让成色较好的宋钱退出市场。”

    “可铜价要怎么炒高?”武好古感兴趣的问。

    潘兴业接过问题道:“元首,在下有把握大幅推高铜价!”

    他称自己为“在下”,是因为他现在没有官身了!周国的“官”不怎么值钱,值钱的是公民等级。潘兴业是勋贵公民,他之前担任的大周银行总管则是一个政务官。卸任之后,就没有官身了。而他现在任职的天津银行则是一个商办银行,大掌柜也没官身。

    虽然没有官身,但是天津银行大掌柜的年入是大周银行总管不能比的——大周银行总管拿得是共和执政府的俸禄,每个月不过00银两币,一年就600块(银两币简称“块”),收入不低,但也不是什么“打工皇帝”。

    而且整天给元老院和报纸盯着,大周银行制度又严格,没什么地方去捞钱。

    天津银行大掌柜则是拿年薪加提成,一年十万块都算少的!

    所以勋贵公民潘兴业才会从大周银行的总管变成天津银行的大掌柜。

    而接任的沐公阳在开封府主管万家地产业务多年,早就赚翻了!回到天津之后就回到了政坛官场,进入大周银行任职。并且在潘兴业离职后成为总管!

    这种政商两界跳来跳去的情况在宋国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周国却是稀松平常的。

    那位理性派的大佬李纲在投靠武好古后,就被安排出任了辽东银行的总管和燕山大学的山长(校长),在其父李夔隐退定居京东商市后,才正式出任官职,现在是知燕山府事。

    回过头再说“打工皇帝”潘兴业,他说真正的金融专家,身边还有一群云台学宫商学院的高材生辅佐,当然有办法操纵铜价了。

    而他操纵铜价的办法也很“现代”,就是利用佳士得交易行的黄铜期货。期货的概念唐朝肯定就有了,聂夷中的《咏田家》中就有“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的诗句,形容的不就是期货交易?

    到了宋朝,商业繁荣更上了几层楼,期货交易就更加多见了。不过将期货交易和大宗商品还有佳士得唱卖行结合起来,却是苏大郎的手笔。

    他在开封府主持共和行的时候,就把共和行下面的佳士得行打造成了一个类似交易所的唱卖行。

    等到武好古割据燕地时,佳士得行天津交易所就正式挂牌成立。佳士得行的唱卖和交易所也就正式分拆。

    而在佳士得天津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主要是大宋商品,比如面粉、黄铜、石炭、木材、棉花、羊毛、牛皮、羊皮、生铁等等。不仅有现货交易,而且还有期货交易。

    佳士得天津交易所的期货、现货交易情况,则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通报给京东商市,成为京东商市的大宋商品定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第1309章 维新变法裱糊 八() 
“大人,您看这个。”

    纪大奸相今儿忙了一天,先是把庆德公主出嫁的大队人马送出了开封府,然后又在政事堂和武好文一块儿商量东海开国的事儿,一直忙到黄昏才昏昏沉沉的回到相府。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他的庶长子,毕业于格致书院的纪浚就塞了枚铜钱过来。

    纪忆一愣,他做了那么多年的官,钱当然没少收,可这一文钱那么少的,却是第一次遇上。

    “谁啊?”纪忆皱起眉头,“谁送来的?”

    “是京东银行总店用快马送来的。”纪浚回答道,“大人,这是大周银行铸造的共和通宝小平钱。”

    “共和通宝?”纪忆接过铜钱,一边眯着眼睛看,一边大步往相府里面走去。

    纪忆的相府不是赐第,而是纪奎替他购置的大宅。豪华奢侈自不待言。而且宅子里面还配好了仆役、丫鬟、歌姬、家伎。再加上纪忆从交趾国带来的使唤人和美人儿,怎么都有好几百。

    其中的管事儿和美女,还有跟着纪忆的几个年长的儿子。都在院子里面迎接,向奸相行礼。

    纪忆的年纪比武好古大七八岁,今年四十多了,子女自然是多的。不过他是先纳妾后娶妻,不到二十岁就有十个妾了,所以年长的子女今年都有二十多了,都已经当了爹妈。其中一个还中了进士,现在跟着东海王一起去天津了。

    而这位名叫纪浚的青年,则是纪忆的庶长子,格致书院儒学院的学士出身,后来又在上海文理书院跟随李纲、墨莉学习。还参与翻译了一些西方的哲学典籍,精通阿拉伯语和拉丁语。

    这样一个才子,因为不是纪忆的嫡子(纪忆和章惇的孙女生了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所以没有获得荫补。由于所学不合科举,也没有进士出身。直到纪忆宣麻才被征辟为从事。跟着纪忆入了开封府。

    “几成铜?”纪忆没有理睬向他行礼的人们,只是一边走一边问。

    “五成铜,五成铅。”纪浚道,“兑一两银币的市价是1700文。”

    “京东商市市面上有流通吗?”

    “有了,而且不少。周国的铸钱业能力很强,在天津开设有大型铸钱坊。另外他们是灭佛的,应该不缺铜。这种共和通宝的产量肯定不低……”

    “也赚不了几个钱吧?”

    “赚不到什么,一点辛苦钱。”

    纪忆走进了内厅,一边在女使的伺候下更衣,一边对儿子说:“不必理会……吾正欲大铸白钱,武好古肯帮忙,何乐不为之?些许小利,由他赚去。”

    大铸白钱的事情还在扯皮呢!

    钱监的利益太大,方方面面都不愿意放手。而大宋银行本身也是个重利所在,各方面也要争夺其中的官职。

    “大人,孩儿担心铸币之权被周国窃取。”

    纪忆听了儿子的话,只是一笑而已。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事儿的时候,而是要尽快完成大宋银行的组建和敲定大铸白钱的事宜。周国大铸白钱的事情正好用来刺激几个宰执和官家!

    这时他已经更衣完毕,又有女使端了脸盆进来,替他擦手擦脸擦胡子,还有个生得丰腴动人的金发美女上来给他捏肩捶腿。

    纪浚则立在一旁,继续报告:“大人,何文缜又来过了,送上了《均田案》的草稿。他准备给一部分京畿贫户每户分十亩旱田。还有一些佃户正在闹事,声称在田主那里押了钱款,不愿意退佃。均田司想调兵驱佃……”

    “调兵驱佃?”纪忆一愣,然后摇摇头,“何状元昏头了!一边分田,一边退佃,还要调兵驱佃……大郎,你明天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