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虽然是同僚,但却分属两党,寒暄客套之后,两人就好一阵相对无言,几案上本来还有白飞飞亲自操弄的几个小菜,这个时候已经变得凉凉的了。
张叔夜忽然一拍桌子,一张大义凛然的面孔涨得通红,义愤填膺道:“整顿河北诸军是为了朝廷的北伐大计!对我朝而言,还有比收复燕云故地更大的事情吗?燕云不复,本朝怎敢称一统海内?谁要敢挡着此事,俺张叔夜第一个不饶他!”
他吼完之后就一脸真诚地看着武好古,“崇道兄,你尽管放手去做,某掌着的都军机司一定全力支持!”
武好古看着卖力表演的张叔夜,一声不吭,只是脸上渐渐展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张叔夜怔了一会儿,突然脸色一动,又道:“崇道,我也知道北伐平辽的事情没有那么容易,不能着急,得慢慢来。辽国毕竟树大根深,岂是西贼可比?”
他虽然是非常知兵的文官,但是一直以来都是对抗西夏的战场上奔忙,对于辽国的情况并不太了解。想当年界河商市初兴的时候,他也一度负责过对辽的情报收集工作。可是并没有正在开展情报活动,就因为朝局的变化而不了了之。
所以直到现在,他都不大相信大宋能很快打败辽国收复燕云十四州——也许这只是武好古邀宠的一个借口吧?
武好古笑道:“嵇仲兄,都军机司有没有收到沿海市舶制置司总军机房的《北面情报汇总》?这可是一月一报的。灭辽的办法,《北面情报汇总》上应该已经明明白白写着了。”
沿海市舶制置司总军机房无疑是大宋所有的总军机房中规模最大,机构最全,人员最多,能力也最强的一个。这个总军机房之下,不仅有陆路军机房和海陆军机房,而且还有一个暗探房,就是原来的界河商市暗堂。
而这个暗探房的刺探重点,当然是辽国的燕云地区了,在辽国的南京道下所有的县城都布了点!析津府城内三分之二的坊廓里面都有暗探房派出去的密探。其中的大部分密探都是以商人或僧人的身份在辽国活动,不过也有一些是在界河商市流亡的辽国贵人的子弟,在得到了大博士团的帮助后,得以免罪还乡,还从辽国的南京道留守司那里买到了官职,成为大辽国的官员!
另外,界河商市最大的青楼,阎婆儿开设的软玉温香楼也是暗探房的一个重要据点。里面的小姐,不论是卖艺不卖身,还是卖身又卖艺,还是卖身不卖艺的,统统都兼职卖情报。有些当红的花魁,甚至还是阎婆儿和林教头一手调教出来的女特务。
那些没事儿就喜欢到界河商市来寻欢作乐的南京道的辽国贵人,十个里面八个都着了道。
所以沿海市舶制置司总军机房对辽国南京道的了解,绝对超过了大辽皇帝耶律延禧的!
除了对南京道无孔不入的特务渗透活动之外,暗探房和大博士团还和生女真部落联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现在可有不少姓完颜的小贵人在界河商市的蒙学里面念书。同时,大博士团下面还成立了一个海东布道团,向按出虎水完颜部派出了不少天理博士,还在按出虎水之畔建立了一所天理书院。
而且在沿海市舶制置司水军的配合下,还建立起了一条由界河商市出发,途径耽罗岛和绝影岛(釜山),最后抵达生女真部落控制的曷懒甸的“贸易航线”。为此,沿海市舶制置司还和生女真部落联盟签订了一个租借合同,租下了曷懒甸沿海的一个港湾,修建了一个小小的兴东港商市。
这样,沿海市舶制置司就能避开契丹人的耳目,同完颜部建立起直接而且秘密的联络。
与此同时,对于生女真部落联盟本身的情报搜集工作,沿海市舶制置司总军机房也没有丝毫放松。
可不能因为生女真是朋友,就一点儿不提防了。
即便不提防,也得虚心向人家学习啊!三人行必有我师嘛,而且现在宋军骑士的墙式小队冲击战术,不就是从生女真那里学来的?
而在深入了解了生女真的虚实之后,赵钟哥和慕容忘忧等沿海市舶制置司总军机房的灵魂人物,都相信生女真部落联盟的起事,很有可能引发大辽帝国的崩溃。
因为仅是生女真部落联盟中的核心按出虎水完颜部一家,现在就有能力装备出3000名具装甲骑!
而且这些生女真骑兵的素质,甚至超过了武好古的假子骑士,他们能够以500骑两破数万高丽大军绝不是靠侥幸的。
因此灭辽复燕的方案,现在已经呼之欲出了!
……
“崇道兄,你的意思是要联女真灭契丹?”
张叔夜看着武好古,沉声发问。
武好古一笑,注视着张叔夜:“生女真反志以定,自败高丽后,完颜部声望日隆,已经领袖诸部。这两年来,他们日日夜夜都在厉兵秣马,准备和契丹决一死战。所以生女真和契丹人的一战,是无可避免的,最多十年之内就会发生了。
嵇仲兄,咱们大宋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啊!若是错过了,说不定暮气深沉的契丹就会被朝气蓬勃的女真所替代。如果到那时燕云十四州还没有恢复,那官家就得时时刻刻担心女真铁骑从燕京南下了。”
虽然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把北宋的灭亡归咎于北宋背盟伐辽,不过在武好古看来,北宋是否背盟,都改变不了辽国灭亡的宿命。辽国的宿命,在宣和北伐的十年前就在护步达岗决定了。
契丹举国之兵被两万生女真铁骑碾碎!北国大地上再也没有可以对抗生女真铁骑的存在,辽国凭什么可以不灭亡?既然辽国必灭,那么大宋不取燕云,女真就必取燕云。得到燕云之地的女真,难道会止步界河,不再南下去抢劫洗掠富而无用的大宋?
武好古抿了一口云雾香茶,悠悠地说:“嵇仲兄,契丹亡国是大势!向年他们困于阻卜时就显露端倪了。倾举国精兵,对付不了区区数万帐的草原牧民。而今草原上的阻卜依旧是败而不灭,叛服不定。东方森林中的生女真又日益崛起,俨然是独立一国了。而我大宋,又是雄主当国,励精图治,平定西贼,开拓海外,国势日盛,早就超过了初唐。北取燕云,也是大势了,不过要将这大势变成功成,也着实不是易事儿啊!十年八年后的大战,就得从现在开始仔细准备了……否则仓促上阵,能不能赢就全凭侥幸了。”
武好古说的真切,张叔夜则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叹了口气低声道:“你说的是啊,灭辽可不必压服西贼。辽国毕竟称霸北方恁多年,底蕴深厚,非西贼可比。若稍有不慎,就怕满盘皆负。”
“嵇仲兄可以这么想,伐辽的大计就成了一半了。”武好古点头道,“嵇仲兄和好古不一样,你是文官,又是世代将门,官家和两府相公都看重你,北伐的谋划和准备,必是要以兄台领衔的,首功也必是兄台的。好古做个宣抚就心满意足了,将来替朝廷进取幽州,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武好古的话说的客气,姿态也放得很低,显然是要向张叔夜背后的势力稍微低低头了。
他现在可没有和大宋文官集团翻脸的本钱,而且形势的发展也对实证派有利。哪怕苏辙把右榜进士变成了挂武官衔,享受武官待遇的伎术官,也不会降低“财子”们对云台学宫的追捧。
毕竟武官也是官啊!中了右榜就是官身,家里面立马变成官户,各种文官可以享受的待遇,武官一样不少,甚至还多一些呢!唯一不如文官的,就是没有机会进入两府,成为宰执。
而张叔夜也不想和武好古翻脸,武好古是不得文官青睐,可是官家仍然看重他!
“崇道兄,”张叔夜笑着问,“那么说来,你真准备接了河北整军的差遣?这份差事,怕很不易做成吧?不知崇道兄有什么良策?有用得着叔夜的地方吗?”
第938章 好大的画饼 下()
“良策?”武好古笑着从案几上一只瓷碟里面拿起一块芙蓉饼,轻轻晃了晃,“嵇仲兄,请你把伐辽复燕的大功看成这块芙蓉饼!芙蓉饼好吃,人人都想分上一块,所谓的良策就是怎么个分法?
如果这块饼由好古来分,别的且不说了,只一点好古可以保证,就是好古本人分毫不取!有多少功劳,多少好处,首先给下面浴血奋战的将士,剩下的给开国将门和朝中大佬还有各路同仁分配。除了好古,还有谁可以做到这一点?”
这是个分大饼的学问,倒确实应该是武大郎的拿手好戏……
分大饼之前,当然是把大饼拿到手里了。这事儿就难上天了,除了武好古还能有谁敢拍胸脯说一定能办到?大饼都拿不到,你分个屁啊!
而拿下大饼后,武好古自己还不吃,都分给大家吃!这个风格够高吧?各方面总该满意了吧?再不满意,你们自己去和契丹人的铁骑打打看,到时候别大饼没吃到,让契丹人一刀把脑袋割了去,这可就亏大发了。
张叔夜微笑一下,端起茶碗,“崇道兄果然高风亮节,叔夜佩服。只是……”他顿了顿,眉头皱了起来,低声说:“只是叔夜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我兄弟,有甚不能讲的?”
张叔夜喝了口茶,“分出去的是饼,收获的是人心啊!而且还是人心险恶的人心!”
这的确是实话,武好古把功劳让出去,不就是把人心收进来了吗?虽然开封将门世受皇恩,受了武好古的人情也不会拥护他执掌朝纲,不踩他几脚已经有良心了,朝中的文官更加不会念着武好古的好。
御史老爷们少不了会参武好古一个邀买人心的!
而大宋天子现在和武好古好的跟亲兄弟似的,真到了燕云恢复之日,还能容得下武好古这个有钱有兵有人缘有声望的权臣吗?逮到御史台喝鸡汤或者抓去大理寺写“天日昭昭”也许不至于,但是圈在开封府惶惶不可终日是少不了的。
武好古苦笑:“官家对我是有知遇之恩的!若无官家这些年的呵护提拔,岂有好古如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局面?所以好古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替官家恢复燕云,一统天下的!至于将来,总不会落个没下场吧?不会的,不会的,官家不会如此无情的……”
张叔夜微微点头,在本朝的天子之中,当今这位官家的确是有心胸的。不过武好古会不会落个狄武襄的下场也不好说,狄武襄遇上的官家可是仁宗啊!
不过有没有下场都是武好古的事儿,自家管恁多做甚?
收回了心思,张叔夜继续套武好古的话:“崇道兄,河北禁军约莫有十一二万的军额,若都编成新军有24将,如果要学西军的办法,就只能编成5…6个将了。不知兄台打算如何整理河北军?”
“不能学西军的办法。”武好古摇头道,“这是一定的!西军一兵就给200…250亩田,按照这个标准,河北军得拿到2400万——3000万亩,上哪儿寻恁多的土地?”
“是啊,上哪儿寻恁多的土地?”
武好古道:“既然没有土地,那么这十一二万的禁军就得养起来!要不然恁多拿刀把子的大头兵反乱起来,麻烦就大了!”
“养起来?”张叔夜皱眉,“让他们去当厢兵?”
“不成不成,”武好古连连摇头,“怎能这样亏待他们?还是当禁军……兄弟的想法是裁汰一些老弱,留下精壮汉子,按照新府兵的标准编成18——20个将。通过裁汰老兵腾出的两到三万军额可以再募集4——6个将的新军。这样军额不变,战力就可以大增,足够北定燕云了。”
“那18——20个由原本的河北禁军兵卒组成的将,由谁来统带?”
武好古道:“这我不管,有枢密院,有兵部,轮不到我这个宣帅来管吧?不过另外新练的4——6个将的新军,一定得由我来管……要不然北伐燕云这一战可就有点没谱了。”
张叔夜有些吃惊地看着武好古,“崇道,你是要4——6个将去恢复燕云?这也太少了吧?”
其实武好古的底线是3个将,15000人,再加上骑士和募集效用士,拢共20000人。不过他不会一开始就掀开底牌,所以就让潘孝庵在一般将门老大跟前提出了6个将的喊价,自己则对张叔夜说了4——6个将。
兵多一点,北伐的把握总归会大一些吧?
至于由原河北禁军将士阻挡18——20个将,该干嘛干嘛,别找麻烦就是了。等到燕云恢复,功劳照样还是有的!
当然了,这个话儿不能说透了。所以武好古只是微微而笑:“怎么会只有4——6个将?另外的18——20将只要严加训练,也是我大宋的精兵啊!只是要劳烦你们都军机司严加督促他们刻苦训练了。”
这个球踢得好啊!张叔夜心说:你该不会在灵州向高俅学了蹴鞠的本领吧?可是你这球踢得再好,待到北伐的时候,还只有两三万可用之兵啊,真的能行?
……
终于到了崇政殿召对的时候了,其实也不是正式的召对,只是由军机房去崇政殿陪天子吃饭。如果换成旁人,那得叫赐宴。天子赐宴啊!这得多大的荣耀?都可以写进族谱里面去吹嘘了。
不过这等荣誉对武好古来说真不算什么……天子何止“赐宴”,连宫女都赐给过武好古。
“大郎,你真觉得生女真人能帮得上忙?”
赵佶今天的心情看着非常不错,因为西北方面又有好消息传来了。高昌国的仆固毗伽派来了使臣,说是要向赵乾顺学习,认赵佶当爸爸……前几天郭京那个牛鼻子还说赵官家马上又要得个孝子了,还被赵佶取笑了一番——如今后宫里面可没挺着大肚子的女人。没想到这个孝子竟然是高昌回鹘的可汗!
看来这个天可汗是当定了!
而武好古今天一入宫,又报告了更好的消息,武大郎已经有了夺取燕云诸州的路线图了。
“能啊!”
武好古大模大样的坐在一张玫瑰椅上,身边还有个上了点年纪,但是仍然韵味十足的女官给他倒酒,这女官正是赵佶早年伴侣春兰。现在是六尚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