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好古现在可是翰林图画院待诏直长——而大宋的翰林图画院向来负有刺探他国情报的责任,而且武好古又和自己关系亲近。
马植在一番脑补之后,倒也猜到了一部分真相,他以为大宋朝廷是派武好古去和自己背后的人物,也是医巫闾山马家的二号人物,大辽林牙院的南面林牙马人杰见面的!
因为在这个时空马植早了十几年就和大宋朝廷建立了联系,所以他还不是燕云汉人豪强中那一股不满辽国统治、心向大宋的“分离主义”势力的头头。这伙人现在的头目是他的叔叔马人杰。
正如章惇、纪忆所猜测的那样,辽国境内的这些心向大宋的汉族豪强也不是无条件热爱宋朝的……现在又不是民族主义和民族解放大兴的年代,这些汉族豪强在辽国那边混得又不是很惨,之所以会生出二心,民族感情的因素当然是有的,但主要还是他们发现大辽已经江河日下,崩溃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大辽的崩溃,对于这些汉人豪强来说,则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
因为大辽的灭亡,必然意味着北朝,甚至是全天下的一轮权力洗牌。在这轮权力大洗牌中抓住机会,就可以乘势而起!否则,就会成为战乱的牺牲品,甚至可能人亡族灭。
所以察觉到辽国将要灭亡的汉人豪强都很惶恐,同时也有不少人生出了野心——契丹人要是完蛋了,他们这些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人口的豪强门阀,有没有机会趁势而起,节度一方呢?
没错,就是节度一方,不是一个节度使的空头名号,而是真如唐季五代的节度使一样,掌控一方天地,号令数万雄兵!
这才是大丈夫所为啊!
辽国的汉人豪强和宋朝的勋贵或是科举出身的文官可不是一个思路,他们的是门阀,是豪强,脑筋还停留在隋唐。
看看大宋如今的国泰民安,看看开封府这座天下首善之城的繁华富庶,再看看大宋西军的强悍善战,如今燕云的汉人门阀是不敢去想效仿关陇行事的,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做个节度了。
若是大宋朝廷能随了大家的心愿,那么未来辽国大乱之日,就是燕云恢复之时,说不定连辽东、辽西也能一并拿下了!
只是大宋官家,能答应在燕云、辽东和辽西设立藩镇吗?
如果大宋官家不肯,那么燕云的汉人豪族恐怕就很难齐心协力了……
……
马植一个坐在角落里一边吃喝,一边胡思乱想的时候,武好古已经和老爹武诚之,老弟武好文一块儿忙着贴门神,贴桃符,拜祖宗,然后还要挨桌给客人们敬酒拜年……简直一刻都停不下来。
今晚的来客除了少数在开封府没有家眷,或者是合家一块儿过来的之外,其他人都是赶场子吃饭来着。特别是书画行的东家、掌柜们,个个都大财主,家里面不少人等着他们回去呢。若不是武好古实在太忙,直到现在都没得功夫和大家聚一聚,他们才不会亲自过来呢。
因为要说一点行内的事情,武家就在武好古居住的东跨院的内堂里面,给这些人摆出了几张大桌子,满满当当摆出了“八冷十六热”的洛阳流水席,还摆出了各色好酒。
武好古和武诚之在各个摆着酒席的院子和厅堂转了一圈之后,最后才直奔东跨院的内堂而来,在一片招呼声中入了席。
入席之后,又是一轮敬酒,自然是先敬武诚之,再灌武好古。幸好武好古这具身体“自带”了好酒量,喝了那么多,脑子还挺清醒,只是脸有些红,倒不影响说话:“诸位,这一年我们开封府书画行可是发生了不少事情!有好事,也有不好的事儿,不过总是好事儿比较多些!至于明年怎么样,还是请杜老行首给说说!”
杜老行首就是杜用德了,人家拿出了范仲淹的《师鲁帖》外加一个如花似玉的孙女,武好古自然支持他做行首了,所以现在一上来就把这事儿挑明了。而他这样随随便便的就指定了一个行首,其实也是在告诉书画行的这些东翁还有掌柜的,行首没甚了不起,不过是他武好古一句话!
而武好古为什么会把行首的位子给杜用德,能够坐进这间屋子的人,即便现在不知道,很快也会弄清楚的……
书画行的另一个行首,翰林书艺局的待诏直长夏国诚第一个附和。他能坐这把交椅,自然是属狐狸的,马上就猜到了杜用德下了血本拍武好古的马屁。杜用德也不客气,端着酒杯站起身,笑呵呵的就代表书画行又敬了武好古一杯。
然后才满脸堆笑着说:“既然武待诏直看得起老夫,那老夫就说两句,打哪儿说起呢?
哦,就是日前的丰乐楼唱卖开始说吧!这事儿可是我们书画行的大事儿啊!”
他这话一出来,原本有些闹哄哄的席面上瞬时就安静下来了,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杜用德。
杜老头笑了笑,又道:“这事儿吧,大家伙一定都有想法……唱卖的价钱贵,但是东西有保证,买的,卖的,都满意,唯独我们这些原本居中的牙人吃了亏。可是大家想过没有,我们这些牙人是靠谁吃饭的?还不是买家、卖家么?以往靠两头蒙的路子,真的就能赚个盆满钵溢了?老夫看着也未必。一来蒙来蒙去的买卖难开张;二来我们各家在外地都有货源的,开封府主要是出手古董字画的地方,所以唱卖抬高了古董字画的行事,对我们也是有利的;三嘛……这唱卖行,可是个全新的勾当,佳士得只是开先河的第一家。”
开先河的第一家!
意思是还可以有第二家,第三家……
可是武好古能答应吗?
大家连忙去看武好古的脸色,武好古笑了笑说道:“一家的独食是吃不大的,而且唱卖行能卖的也不仅仅是书画文玩。我的佳士得行开了先河,以后书画行的各位都可以跟进的。大家一起把这唱卖一行做大了!”
唱卖行其实也是一个可以横向发展的行业,唱卖就是拍卖,拍卖则是一种公开透明的交易方式。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拍卖的,艺术品和古董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拍卖的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奴隶拍卖,然后是战利品、商品和土地。实际上,交易所这个行当,就是从拍卖行衍生出来的。
因此唱卖一行的容量是大到难以想象的,武好古的佳士得行根本吃不下去,也不敢一口吞了,必须得拉上一批有背景的同行一块儿干。
所以他根本不怕别人加入进来,但是他不能让出这个行业的主导权。
他的目光在厅堂内扫一圈,然后放沉了声音说道:“过完了元日,我有趟差要出,在我回来的时候,不希望听说有人办了第二家唱卖行……不过我不是要挡大家的财路,而是要和大家一起商量出个行规。等规矩商量好了,各位要开买卖也容易了不少,对不对啊?”
“对!”杜用德马上接口道,“老夫也是这个意思……在武待诏直回来前,谁也不能开出第二家唱卖行,要不然就是和整个书画行做对。”
夏国诚夏老头也说:“就是这个理儿……横竖就是几个月,谁还等不得了?大家有功夫,就好好收集一些书画文玩,到时候高价唱出去就都有了!”
第212章 送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当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从四面八方涌来时,元符元年已经变成了去岁,元符二年元日的子时已经来临了。
按照惯例,新年的第一声爆竹必然是从高院深墙的延福宫中传出的。所谓的爆竹,早就不是把竹子丢进火中燃烧,发出噼啪爆响的声音了。而是真正的火药鞭炮和烟花!
以硫磺、木炭、硝石为主要成分,可以爆燃的火药在宋朝早就出现了——并不是《武经总要》上记载的成分非常复杂的,加入了大量油脂的军用火药,那种火药其实是一种燃烧弹的填装物,加在鞭炮和烟花里面根本点不响。
而填装在宋人燃放的爆竹烟花中的火药,不仅可以一点就着,而且还有类似于后世“二脚踢”的爆竹,就是可以发射上半空才爆响的爆竹。填装在这些爆竹里面的,无疑就是“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黑火药,虽然不是颗粒化的黑火药,但是也足够可以用于发射弹丸了。
所以到宋朝发明黑火药救国的想法,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宋人本来就有这东西,只是他们没有可以发射弹丸的枪炮——制造枪炮的难度可以比制造火药大多了!
至于可以点燃爆炸的手雷,铸造外壳的难度也不小,而且投掷手雷的掷弹兵更是不容易训练——真要能练出几千掷弹兵,还扔什么手雷,直接拿陌刀砍人得了。
因而《武经总要》上记载的那种“燃烧火药”,还是一种在宋代来说比较实用的武器,在陆战中的作用兴许不太大,但是在水战(海战)中还是很有用的。只要有个能安装在船上的弹射装置,可以把燃烧弹丢到几百米外,就能在水上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当武好古想到火药、燃烧弹和未来的海军建设的时候,他正和马植、纪忆,还有一名叫章怡的中年人一起,走在爆竹声声,人山人海的御街上。
马植是在武家的除夜流水席结束后找到武好古的,他还给武好古带来了一个有点特别的好消息:西门青将会在二月来开封府,然后和马植一同赴辽。
据说是想要搭使团的便车,携带一批黄金去辽国采购生药。
而和马植同行不就是和武好古同行吗?
看来武大郎和西门庆……是西门青的缘分还没有尽啊!
而纪忆则是直接从章惇府上过来的。还带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章家人,长得有些干枯,看着像个小老头,留着山羊胡子。据纪忆介绍,此公和章惇是同辈,都是蒲城章家的子弟,名毅,字子毅,官拜门下省都事,承事郎。
章惇的职官全称是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事,很长的官名,意思就是首相。
其中的尚书左仆射就来源于三省之一的尚书省,尚书省的最高长官理应是尚书令,但是在宋朝这个官职是虚设的,尚书左仆射才是尚书省最大的官。
门下侍郎行侍中事则来源于三省中门下省,门下省理论上的长官是侍中,很少委任,和尚书令一样都是空的,门下侍郎行侍中事才是门下省最大的官。
也就是说,章惇理论上是三省之中尚书、门下二省的最高长官。而一直空缺的次相的职官则是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事。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尚书省的第二长官兼中书省的长官。
但是宋朝的官制比较乱,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中书侍郎这些职官并不实际负责尚书、门下、中书三省事,而是由另外委派的“判尚书省事”、“判门下省事”和“判中书省事”真正掌管三省。
所以真正遵守制度,也不结党营私的宋朝宰相的事权是很小的,连名义上应该归自己官的三省都管不了。而没有什么事权,自然就只能做一个做不了什么事情的好官了……
不过章惇是要做大事的奸相嘛,自然就要揽权了。揽权的方式有三:一是独相以免掣肘,二是结党以揽朝纲,三是任用心腹以掌机要。
而这位和纪忆一起出现的章毅所担任的门下省都事,就是门下省中的机要职官。相当于机要秘书,很小的一个官,但是却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子上,就是章惇用来掌握机要的心腹。
门下省可是负责审议诏令王言的,传说中宋朝宰相可以封驳圣旨的权力,就是通过门下省来实现的!
顺便一提,宋朝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别负责诏令王言的执行、草拟和审议,也就是中书拟旨,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而所有进入门下省接受审议的诏令,都要经过这位章大都事的法眼!
所以这个人物对章惇而言有多心腹,由此就可想而知了。而他之所以只是一个正八品的承事郎,多半也是少了一个进士功名……这就是章惇守规矩的地方了,他虽然掌握大权,但是绝不会为自己人谋取不合规矩的利益。所以他是个奸在路子上的奸臣。
四个人互相拜了新岁之后,纪忆就提出同去潘楼一游,于是便结伴出行,刚过子时,四人就走到了御街和潘楼街的相交之处,纪忆这时停下脚步,抬手一指张灯结彩的潘楼。
“子毅先生,崇道兄,良嗣兄,我们一起上潘楼观景如何?”
潘楼观景是开封府元日的传统节目,因为潘楼就位于御街和潘楼街的交汇处,建得又比较高大,视线极佳,正好用来观看元日这天在御街上举行的各种表演和游行。
在元日这一天,坐在潘楼之内,吃吃喝喝,听着小曲儿,看着楼下的表演和游行,也算是一件雅事儿。不过潘楼上能够用来观景的位子可不大好预订,寻常百姓是不用想的。便是一般的富豪,也不够面子在元日在潘楼靠御街的这一面订下个雅间儿。
不过纪忆总是有办法的,武好古等人才到潘楼的大门口,就看见潘楼的二管事儿潘兴业满脸堆笑的出迎了。
这潘楼其实是潘家将门的产业,不过并不是由潘家将门的子弟在经营——当年潘楼开张的时候,经商还是一件很低级的事情。所以经营潘楼的是潘美的一个假子和这个假子的后代,潘家将门只是坐享分红。
而这位潘兴业则是那位潘美假子的后人,从十六岁起就在潘楼做事,一步步从跑堂的伙计爬到了如今的二管事儿——这是潘楼的三号人物,再往上就是大管事和掌柜了。
“纪大官人,章大官人也在啊!”这位潘兴业是个三十许岁的中年人,因为常年在潘楼这个到处都是美食的地方做事,所以有些肥胖,不过却是胖得相貌堂堂,他先向纪忆和章毅唱了个喏,然后就看见武好古了,脸色就变得有点儿古怪。
“哦,崇道也来了……”潘兴业冲着武好古拱拱手,然后凑近了些低声道,“地字七号间。”
地字七号间?什么意思?难道是纪忆定下的包间?
武好古一时没有明白,潘兴业却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