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开口道,“既然六旗都赞成开战,那我两黄旗也赞同开战。”
他望了望,多尔衮死后,野心勃勃的济尔哈朗、多铎二人,继续说道,“明军此战,必然分两路而来。一路是从朝鲜国、皮岛一线进兵,一路是从辽河进兵,我认为应该从两路分兵抵御。”
“济尔哈朗,你率两蓝旗、两红旗主力三万,连同汉八旗主力两万,自赫图阿拉南下,迎战朝鲜国、皮岛方向的明军。”
“多铎,你率两白旗,连同两黄旗的主力八万,蒙八旗主力两万,前去辽河迎战广宁方向的明军。”
这一次,满清可说是倾巢而出,集结了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主力共十五万,押上了所有的赌注,与明朝决战。留守在盛京的,也只余下三、五千各旗的包衣奴才看守老家。
其中济尔哈朗的两蓝旗,两红旗无论兵力、战力都稍弱,便被派去迎战明军也偏弱的朝鲜国、皮岛的联军。
而两黄旗、两白旗,包括蒙八旗,已是满清最后能拿得出手的主力野战部队,当然是硬碰硬的与方原再广宁的明军主力决战。
这一战,对满清来说,就是国运之战,重要性绝不下于萨尔浒之战。一旦战败,等待满清的,就只有灭亡的结局,绝无侥幸。
济尔哈朗也好、多铎也罢,虽各怀鬼胎,但,二人也是心知肚明。再怎么争权夺利,前提是大清必须还活着,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人对于索尼的提议没有什么异议,齐齐称是。
摄政王宫
方原得到了满清拒绝交出汉八旗旗主的回信,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因为这个要求绝对是对满清的釜底抽薪,关系到满清的国运气数,满清不应允这个条件,再正常不过。
但却有两个地方令方原颇为奇怪。
其一,回信是以满清皇帝多尔衮私人的名义,但落章却是满清的玉玺,这,很是微妙。
其二,与自己不断有私下往来的多铎为什么不派人前来联系?
方原阅过了多尔衮的回信,突然望向使者,这个使者非常年轻,估计也就二十岁左右,他是什么身份?是索尼的人,还是多铎的人?
方原佯作漫不经心的问道,“贵使,贵国皇帝身体可好?!”
使者来之前早已得了索尼的暗示,绝不能泄露有关半点关于多尔衮身体状况的说辞。
使者忙推托道,“我,人轻位卑,并不知情。”
方原听了双眼微微一亮,他虽不知这个使者的身份,但二十岁就能作为使者前来大明出使,更身兼与大明言辞应付之职,绝不是阿猫阿狗能胜任的,和人轻位卑没半点关系。
方原再次试探道,“贵使叫什么?”
使者见方原连连追问,他作为使者又不能不应付,只能低了目光道,“索额图。”
原来是索额图,索尼的儿子,呵!可见索尼这个老头儿是相当的重视这次与明朝外交沟通的机会,连儿子都派来了。
方原已是心中有数,继续问道,“贵使临行前,贵国皇帝没有亲自面授机宜?!”
出行之前,索尼一再严令,索额图哪里敢多嘴多舌,但方原的话儿又不能不答,只能再次摇了摇头道,“没,没。”
面对明朝咄咄逼人的无理要求,满清纵然不愿交人,派来的使者也该周旋一二,如何应答才能继续维持双方对峙的局面,多尔衮岂能不对出使的使者面授机宜?至少也该告知一二方原的脾气、性情,不然使者一来就犯冲,还谈个毛啊!
方原的脑子里在飞快的运转,双眼掠过一抹精光,暗想,除非多尔衮无法再面授机宜!
再结合多尔衮回信的诡异之处,方原的心里已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多尔衮已不在人世!
第739章 御驾亲征()
大殿之上
方原是默不作声,陷入了沉思。
作为使者的索额图还以为方原是在思索,是与满清和谈,还是继续强行索要汉八旗的旗主,摒心静气的等着方原的答复。
索额图却不知,方原脑中所想的,却是满清皇帝多尔衮。
多尔衮
与方原可说是打了多年交道的老交情。
自辽东之战开始,方原、多尔衮虽然没签任何的协议,但却达成了相当的默契。方原专心一统长城之南,多尔衮则专心篡夺满清皇位,压制其他八旗势力。
在满清群臣看来,多尔衮所犯唯一的错误,就是坐看方原在关内坐大,而没有采取任何限制的措施。
但那些只是蠢人之见,多尔衮坐看京城,江南内讧,在关外休养生息,并无过错。若满清真的趁机入关,攻灭了京城朝廷,明朝的官员士大夫,甚至地方土豪大部分都会投降江南的方原,不过是更方便方原接管明朝的政治遗产罢了。
方原可不是流寇出身的李自成,借满清一个胆子,也不敢在人生地不熟的京畿和方原决战,还不是只能退回关外。
多尔衮真正是失算在,京城朝廷,崇祯皇帝顾全了中原大局,坚守了民族大义,坚决的拒绝引清兵入关,将满清挡在了关外,令满清根本无法插手方原统一关内。
多尔衮,一生就困在了满清皇帝之位。
本该属于他的大汗之位,被皇太极这个兄长强夺了;为了夺回皇位,他一生都在玩阴谋诡计,终于如愿以偿;最后,也是死在了逼宫之上。
虽然,方原并不认为多尔衮死或不死,就能解决满清眼前的困境。
但,方原却知,在满清国难当头,多尔衮之死,至少代表着,满清的气数,已开始走在下坡直通车。
气数,这玩意说来玄妙,其实有其必然性。
明朝气数盛时,无论嘉靖、万历怎么不上朝,也是名将辈出,戚继光平定倭寇,李成梁建立百年第一武功,李如松轻松打赢援朝之战。
明朝气数衰时,无论天启、崇祯怎么折腾,都阻挡不了明朝的没落和灭亡。孙承宗、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论能力怎都不会比戚继光、李成梁、李如松等人差,但还是免不了兵败或身亡的结局。
满清气数盛时,努尔哈赤死时,没有爆发内讧;皇太极死时,也没有爆发内讧;甚至多尔衮死时,还是没爆发内讧。顺治、康熙连续两个小皇帝都能顺利继位,掌握大权。皇太极、多尔衮个个都是战略高手,阿济格、多铎、鳌拜这些不知所谓的莽夫也是骁勇善战的猛将。
满清气数衰时,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这些能臣谁能挽救满清败亡的命运,僧格林沁也不过成了笑柄。
在两军生死决战的关键当头,唯一能镇得住大局的满清皇帝多尔衮之死,就意味着天命,已不在满清那方!余下的索尼、济尔哈朗、多铎这些人,要么是跳梁小丑,要么是苟延残喘罢了!
多尔衮,你就安心的去吧!我会将满清一同送来给你陪葬!
方原微微睁开眼,望着在大殿上等得不耐烦的索额图,缓缓的道,“贵使啊!替我带一个口信给令尊索尼,我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奉劝令尊不要再有侥幸心理。若真的想留着女真人的一点血脉,就立刻举众投降,接受大明的发落!”
“从靖康之耻算起,汉人与你女真人的仇恨已有六百年,我大明绝不会再将女真人这个祸害留之后世,必将女真人灭族灭种!”
索额图听了方原竟提出要满清举众投降,否则就灭族灭种的话,怒火中烧,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冲着方原大喝道,“大明简直欺人太甚!我大清十三副铠甲。。。。。。”
方原懒得再听他后面自吹自擂的屁话,厉声打断了,“来人!将索额图轰出去!”
几个锦衣卫还在大喊大叫的索额图给强行拖了出去,方原的心思却回到了崇祯皇帝的身上。
崇祯皇帝从未有半点对不起他,在国难关头,常人都会选择攘外必先安内,而崇祯还是选择相信了他,而没有引满清入关。
可见崇祯虽不忿他夺去了军政大权,但在内心还是真的将他当成了大明的驸马,当成了一家人。
公主说的真是在理啊!
他之前对崇祯、周皇后严加堤防的行径,哪里还有半点臣子之心?还有半点女婿的态度?
若虚君实相搞成这种互相防贼似的模式,那与方原的理想是南辕北辙,还不如直接废了大明,直接称帝算了。
方原信步回了后宫,进了公主的寝宫。
公主见他到了,还以为他要留在寝宫用膳,问道,“驸马,你今夜想吃什么?我令梁嬷嬷去准备!”
方原开口道,“娖儿,我今夜想去陛下、母后的乾清宫用膳,带着苑夫人、圆圆,还有所有儿女一同去吧!”
他突然心血来潮的要带着全家上下主动去乾清宫用膳,公主也是一惊,愕然望着他问,“驸马,你这是?!”
方原叹声道,“从今日起,摄政王宫、乾清宫之间多联系、多走动,我们十日去一次乾清宫,也邀请陛下、母后前来摄政王宫。”
公主起身望着他道,“驸马,你不派锦衣卫去监督御膳房了?若还要监视御膳房,那还不如不去,去了也是惹父皇、母后恼怒。”
方原失笑道,“一切依娖儿吧!今日,我是去向陛下、母后请罪。”
公主见他终于是想明白了,这才双眸含泪,欣喜的道,“好,我立刻去知会乾清宫!”
当夜,方原一行人到了乾清宫。为了表示对崇祯、周皇后全无戒心,连马一山等锦衣卫也全留在了乾清宫外等候。
崇祯这方出席的,有周皇后、袁贵妃,太子朱慈焕、废太子朱慈烺,昭仁公主,也已是全家尽数到场。
众人齐聚一堂,方原恭敬的冲崇祯敬了三杯酒,算是自罚三杯,“陛下,之前因我的疏忽、过失,两宫之间隔阂甚深,走动甚少。请陛下准允,今后宫内苑两宫共用,未成年皇子、世子,还有公主们赌可以在宫内苑一起玩。”
这是方原主动向崇祯谢罪,更愿意打开两宫之间的隔阂,真正成为一家人。
崇祯的脸上不见喜怒,起身回敬了他一杯,“驸马真的有心,更能增进后人间的联系,朕哪里会拒绝?今后,宫内苑就两宫共用!”
方原见崇祯仍旧是不冷不热,酒过两巡后,再次起身向崇祯请教道,“陛下,我已决定集结北部军区、京畿军区的兵马,与满清决战,收复辽东失地。还望陛下御驾亲征,提振三军军心、士气。”
崇祯出不出面和三军军心、士气毛关系都没有。
方原这么安排,就是向崇祯示好,愿在天下人前提升大明皇室的声望。否则,真的成了天下只知有摄政王,不知有大明皇帝!
收复辽东是崇祯自登基以来就梦寐以求的一日,方原愿意满足他这个最大的心愿,才真是博得了他的好感,这才露出了由衷的笑容,“既然驸马有心,朕真的御驾亲征了!”
第740章 杀,就一个字()
广宁城
御驾亲征的崇祯皇帝,在方原的陪同下,在半个月后抵达了与满清交战的前方基地,广宁城。
在广宁城集结的兵马,除了赤古台的七万明军铁骑,还有最精锐的八千特战军,三十辆坦克压阵的坦克营,京畿军区的五万精锐步卒。再加上另一条战线,皮岛之上赵全忠的两万铁骑,朝鲜国应允出兵三万助阵。
这一次东征辽东的总兵力达到了十八万,北部军区、京畿军区已是精锐尽出,留在京畿地区的,只有防御北京城的五千锦衣卫,五千戍卫军,还有五千卫所军士驻扎在京畿的其他地区。
而满清方向,也是精锐尽出。
辽河一线的正黄旗、正白旗,连同蒙八旗的骑兵,一共十万大军。
朝鲜国、皮岛一线,正蓝旗、正红旗,连同汉八旗的军士,一共五万大军。
总兵力也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万。盛京、赫图阿拉,一新一旧两个都城内,也是只余下些各个王府、八旗旗主府里的家丁、包衣奴才组成的守城军,约两万左右。
这,已是明、清之间的一场决战。
明军胜,结果毫无悬念,收复辽东,满清灭亡;
满清胜,就能摧毁方原花了两年功夫,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建成的广宁城,再度收复辽西,将明军赶回山海关内。至少还能维持长城以北的疆域,继续和明朝对峙。
崇祯站在广宁城头,视察了这次出征的十二万明军军士,黑压压的一片,气氛肃杀。
他还是第一次参与前线的阅兵,何时见过这等威武的阵仗?之前京畿的明军比起来,就是一群散兵游勇!
崇祯鼻子微微一酸,拭了拭泪水,自言自语的道,“这,是朕的军队,还是驸马的军队?”
方原知道这个老丈人的性子,多疑而敏感,只能稍作解释道,“陛下,臣的玄甲军早已取消了名号。眼下这支军队,既不是臣的军队,也不是陛下的军队,是大明的军队!他们是在为大明的利益而战!”
他轻描淡写的化解了两人的尴尬,令人递来两个话筒,交给了崇祯一个,“陛下,你就说几句吧!”
崇祯想了想,冲着将士们道,“自萨尔浒之战起,我大明被满清鞑子羞辱了三十年,三代皇帝,名臣良将,在辽事上殚精竭虑,费尽心思。今日,终于到了我大明反击之时。望诸位将士,奋勇杀敌,一雪前耻!”
十二万将士是军心士气大振,齐声大喊,声势震天。
“一雪前耻!”
“大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见众将士的口号,也是大明万岁,而没有提到半句方原,这,确确实实是大明的军队,这才将方原的话信了七、八成。
方原待众人叫喊声低了些,也接过了话筒道,“陛下的鼓舞,振奋人心,诸位身上肩负着大明万万百姓的期望和使命!亮出你们的战刀,举起你们的火铳,将满清鞑子撕得粉碎!用满人鞑子的鲜血,来祭奠千千万万战死在辽东的亡魂!将满人鞑子的累累白骨,来重铸大明的军威!”
他话音刚落,景杰令传令官将军旗一展。
得了军令的一万将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