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锦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代锦衣- 第4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位快快请起。”朱青翻身下马将江南七侠扶了起来,欣慰道,“好!有诸位如此志士,大明有望矣!”

    说罢,朱青转向陆巡抚,“大人心系家国,朱青谢了!”

    “陆某能力有限,身在官场,也往往身不由己,这点心意希望能助将军一臂之力。”陆巡抚抱拳道。

    朱青点点头,这时,陈圆圆走了过来,面对朱青淡淡一笑,“现在有了大船,你没有理由丢下我了吧?”

    朱青尴尬一下,挠了挠头,他知道此去必有一战,确实不想陈圆圆跟在自己身边冒险,不过现在看来,似乎撇不下这个姑娘了。

    众人从旁观看,也是取哄一笑。

    “将军,刚刚收到消息,兄弟们已经到达长江口了。”这时,朱青身边一名锦衣卫突然报道。

    朱青虽然被贬南下,不过为了保护他的安慰,分散在此地的锦衣卫经常出没巡抚府和徭役营,上次剿杀总督府派来的杀手,如果没有这些锦衣卫暗中帮助,单靠巡抚府的力量是很难办到的,现在既然朱青已被特赦,这些人当然要重新召回帐下,以便行动。

    朱青听后,寻思道,“刚刚得到的消息,那他们到达长江口也是两三天前的事情了。我们得抓紧时间,争取在福建与他们会合!”

    “军情紧急,陆某就不多留将军与诸位了,船夫皆是从徭役营征来的,将军仁义,此番出征,想比是他们重获新生的机会。”陆巡抚说道,便示意船上的人,一时间,几条大船上都亮起了火把。

    “我等愿追随青龙将军,戴罪立功!”从徭役营征来的船夫高声呼喊,铿锵有力。

    朱青看去激动不已,有这些急于将功赎罪的船夫帮忙,行程断然不会被耽搁。

    “好!朱青多谢大人相助。兄弟们,出发!”朱青激动一呼,一手牵着追风马一手扶着陈圆圆,告别巡抚府的人,率领众将士,登上了停靠在码头的战船。

    一声声“再见”和“保重”随着海潮的涨落渐渐消失,三条大船缓缓离开河岸,沿着珠江顺流而下,终究消失在旭日东升的海天相接处。

    航船沿江而下,众船夫齐心协力,都想戴罪立功,争先恐后地投入到摇浆的队列中,轮番上阵,加之,这些船悬挂高帆,又是专为扛海盗而造,牢固性和速度都比一般的帆船强出许多。入暮时分,三艘大船已经渐渐驶出珠江口。

    正在这时,广东巡抚潘绪突然感到码头,把船拦住!

    “将军且慢!将军请留步!老臣有要事相告!”一条船沿江追来,站在船头大声呼喊的正是广东巡抚潘绪。

    “将军,好像是个当官的!”朱青左右看去,报了一声。

    朱青亲自拿出千里远往回观望,突然扬手制止,“停下,好像是广东巡抚潘大人!”这潘大人不像经常出使外藩的广西陆巡抚,他主要在这一带巡着,时不时还进京述述职什么的,一来二去,朱青也算认识,再说了,这些个大官,有那个锦衣卫不认识的?只有想不想特别关注罢了。

    今日潘绪突然追来,想必早知朱青会从此经过,亲自迎船,必有大事!

    朱青的船队已然渐渐停了下来,而潘绪的船却越发加快了速度。等到两船临近的时候,朱青都不由得叫唤一声,“潘大人,莫急,可别撞了上来!”

    好在两广临海,这些船夫技术过硬,自然稳当,见朱青招手呼应,便放缓了速度,带两船收尾正要碰触之际,船只刚好听了下来。

    “将军!谢天谢地,总算追上将军了!”船未停稳,巡抚潘绪便急匆匆跑上甲板,朝朱青招手。

    见潘绪在这晃船之上步伐仍如此稳健,朱青颇感欣慰,这说明这位巡抚没有闭门办差,确实是经常出巡,否则,一般人别说站稳,估计都能被晃晕。

    朱青对潘绪第一印象还不错,便拱手还礼道,“巡抚大人匆忙追来,不知有何急事?我等有要事在身,恕不能登府拜访了!”

    潘绪摇摇头应道,“不怪将军,老臣此番追来,正是知道将军之要事啊!”

    朱青听后,重视起来,“哦?巡抚大人知我此行所谓何事?”

    “不正是为那台湾战事?”潘绪沉重道。

    “正是!”朱青看到潘绪此番言行,预感有要事发生,便追问道,“巡抚大人已听说了台湾战事?”

    “是啊!都打到金门了!”潘绪顿时痛心疾首道。

    船上的人一听,顿时大惊,荷兰人开战已在朱青预料之中,可是这么快就攻到金门,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可非同小可!

    “巡抚大人,这事事关军心,你可不要危言耸听!”随同的张老二一向喜欢怼人,这时也没忍住,不过这句却是朱青他们都关心的情况。

    也没有人斥责。

    “老臣年近花甲,岂敢拿军机要事当儿戏。前日突然接到福建总督孙德云的急报,要广东支援火器对付荷兰人,接到求援信后,我便命官兵整装待发,到昨日傍晚,粮草辎重及兵力准备妥当,正要赶往福建支援金门,不想船队刚离港不过几个时辰,便听得江面上传来轰天震响,接着便是火光冲天。船队被人给炸沉了!”潘绪说道,差点老泪纵横。

    朱青听后,心中甚为着急,问道,“被炸沉了?怎么回事?伤亡损失如何?”原来,昨夜他们隐约听到的那声闷响,是由此而发!

    广东是朝廷军事要地之一,竟然出现这等惨案,当真事关重大。

    “好在粮草先行,官兵到总算保存下来了,可是所有的粮草辎重,尤其是那些火铳弹药火炮几乎毁于一旦。”潘绪扼腕长叹,所有人悲愤不已。

    “可查明是何人所为?”朱青怒捶护栏,厉声问道,他相信荷兰人虽然打了过来,不过能潜到这便海域摧毁明廷的粮草辎重,并非易事,这事,恐怕还另有隐情!

    潘绪忍住悲愤,摇摇道,“老臣无能,封锁全城连夜追查,仍找不出任何蛛丝马迹。老臣听闻将军正为台湾战事途径广东,这才赶来相求,希望锦衣卫能助老臣一臂之力,查出真凶!”

    朱青听后,沉吟片刻,他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可是潘绪之事也非同小可,如若坐视不管,恐怕前方打仗,后院起火,更是危上加危。

    “将军,我带几个兄弟留下来,一定帮巡抚大人揪出炸船凶手!”一名锦衣卫主动请缨。

    朱青立即摇头,“不妥,你一直负责与前方的联络,不能留下……”他寻思片刻,转向身边的张老大,“张大侠,恐怕此事要拜托诸位了!”

    张老大看着朱青的眼神,他深知此事重大,朱青临危授命,当然是信得过江南七侠,便点头应允,“将军放心,我和几位兄弟留下,助巡抚大人一臂之力。”说完,张老大立刻点名,“一三五,你们留下,其他人跟将军前往前方相助!”

    “是!大哥!”六侠齐声应道。

    朱青点点头,顿了顿,问道,“一三五可是大侠、三侠和五侠?”

    “正是。”

    朱青听后又寻思片刻,接着道,“这样,一三五七都留下,张七侠,你也留下,助诸位师兄之力!”

    “谨遵镇长号令!”张七侠持剑应道。

    这下,朱青总算稍许放心了,毕竟论侦查追踪,这里除了朱青自己,恐怕没有人比得上张七侠。留下下来,破案更有把握。

    “巡抚大人,前方战事紧急,我不能留下助你,不过江南七侠留四人相助,他们奉命助大人追查此事,定能有所斩获。”一经商定,朱青便通知潘绪。

    潘绪听说锦衣卫不能留下,虽然有些遗憾,不过也在情理之中,如果金门保不住,朝廷当真兵败如山了。而且,这江南七侠名动江湖,不出山则已,一出便如猛虎出笼,非同凡响。有江南四侠相助,潘绪信心倍增!

    “多谢将军,多谢诸位大侠!老臣跪求了!”潘绪说着,竟然真的猝然而跪,以表谢意。

    “巡抚大人快快请起!”朱青着急道,转而对张老大等四人令道,“你四人即刻转上巡抚大人的船,随他一同追查真凶!”

    “得令!”张老大率领三五七三侠正要从朱青的船跃过潘绪的船,张老七突然被朱青一把拉住。

    “将军?”张老七疑惑地回头。

    “一定要抓住真凶,追查幕后主使!”朱青沉沉道。

    张老七盯着朱青的眼神,这不仅仅是一位上司的命令,更是一位朋友的嘱托!

    “嗯!”张老七点点头,一跃跳到潘绪的船头上。

    “事不宜迟,我等去也,巡抚大人、诸位,拜托了!”朱青抱拳道别。

    “将军保重!等将军凯旋!”潘绪还礼道。

    然朱青的三艘大船已经重新杨帆起航,驶出了珠江口,消失在苍茫夜色之中。

第六百七十六章 筹谋() 


    让江南四侠留下帮助广东巡抚潘绪追查炸毁粮草辎重的凶手之后,朱青率领三艘大船连夜沿岸而上,赶往福建金门。

    而数日前已经接到朱青命令发兵南下的青龙门锦衣卫此时也正在赶往金门的路上。

    军情紧急,所有人都争分夺秒。

    而此时的郑家军大部,已经随着郑成功渡过台湾海峡,也正赶往金门。郑成功之所以离开台湾,正是因为朝廷钦差的死引发的一系列事端,郑成功既想要进京面圣,把台湾情况向朝廷汇报,又想早日救出朱青,以便早日联手抗击殖民者,当然,郑成功也在寻找一个坚固的大后方,金门,成为他的最佳选择。

    只是,万万没想到,这一切还未等郑成功准备就绪,荷兰人就已经挑起战争!

    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荡了郑王府,郑王府主人,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被叛徒杀害,郑王府被荷兰人占领。

    消息传到郑成功耳边,郑成功悲愤难当,执意要返台攻打荷兰人,为父报仇。可是,郑军在台湾的势力一点点被荷兰殖民者蚕食,郑芝龙留下旧部郭怀一率众起义抗荷,终因势力悬殊,寡不敌众,很快被镇压下去,遭到殖民者残忍屠杀。

    荷兰殖民者的暴行激起台湾民众的反抗,郑芝龙旧部、荷兰翻译何斌寻机脱离荷兰人的控制,逃往大陆,向郑成功报信。何斌带来,除了台湾当时最新的战况,还带来了侵台殖民者的军事布防图。得到此图,郑军反攻台湾的胜算将大大增加,而失去此图,殖民者将面临猝不及防地反击。

    何斌和地图成为双方角逐的关键条件。何斌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

    可是,何斌至今下落不明,既已离开台湾,又未到达金门,最可能的下落便是在澎湖!

    澎湖不大,但如今战火纷飞,澎湖夹在中间,危机重重,非紧急情况及十足把握,岛上居民不敢露面,要想找到何斌,并非易事。

    郑成功已经派出两艘急行舰赶往澎湖,追寻何斌下落,可是,都有去无回。

    正当郑成功要派出第三只急行舰出海的时候,青龙门的“青龙号”于第二天的傍晚时分赶到了金门!

    “青龙号”的到来,让郑成功获知朱青的消息,得知朱青正从两广赶过来,郑成功既激动又着急。

    海峡对岸炮声不断,每一刻都有起义军站起来又倒下去,郑成功的悲愤已经从家恨升级为国仇,台湾民众的安危一天天牵动着郑成功的心。

    好在第三天凌晨,三艘从广东方向驶来的大船在逆风的情况下挺进金门湾。船头上挂着大面旗帜,绣着青龙图案。

    “青龙来也!”郑成功在码头迎接,放眼望去,欣喜若狂。

    而看到金门湾上的郑军,朱青心急如焚,荷兰人已经开战,而肩负保岛卫国使命的郑成功此时竟然出现在金门,这也就意味着,台湾战况不容乐观。

    “朱兄,总算把你给盼来了!”船刚停稳,郑成功便迫不及待地向前迎接。

    “郑兄,岛上炮火连连,你却为何在此,不是说等我赴台,与你共同抗敌的吗?”或许郑成功情有可原,可是当朱青见到郑成功的时候,仍是不免斥责,毕竟他心里非常明白,击退荷兰人,非郑成功不可!这也正是当初朱青力保郑氏父子返回台湾镇守宝岛的重要原因。

    郑成功自知战略失误,不该率部离台,面对朱青的质问,自然心有歉疚,摇摇头道,“在下之过,不该擅离职守,以致今日岛失家亡,黎民受苦……”郑成功应道,不禁悲怆。

    陈圆圆见状,便从旁劝说朱青,毕竟事已至此,怪罪依然无益,唯有平静下来,商讨对策,才有可能亡羊补牢。

    好在郑成功与陈圆圆也早在川地之时相识,陈圆圆从中调和,朱青和郑成功这才渐渐平静下来。

    “好了,事已至此,朱兄不必过于自责,郑王府之遭遇,朱青深感痛心,望兄弟节哀。”朱青冷静下来,拍了拍郑成功的肩膀,两人相视点点头,再度携手。

    朱青随郑成功进入进门行营,郑成功向朱青介绍了前些天岛上传来的情况。朱青对战局有了初步了解。

    但对于台湾的了解,朱青自然不比郑成功,如果说有和优势,便是他从21世纪带过来的关于那场战争的一些了解,虽然历史与如今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战局发展大致一致。

    “如果能拿到荷兰人的工事布防图,对我们则非常有利,简直是事半功倍!”朱青粗略看了郑成功带来的地图,又在其上面加注了所有人都未曾见过的主要据点。最后才一拳捶在图上,叹息道。

    郑成功一听,脸上果然露出喜色,因为他的对策与朱青可说是不谋而合,都把登台的关键条件放在布防图上。

    “据可靠情报,家父旧部、以前荷兰人翻译官何斌已经带着这张图离岛而出。只是,如今下落不明。”郑成功汇报道。

    朱青一听,眼前一亮,“为何不派人去找?”

    “启禀将军,少将军已然派出两批人马两艘急行舰出海搜寻,可是……都是有去无回……”郑成功的副将郑宣答道。

    朱青疑惑地看着郑成功,郑成功无奈地点点头,“都怪我,事先没有想到,在澎湖的设防太过薄弱,想必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