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锦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代锦衣-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清军的后头部队得令当即打开城门!可是,迎接他们的简直就是一扇地狱之门!

    随着城门打开,门外突然涌入一大片明军!正是良山和李自成率领地开封军!但是这一回打头阵的,确是一群狼!

    “狼来了!”开门地清军顿时陷入一片恐慌,纷纷散逃。

    怎么会有狼?!当然是曹化淳从天狼峡谷带过来的那百余头战狼!此时在曹化淳地笛声中向清军疯狂扑咬。

    “嗖呲”一支羽箭从乱军中朝城门射了出来!一匹狼顿时中箭倒地!

    “我们是草原上地勇士,与狼共舞,何时惧怕过狼?!”多尔衮手里握着一把弓弩,恶狠狠地盯着狼群叫道。

    在多尔衮的指引下,弓箭手纷纷朝狼群射发羽箭。曹化淳赶紧鸣笛退狼群。可惜,为时已晚,在清军的铁骑下,仅有不到二十头战狼逃过清军的羽箭,逃出城门外。

    “关门!”多尔衮大怒,刚刚开启的生命之门又轰然关上!

    “青龙!本王知道你有援军,但是,你援军再多也多不过我三十余万大军!大不了玉石俱焚!”背腹受敌的多尔衮愤怒到了极点,但是此时地多尔衮才是最可怕地,因为他手中只有这么多牌了,他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他非常有信心与明朝决一死战。但是从这一声叫嚣中,朱青也隐约听出了多尔衮恐惧的心理。

    “将军!多尔衮已经退无可退了……”一名明将先锋兴奋道。

    朱青却是摇摇头,他看了看残败不堪的城池和疲惫不堪的将士们,他心中突然升起一个念头,思量再三,朱青咬牙应道,多尔衮,实不相瞒,你的山海关十万大军、你派去追杀我的十万大军,还有放在西郊的三万大军都已经被我明军消灭了,你已经没有援军!你说的没错,我们地损失也不小。所以……”朱青顿了顿,终于还是说出了那句话,“或许我们应该停下来好好谈谈!”

    朱青此话一出,城门上下震惊不已,本坐在内堂督战的崇祯这时也坐不住,跑出来质问道,“你说什么?你想求和?朕告诉你,大明从不求和!从不!”崇祯大怒。

    杀风等将领赶紧下跪,“皇上息怒!”

    说着,杀风瞥了一眼朱青,也有点不解地摇摇头,似乎还有点恨铁不成钢,其余地将士一听,往日毒朱青那股钦佩之情顿时消失,取而代之地是愤怒和鄙视!

    只有朱青的那几个兄弟沉默不已,他们不知道自己地青龙大哥为何做出这个决定,但是他们相信,朱青自有他的道理。

    “青龙……”

    “大哥……”

    朱雀等人静静地看着他,眼神中是不变的支持!

    “反了反了,简直反了!来人,把这几个叛将给朕抓起来!”崇祯看着玄武等人站在朱青一边,愤怒令道。

    大内虽然为难,但也在柳清风地默许下控制了玄武等人。

    “议和不丢人,怕死逃命才丢人!”朱青紧紧盯着崇祯地眼睛,果然这个国家地君主和将士还保留着一颗以死报国的决心。但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朱青不知道该替他们高兴还是感到悲哀!

    即便是有援军,明军的兵力跟清军仍有差距,而且,火器已经没有任何优势,更可怕的是,多尔衮地怒气已经到达顶点,从刚才一仗来看,即便是打得没有章法,但是清军仍把明军打得难以招架,如果不是朱青直奔多尔衮而去,恐怕杀红了眼的清军此刻已经踏入太和殿!何况,朱青知道历史上那个不议和地大明最终的结局,时代不同了,环境也不同了,朱青不想让历史重演。

    “你信不信朕现在就能砍了你?”崇祯知道朱青话中有话,暗指他前夜逃到煤山自杀一事。

    “我朱青一介武夫,死不足惜,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是,大明不同,这一战败了就什么都没有了!”面对崇祯的龙颜大怒,朱青没有丝毫躲避。

    这一句,说得崇祯无言以对,他开始学会思考。

    “议和不是认怂,是公平的谈判,何况,我们手中还有一份重要地砝码!”朱青见崇祯已经有所动摇,便趁热打铁道,暗示手中还有福临和大玉儿这两个重要的人质!

    “只要不辱国威,朕……”崇祯并非糊涂昏君,这个道理他还是能想得通的,尤其是在朱青提醒之下,他对议和还是有信心的。

    “青龙!你这是在求和吗?哈哈哈!”多尔衮你突然大笑一问。

    这笑声让明军将士恨得咬牙切齿。

    朱青倒是镇定,他朝城下望了望,迎应了一声,“不是求和,是议和,双方公平谈判,我给你十个数的时间,十个数之后,你若不谈,我就发兵!”

    朱青的话不但让多尔衮吃惊,也让明军将士们吃惊,这一下他们知道朱青并非怕死,而是另有打算!

    “好!朕答应跟多尔衮谈一谈!”崇祯看着朱青坚定的神色,终于点头应允,挥手让大内松开玄武等人!

    “多尔衮想不想谈还尚未可知呢!”朱青轻笑一声,这里太多的人都把多尔衮想得太简单了,以为短暂的胜利就可以不把多尔衮放在眼里!长久以来的帝国信心过度膨胀,才导致了大明今天这个局面。

    崇祯一听,尴尬地看了朱青一眼。他想起自己煤山上的自毁之举,似乎渐渐能体会朱青这一句话的分量。

    “十、九、八……”朱青开始数数了,不管怎么样,他都不能让多尔衮看出大明地虚弱。

    城下地清军也开始骚动,他们纷纷往后望去,他们的命运掌握在多尔衮手中,议和就能减少伤亡,战就会有死伤!

    “亲王,不必在乎青龙地奸计,我们兵力远在明军之上,只要稍加布阵攻击,定能拿下紫禁城,入主中原!”尚可喜进言道,他早已经看出明军的疲态,即便是有援军,战斗力也不在清军之上!

    “对啊亲王,不能谈!”

    “我们好不容易打到北京,不能谈啊!”

    ……

    满清将领也纷纷劝道。

    多尔衮却一言不发,他听着朱青读数,脑袋在飞速的运转,如果是崇祯求和,那他断然可以置之不理嗷,毕竟那是一个末代皇帝的苟且!但是青龙不一样!这名屡挫败自己的明朝锦衣卫为什么突然开口要谈?!难道是怕死吗?

    “不,青龙不会怕死!”多尔衮嘀咕道。

    “亲王?”尚可喜等人不知道多尔衮在想些什么,试探一问。

    “三、二、一……”朱青已经数完十个数,只要他的手已落下,明军将会再一次发起攻击!

    “我谈!”就在朱青即将挥手的时候,多二姑人突然抬头朝城门上大喊一声!

    整个紫禁城顿时安静下来!

    “好!双方列阵午门,开始议和!”朱青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大喝一声!

    一场决定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宿命的谈判在午门拉开序幕!

第四百五十三章 谈判像谈天() 
双方打到最后两败俱伤,对于多尔衮来说,这三四十万人几乎已经是他的家底了,就算打下北京城,恐怕也很难守得住,中原还有许多分散势力都对崇祯的皇位虎视眈眈,难保不出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况。崇祯也面临着相同的情况,如今能支援北京的明军不过二十万人,这一张即便守得住,也面临着国内其他势力的趁火打劫。双方都不想让革命的胜利果实被人盗取了,权衡之下,决定谈判。

    谈判地就在午门广场。为了以防对方使诈,都没有上谈判桌,一个在城上,一个在城下,隔着一个大广场就开始弹了。

    按照多尔衮的要求,明军放弃端门外面的围堵,将城门外的十万开封援军调到城里来,将退路给清军让出来!这可以说是一个示弱的条件,朱青没有理由不答应。

    于是,端门外的十开封军在主将良山和闯王李自成的带领下,兵分两路,从皇城两侧的各带五万兵马入城,将端门让给多尔衮。

    有了退路,又见明军此刻都几乎集结在城内,放眼望去,不过二十余万人,多尔衮心中便更有底气。

    “好了,青龙,怎么谈?说吧,是你跟本王谈还是你们的皇帝崇祯出来跟本王谈?”多尔衮打开大军身后的端门,派人在端门广场上守住退路,然后将三十万大军列在午门广场上,做出十足的阵势,三十万八旗铁骑往午门广场上这么一摆,却是也够阵势。崇祯等人看到此等场面,不由得心中倒吸一口凉气,这要真打起来,还真没有把握啊!

    多尔衮已经表态了,崇祯这会儿在不露面,恐怕就大杀士气了。在大内的护卫下,崇祯从内堂走了出来,来到城门上,他看了朱青一眼,朱青对他点点头,这个动作让崇祯有了底气。

    “不过一个和谈,何须朕出手?朕就让我朝大将青龙将军跟你谈!”崇祯毕竟是九五之尊,这样的场合,装也要装得像一点才行。

    多尔衮一听,轻蔑一笑,或许别人觉得崇祯的话很有魄力,但是在他多尔衮看来,崇祯不过是在虚张声势,他明显从崇祯的语气中听到一丝丝的不自信!然而将才如多尔衮,没有必要在这样的小节上跟崇祯纠缠,只要谈判能为满清争取最大利益,这才是多尔衮关心的。

    “好!我就爱跟有能力的人说话。青龙,这广场不下百米,你我相隔甚远,说话是能听到,可是空口无凭,如何是好啊?”多尔衮稳坐军前的太师椅上,数顶这样伞立于军前,看去却有几分皇帝狩猎之像,一看就是人中龙凤。

    “好说。派信使一来费事,二来恐怕你我都不会轻易相信,这样,拟定之事,绑于箭上,射箭传书,如何?”朱青朗声应道,众人一听,无不吃惊,射箭传书虽然有用,但是却太过危险,双方首领谈判时就在军前,要是有个万一,那还了得?

    于是双方的将领纷纷反对,明军担心皇帝的安危,要是派人格挡或者不路面又太让鞑子看笑话,便纷纷建议朱青另想它法。清军那边尚可喜等人也极力劝阻多尔衮,说锦衣卫乃武功高手,射术不可小觑,亲王不能大意啊!

    但是显然,旁人的担心是多余的,朱青和多尔衮相视片刻,都轻笑地摇摇头。

    “射箭传书,此法甚好!就这么办!说吧,谈什么?”多尔衮果然很爽快地答应了朱青的提议。

    正当朱青准备将拟好的条件传达时,城门上突然上来一拨人,原来是良山和闯王李自成他们安顿好兵马后前来面圣。

    “末将救驾来迟,请皇上恕罪!”良山和李自成等人拜见崇祯,李自成估计因为山海关逃逸一事,此刻不敢抬头与崇祯对视,想来也是悲催,本来是他李闯王打进北京,将皇帝赶下台逼死的,没想到被锦衣卫前前后后数月的捣鼓,竟然招了安,还分了兵权,手中没兵,腰杆不硬,一代闯王李自成此刻也只能屈居人下!

    “好了,都起来吧,诸位将士能记得朕,不远千里赶来帮朕,朕已经感激不尽了,闯王,起来吧,事已至此,朕不怪你!”崇祯说着,竟亲自向前将李自成等人扶起来!

    双方打到最后两败俱伤,对于多尔衮来说,这三四十万人几乎已经是他的家底了,就算打下北京城,恐怕也很难守得住,中原还有许多分散势力都对崇祯的皇位虎视眈眈,难保不出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况。崇祯也面临着相同的情况,如今能支援北京的明军不过二十万人,这一张即便守得住,也面临着国内其他势力的趁火打劫。双方都不想让革命的胜利果实被人盗取了,权衡之下,决定谈判。

    谈判地就在午门广场。为了以防对方使诈,都没有上谈判桌,一个在城上,一个在城下,隔着一个大广场就开始弹了。

    按照多尔衮的要求,明军放弃端门外面的围堵,将城门外的十万开封援军调到城里来,将退路给清军让出来!这可以说是一个示弱的条件,朱青没有理由不答应。

    于是,端门外的十开封军在主将良山和闯王李自成的带领下,兵分两路,从皇城两侧的各带五万兵马入城,将端门让给多尔衮。

    有了退路,又见明军此刻都几乎集结在城内,放眼望去,不过二十余万人,多尔衮心中便更有底气。

    “好了,青龙,怎么谈?说吧,是你跟本王谈还是你们的皇帝崇祯出来跟本王谈?”多尔衮打开大军身后的端门,派人在端门广场上守住退路,然后将三十万大军列在午门广场上,做出十足的阵势,三十万八旗铁骑往午门广场上这么一摆,却是也够阵势。崇祯等人看到此等场面,不由得心中倒吸一口凉气,这要真打起来,还真没有把握啊!

    多尔衮已经表态了,崇祯这会儿在不露面,恐怕就大杀士气了。在大内的护卫下,崇祯从内堂走了出来,来到城门上,他看了朱青一眼,朱青对他点点头,这个动作让崇祯有了底气。

    “不过一个和谈,何须朕出手?朕就让我朝大将青龙将军跟你谈!”崇祯毕竟是九五之尊,这样的场合,装也要装得像一点才行。

    多尔衮一听,轻蔑一笑,或许别人觉得崇祯的话很有魄力,但是在他多尔衮看来,崇祯不过是在虚张声势,他明显从崇祯的语气中听到一丝丝的不自信!然而将才如多尔衮,没有必要在这样的小节上跟崇祯纠缠,只要谈判能为满清争取最大利益,这才是多尔衮关心的。

    “好!我就爱跟有能力的人说话。青龙,这广场不下百米,你我相隔甚远,说话是能听到,可是空口无凭,如何是好啊?”多尔衮稳坐军前的太师椅上,数顶这样伞立于军前,看去却有几分皇帝狩猎之像,一看就是人中龙凤。

    “好说。派信使一来费事,二来恐怕你我都不会轻易相信,这样,拟定之事,绑于箭上,射箭传书,如何?”朱青朗声应道,众人一听,无不吃惊,射箭传书虽然有用,但是却太过危险,双方首领谈判时就在军前,要是有个万一,那还了得?

    于是双方的将领纷纷反对,明军担心皇帝的安危,要是派人格挡或者不路面又太让鞑子看笑话,便纷纷建议朱青另想它法。清军那边尚可喜等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