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奇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奇公子- 第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提拔陆儁出任左中郎将,只是因为忌惮自己父子手中握着的兵权!

    想想身为右中郎将的董承,此番跟随朝廷大军南征蛮夷,先前还有些许功劳,在捷报上频频传名,可越到后来,南征大军传来的捷报越来越多,可董承的名字却越来越不显眼,在宦海沉浮了一辈子的陆康自然一眼就看了出来,董承手下的西凉人马,分明就是朝廷大军的炮灰!

    恐怕不止董承看了出来,朝中公卿恐怕鲜有不明白其中内幕的,可明白归明白,又有谁敢跟天子说?恐怕如今也只有端坐明堂的那位小天子被蒙蔽在鼓掌之中,还眼巴巴的等着董承建功立业替自己扬眉吐气呢!

    陆康心中清楚,若是之前刘奇将自己的儿子陆儁捧高,是对自己父子心存防范,毕竟如今天下混乱,若是京都之中稍有兵马异动,恐怕闹腾出来的事情就不是一星半点了!此番刘奇举荐陆儁前去庐江任职,虽然有调离陆儁之嫌,可在陆康看来,这才是陆家崛起的机会!

    陆康心中激动不已,可天子此番语气冰冷的开口询问,陆康心中清楚,天子是不想自家儿子前往庐江赴任,当下陆康面不改色的拱手道,“陛下,陆儁正是犬子,臣理当避嫌,不便置喙此事,全凭陛下做主!可大司马所言在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如今天下危亡全系于陛下一人之身!高义平既然能够完好维护陛下安危,想来是称职的!庐江一郡之地,可供选择的良才多了去了,可如今护佑陛下安危,又有谁能做的比高义平更好呢?还请陛下三思!”

    陆康言语虽然隐晦,可毕竟拂了自己的面子,天子心中郁气更甚,杨彪毫不犹豫的再次站了出来,“陛下,用兵之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高义平替陛下执掌禁宫,可以说是地利人和全部占据!同样的,陆儁先前久在庐江,熟悉庐江风土人情,地利人和全在陆儁之手,如今大司马所言,乃是上上之策,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如果说陆儁话语间避嫌,可杨彪一番言语,就将天子逼到了墙角,当下天子轻轻点头说道,“那就按照王兄的意思去办吧!”

    “擢鹰扬校尉文聘文仲业为庐江都督府左都督,擢左中郎将陆儁陆公英为庐江都督府右都督,共治庐江!”

    听着天子那有气无力的声音,朝中公卿都明白,如今朝堂上的局势已然是一面倒了,虽说有天子肆意妄为的意思在里边,可更重要的是,刘奇携大胜之势归来,意气风发,无人能够比拟,才是关键!

    刘奇毫无顾忌的开口说道,“陛下,此二人俱是武将,臣保举一人为庐江都督府长史,有此人在,定然可保庐江安稳!”

    天子强打起精神问道,“不指望熊意欲保举何人耶?是阎象?还是郭奉孝?或者说是杜伯侯?法孝直之辈?”

    听到天子语气中满是带刺的话语,刘奇心中多少有几分气愤,天子这是打算撕破脸了啊!可想到如今俱是,刘奇当下面色丝毫不变,笑意吟吟的说道,“这些人都是我大汉英才!臣以为陛下专心国事,对这些逸才闲士没有了解呢!不曾想陛下对这些人也都是了然于胸!”

    刘奇顿了顿说道,“臣今日保举之人,亦是我大汉忠良,此人乃是淮南成德人士,姓刘名晔字子扬,乃是当年阜陵王刘延之后,此人天资绝伦,有王佐之才,臣偶闻之,今日保举此人,为我大汉效劳,免得旁人小觑我大汉宗室!虽说此人无甚从政经历,可如今天下不靖,正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还请陛下决断!”

    刘奇如此威逼,天子心中那里快活的起来,可就连两位都督都按照刘奇的意思去办了,如今这长史之位,放到庙堂之上讨论,多多少少有些小题大做,不合时宜!

    可刘奇正是要借此试探天子的心思,朝中公卿一个个心中虽有不快,可谁人胆敢声张?如今正是刘奇如日中天之时,谁上去给刘奇找不痛快,那是自己嫌命长了!

    天子当下颔首道,“既然此人乃是我大汉宗室,此事就值得一议了!”

    旋即天子将目光投向了刘表,心中冷哼一声到,既然你们父子不让朕好过,那朕不好好折腾折腾你们父子,你们还真当真是吃素的不成?

    天子沉声问道,“皇叔,你身为宗正,想来对我大汉宗室多少有几分了解,不知你觉得刘晔刘子扬此人如何?”

    刘表看着天子的模样,心中清楚,这是自家儿子的手段,让这位不快活了,现在这位要将气撒在自己身上,刘表心中对天子的不屑之意更浓,虽说自己和自家儿子比起来手段有所不如,可官场之上的隐忍刘表还是懂得几分的,如何会被天子吓住?

    当下刘表侃侃而谈道,“陛下,刘晔刘子扬,乃是阜陵王之后,其父刘普,也薄有名声,若是陛下想要深究,回头臣就将他们这一系的族谱宗牒送上,以供陛下查阅!”

    听到刘表的话,天子的脸都黑了下来,天子没想到,这父子二人都腹黑如此,天子翻越一系宗牒,那就代表着一个信号,这一系包藏祸心,到时候要是传了出去,刘晔还不和自己这天子离心离德?

    当下天子带着一抹不满说道,“既然皇叔知晓此人才名,那想来此人也有几分真才实学,那庐江都督府长史就由此人担任吧!”

    skbshge

第566章 突如其来的封王之议() 
刘奇脸上笑意更深,“陛下,此番征讨袁术逆贼,汝南都尉张翼德功劳甚大,臣保举汝南都尉张翼德为酒泉太守,有此人在西北,定然能平定西北边患!”

    听到刘奇的话,天子有些愣住了,先前刘奇保举刘备为交州牧,在自己看来,张飞定然会随着刘备前往交州,可没想到刘奇却玩了这一手,刘备的两名兄弟自己也薄有耳闻,要是少了张飞,刘备就要少了一只臂膀!

    可想到六七连番做套设计自己,刘奇心中已然有几分心惊,此番刘奇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打算等自己跳坑?天子没有一点眉目,若是说刘奇的人和朝中公卿,天子还能看出来些许眉目,可如今说道张飞,天子那里有什么眉目,当下颔首道,“那就依照王兄的意思去办吧!”

    刘奇点头没有说话,天子却唯恐刘奇生变,当下笑着说道,“王兄,既然文仲业和陆公英二位俊才外放,那就不宜再担任南郡校尉之职,毕竟朝廷兵马和地方兵马不同,若是有所变动,那很正常,可若是二者兼任,恐怕生出祸乱,王兄,你看我等今日是不是议一议这左中郎将和鹰扬校尉的人选?”

    贾诩突兀出言道,“陛下,此番征讨袁术乱党逆贼,大司马可以说是首功,臣为大司马请功,请陛下封大司马为汉中王!”

    汉中王?不单单是天子,就连刘奇也被吓了一大跳,汉中王这个封号可不是轻易能敕封的,身为大汉臣子,谁不清楚,汉中乃是汉室的发源地,当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中王,困守汉中,后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同项羽一决雌雄,进封汉王,这才有了大汉!

    今日贾诩突兀出言,却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看到无人言语,贾诩自顾自的说道,“之前陛下想敕封大司马为楚王,可大司马言说楚地广袤,非一州之地可止,纵观我大汉立国以来,如今最大的王侯也不过占据一郡之地,大司马自忖不敢僭越!

    臣和几位同僚思虑良久,决定为大司马请功,请陛下拜大司马为汉中王,还请陛下三思!”

    大鸿胪祝龟上前一步,带着几分浓郁的巴蜀腔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光禄勋所言甚是,臣附议,请陛下拜大司马为汉中王!”

    大司农庞德公颤颤巍巍的拱手道,“陛下,大司马与我大汉社稷而言,功在千秋,无人能及!倘无大司马力挽狂澜,如今朝堂恐怕还陷于贼人之手!哪里会有如今三军之地百姓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以大司马功勋,陛下拜大司马为楚王是足够了,可大司马为我大汉社稷着想,不肯僭越祖制!如今拜大司马为汉中王,乃是民心所向,还请陛下三思!”

    黄承彦紧随其后,“陛下,臣说不出什么高言大义,可臣久居荆州,对荆州的变化还是能看出来的,当年臣年轻之时也曾游历南阳,当时南阳尚且算是富庶之地,可依旧是豪强恃强凌弱,横行不法,百姓面如菜色,稍有不慎便要殒命!等到年逢饥馑之时,流民不知凡几,饿殍遍地也是常态!

    可如今大司马鼎弊革新,看似邢典甚重,可实际上对百姓却是优渥不少!最少百姓安居乐业,寒有避风之所,饥有果腹之食!之前荆州也是遭受水患,可精打细算之下,府库尚且薄有盈余,百姓也无有流亡之患!

    单单看这新都镇平,当年营建新都之时,只考虑到此地合适,至于交通发达,有关隘险要之地可守,都远远比不上关中、洛阳二地!可这京都营建到如今才有几年?如今镇平已然是我大汉最为繁华之所!当年长安、洛阳虽然宏大,却也比不得镇平繁华!

    此中功劳,皆是大司马之功!大司马治政能爱民恤物,百姓无不拥戴,治军能克敌制胜,将士无不用命,如今又一一人之力,挽救我大汉于将倾,此中功劳,不言而喻!臣请陛下明鉴,臣将作大匠黄承彦,叩请陛下拜大司马为汉中王!”

    廷尉法衍带着几分淡然开口说道,“陛下,正所谓吏治还是人治,上行下效,其身正,则不令自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自从大司马统率朝纲以来,我大汉一扫往日吏治败坏之状况,贪官污吏不敢露头,就连益州那些自身有问题的官吏,为了不被大司马惩处,竟然胆敢勾连南蛮造反,足见大司马威名,更何况自从大司马鼎革以来,荆州治下作奸犯科之辈,日益减少,此中虽然看似小事,可从侧面证实了大司马的功劳!还请陛下明鉴!臣廷尉法衍法季谋,叩请陛下拜大司马为汉中王!”

    眼看众人表态,身为百官之首的杨彪心中明白,当下正是自己洗清自己嫌疑,将杨氏从袁术造反的泥潭中摘出来的好时机,当下杨彪出言道,“陛下,大司马南征北战,战功赫赫,暂且不一一表功,单凭大司马治军练兵,之前我大汉官军在如何军纪严明,也免不了劫掠欺压之事发生,可如今在大司马的统领下,王师所过,百姓箪食壶浆以迎!军伍士卒,对百姓秋毫无犯!单凭此绝世之举,大司马也当得上这汉中王的名头!臣太尉杨彪杨文先,以我大汉煌煌赤诚之心,口请陛下拜大司马为汉中王,以堵天下悠悠之口,免得旁人言说陛下对大司马有偏见,有功不赏!还请陛下明鉴!”

    此刻司空赵温发现,自己似乎成了孤家寡人,本以为和刘奇虚以为蛇,等到汉室南迁,自己凭着官职就能游刃有余,置身事外,左右逢源为自己擢取利益,可刘奇对朝堂的掌控,让赵温还没来得及向刘奇倒戈,其他人就全部已经妥协,只剩下自己孤家寡人一个!

    赵温明白,这个时候要是自己再不表态,恐怕下一个步淳于嘉后尘的就是自己了!淳于嘉名望不小,却也迂腐的很,本来就是被李傕等人推上高位的腐儒,可等到了京都之中,平日里总爱拿着鸡毛当令剑,仗着自己的身份肆无忌惮,还不是被人算计身死名灭?

    当下赵温大袖一甩,带着几分从容拱手道,“陛下,以往营建之事,民怨沸腾,百姓苦不堪言,可如今大司马以工代赈以法出来,将朝廷用来赈济的钱粮用到以工代赈上,百姓一个个意气风发,兴致高涨,在城池修补营建上,较之以往要好上不少!响箭兴修水利,百姓一个个也都奋勇而行,正是大司马重视水利工程,以工代赈救济灾民的同时,让他们出力修建水利,才让荆州在大灾面前无甚大变,以极快的速度恢复生产,如此浩大的工程,却在不声不响间就完成了!此乃千秋万古之盛事!以小见大,单单这以工代赈,就让百姓受益如此,足见大司马文武双全,为我大汉振兴不遗余力!臣窃以为,今日拜大司马为汉中王,乃是民心所向,还请陛下三思!”

    太常士孙瑞这油滑的家伙,毫不犹豫的就上前去锦上添花,到了他们这一步,要是再看不轻俱是,那可真是白瞎了大半辈子在官场上的混迹,此刻支持刘奇,若是日后刘奇更进一步,自己等人便是从龙之臣,今日扶龙之功,刘奇定然不会忘记这份恩情!

    士孙瑞心中清楚,此番贾诩出面,等到日后刘奇更进一步,那贾诩便是心腹之中的心腹,毕竟这家伙才是扶龙的第一号人,更别说这家伙本来就是刘奇的心腹,日后这家伙要是不犯什么大错,那一个三公之位是少不了的,就算这家伙和自己等人年纪相若,坚持不到那个时候,可给子孙后代保三世富贵定然没什么问题!

    士孙瑞带着几分老态开口道,“陛下,单单大司马下令营建的黑白学宫,如今学子便不知凡几,年长者如今已然在州郡为吏,各个以大司马为楷模,清廉爱民,务实强硬,更何况还有更多良才即将出仕,日后有人定然能成为我大汉官吏中的栋梁之才,若没有黑白学宫,那吏治败坏,真应了坊间那句传言!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高弟良将怯如鸡,寒素清白浊如泥!如今民心可用,皆赖黑白学宫之功,较之孔圣人授徒三千,亦可堪一比!臣叩请陛下,念大司马劳苦功高,拜大司马为汉中王。若陛下拒之,臣等自忖较之大司马,尸位素餐,请辞官归隐田园,让位于贤良之才!”

    士孙瑞不愧是混迹官场良久的老狐狸,一番话,说的是滴水不漏,既告诉了天子,如今朝中官吏大都是刘奇的人,胳膊扭不过大腿,劝天子认命!另一方面,又隐隐威胁天子,刘奇功勋昭著,若是不能封赏,恐怕会寒了立下功劳之人的心,到时候人心散去,朝堂上没有可用之才,一个天子也支撑不起来偌大个朝廷行事!

    天子心中微微一动,将目光投向了其余未曾发话的众人,“诸卿以为如何?今日畅所欲言,无须顾忌太多,朕听问,大司马曾言,理越辩越明,朕细细思虑,深以为然!不知王兄以为如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