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奇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奇公子-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主公……”贾诩揪了揪胡须,一脸淡然的看向刘奇。

    刘奇开口说道,“等……等到今岁秋收,志才身上的伤好了,再决定动不动,攘外必先安内,等到解决了刘虞和刘宠的问题,本侯才能更进一步,掌控大局行事,如今,还是要以不变应万变。”

    戏志才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相对于这些来说,主公如今先发展内政,储备人才,以静制动,才是正道。”

    郭嘉丝毫不觉意外,咧了咧嘴问道,“如今大好时机,主公就不打算针对道门、儒门做一些别的事情了?”

    刘奇语气中带着几分冷冽说道,“今岁要做的,是要将税赋律令贯彻执行下去,其次,是要将重心放到蜀中,让益州和荆州一样,要不然,等到进军中原之时,后院失火,这可不是本侯希望看到的。”

    贾诩再次揪了揪胡须开口说道,“主公今日将我等召集起来,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的吧!”

    刘奇面色有些严峻,“今日之议,事关我大汉千秋大计,本侯不得不慎重。”

    随后刘奇面带忧虑的开口,“我大汉官员选拔,大抵可以分为察举制和任子制,当然,之前两位天子卖官鬻爵的行为,也可以勉强称之为赀选制,除却辞官归野的贤才和声名显赫的隐士,才有公车特召之权,等到征召之时,已是垂垂老矣,又能为我大汉效力多少年?

    赀选制本就是花钱买官,本身就是一种不正之风,想要让这些人在任上有所作为,洁身自好,几乎没有可能,花钱买的官,这些人要是不贪赃枉法想办法将花费的钱财赚回来,几乎没有可能。

    至于任子制,最初是凡两千石以上官员,到今日已经是公卿、校尉、尚书及以上,凡任满三年,皆可保举子孙一人为舍人、郎官,都是宫中属官,说不得哪日就能一步登天。”

    刘奇苦笑一声继续开口道,“至于察举制,不管是郡举孝廉入朝为郎,还是州举茂才出任县令,或是底层吏员升迁的察廉,出发点或许是好的,纵使圣人也有远近。亲疏,更何况品行不一的官员呢?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加上天子赀选之举,上行下效,到现在,我大汉的官吏选拔,已经沦为世家豪族之间的游戏,本侯曾闻有童谣言: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弟良将怯如鸡。如此下去,吏治败坏,若不根治,纵使本侯平定了我大汉,朝廷摇摇欲坠,又能坚持几年呢?”

    之前刘奇和几人多多少少也提过选官制度之事,此刻刘奇再次提起,几人心已经悬了起来,他们都明白,这事情一旦传扬出去,等于是引爆了一颗定时炸弹,将刘奇推到了风口浪尖。

    戏志才缓缓开口说道,“主公,此时说此事,无异于烈火烹油,搅动的京中不安宁啊!主公三思。”

    刘奇嘴角裂开一丝笑意,最后开口说道,“本侯打算现在先实施分科选吏,先从底层吏员做起,分科考核取士,优者擢升,末者辞退,凡县丞主政事调配,考核以政事策论为主,朝廷律法律令为辅,凡县尉主治安、捕盗、水火之事,考核以相应律令为主,改整、治理、巡查等手段策略所行为辅。

    凡仓吏、簿员掌府库钱财粮草之事者,以术数考核为主,支出入记载管理,仓中物品存放、防火防潮防盗等记录处置措施为辅。凡掌文书之令史吏员,以文才、书写考核为主,存放、管理为辅。凡典狱、文无害等掌诉讼冤情之吏,以朝廷律令考核为主,尽量坐到按律处置,凡监三年者不得监两年,凡当斩首者不得流放。

    至于厩驺、治狱吏、游檄等吏员,也要按照相应律令处置考核,尽量做到良才得以用,庸才得以去,肃清朝廷吏治,以小见大,自下而上,到时候有吏员支持,已经断了世家大族一半的根基,世家大族纵使不愿,也多多少少得退上一步。”

    郭嘉插言道,“主公,此举不错,可主公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将科举之事抛出来。”

    “嘿嘿!”刘奇冷笑一声,“不,本侯没打算现在就实施,但是时候将这件事公诸于众了。年后就是武举,本侯思虑良久,干脆在武举之后将各郡县中吏员处置一番,肃清吏治。科举抛出来,不过是预热而已,现在反对,等到时日良久,世家大族也只能服软。”

    戏志才蹙眉良久,听到刘奇这话,这才展开眉头,含笑道,“这就是主公所说的温水煮青蛙?”

    刘奇点了点头,“志才,你现在就不要多想了,努力养伤,本侯还等着你养好伤,替本侯做事呢!”

    贾诩今天已经不知道揪了多少次胡子,听到戏志才说温水煮青蛙,贾诩身为刘奇心腹,对于刘奇所说的温水煮青蛙之事也有所耳闻,这才反应过来,刘奇做事环环相扣,定然有后续的手段。

    想到此举提出来定然要遭到天下士族和朝中公卿百官的反对,那第一个提出此事的,定然要遭受各种打击,莫非,刘奇是想找个人背锅?再加上之前刘奇执意要迎天子入南阳,贾诩这才反应过来,刘奇的算计没有这么简单。

    贾诩怔怔看着刘奇,“主公莫非是想将此举交由天子处置?”

    刘奇笑眯眯的点了点头,“站在风口浪尖,猪都能飞起来,咱们这位小天子权欲之心既然这么重,处处提防本侯,那本侯不妨派人先泄点密给天子,看看天子能够收揽到几分人心,在朝中拉拢几个心腹。”

    听到刘奇的话,三人嘴角不由都流出一抹淡淡的阴笑,说起自家这主公,论起腹黑玩起阴谋诡计,似乎,着实是没人是自家主公的对手。

第402章 锦衣卫初露峥嵘() 
纵然镇平再乱,哪怕是那些销金窟冷清无人,可也有一处,人依然少不了,那就是坊市,再怎么着,这么大一座城市,百姓总要吃喝拉撒不是,就像后世网络上说的,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提前个两千年,可能这些东西单薄了些许,可柴米俗尘烟火之物,还是百姓不可或缺的东西。

    这几日里镇平城中的坊市虽然冷清了些许,可那也只是相对别日里的坊市而言,若是放到其他道路街道上,人依然不能算少。

    就在这人数不少的坊市中,一队身着锦袍,腰悬长刀的汉子,带着一股风从坊市中窜过,似乎要面对千军万马,又像是在追逐什么,弄的本来还算平静的坊市中扬起了一股浓浓的烟尘。

    两名年轻男子正从一家酒楼门前走出,就被这几近冲天的烟尘呛到了,似乎刚刚下肚的三两酒水给这年轻男子壮了三分胆气,一人张口就骂,“你们是……”

    嘴里刚刚吐出三个字,这男子就被身旁同行的另一名男子捂住了嘴,等到这队人马过去之后,那名男子才松开了捂着另一名男子的嘴,不待另一人发问,这名男子就破口大骂起来,“混蛋,你想死别连累我,那可是司隶校尉府的锦衣卫。”

    “锦衣卫就……”那男子带着几分骄纵准备开骂,说出四个字后喉咙就像被厉鬼扼住了一般,再也说不出一个字,他这才反应了过来,这些人,竟然是这几日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横行无忌的锦衣卫。

    在同伴戏谑的眼神中,这名男子嘟囔道,“锦衣卫就是了不起!”

    无极甄氏的布庄之中,由于布匹种类多,质量好,价格公道,每日都能吸引到大量的贵妇前来,纵然这两日城中纷乱,也丝毫打消不了这些贵妇出门来溜达溜达的心思。

    一声暴喝声从门外传来,“锦衣卫办事,闲杂人等,速速退让。”

    看着这一大票包围了甄氏布庄,这些贵妇人都还有些发懵,这是发生了何事?可再不济,这些人也都听过锦衣卫的威名,纵然有嚣张跋扈之辈,也不敢托大闹事。

    分开一条路将这些贵妇人放出去,偌大的商铺中登时冷清下来,商铺的掌柜急急忙忙的迎了上来,“官爷,不知道前来所为何事啊?”

    李锦衣站了出来,满是冷漠的开口问道,“你就是这家商铺的掌柜?”

    那掌柜带着满脸的谄笑凑了上来,“官爷,小的甄义,正是甄氏商铺的掌柜,不知官爷前来有什么事?”

    李锦衣摆了摆手说道,“那就好,来人,将甄氏商铺的所有人给本侯拿下,请到司隶校尉衙门中答话。”

    司隶衙门之中,扈瑁面容阴森的看着被送上来的甄义,指着一侧台上放着的人头,开口问道,“甄义,你可认识此人?”

    看到那人的容貌,甄义双目瞳孔微缩,随后带着几分决绝摇了摇头,“大人,小的,小的不认识此人。”

    扈瑁裂开嘴带着几分森然笑道,“甄义,你可要想清楚了再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在司隶校尉衙门中说谎,要是被老夫查实,那就是罪同犯首。”

    甄义目光轻轻闪烁,随后反而带着几分质问看向了扈瑁,“小人真的不认识此人。大人如此笃定,不知是打算栽赃陷害呢?还是准备对小人严刑逼供,屈打成招?”

    “嘿嘿!”扈瑁冷笑一声,“很好,很好!老夫好久没见过这么嘴硬的人了,只是老夫希望,等到老夫下次提审你的时候,你的嘴,还是这么硬。”

    “来人,将此人收押到狱中,提审下一位。”

    扈瑁的语气中多了一抹不在乎,对待这些被审讯的人的口气,如同对待鸡鸭猫狗一般随意,让甄义心头不由一揪,希望布庄中的下人不要走露风声,要不然,甄氏损失严重不说,自己,恐怕真的就完了。

    可想到袁绍不择手段的逼迫,和甄氏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甄义心中更加苦涩,甄义只能保佑,平平安安度过这一劫。

    接下来被押上来的是布庄的一名小厮,扈瑁没有再去注意那小厮,反而带着几分和颜悦色开口问道,“你可认识这人?这家伙意图行刺,现在竟然找不到身份,要是有人指认出来,朝廷予以嘉奖一万大钱呢!”

    那小厮目光闪烁,可想到在布庄中的待遇,当下摇了摇头,“不认识。”

    “带下去!”扈瑁随意的摆了摆手。

    第二个小厮被押送了上来,扈瑁问话的方式如出一辙,不过,那一万大钱的嘉奖,立刻翻倍变成了两万,可扈瑁还是没有问出来什么线索,扈瑁心中也有几分疑惑,这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甄氏就能将招揽的仆役下人收心到如此地步。

    可扈瑁更为赞同的还是刘奇的话,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利益解决不了的,只要投其所好,定然能有所收获,对于这些升斗小民而言,没有什么比赏银更来得直观了,现在这些小厮仆役不肯招供,无非是自己压上的利益筹码不够,所谓财帛动人心,扈瑁就不相信,面对如此多的钱财冲击,这些泥腿子能忍得住不动心。

    第三个小厮被押上来的时候,嘉奖已经从最初的一万大钱翻了三番,从一万大钱变成了三万大钱,可那名小厮还是没有露出一点准备招供的痕迹。

    终于,到了第五个小厮的时候,听到有五万大钱的嘉奖,那小厮眼中闪动着一种叫做贪婪的光芒,那小厮三下五除二的将事情倒豆子一般的招供了出来。

    扈瑁眼中闪过一道狡黠的笑意,“可有人能够为你做出佐证?”

    那小厮开口说道,“这家伙是年前跟从一个叫被称作惠公子的家伙,跟随商队从河北而来,前几日惠公子还带人在城中走动,可自从几日前城中戒严开始,那惠公子,似乎消失了一般。”

    听到这小厮误打误撞含糊不清的言语,扈瑁似乎觉得,自己隐隐抓住了什么线索,可还有几分理不清,扈瑁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没有多大变动,指了指死去那人的脑袋,开口询问道,“本官问的是,有谁能证明这家伙是呆在甄氏布庄当中的。”

    那小厮犹豫了好一会,脸上带着几分羞噪开口说道,“九娘应当知道,我记得前些时日,年节后坊市初开,掌柜的去请了几名花娘为惠公子助兴,小人记得是九娘陪这位过夜的。”

    “哦?”扈瑁上下打量了那小厮几眼,没想到一个布庄之中,还有这样的机灵之人,当下继续开口问道,“你所说的九娘是哪家花馆中的倌人?”

    扈瑁没有想到,这些人在镇平城中,还敢如此肆无忌惮,召支女助兴,同时也庆幸起来,正是有这群家伙肆无忌惮的行动,,才让自己有了破案的线索。

    那小厮摇了摇头说道,“大人,小的并不知道这九娘出自哪家花馆,不过,当时来的几人,似乎是暗地里的营生,并未在坊市中开门迎客,大人找一些偏门把式吏员打听打听,应当找得到,只要找到了人,小的就能认出来。”

    扈瑁点了点头,朝着左右掾吏吩咐道,“带这位小哥下去好生休息,将人给我保护好了,要是出了问题,本官为你等是问。”

    随后扈瑁朝着坐在侧位的云逸轻轻点了点头道,“云大人,还要劳烦你知会执金吾甘大人一声,然水府尹和杜镇平协作,尽快将这名唤作九娘的花娘给老夫找来。”

    等到云逸走出去,扈瑁这才神色肃穆的从腰间解下一枚腰牌,郑重交到了另一旁坐着的李锦衣手中,“李大人,还要劳烦你率人细细盘查甄氏布庄以及左近,这家伙既然说出来有个叫惠公子的率人前来,可今日带来的都是布庄的小厮仆役,并没有这些人的存在,至于追踪这些人的下落,还要劳烦李大人了。”

    李锦衣面无表情的接过腰牌,点了点头站起来道,“扈大人放心,为大司马排忧解难,是李锦衣分内之事。”

    看着李锦衣面无表情地离去,扈瑁心中疑惑重重,锦衣,锦衣,衣锦夜行,虽然不知道这家伙具体身份,自己打听起来,大司马帐下那些心腹也都对此人的身份讳莫如深,想来也绝非等闲,正所谓衣锦夜行,别看这家伙风光,可为了能够得到大司马重用,这家伙能够毁去面容,带着满面狰狞坐到真正的衣锦夜行,不露身份,由此足见,此人,也是个狼灭!

    一大票人马继续在城中奔行,冷清了好几日的青楼楚馆忽然就热闹了起来,不过涌进青楼楚馆的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