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奇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奇公子- 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奇无奈的揉了揉脑袋,叹了一口气问道,“玲儿,什么时间了?”

    “酉时三刻了!”诸葛玲俏生生的回答,随后望着刘奇紧皱的眉头说道,“夫君,就是思虑军国大事,也无需如此坐困愁城!集思广益、方才有解决之道,夫君帐下智谋之士不少,总能琢磨出来一些妙计。”

    “哎……”刘奇长叹一声,“玲儿,你说,是不是知道的越多,做起事来就越是束手束脚。”

    “当然不是啦!”诸葛玲毫不犹豫的打断了刘奇的思虑,“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无知,所以才无畏。知道的多了,自然能占据先手,作出合理的应对之策,无知固然精进勇猛,可要是错了,想改都难!”

    “哈哈哈!”刘奇放声大笑起来,腾地站了起来,一把搂住了诸葛玲,“玲儿,你真是我的贤内助。”

    骤然被刘奇抱住,诸葛玲脸上登时多了一抹羞怯,双臂轻抬,欲拒还迎,满是娇羞的说道,“夫君,先用饭再说。”

    刘奇压下心中骤解的愁云,朝着诸葛玲吩咐道,“玲儿,派人去传个口信,喊贾文和戏志才郭奉孝三人过来,就说本侯找他们有要事商议。”

    看到诸葛玲脸上那一抹失落,刘奇抬手在诸葛玲那翘挺的臀部拍了一巴掌,“快去,晚上在房中等我。”

    心结解开,刘奇也不再纠结,大口大口的吃起东西来,刘奇刚吃完饭,贾诩三人就联袂而至,刘奇当下毫不犹豫的命人将餐具收拾了,随后命令心腹在外把守,这才让三人坐了下来。

    贾诩脸上闪过一抹狡黠的笑意,“主公,可有收获。”

    刘奇点了点头说道,“自然是想通了,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如今有天子在手,我等又有何惧?无外乎另用天子合纵连横,总会将大汉这池水给搅浑了。”

    贾诩轻轻点头说道,“主公所言有理。主公定计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乃是主公平定天下的良策。如今天下,就属主公和袁绍所占领地为最,但是袁绍不通吏治,治下豪族横行,欺压百姓,河北纵然是富庶之地,被这样折腾几年,也难以修生养息,不足为虑。

    至于其他人,不管如何发展,不论是从人口上,还是从地域上,都差了主公一筹,等到大战将临,我军耗得起,他们不一定耗得起。

    最重要的是,天子如今在镇平,到时候一旦有事,天子下诏,他们听还是不听?到时候自有论处。”

    刘奇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些还都倒好,可如今袁本初上本,自请督河北军政要事,请封刘虞为燕王,吕奉先上本,自表请封为并州牧。曹孟德上表,自表请封为兖州牧,刘玄德上表,自表请封为徐州牧,陈王刘宠上表,自表请封为豫州牧,就连那笮融,都敢上表请封为白马侯,这些人,一个个都好大的野心,欺人太甚!”

    戏志才面色不虞,“笮融不过跳梁小丑,主公不必理会,可其余人,主公还需好生斟酌,定然要将这些事情处理好,如若不然,这天下局势,又要变了。”

    “啧啧!”刘奇匝了匝嘴,“袁术那蠢货,怎么还不疯狂,要是那家伙称帝,可以好好缓缓本侯的压力了,我已经派了术士前去,怎生到现在还毫无音讯。”

    郭嘉面上没有一丝表情,“主公,勿急!勿急!袁术现在称帝,还有点为时尚早,属下的谋划,是让道门和袁术搅在一起,到时候,诛灭袁术的同时,先将道门排挤在外,要不然,这些道门余孽藏在暗处使绊子,可没这么好处理。”

    看到贾诩面上镇定自若的神情,刘奇毫不犹豫的开口发问,“文和可有妙策?”

    贾诩揪了揪胡子说道,“主公何不抛砖引玉、杀鸡儆猴,到时候顺带着看一看,哪些猴子比较听话。”

    刘奇斜眼看了贾诩一眼,“文和,你是说诛晁错?”

    贾诩点了点头说道,“旁人跳出来都还好,可连笮融那蠢货都敢跳出来,不收拾他收拾谁?主公不妨给笮融定一个罪,不单单是刘备、曹操、刘宠三人,主公再给扬州刘繇和淮南袁术各送上一封诏书,诏书内容要天下皆知,责令他们剿除叛逆,到时候,主公再伺机行事。”

    刘奇嘴角含笑,“聚众造反,行妖事,传邪道,有辱大汉国本,凡大汉君臣百姓,人人得而诛之,包庇者,与之同罪!取笮融项上人头者,封为白马侯!”

    戏志才含笑看向贾诩,“文和,河北之事,张冠李戴,李代桃僵如何?”

    贾诩点了点头,“祭酒大人所言可行。”

    戏志才这才冲着刘奇拱手道,“主公,臣请保奏河内太守张扬为并州牧,原并州牧壶寿入京述职。保奏温侯吕布为河北大都督,幽州牧,代天巡狩,总督河北军事。保奏刘虞为晋王,冀州牧,代天巡狩,总督河北政事。保奏袁绍为晋国相,护乌桓校尉,加镇北将军衔,协助晋王,处理河北政事,同河北大都督,共处边事。”

    刘奇轻轻点了点头,“就按志才的意思去办吧!”

    刘奇嘴角勾勒出一抹冷笑,“奉孝,找人写上一篇檄文,斥责刘玄德以大汉宗亲的身份招摇撞骗,让天子下令斥责。另外,表曹孟德为青州牧,先让天子下诏,召荀文若为议郎,派人暗示曹孟德,若是荀文若来京,则曹孟德的兖州牧没有什么问题,还能给他加点官衔,要是荀文若不愿,那曹孟德就是青州牧了。

    徐州牧,暂且就让陈珪陈汉瑜接掌,刘玄德,就封为兖州牧吧!同样的,先让天子下诏,召常山赵子龙为越骑校尉,召郯县糜竺为太仓令,同样的,先将召人入京的诏书发出去。”

    刘奇稍稍愣了愣,接着继续说道,“这事情先不急,先将剿灭笮融的诏令发出去,将召荀彧、赵云、糜竺等人的诏书以及斥责刘玄德的诏书同剿灭笮融的诏书一同发出去,派两个机灵点的人往曹孟德和刘玄德帐下走一遭。”

    陈王刘宠在南阳掀起阴谋的事情,戏志才几人是知晓的,因此当着刘奇的面,几人没有一人开口提起刘宠的奏表,就等着刘奇决断。

    空气突然的安静,刘奇毫不在意的说道,“豫州牧的位置,就给刘宠吧!你们几个商议一下,派人去驻守颍川,下令将颍川划归京都直属,本侯倒想看看,他刘宠在豫州这破地上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说完之后,刘奇干脆利落的起身,“准备一下,本侯明日上朝,至于先送哪副奏章,给诸葛玄送个口信。”

第372章 绣衣使者() 
自是一夜风流,起床的刘奇虽然有些腰酸腿软,可心中那股子轻松劲儿,无法描述,在娇妻的服侍下,刘奇穿上那鎏金铠甲,跨坐在马背之上,朝着皇宫而去。

    微笑同诸人见礼,等到宫门打开,在众人的拥簇下走到了首位坐下,刘奇之后是三独坐,在之后才是三公九卿。

    刘协步入明堂之上坐定,如今朝堂几乎已经是刘奇的一言堂,虽说众多朝堂公卿都心向汉室,可多是些庸才,如今刘奇权柄在握,没有人敢和刘奇对峙,刘协也只能隐忍不发。

    面对这无聊的朝会,刘协是越来越厌倦,越来越生不起兴趣来,刘协带着几分昏沉开口问道,“诸卿,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陈纪带着几分傲然的语气开口道,“陛下,如今各地豪杰上表,至于如何决断,还请陛下做主。”

    “哦?竟有此事?”刘协虽然早就知晓这些事情了,可当着刘奇的面,还是得装作毫不知情的模样,以免引起刘奇的猜忌,“都是哪些人上表。”

    陈纪面色不变,缓缓开口说道,“陛下,这第一道,便是下邳相笮融,聚拢数万人马,剃发易服,自号浮屠锐士,占据下邳、广陵、彭城三郡国,此人请封为白马侯。”

    “哼!”刘奇冷哼一声,“什么时候这些阿猫阿狗都敢骑到我大汉朝廷头上兴风作浪了,更何况还是此等妖人。”

    光禄勋贾诩毫无畏惧的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此人行妖邪之事,聚众谋略,妄图造反,若是我等忽视,定然会酿成大祸,昔年黄巾之乱历历在目,陛下不可不防啊!”

    刘协目光中多了一抹寒意,“那依照贾爱卿的意思,此事当如何论处?”

    贾诩目光低垂,不与刘协对视,只是带着一抹肃杀之意开口道,“此人所为,犯上作乱,有辱我大汉国本,陛下当下诏,诏令大汉君臣百姓共诛之,凡包庇笮融者,与之同罪论处。取笮融项上人头者,封为白马侯!”

    周忠点了点头,拱手道,“陛下,臣附议!”

    太常皇甫嵩也声音俊朗的说道,“陛下,贾光禄所言有理,此举定然可振兴我大汉威望,还望陛下采纳!”

    刘协颔首道,“既然如此,陈爱卿,此事就按照贾爱卿所说去办吧!”

    “臣遵旨!”陈纪领命之后,这才继续说道,“陛下,徐州刘备刘玄德,上表自请为徐州牧,还请陛下决断。”

    司空赵温皱着眉头说道,“陛下,刘玄德此人,臣也曾有所耳闻,听闻此人不过织席贩履之辈,仗着自己在卢植门下求过学,自打当年剿灭黄巾立了些许功劳之后,就常常以汉室宗亲自称,招摇撞骗,毁我汉室威仪,还请陛下明察。”

    刘协将目光投向了刘奇,“兄长,你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刘奇面色平静的说道,“陛下,此人一无族谱,二无宗牒,莫非凭着一张嘴,说自己是汉室宗亲就是汉室宗亲了?此等歪风邪气断不可长,还请陛下下诏斥责,同时请陛下召集朝中文才出众之辈,起草檄文,斥责此等行为。不过刘玄德也素来有所功勋,此次就口头上训斥一番,其他事情就等到解决了笮融之事之后,再另行商议。”

    “哦,那就按照皇兄的意思办吧!”

    “陛下,臣司隶校尉扈瑁,有本奏。”

    听到这道声音,刘协心中恨不得找把刀将这家伙大卸八块,自己本以为通过和刘奇换手,将荀攸任命为益州此事,扈瑁这司隶校尉就能为自己效劳了,可谁想这家伙一入镇平之后,居然没有先入朝觐见,而是屁颠屁颠的跑去见了刘奇。

    如今镇平皆在刘奇掌握之中,面对扈瑁的表现,众人也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到了这个时候,刘协才反应过来,自己完完全全是被自家这所谓的兄长给算计了一遭,心中纵使不忿,又能如何?

    刘协开口说道,“扈爱卿但有要事,但说不妨。”

    扈瑁缓声说道,“陛下,如今新都南有章陵、西有房陵,北有弘农,可东方却无处拱卫,为了我大汉都城安危,臣建议,将颍川郡划归京都治理,颍川人杰地灵,英才众多,将颍川划归新都治理,臣自以为良策,还请陛下圣裁。”

    刘协将目光投向了应召而来的太仆荀悦,“仲豫,你才从颍川而来不久,如今都城也初定,不知你以为,元珪此议如何?”

    太仆荀悦虽然没有得到具体奏报,可多多少少也听到了陈王刘宠占据豫州的消息,明白天子这一句话,就决定了颍川,是归荆州管,还是归豫州管。

    天子年幼不清楚其中利害关系,可荀悦却清楚,颍川可是当年天下的学术中心,如今虽然衰落了,旁的小姓杂姓不说,就说名震天下的荀陈钟韩四家,虽然因为党锢之祸,在朝中没有高官显爵,可在士林之中,这四家哪一家没有出众的人才。

    世善刑律的钟氏长辈虽然衰亡,可年轻一辈的钟繇如今是天子近侍,钟演虽然在襄阳学宫中度日,可是才学名望,也是非凡。陈氏有陈纪这德高望重之辈在,自然是傍上了刘奇的大腿,韩氏扶植的韩馥虽然命丧袁绍之手,可韩融老成持重,端坐在大鸿胪的位置上,地位自然算是稳固。

    自家荀氏自从荀爽去世以后,在朝中没有什么影响,可堂弟荀彧在曹操帐下效劳,荀谌、荀衍等数人在袁绍帐下效力,族侄荀攸深得刘奇器重,就连那不成器的荀正,都在袁术帐下寻得了立足之地。同样擅长刑律的阳翟郭氏在郭图的带领下虽然奔赴河北,可这眼光犀利的郭嘉却带着家人投靠了刘奇,虽然国家此人未得郭氏真传,不通刑名,只是襄阳侯府上总管,可谁人敢小瞧这家伙?如今身为九卿之一的贾诩贾文和之前还是襄阳侯府上的管家呢。

    其余诸如大姓,皆尽四散奔走,寻求出路。想到这里,荀悦明白了过来,刘奇不是不想要颍川,可是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候难免起了纠纷,可是要占领豫州,如今并不是个好机会,荀悦目光流转,将目光投向了和自己坐在一席的大鸿胪韩融。

    韩融在朝中混迹多年,心思通透,自然明白荀悦的为难之处,荀悦刚来朝堂没多久,搞不清楚这身为同乡的司隶校尉扈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受了天子指使,还是受了襄阳侯指使?当下不动声色冲着荀悦轻轻点了点头。

    荀悦当下点头道,“陛下,扈大人所言有理,如今天下纷乱,颍川学术兴盛,人才辈出,而今虽然残破,可也有不少乡野遗贤。陛下若是能够好生治理,这颍川,能够再次成为我大汉学术兴盛之地也未可知。”

    刘协轻轻点了点头,“如此的话,就昭告天下,划颍川郡归荆州治吧!”

    “皇兄,这颍川太守的人选,就有劳皇兄甄选了,颍川若是兴盛,我大汉定然能更上层楼,还望兄长多多费心才是。”

    “陛下有命,臣自当鼎力而为。”

    接下来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刘奇闭目沉思,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等到朝会结束之后,毫不犹豫的返回府中。

    回到府上还没有多久,郭嘉就率领着戏志才和贾诩二人过来,看到刘奇之后,戏志才含笑道,“主公就不为麾下人马不足发愁?”

    刘奇毫不意外,平静地说道,“天下英才众多,只要本侯用心求贤,总会有贤才为我所用。”

    戏志才开口说道,“主公,您将沮俊任命为弘农太守,已经多多少少有些出人意料了。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